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马铃薯体细胞电融合成对融合频率的技术研究

提高马铃薯体细胞电融合成对融合频率的技术研究

田振东[1]2000年在《提高马铃薯体细胞电融合成对融合频率的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体细胞融合技术在马铃薯这一无性繁殖作物的生物技术育种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电融合是一项新兴的融合技术,在马铃薯体细胞杂交中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在马铃薯的体细胞电融合具体操作中,普遍存在成对融合频率低的问题。因为单倍体细胞的成对融合可以使融合产物保持原有物种种性。为了提高在电融合中成对细胞融合的频率,本实验以普通栽培种(S.tuberosum L.)花药诱导而来的双单倍体品系“81-15”实生苗下胚轴原生质体和“84-3”叶肉原生质体为材料,进行了提高马铃薯原生质体自体融合和异体融合的成对融合频率的技术探讨。结果表明:在自然光和室温(25±2℃)条件下培养游离材料,结合游离结束前半小时将摇床转速由40r/min增至50-55r/mim的处理,可以得到活力旺盛、质膜较为稳定一致的高质量原生质体,融合时破碎少,融合同步性好。自体融合试验表明:采用较低的原生质体密度(5×10~4个/mL),较低的成串电压("81-15":200v/cm,"84-3":230v/cm)和适中的成串时间(40s),两材料的理想细胞串(含二个原生质体)频率均可达36%左右。成串过程中对交流电压作适当调整可将理想细胞串频率提高到45%左右,在施以150μs,0.8kv/cm的适中高压直流脉冲后,两材料自体成对融合频率均可高达42%左右。异体融合试验表明:采用较低的原生质体密度(5×10~4个/mL),调整具有不同融合特性的双亲原生质体比率可以得到较高的成对异体融合频率。本实验在“81-15”下胚轴原生质体与“84-3”叶肉原生质体比率为1:2的条件下,成对异体融合频率高达26%。成串过程中通过调整交流电场强度,可以明显提高成对异体融合频率。在最理想条件下,成对异体融合频率最高可达32%,比一般条件下的平均频率高约7%。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融合物在培养过程中,应适时加入新鲜等渗培养基,从分裂到分化阶段不宜降低培养基的渗透压。

魏彩霞[2]2015年在《马铃薯“GSAP-H”悬浮细胞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倍体马铃薯原始栽培种具有多种抗性基因,紫色马铃薯富含花青素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两者均是马铃薯品种改良的重要基因库,也是体细胞杂交育种的优质材料。实验以马铃薯原始栽培种“NDK47-33”、“NDK5-19”及紫色马铃薯“GSAP-H”为材料,探讨了稳定的悬浮细胞原生质体解离、纯化、培养及融合体系,并研究了“GSAP-H”愈伤组织花青素含量在试管微环境条件下的变化以及原生质体细胞系的花青素含量变化。实验获得了如下结果:1.以马铃薯试管苗茎叶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其最佳诱导培养为MS+2.0 mg/L NAA+2.0 mg/L 6-BA+0.5 mg/L 2,4-D;在此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频率高达100%。愈伤组织的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1.0 mg/L NAA+2 mg/L 2,4-D+250 mg/L CH。经过3次连续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生长旺盛,结构疏松,是建立悬浮细胞系的最适材料。2.三种马铃薯品系“47-33”、“5-19”和“GSAP-H”的悬浮细胞均在MS+1.0 mg/L NAA+2mg/L 2,4-D+250 mg/L CH的液体培养基,24℃,120 r/min摇动培养下繁殖力最强,生理状态最好,最佳继代时间为4 d,最多连续培养6代。3.继代培养4次的“GSAP-H”悬浮细胞在2%纤维素酶+0.5%果胶酶+0.25%离析酶+0.3 M蔗糖的酶解液中,于26℃、80 r/min的摇床转速下酶解14 h,获得的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最高(8.17×106个/g·FW,95%)。4.液体浅层培养法利于原生质体的分裂,在0.5 mg/L BAP+2.0 mg/L 2,4-D VKM培养基中,起始密度位2.5×105个/ml,“GSAP-H”悬浮细胞原生质体培养2~3 d出现一次分裂,10 d左右二次分裂,30~40 d形成小细胞团,植板率高达31.46%。在MS+1.0 mg/L ZT+1.0 mg/L BAP+0.1 mg/L NAA+2 g/L AC+1%甘露醇的分化培养基中,小细胞团培养50~60 d可再生完整植株。随机检测36个原生质体细胞无性系,花青素含量在8.464~4477.44 nmol/g·FW之间变动;实验共获得23个原生质体植株。5.在25%PEG 6000浓度下,“GSAP-H”与“NDK47-33”悬浮细胞原生质体融合15 min的总融合频率和2~3细胞融合频率最高,分别为52.24%,42.84%。而两者在112 V/cm交变电场强度,10 s交流电作用时间,脉冲宽幅为50 us,直流脉冲强度为2240 V/cm,脉冲2次的电融合条件下,融合效果最好,总融合频率和2~3细胞融合频率可达62.15%,49.34%。6.试管微环境对马铃薯“GSAP-H”愈伤组织花青素含量具有影响。在1.5 mg/L 2,4-D和1.0mg/L NAA浓度下花青素含量最高,分别为863.15和880.65 nmol/g·FW;高浓度BAP不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但花青素含量在4 mg/L BAP下达到高峰,为848.745 nmol/g·FW。蔗糖是花青素生产的最好碳源,45 g/L蔗糖下的愈伤组织生长最快且花青素含量最高(887.035nmol/g·FW);培养基中NO3-与NH4+比例为3:1时,愈伤组织花青素含量最高(895.54nmol/g·FW)。此外,全光照利于花青素产量的提高。p H 4.8及25℃的培养条件可明显促进愈伤组织花青素的积累。

