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不同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术推广论文,模式论文,农业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不同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比较
1.政府公共推广模式 政府公共推广模式是指政府农业部门及其支持的机构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占主导地位的推广模式,在世界农业大国中,以色列的政府推广模式比较典型。在以色列有全国农业科技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的体制,由农业部、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机构、农民组织等机构组成,负责农业科技政策和计划。政府公共推广模式特点有:政府部门在农业技术推广人力、物力、财力和影响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其他主体处于辅助或补充的地位;一般采取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运作方式,农民处于被动地位;政府既是农业科研和推广的执行者,又是推广的主要融资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为政府工作人员,农业技术推广定义为公益性事业,推广人员以完成政府的工作任务为目标。以色列政府推广模式由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两个层级构成,并根据优势产业发展需要设立了牛、羊等14个专门委员会。国家财政负担90%左右的推广经费,其他通过咨询服务和技术指导从生产和市场委员会获得。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多样,在农场和田间以现场示范的方式进行集中推广,亦可以通过推广信息网解答农民的技术问题,推广人员还利用小册子、技术光盘等载体传播农业技术知识,或者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针对采用新品种的农户,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提供全程跟踪式专业服务。以色列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都是专家型的,大部分时间在田间地头工作。
2.以农学院为中心推广模式 以农学院为中心的推广模式形成了农业科技研究、教育和推广的三位一体,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美国是该模式的典型代表。美国的公共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在整个农业技术推广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由联邦和州两级组成,联邦农业部下设农业推广局,主要从政策和宏观上把握国家的农业科技发展方向,监督农业法律的实施;州农业技术推广站设在州立大学农学院,农学院同时负责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工作,农学院院长或副院长兼任站长,相关教授组成推广人员,农业科研和推广是教授的必须工作,也是他们晋升的重要条件。州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各郡设立推广分站,郡推广站的人员由州农业技术推广站聘用,享受公务员待遇,其主要工作是对农场和农户进行访问,帮助诊断农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向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和信息等,解决涉农科技问题。推广经费主要由联邦、州和郡按照20%~25%、50%、20%~25%的比例分担,同时鼓励私营企业、农业公司和农场主自愿资助。推广途径多样,主要通过农业技术推广会、现场会的方式进行,电视、广播、技术光盘,以及远程教育、电子邮件和互联网再现咨询等信息传递方式愈来愈普遍。菲律宾和印度等国家也采用了这种模式。
3.商业化推广模式 传统的专业化模式主要是指围绕某一产业商品的销售而开展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技术指导和服务、采用“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以单向的指令性方式运行,只允许数量有限的农民参与决策,通过合同的方式使农民接受并利用推广服务。这种模式中行政领导、统一指令、专业分工等突出特点,通过公司化运作为生产全过程提供所需的各项物资投入和贷款,确保农民获得所需的资源以实现丰产的目的,主要采用企业化运作,有利于实现产前投入、产中控制和产后销售的一体化和标准化控制。商业化模式不倾向于利用媒介方法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主要依靠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通过农场访问、示范和乡革会议等方式传播技术,他们把从技术部门获取的技术直接传递给每个农户,而不采用进步农民策略。
4.培训和访问模式 农业培训与访问模式首先在土耳其发展并在20世纪70年代引入印度,在世界银行的支持下在亚、非、欧及南、中美洲等40多个发展中国家得到应用,该模式旨在建立一个专业的推广机构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并为农业的发展提供适当的支持服务,这需要研究人员、农民和专业推广人员建立动态的联系机制。其主要特点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机构专业化,并由某一部门(一般是农业部)对推广工作完全负责任,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门负责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而不参与和推广无直接关系的任何活动,并定期接受培训和访问培训农民,推广人员的培训一是讨论下周即将推广给农民的生产措施,二是提升其专业水平。每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每周接受一天的培训,每两周按日程表对所负责联系的农户进行轮流访问和指导,一般每组100个农户,每组10个联系农户。同科研结合紧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将农民面临而且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反映给科研人员,同时,在季节性讨论会、每月召开的讨论会中,研究人员参与和推广人员一起制定出适合当地具体条件的生产措施。培训访问模式存在的前提是当地存在农户仍然没有采用的可利用技术、因此,在推广绿色革命技术方面的效果显著。专门技术的推广专家每两周去附近村访问“联系农户”小组成员并培训他们,然后由联系农户把改进的农艺措施带给其所在村的其他农户。在这种模式中,推广人员集中精力进行新农作物信息的引进和传递,限制推广人员卖种子和肥料等。但是,由于需要雇佣更多的村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政府的费用增加,该模式的费用比传统的政府公共推广高出25%的投入。
