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民经济水平提电量的增大,促进电力供配电系统的发展以及改革。与此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实现配电系统自动化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在正常的状态下运行。然而在当前供电需求持续增加的社会环境下,加强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不仅能够提高我国供配电网络系统的整体技术水平,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
引言
当下,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用电需求逐渐增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力供配电系统的不断发展。同时,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也促进了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改革,进而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从用电实际来看,随着供电需求的不断增加,强化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学习与研究至关重要,不但有效提升我国供配电网络系统的技术能力,也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更好发展。
1 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作用原理
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实际的运用中可划分成用户、变电站、管理及馈线四个方面。因为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整体线路的设置比较复杂,进而促使相关工作人员以用户需求为主进行设计。基于此,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作用原理可从以下两方面来开始分析和探究。首先,以计算机和相关自动装置来控制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监测,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节省了人力资源的整体运用成本。在此过程中,把所获得信号进行数字化后,接着计算机开始处理相关信号,将其传输,进而将人工操作有效简化。不仅将传统变电站设备合理改良,还确保了变电站监控的精确性。其次,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管理,是合理利用计算机把所采集到的全部信息进行分级管理的。强调的是,供配电系统在电力自动化控制上的整体要求很高,所以,有关人员应不断改进和更新供配电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而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
2 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2.1 基本设计原则
根据配电设计监管过程分析系统,全面了解配电运输网信息管理过程,再综合运用数据库统计、计算机网络通讯、设计图形管理等相关技术,确保自动化控制系统既能实现监管,又能进行多部门系统设计管理,进而在保障基本配电需求的同时,促进综合性供电质量不断提高。通常配电网络自动化系统要实现快速集成管理,在配电分配上要以投资比例为依据,并通过加强网络运行水平构造和供电质量,来降低和缩短停电频率及次数,提高配电管理与技术人员技能水平。
2.2 应用需求以及调试
通常情况下,工厂会选择 6-10KV 的电压电源线,其有助于对工厂供配电系统进行有效的监督以及管理,从而实现工厂供配电系统的以下功能性作用:(1)通过供配电系统综合保护器来实现对电力系统保护的目的,并且利用数据端口进行电力数据的传输以及下载;(2)对工厂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电力设备进行操作以及调节,对相应的电压等级下的设备以及进线进行必要的管理以及监控,从而能够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故障问题,并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3)对供配电自动化配电装置进行智能管理,比如说不间断的 UPS 电源以及无功补偿器,可以在专门电力端口的作用下进行必要的数据传输;(4)对在线电力通信装置进行实时监控。比如说对变压器油温以及气温气压进行必要的监测等等,有助于对通信系统相关数据的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情况下,在电力系统设备安装完成之后,必须要进行电力系统软硬件调试,一旦发现调试系统发出频繁的报警性信号,这时必须要通过电力系统软件功率因素补偿器进行必须的分析以及检测,举例来说,电力系统开关信号,如果传输系统发出自动报警信号,必须要通过电力系统进行设备扫描检测,由于电力系统扫描时间相对比较短,不会发生延时报警信号等相关问题,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供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以及安全性。
3 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3.1 对配电系统进行合理规划
内容繁琐、管理程序复杂是进行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的主要特点,为有效提升系统规划设计的可靠性以及合理性,相关工作人员应运用一定的科学技术方式来进行不断改进和更新。在实际建设中,相关设计人员应全面考虑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整体功能,进行多方案设计,进而确保配电系统设计方案的适用性以及有效性。在这个过程当中,相关系统建设工作者应分模块、分阶段来进行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同时,相关设计人员在对选择技术进行优化时,应分析及研究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期确保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实用性。
3.2 电力监控仪表能够实现
(1)根据系统设定合理选择布线方式,并对电压电流互感器内的电压值、电流比做出科学设定;(2)通过远程遥控实现开关‘分’与‘合’的有效控制,并对开关位置运行情况做出合理检测;(3)测量数据显示和访问更加便捷,包括电流电压、无功电量、无功功率、有功电量、有功功率等参数,即所有电气测量参数均能获取;(4)对高低压电气安装进行全面监控,并能够有效测量四象限,以及总和谐波失真与电压电流的能量;(5)可基于通信模块合理设定通信方式。
3.3 断路器接触器
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监控的实现,是依靠具备相应等级权限的运作人员,通过输入正确监护及操作的口令来实现的。而在实际操作中可自动生成操作票,操作人员只需严格按操作票的二级校验进行操作既可。与此同时,系统对于每次遥控操作,均会自动生成和保存相关记录。除此之外,系统的软硬件防误闭锁功能,能够有效避免软件飞车或硬件损坏所致误出口,提高操作指令的正确性,并会针对误操作进行文字或语音提示,充分保证 100% 的准确率。最后,断路器接触器既能实现远程控制,也能实现就地控制,简单来说,也就是可以在远程控制失败的情况下进行手动操作。
3.4 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安全设备
确保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整体安全是极其重要的,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其一,应对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精准度以及监测力进行有效保证,从而快速找出供配电系统中的一系列安全隐患,迅速进行反应,并强化其防范。其二,在进行反应的过程中,应对整个系统或故障所在区域进行快速隔离,避免故障扩大化。其三,应避免信息的不断泄露,有效确保计算机通讯的整体安全以及防御系统的整体安全,对一系列恶意病毒或者信号进行抵抗或者拦截。
结束语
综上所述,供配电自动化系统作为电力系统发展的核心内容所在,其主要是融合现代通信以及计算机技术,从而研发出一种新型的供配电系统。在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过程中,其不仅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各种电力系统故障问题,而且降低相关电力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强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系数,从而实现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电网建设中也有着重大作用,促进了电力系统的有效构建,完善和更新了供配电过程当中的不足,节约成本,降低消耗,为企业带来高收益。所以,我国应加大研发力度,加快自动化进程,推动供电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俊龙.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5,04:140-141.
[2] 邢峰,刘秀林.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4):191.
[3] 黄宝玉.浅析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6(19):147-147.
论文作者:田巍1,冯琳琳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
标签:供配电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自动化控制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操作论文; 自动化控制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