张淑红[3]2004年在《马铃薯野生二倍体与双单倍体叶肉原生质体的培养及融合》文中研究说明马铃薯是唯一的粮菜兼用作物,其原生质体培养及体细胞杂交是“分解-综合”育种的重要环节,也是将具有抗逆、抗病等优良性状的野生种资源引入栽培种中的重要途径。试验以3个双单倍体品系和3个野生二倍体为材料,进行了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的培养及融合的研究,同时也探讨了一些外界条件如真空抽气、低温预处理、褐化抑制剂等对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获得了如下结果:真空抽气能够有效地提高原生质体的数量,降低原生质体的破碎比例,使原生质体在培养过程中的杂质大大减少。材料的种类和基因型与原生质体的产量和质量密切相关。双单倍体品系无论在原生质体的产量、活力,还是在原生质体的植板率上均优于野生二倍体,尤其以2-10品系最好,其产量可达5.83×106/g鲜叶,活力为61.02%,植板率为32%;CW-2-3最差,其产量为0.31×106g鲜叶,活力为16.40%,植板率为0%。基因型不同,所获得的原生质体的褐化指数也不同,野生二倍体的褐化指数均比双单倍体的高。野生二倍体中以CW-2-3的褐化指数最高,为18.33%;双单倍体中以2-10的褐化指数最低,为9%。但在培养基中添加0.6mg/L的AgNO3,可有效抑制原生质体在培养中的褐化现象,从而提高细胞分裂频率。NAA或6-BA会引起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的褐化,但二者互作时却又抑制了原生质体的褐化。1.2mg/L的NAA引起的褐化指数比NAA0.8,1.0mg/L的高,褐化率为14%,0.6,0.8mg/L的NAA引起的褐化指数差异性不显著;6-BA在0.2,0.4,0.6mg/L三个水平上差异性均显著,0.6mg/L6-BA褐化率最高,为17.33%。对CW-2-7的试管苗进行2d的低温预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原生质体的植板率。以4℃的处理效果最好,原生质体植板率与15℃和室温的相比,差异性显著。对CW-2-7和2-10进行PEG高Ca2+高pH诱导融合时,最适宜的温度为30℃,最适宜的pH值为9.0;进行电融合时最适宜的电气参数为:交流电场强度125V/cm、直流脉冲场强0.75KV/cm、脉冲宽度40μs,在此参数下的电场处理不影响原生质体的活力。通过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的分离及培养,获得了3个双单倍体品系和1个野生二倍体的再生植株。