5.农民田间学校模式(方法) 农民田间学校模式是一种以社区为基础的学习体制,在20世纪80年代亚洲绿色革命的过程中,为了应对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提出的一种自下而上的推广模式,在 FAO的资助下,主要在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开展,并扩展到亚洲、非洲、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相关国家。农民田间学校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基于小组试验学习的模式,通过每周一次在固定的一家农户的田间聚会这样非正规的学校中,分析、讨论他们的农事措施,然后决定应该采取哪种措施,并开展效果评价。一般围绕一个作物的生长季,20~30个农户参加小组学习,每周一次,大约持续14周。在东非,农民自发组织和资助成立了农民田间学校协作网、协会和联盟、农民田间学校在过去20余年促进了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的传播。与传统模式中的收音机、报纸等方法相比,该模式投入比较高,是否能产生高的回报一直受到关注。覆盖的农户数量有限、参加的学员的扩散效果到底如何仍然存在争议。该模式主要是在FAO的资助下开展的,并得到了其他国家项目的支持,部分国家和有害生物治理项目结合实施,部分国家在国际的资金支持结束以后,并没有形成持续发展的机制。
6.农民协会(合作社)模式 农民协会(合作组织)模式是许多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重要补充,比较典型的有日本,日本是政府和农协双轨制。农协是开展农村综合服务的民间组织,遵循“自下而上”的运作途径。日本的农协起源于1900年,最初以法律的形式建立制度,帮助中小生产者通过互助合作提高生产力为目的。农协的服务几乎覆盖了全国农村的各个领域,农协成为了农业生产者进入市场的中介组织、也是农民与政府与国际组织对话的利益代表者。农协分综合农协和专业农协,农协组织系统分3个层级,包括基层农协、农协联合会和农协中央,农协内部机构设置包括总会、理事会、监事和职员。日本政府在农村主要依靠农协提供综合服务,包括营农指导和生活指导、农产品销售及生产资料购买、农村金融、信贷和保险事业、公共利用和情报信息事业,特别是在农产品销售方面采取垄断策略,从而形成利益共同体,通过农协使生产规模较小的家庭能够面对庞大的市场。各基层农协均配有营农指导员,营农指导员是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技术普及员,由农协雇佣,长期走家串户进行农业指导,基本能做到农民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服务。营农指导员在开展工作时,首先根据农民需求设定推广课题,制订推广计划,按计划开展工作后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反馈到下一个推广计划之中,营农指导员在服务农民的过程中,收集农民将遇到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需求,并反馈给专门技术员,再由专门技术员反馈到研究机构,经改进后再经上述途径反馈到农民手中。
德国作为除了官办和民间的推广咨询服务比较发达外,农村合作社服务也是重要的补充形式,主要在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机合作和销售等方面形成了农户联办的服务形式。
在法国,农业合作社遍布全国,其职能也由原来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为农业发展,负责向农户提供良种、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并深入到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
7.农民俱乐部模式 新西兰农业技术推广除了政府机构外,农场俱乐部模式发挥了重要的补充作用,农业技术推广主要在俱乐部的活动中开展。农场俱乐部每月举行一次活动,每次聚会选择一名会员作为访问对象,俱乐部的聚会活动由聘请的专家组织,俱乐部成员首先参观确定的农场,参观过程中可以就某些问题向农场主提问。参观后,俱乐部成员集中就农场管理中的成功之处进行总结交流。在此基础上,由专家总结农场管理中的优点和缺点,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优秀的学员便于成员学习。俱乐部同各种协会和研究单位联系,邀请相关单位的技术、营销、市场预测等方面的专家,开展针对俱乐部成员需求的各种讨论活动。
美国农业技术推广中针对青年“四健”(脑健、手健、心健和身健)推广活动,成立了各种男孩、女孩俱乐部,来进行青年的农业教育,都坚持在做中学的理念来锻炼与教育学生,并在合作推广法中规定“四健”教育是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一部分,担负农村青年的教育责任,在课程中增加了农业相关内容。目前,“四健”教育模式不断发展,在亚洲、欧洲和南美洲还建立了“四健”教育协会。
