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项目统筹管理问题及模式优化建议论文_蔡宁

探讨建筑工程项目统筹管理问题及模式优化建议论文_蔡宁

广州市中心区交通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 广东广州 510030

摘要:在现代建筑行业中,随着建筑功能复杂化、规模大型化,其涉及的管理工作越来越多,如何做好各项管理间的有效统一,确保建筑项目的质量,成为项目统筹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对建筑工程项目统筹管理问题展开分析,并对其模式优化提出一定建议,希望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提供有力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统筹管理;问题;模式优化;建议

工程项目的统筹管理是将工程不同阶段的管理内容准确衔接起来,预防项目出现脱节、错位等情况,造成施工与设计不符,影响工程项目最终质量,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就建筑工程项目统筹管理实际情况来看,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重视,采取一定措施来优化统筹管理模式,提升统筹管理水平,保障建筑工程项目质量。

一、建筑工程项目统筹管理问题分析

(一)不同单位间关系统筹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作为一项复杂的建设活动,是有多个不同单位参与其中的,包括业主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等,各单位之间关系错综复杂,职责之间也有交叉之处,比如出现因某一施工环节与设计不符,导致施工进度未达到预期情况时,施工单位会将责任推给设计单位,而设计单位则会将责任推诿到业主方,这种相互推诿的情况,会进一步延滞施工进度。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统筹管理中,不同单位间的关系统筹不到位是较常见的问题,导致各单位职责不清晰、沟通不及时[1]。

(二)设计变更过程的统筹问题

在当前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总承包-分包模式较为常见,但分包的施工单位大多没有设计资质,分包项目内容设计聘请外部设计人员完成,其设计方案并不一定能达到工程要求,设计方案不规范、设计变更等都是较为普遍的,但总承包商并不了解这些情况,造成施工实际与项目要求出现偏差,引发工程质量问题,这也是建筑工程项目统筹管理存在的问题。

二、建筑工程项目统筹管理模式优化的建议

(一)做好统筹管理组织的定位

在建筑工程项目统筹管理组织的构建中,首先要明确其定位,才能确保统筹管理运作的有序、高效,具体来说,统筹管理定位内容有:一是制定战略,企业统筹管理组织需要对行业发展现状、趋势等信息,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方向,制定相应的战略,确定战略投资方向,并严格管理工程的投资规模,做好承包商、分包企业工程资本的运作,提升工程的利润空间与资产回报率。

二是控制运作,在工程项目运作工程中,控制管理分包工程的具体施工指标,严格考核各分包单位业绩的指标完成情况,加强对各个阶段、层次的监理;同时,成立专门的资金结算中心,保证资金结算的及时,提供足够资金支持,建设资源共享平台,与承包企业、分包企业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为其提供公共关系、职能支持等服务[2]。

三是做好业务、合同执行方面的管理,制定分包工程的战略、经营方案,对分包工程项目进行直接、有效的管理,提升业务能力水平,实现分项工程管理的专业化;严格按照合同的要求,执行施工方案,做好现场管理,严格落实施工进度,保证作业流程、方法符合规定要求,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确保工程项目质量、安全,并通过对施工人力、材料与设备等方面的管理,减少非必要的成本,控制工程项目的运行成本。

(二)明确统筹管理的具体职能

根据工程项目统筹管理的定位,其承担的职能包括:第一,制定详细的战略规划,在确定工程项目的建设方向之后,根据项目投资情况,按照资本市场运作的规律,综合考虑项目的利润、资产回报率等要求,对工程战略规划进行细化,并对项目涉及 的资本、税务、公关以及法律关系等进行协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二,做好项目的财务管理,在财务管理方面,要分解、细化工程项目不同阶段和内容的财务指标,并对项目运作过程中的财务进行严格的检查、监督,杜绝资金的滥用、透支等不良现象,实现工程财务管理的规范化,优化资金运作水平,为工程项目奠定良好财务基础[3]。

第三,做好业务决策与技术运用。对工程项目的业务情况进行分析,确定业务组织的具体模式,定期对工程投资需求、管理计划进行汇总,加强对工程业务投资的控制;现代建筑工程包括许多分项工程,有许多专业技术要求,由于施工单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需要根据工程设计要求来确定具体的技术标准,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来落实技术运用,确保工程实际技术情况达到预期水平。

(三)做好统筹管理模式的布局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统筹管理模式中,需要做好的布局工作有:第一,做好公司本身的定位,在公司对项目统筹管理中,定位重点集中于投资管理、资源开发管理两个领域,做好项目前期的融资,加强对企业、社会资源的利用。

第二,加强人才资源的管理,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增大,建筑投资越来越大,投资主体变得多元化,建设资金性质越来复杂,项目统筹管理模式也得到相应创新,与此同时,与建筑项目的设计、咨询企业也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到相关企业中,项目管理人才资源丰厚,为项目统筹管理提供了人力支持。

第三,主导方式的管理,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中,招标采购、合同管理的工作量日益增加,需要协调的项目、企业越来越多,项目管理内容日益繁杂、零散,面对复杂的工作关系,在主导方式上,仅依靠业主方是难以有效统筹管理的,应当成立专门的项目统筹管理的团队,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调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作主动性,为工程施工进度、质量等提供保障[4]。

(四)重视统筹管理协议的签订

针对建筑工程项目中涉及到的各种协议,通过合理的协议签订,能够减少管理的复杂性,提升管理效率,具体的管理方法为:

首先,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当投资主体为企业时,可以通过招标发包的方式来控制工程成本,与承包单位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当投资主体是外商或私人时,投资效益、主体由个人承担,可以不使用招标方式,但也需要遵循法律要求,签订必要的合作协议,选择合适的统筹管理模式。

其次,项目管理的协议形式。在对工程项目进行统筹管理时,对工程项目相关的文本内容、格式,由于建设部标准与统筹管理合同条款实际间的差异,在建设部标准的协议、合同外,还可以采取非合同性质的管理协议形式。

第三,加强对国外协议模式的借鉴。在统筹管理的协议模式上,可以根据国外统筹管理的成功经验,借鉴其合同文本、协议模式,在适当改进的基础上,得到符合项目统筹管理实际需求的协议,提升统筹管理水平[5]。

结语

综上,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管理体制成为限制建筑行业的主要因素,在传统管理中,设计与施工是分开进行,导致设计、施工分离情况严重,缺少有效的统筹,施工与设计不符情况较为常见。因此。加强对工程项目统筹管理的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优化统筹管理模式,对改善建筑行业管理现状有着重要帮助,有助于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悦明.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4,(17):272.

[2]井威.建筑工程项目统筹管理的问题及模式优化建议[J].山西建筑,2014,40(14):275-276.

[3]张见明,陈永瑞,于波.统筹思考,关注细节,与时俱进——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5):58.

[4]何亮.基于多家施工企业的建筑工程统筹管理研究[J/OL].城市建筑,2012,(17):138+143.

[5}]鹏威,陈文宇,李福恩.我国重大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2(12):207-208.

论文作者:蔡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0

标签:;  ;  ;  ;  ;  ;  ;  ;  

探讨建筑工程项目统筹管理问题及模式优化建议论文_蔡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