王清, 王蒂, 司怀军, 戴朝曦[4]2001年在《马铃薯体细胞染色体加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体细胞染色体加倍是“分解 -综合育种”方案的重要环节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染色体加倍技术已由秋水仙素加倍法、组织培养加倍法发展到细胞融合加倍法。本文简述了各种染色体加倍方法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司怀军, 戴朝曦[5]1999年在《马铃薯体细胞融合和杂交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本文概述了马铃薯体细胞融合和杂交技术的三个基本环节:原生质体的融合方法、杂种细胞的筛选和杂种植株的鉴定及其研究进展。讨论了应解决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张改娜[6]2007年在《草木樨状黄芪与霸王科间体细胞杂交、PA1基因的克隆及对苜蓿的转化》文中指出本研究首先建立了草木樨状黄芪(Astragalus molilotoides pall. )和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两种植物的原生质体分离、培养和再生的实验体系。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这两种植物的科间体细胞杂交,建立了双亲生理互补的杂种细胞筛选体系,并获得了杂种愈伤组织。本研究的另一部分是从食荚大菜豌(Pisum Linn. cultivar shijiadacaiwan)克隆出一个富硫氨基酸且具有抗虫性的双功能蛋白基因——PA1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该基因转入紫花苜蓿,并获得转基因再生植株。探讨了转基因苜蓿体胚发生的变异及PA1基因在转基因紫花苜蓿中的表达。取得的主要进展如下:1.取暗培养4d的草木樨状黄芪植株上完全伸展的嫩叶,进行60min质壁分离处理后,通过酶法游离出大量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经持续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并再生成植株。比较了原生质体培养密度和外源激素组合对原生质体分裂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生质体以3.0×10~5/ml的植板密度,在附加2,4-D(2.0 mg/L)、6-BA(0.2 mg/L)、2%蔗糖、0.4 mol/L甘露醇和500 mg/L水解酪蛋白的DPD培养基中进行液体浅层培养,其细胞分裂频率可达到55.6%。在附加了2,4-D(1.0 mg/L)、6-BA(1.0 mg/L)和KT(0.5 mg/L)的MS培养基上,原生质体来源的愈伤组织分化植株的频率高达96%,其再生苗移栽土壤成活。2.对霸王的子叶和下胚轴愈伤组织分离的原生质体进行了培养,并获得了愈伤组织。结果表明:愈伤组织游离的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均高于子叶;用暗培养条件下继代14 d的松软的淡黄色愈伤组织为材料,经2%纤维素酶(Cellulase OnozukaR-10),1%半纤维素酶(Hemicellulase Sigma),0.5%果胶酶(Pectinase Serva)的酶组合溶液处理13 h后,分离的原生质体产率为2.4×10~6个/g·FW,原生质体活力达到89%。液体浅层培养下,原生质体分裂的最适外源激素组合为2,4-D(2 mg/L)和6-BA(1.0 mg/L),最高分裂频率达到72%。3.用修改的PEG-高pH高钙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得到了草木樨状黄芪和霸王的科间体细胞杂种融合细胞。通过罗丹明6G预处理草木樨状黄芪原生质使其细胞质失活、UV-B辐照霸王原生质体使其细胞核失活,结果双亲原生质体都不能持续分裂,而杂种细胞通过生理互补可以持续分裂,从而建立了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杂种细胞筛选体系,获得了两个杂种克隆及两棵小苗。细胞学和分子鉴定证实了杂种的真实性。4.从食荚大菜豆克隆出具有抗虫作用同时富硫氨基酸的双功能蛋白质基因——PA1基因,并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PA1。采用农杆菌介导法用此基因转化了紫花苜蓿,并对其转化体系进行优化,得到了转基因植株。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表明,PA1基因和潮霉素抗性基因整合到了宿主细胞,SDS-PAGE分析表明该基因在叶片中有一定表达。

