浅析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与前景论文_陈敬

浅析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与前景论文_陈敬

浙江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52

摘要: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此过程中,智能交通系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需要国家政府部门乃至个人都引起高度重视,使智能交通系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前景

1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及其背景

1.1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

智能交通系统又称智能运输系统,是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效便捷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这三个方面,使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加强联系,以此来减轻路面交通运行的压力,减少安全隐患,从而形成一种在保障人们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改善自然环境、节约利用能源等方面全方位发挥作用的综合运输系统。

1.2智能交通系统的背景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这使得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不仅仅作为一个巨大的交通系统工程,而且与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和工作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我国老城区改造、新城市建设的推进,对交通系统的硬件设施的建设和运用的要求不断提升,这就要求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要结合我国的人口数量、地理环境的特点、社会需求等方面进行建设和完善,建立一套适用于中国国情的智能交通系统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建设智能交通系统。

1.3智能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各自特点

ITS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至今已有一定的成果。目前ITS主要由交通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交通运输智能化系统、电子收费系统组成。(1)交通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通过预先设置在道路、车辆、站点等地的传感器等设备,向各地区的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反映实时交通状况。各指挥中心在收集传感器信息之后对信息进行发布,利用信号灯实施动态调整、管制,引导车辆避开拥堵路段,保障城市交通网络的高效运转。(2)交通运输智能化系统。通过后台信息中心,将运力资源与需求进行最大程度的匹配,提高道路运输效率,例如有效匹配货物与车辆,减少货车空驶;利用乘客刷卡数据,对公交车进行智能调度分配等。(3)电子收费系统。使用者通过购买电子收费装置并对其中通行卡预存部分费用,在通过收费站时车道上的读取设备与车上的卡建立实时通信,在用户预存款中将路桥费扣除。研究表明,ETC系统使用可以将车辆的通行效率提升3倍到5倍,有利于减轻收费站前大排长龙的现状。

2智能交通所面临的问题

2.1交通信息利用不充分

车流量大、路网复杂、路面立体是城市交通的主要特点。目前智能交通系统主要问题有数据多效果少、单点强全局弱。比如一个城市全部摄像头记录的视频数据量相当于1000亿张图片,海量视频数据都在“沉睡”,大量数据在规划决策层面上的智能化应用鲜有成功案例,无法为城市智慧交通的规划发展提供更有效的参考依据。

2.2交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是智能交通系统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没有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则无法实现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目标。当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短缺,许多城市还处于城市交通网不完善的阶段,另一方面也存在当前交通设施利用率低,管理落后的问题。

2.3缺乏核心关键技术

缺乏核心关键技术是影响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国内智能交通高端市场许多是国外品牌,核心关键技术及设备主要依赖从国外进口。缺乏核心技术不仅使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付出昂贵的技术使用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对策

在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不断发展中,投资大,效率低,安全问题频发等问题使我们不得不对其改善再次进行思考,在这其中,交通大数据作为在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基础上形成的全新技术,首当其冲。在浩如烟海的海量数据中,不断发现有价值的数据,并通过综合技术进行精确计算和分析,使其在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除此之外,对于应对我国交通系统所出现的问题,如下措施也是可以进行借鉴的。

3.1智能交通系统自身的改善

对有关智能交通的各类资源进行交流共享,加快智能交通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的开发和建设;加快对路面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对交通信息不断进行更新,以便于选择更高效快捷的路径和路线;进行公路建设为基础的综合化智能交通系统,有选择性地向外国借鉴可实行的经验,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方面的公共交通建设,对智能交通进行系统的整合,不断进行有关智能交通的课题和理论的研究,以此得出更利于系统运行的结论,不断进行在综合交通系统网络优化、交通智能运行和节能减排并驾齐驱、交通信息的精确和实时更新的动态化相结合、智能化的综合信息服务不断完善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和研究;密切关注我国国内服务以及相关产业的要求,对新设备和技术不断进行研发,面向不同的企业进行前沿技术的开发;在对交通设施的完善中,兼顾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建成跨越式的智能交通系统的结构战略。

3.2智能交通系统的外在因素

提升交通运输的综合协同效能,以此来提升交通安全和保障水平;重视交通环境的改善,使智能交通系统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国家制定有关智能交通系统的相关标准化的规定,使不同参与者向同一个方向进行发展;促使智能交通系统的服务面向广大人民群众,面向市场,不断提高其服务水平;政府成立专门在有关智能交通系统经济、法律、交通等方面的组织和机构,使其对智能交通系统进行专门负责,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吸取他国先进的技术经验,形成一套适合于我国的具有特色的管理模式。

3.3构建智慧交通平台

城市进入大数据时代,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目标应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高新技术和设备的使用,对道路实时使用情况、天气情况以及路面通行的车辆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获取并分析,实现对危险情况的主动预警和事件的快速响应,为交通管理部门改善交通状况提供参考,为城市智慧交通的规划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3.4智能系统与基础建设协同发展

智能交通系统充分发挥作用需要智能系统与基础设施的协同工作。对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城市,首先应该大力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并提前布局后期即将引入的智能系统。对于一些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城市,应重点聚焦提升交通设施利用率,积极引入智能交通系统,提升设施的管理效率。

3.5大力推进我国智能交通系统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

对当前智能交通系统发展不足的问题,应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情况下,结合我国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家经济的基本国情,研发符合我国国情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避免盲目照搬国外技术。同时鼓励科研机构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打破对国外产品的依赖。

结束语

智能交通系统,指的是在较完善的传统交通系统基础之上,通过整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等高新技术,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运输管理系统。其最大特点就是将智能化系统与传统的交通运输行业进行融合,利用现代的通信技术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智能分析方法,对现有的交通状况进行实时感知并同步进行优化调整,改善城市道路拥挤的现状,最大限度地提升城市道路的使用效率,保障人们出行安全。

参考文献:

[1]侯健.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0):27.

[2]冉斌,谭华春,张健,曲栩.智能网联交通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8,9(02):119-130.

[3]苏莞茹.智能交通系统的现状与发展[J].价值工程,2018,37(18):225-226.

[4]贾垂邦.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07):42.

论文作者:陈敬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  ;  ;  ;  ;  ;  ;  ;  

浅析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与前景论文_陈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