8.农村综合咨询服务模式 农业综合咨询是农业技术推广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德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是典型代表。农村综合咨询服务主要是在自愿、平等、使用的基础上,通过沟通手段,实现帮助农民使其能够解决或者缓解面临的问题的过程。德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咨询分为官方咨询(州农业部或州农业管理委员会组织管理)和私人经济咨询,目前主要的推广咨询体系是官办的,官办的推广咨询面向全体农民提供无偿服务,推广咨询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与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有关的各种技术和信息的咨询,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方面,如提高经济效益、生产优质产品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市场营销管理,如为农户争取有利的市场购销机会,以及企业管理方面和社会经济方面。除了官办的,操作者还有生产者自我组织的民间组织、大学及科研机构及各种商业企业公司。民间组织中的环咨询服务和农民合作社服务是官办推广咨询服务的重要补充,环咨询是一种服务方式,也是很多地方官办咨询服务的改革方向。咨询环是一种民间组织,由农民自愿组成,由理事会雇佣一个咨询员作为咨询环的业务经理,咨询员同时还可以在州政府农业部门任职,环咨询的费用由环成员(农业企业或农产主)承担,环咨询和官办咨询机构紧密合作,官办咨询专家为环咨询提供各种便利,而环咨询又能将各个企业的咨询问题等信息反馈给各种管办咨询机构。环咨询的工作范围重点是在企业管理和生产技术咨询方面,同时负责环境保护咨询或企业的生存保障和转型等。无论哪种咨询服务方式,都强调农村综合发展以及咨询两个方面,以满足农民及农家的多方面需求。
荷兰农业技术推广在逐步私有化的同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逐渐成了营利性公司,主要从事知识、技术推广和咨询服务。
除了以上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外,存在的还有非政府组织推广模式和私人推广模式等,这些不同的模式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农村农业发展。
二、对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发展的启示
在不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下,研究探索或选择最合适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是各个国家在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和体制改革中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推广模式上基本上是沿袭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主导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这在解决粮食安全等农业技术普及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技术推广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相关部门或不同省份结合当地的特点进行了多个方面的改革和探索,如科技示范园区模式、专家大院模式、农民田间学校模式等,但哪个模式更适合中国国情,具体向哪个方向发展,仍然没有研究和结论。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在世界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中所处的地位如何,仍然不明确。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选择与农业从业者的素质水平以及规模化程度紧密相关,无论从农业从业者素质,还是农业发展规模化和技术发展水平来说,中国的农业发展程度高于不发达国家,而又远低于发达国家。从短期来看,中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仍将处于以政府公共农业技术推广为主导的阶段,农民田间学校这种融素质提升和技术推广为一体的推广模式适应中国一家一户种植模式下农业技术的推广,并在部分地区存在,随着农民合作组织(农民协会)将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以及中国的农业企业在农业技术推广、农民教育等社会责任意识方面的觉醒,农民合作组织模式和商业化模式的作用将更加突出。从长远来看,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素质水平提高,以及农民求求的多元化、农村综合咨询服务模式将是一种发展方向,将使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延伸到农业产业的各个环节和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国家粮食安全、农村生态资源环境,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从业者综合素质培养等诸多方面;随着农业大专院校在教育定位改革,以农学院为中心的推广模式将发挥更加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的农民合作组织得到了快速发展,大型农业企业也逐步发展壮大,农民合作组织模式和商业化模式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将日益彰显。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农业发展的特点,借鉴国际上不同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特点,将政府、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和农业经营者有机结合,探索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因此,未来中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将形成以政府公共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为主导,以农学院为中心的推广模式、农村综合咨询服务模式、农民协会模式、商业化推广模式、农民田间学校模式等模式共存的发展阶段,每个地区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发挥作用的程度会有所不同。总体上看,无论选择哪种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其采用的服务手段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程度将逐步提高。
标签:农民论文; 农业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互联网农业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三农论文; 种植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