李凤云[7]2014年在《马铃薯原生质体融合创制抗晚疫病新种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世界上第四大粮食作物。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引起的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最为严重的病害。世界上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是选育具有抗性的新品种。马铃薯栽培种为四倍体,含有丰富抗性的大多数野生种与其杂交困难,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可以打破这种生殖障碍,转移抗性基因。本研究以二倍体野生种Solanum chacoense和四倍体材料DY4-5-10为试验材料,旨在国内最先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创制抗晚疫病的新种质,同时建立高效的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融合亲本试管苗最适繁殖培养基的筛选结果表明:含有AgNO3的④号培养基(MS+0.5mg/L NAA+1mg/L AgNO3)最适合融合亲本马铃薯试管苗的培养;添加AgNO3比不添加AgNO3的试管苗的叶片明显增大,叶面积显著增加,添加2%蔗糖和2mg/L AgNO3的培养基的试管苗叶面积最大;添加2%的蔗糖并用1mg/L AgNO3处理的培养基最适于原生质体融合亲本试管苗的扩繁。2.优化的电融合参数为:交流电场AC为1.0×104v/m,AC作用时间为30s,直流脉冲电压DC为1.0×105v/m,脉冲宽幅为60μs,脉冲次数为l次,有效融合率29.7%,破损率13.86%。3.在获得的257块愈伤组织中有35块分化成再生植株,分化频率为13.6%。RAPD标记鉴定结果表明:35个再生株系中有28个株系为杂种,杂种比例为80%。还有7个不是杂种,其中4个株系含有野生种亲本S.chacoense的特征带,3个株系含有亲本DY4-5-10的特征带,均为自体融合植株。4.倍性分析的结果表明:28个体细胞杂种中六倍体杂种有16株,占被检测杂种的57.1%;八倍体杂种有3株,占被检测杂种的10.7%;非整倍体杂种有5株,占被检测杂种的17.9%;混倍体杂种有4株,占被检测杂种的14.3%。5.利用晚疫病菌株09-13对18个体细胞杂种及其亲本进行晚疫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18个杂种的晚疫病抗性均显著高于高感晚疫病的亲本DY4-5-10;其中有3个株系病斑面积百分比分别为2.0、2.7和2.8,显著低于抗病的野生种亲本S.chacoense的病斑面积百分比为5.7,表现出更强的抗病性,占16.7%;11个杂种的抗性水平与S.chacoense没有显著差异,占61.1%;另外4个株系的抗性介于2个融合亲本的抗性之间,占22.2%。

雷婷[8]2011年在《马铃薯青枯病抗性资源筛选与原生质体融合创制新种质》文中研究表明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具有丰富的野生资源。马铃薯青枯病是由茄科的雷尔氏菌(Ralstonia sozanacearum)引起的毁灭性的细菌性病害,在马铃薯生产中造成重大损失,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防治措施,选育抗病品种是最有效的途径。但是在马铃薯栽培种中尚未发现青枯病抗源,仅在野生种、原始栽培种中存在少数青枯病抗性材料,因而扩大马铃薯遗传基础是加快马铃薯青枯病抗性育种进程之关键。本研究旨在对实验室前期已获得的亲本具有青枯病抗性基因的三个杂交群体进行青枯病室内抗性鉴定,筛选出具有青枯病抗性的材料,同时通过原生质体电融合方式,创制优质多抗的马铃薯新种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09HE002群体的45个基因型、09HE008群体的51个基因型、WD群体的51个基因型及其各亲本接种青枯病菌生理小种1号,每周逐株观察,共观察5周。接种后第3周,抗病亲本与感病亲本、群体材料的株系间抗性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以第3周的数据,分析比较材料间的青枯病抗性。2.三个杂交群体的青枯病抗性在基因型间有显著性差异,09HE002群体、09HE008群体和WD群体中分别筛选到10个、6个和10个与抗病亲本cha、WT2抗性相当的材料;筛选的26个株系青枯病抗性均与抗性亲本无显著性差异,但株系间对青枯病抗性有显著性差异,为筛选得到材料的利用提供一些依据;三个群体材料、三个杂交群体筛选的抗性材料对青枯病抗性在群体间均无显著性差异。3.从发病株率和平均病情指数两个方面对材料的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抗病材料发病时间较感病亲材料晚;抗病材料耐病性较感病亲本、各群体强,可见青枯病抗性材料与感病材料发病时间和发病速度存在不同。4.确定了各融合亲本的相关融合参数和最适酶解条件,除材料cip-dihB3C1外,其他的亲本均能形成愈伤组织,亲本WT2、ACl42和SA-46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相对较亲本AC030和cha强,亲本AC142和cha的愈伤组织再生出了67个和9个植株;实验成功配制了6个融合组合,组合cip-dihB3C1+ACl42.cip-dihB3C1+cha和ACl42+cha较易形成愈伤组织,且分别再生得到23个、4个和2个植株,组合ACl42+SA-46.WT2+SA-46和cip-dihB3C1+CW2-1形成愈伤组织较少,目前还未分化出小芽。5.对34个AC142再生植株进行了倍性测定,其中再生植株中有四倍体26个(76.47%),六倍体1个(2.94%),八倍体6个(17.65%),混倍体1个(2.94%);对3个cha再生植株进行了倍性鉴定,四倍体2个,混倍体1个。6.抗性鉴定结果表明,cha愈伤组织再生的6个植株是与cha抗性相当的材料,在发病株率和平均病指变化趋势上与cha基本一致,其中株系C14-2(混倍体)在接种第4周时表现较为耐病,与其倍性有无关联,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邢朝云[9]2010年在《电融合与紫外诱导技术在红景天、芦荟和草酸青霉菌种质改良上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细胞电融合和紫外诱变技术是发展迅速的细胞工程技术,不仅为核质相互关系、基因调控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而且已成为杂交育种、种质创新的关键技术。本论文主要研究原生质体电融合技术与紫外诱变技术在药用种质如红景天、芦荟和草酸青霉菌改良上的应用。我们开展了芦荟与红景天原生质体分离、芦荟原生质体自体融合及两物种间原生质体融合的初步探讨,优化了与原生质体分离和电融合相关的参数,为芦荟与红景天的品种改良、优化和良种选育提供理论支持与实验数据,同时为中药现代化提供一种新途径。首先我们优化了原生质体酶解条件,芦荟在2.0%纤维素酶,0.5%果胶酶,0.5%牛白蛋白,0.1% 2-氮吗啉乙磺酸,CPW溶液(含0.6 mol/L甘露醇),pH值为5.6,25±1°C,酶解处理3 h能得到7.03×105个/mL原生质体。而红景天原生质体的获得是以黑暗条件下培养10 d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经2.0%纤维素酶,1.0%果胶酶,0.3%离析酶,0.5%牛白蛋白,0.1%MES,CPW溶液(含0.7 mol/L甘露醇),pH值为5.6的酶解液处理3 h,可得到质量较高的原生质体,产量可达2.2×105个/mL。其次对电融合条件进行探讨,在交流频率1 MHz,交流电场强度160 V/cm,交流电场作用时间20 s,直流脉冲强度0.9 kV/cm,脉冲次数为1,幅宽30μs时芦荟原生质体间的融合较好。利用芦荟原生质体初步确定融合参数后,再进一步研究芦荟与红景天原生质体间的融合,发现融合参数略有不同,交流频率1 MHz,交流电场强度180 V/cm,交流电场作用时间30 s,直流脉冲强度0.9 kV/cm,脉冲次数为1,脉冲宽幅30μs时,融合率可达17.9%。我们以本实验室从银杏叶中分离的银杏内生真菌草酸青霉为初始菌株,应用紫外诱变的方法,通过初筛与复筛,得到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草酸青霉菌突变株PO1M。经多次继代测定酶活,证实该菌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并在生长形态、产酶能力及DNA分子水平对初始菌株与突变株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具有明显差异。利用RAPD标记,选取10个随机引物对初始菌株及突变株的DNA样品分析,发现引物G02能获得稳定多态、条数较多且清晰的条带,突变株PO1M与初始菌株的条带具有明显差异,说明突变株在DNA分子水平上发生变异。该部分还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了该突变株产酶的最佳液体发酵条件,最终确定培养基组分为马铃薯20.0%,结晶纤维2.0%,蛋白胨0.5%,KH2PO4 0.3%,MgSO4 0.15%,维生素B1 0.001%,自然pH;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28℃,转速150 r/min,该条件下培养5 d后测定酶活,滤纸酶活(FPAse)、内切葡聚糖酶酶活(EG)、β-葡萄糖苷酶酶活(BGL)、外切葡聚糖酶酶活(CBH)分别为0.48、3.95、0.27、0.26 U/mL。本研究对于解决纤维素酶产生菌产酶能力低、纤维素酶活性不高等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李昊[10]2008年在《黑果腺肋花楸与越橘的原生质体分离与融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anocarpa)是一种新兴小浆果果树。由于黑果腺肋花楸有利用价值的显性基因的限制,使得通过常规育种手段改良栽培品种受到很大的限制。黑果腺肋花楸果实富含花青素,抗寒、抗病虫害能力强。越橘(Vaccinium spp.)果实的保健功能日益受到重视,除了防止脑神经衰老、增强心脏功能,抗癌抗炎外,还能够有效抗氧化并对视力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将越橘与黑果腺肋花楸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有可能克服自然界中形成的物种间的生殖隔离,从而创造出新的优良资源。本试验首次以黑果腺肋花楸和半高丛越桔‘北陆'的叶片为材料,分别研究了分离原生质体的酶液组成,酶解时间与方法、酶液pH值、渗透压调节剂浓度、离心条件、叶片预处理方法、CPW溶液成分和试管苗酶解前培养基成分改变对原生质体分离纯化的最佳条件,并对这两种植物材料的原生质体进行了初步的融合研究,为黑果腺肋花楸与越桔的体细胞杂交进行初步的探索。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腺肋花楸叶片原生质体分离的条件是:25℃±1℃、纤维素酶、果胶酶、甘露醇0.7mol/L+5mmol/LMES,酶解时间8-10小时,酶液pH值6.5-7。2.黑果腺肋花楸健壮无菌苗顶端1-4片叶剪成1-2mm宽的细条,酶解效果比撕去叶片下表皮好。相同酶解时间内,采用静置避光酶解的作用与30r/min避光摇床振荡酶解没有明显差异,可以使用较为简便的静置酶解法。酶解前将无菌苗进行暗处理反而降低了原生质体的产量和活力。3.渗透压强度对原生质体的产量限制作用非常明显,0.7mol/L甘露醇处理下黑果腺肋花楸原生质体产量和相邻处理差异很大。4.黑果腺肋花楸酶解液pH值近中性时,酶解效果较好。在近中性的pH值范围内,酶解后酶解液pH值下降幅度相近。5.CPW的配方中添加Mg~(2+)可有效提高越橘活原生质体产量。6.随着离心时间的增加,越橘原生质体产量增高,但原生质体活力先增高后降低。7.在越橘原生质体分离操作中添加果胶酶,原生质体产量得到提高,以添加0.5g/L果胶酶得到的活原生质体最多,达到3.34×10~5/g FW。8.越橘试管苗酶解前培养在蔗糖含量20g/L的培养基中,活原生质体产量最大,达到4.61×10~5/g FW.9.观察到单个原生质体粘连过程,原生质体相连处膜组织融合,没有形成完整的异核体,但可以确定25℃±1℃不是黑果腺肋花楸与越橘原生质体融合的最适温度。

参考文献:

[1]. 提高马铃薯体细胞电融合成对融合频率的技术研究[D]. 田振东. 甘肃农业大学. 2000

[2]. 马铃薯“GSAP-H”悬浮细胞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研究[D]. 魏彩霞. 甘肃农业大学. 2015

[3]. 马铃薯野生二倍体与双单倍体叶肉原生质体的培养及融合[D]. 张淑红. 甘肃农业大学. 2004

[4]. 马铃薯体细胞染色体加倍的研究[J]. 王清, 王蒂, 司怀军, 戴朝曦. 中国马铃薯. 2001

[5]. 马铃薯体细胞融合和杂交技术研究进展[C]. 司怀军, 戴朝曦. 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1999年年会论文集. 1999

[6]. 草木樨状黄芪与霸王科间体细胞杂交、PA1基因的克隆及对苜蓿的转化[D]. 张改娜. 西北大学. 2007

[7]. 马铃薯原生质体融合创制抗晚疫病新种质的研究[D]. 李凤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8]. 马铃薯青枯病抗性资源筛选与原生质体融合创制新种质[D]. 雷婷. 华中农业大学. 2011

[9]. 电融合与紫外诱导技术在红景天、芦荟和草酸青霉菌种质改良上的应用研究[D]. 邢朝云. 苏州大学. 2010

[10]. 黑果腺肋花楸与越橘的原生质体分离与融合研究[D]. 李昊. 吉林农业大学. 2008

标签:;  ;  ;  ;  

提高马铃薯体细胞电融合成对融合频率的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