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点
孙 杨
(中共西安市委党校,陕西西安 710054)
摘要: 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行使和完成主要通过公共文化服务来实现。由于现在社会上的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供给质量和效率都不高,资金投入低,人民群众参与度及积极性低,即此,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热烈回应这些问题。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石,其终极目标是增加全社会文化资本的积累。在以后的日子里,政府主导,社会多元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寝室将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终极模式。保障社会在政府的引导下的意义是可以保持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性和公益性以及维护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权力,保障社会多元参与意义是增加是多种社会资源的可利用性。激活公共产品发展的潜力,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要点
随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加,作为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务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本文章详细地描述出其基础是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增加全社会文化资本的内容与内涵。
1 做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的必要性
对于公众基本文化日益增加的需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巩固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时代特征在不同历史时期也不一样。在改革开放以之前,为了适应于计划经济,中国不断地建设起包括文化艺术行业、广播电视电影行业、新闻出版行业和文物博物馆行业在内的国家公共文化生产与分配体系①和高度组织化的文化事业部门体系②。在这一阶段中,其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的主要是由公共部门一手建立的文化事业单位。由此,国家开始加强推进“双百方针”的面世,中国的文化事业出现大幅度的发展。由于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落后,文化资源非常贫乏,公共文化建设发展缓慢,公共文化设施涵盖面积小。随着改革的开放,文化领域逐渐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模式,文化发展在市场需求端取得了许多有用的参考选择。然后文化事业单位中部分程度高的的市场化,产业化逐渐剥离继而融入到市场经济体制当中去。再通过各项文化体制和机制的不断创新后,另一部分也逐渐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随着文化体制的不断完善,文化事业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断增加,而不断多样性发展、多载体,多形态,多渠道,多方式的选择,满足了公众的基本文化供给侧结构改革选择需求。
墙后土体从静止状态到极限状态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墙和土之的间外摩擦角δ与填土的内摩擦角φ随着挡土墙位移的增大逐渐发挥出来,直至达到最大值。在非极限状态下,δ处于初始状态外摩擦角δ0与极限状态外摩擦角δm之间,φ也处于初始状态内摩擦角φ0与极限内摩擦角φm之间。δ和φ都是挡土墙位移量S的函数[3]:
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存在的什么问题及解答分析
文化领域的新挑战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的重点与方法即要满足国家宏观要求,也要从文化领域的文化特点和公共特点出发。现如今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主要面临如下几个问题。
2.1 无用供给和供给不够共存,充分合理利用资源配置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点
为了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基本文化需求,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的完善提高。不过。根据资源配置内容总结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两大结构性矛盾,包含供给不足与无效供给两大方面,供需不平衡导致的公共文化设施效率低下,较少人需要文化服务,部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逐渐沦为政绩工程。较为突出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中可以看出无效的供给。但是政府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却与农村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日益增长且多元化的需求无法正确衔接。根据武汉大学国家文化财政政策研究基地的研究报道,在2012年 7—9月对全国21个省 (直辖市、自治区)随机选取的7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进行为30天的观测中有18%即14家未对村民开放的乡镇文化站。而对村民开放的62家文化站中。有53家文化站平均每天接待量仅仅只有10.2人次,而其他运行较好的九个乡镇文化站平均每天接待量也只有50人次以上。并且,对于大部分居民来说,乡镇文化站也只有空间性的需求,而且文化站的内容服务新需求并不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中不断制约的供给不平衡,缺乏后劲力的问题将慢慢的得到解决,而因为资源配置不合理产生的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也只是无效供给的主要内容。所以,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就是充分合理运用配置资源。
2.2 协调机制还未建立,体制机制依然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难点
牵扯到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电总局等20个相关部委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涵盖多个主管部门业务的系统总工程。虽然是由文化部发起建立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但其平衡体制机制依然不够完善。长时间以来,多个部委有许多的公共文化设施,举办了许多公益性的文化活动,但由于协调制度不够完善,其并没有列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中,既没有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资金的来源,也没有相应的制度考核,最终造成大部分公共文化设施闲置,无可利用。而另一边,多个部委发起的反复建设既浪费了公共资源,又使相关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建设日期拖延,完工时间长。互联网的发展也正在促进中国农村的改变,重新塑造农村的社会形态,它是影响着农村文化建设得重要原因。商务部想通过推进农村工程的电子商务来促进农村的经济多方面的发展,但其管理体制的不完善,虽有多个部门投入建设,但确没有各司其职,被各种因素影响,最终造成农村网络基础设施依然落后,很大程度上阻止农村网络文化的发展,也是城乡文化建设一体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3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法
我国文化体制得到巨大的进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已经持续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日常工作。首先,深化完善政府高层管理改革,检查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协调与否。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套较系统化与整体化的工程,其内容包括投入与财政保障系统、规划与运行保障系统、人力资源保障系统、 绩效评估与政策工具配置保障系统等作为能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功能完备且操作及时有效的基础系统。另外,需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维持有序的运行秩序,有科学的决策方案以及与时俱进的技术与人才,要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维持长期性、公平性、效率性、规范性的特点,必须要有完整严谨的体制保障。而政府顶层设计的职责就是这些公共文化服务子系统保障性的构建。
根据国际经验来看,公共文化服务的规整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难以阻挡。在研究美、英、日三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后,不难指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发展方向为多元化供给主体。需不断完善政府、企业和公益性志愿机构多主体参与的竞争机制,促进刺激文化服务的生产率。首先,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不得单一化。其主要供给主体为政府,但不是这唯一主体。需在以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文化良性生产机制与内在逻辑的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促进公共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激发提高社会人员的参与热情与积极性,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速度。政府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市场手段等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服务提供的具体方法,例如政府与社会组织通过公共文化服务的商业贸易,提供给社会资本合作公共文化服务,委托管理运营等方法。其次,增加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来源渠道。由于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保障机制与供给机制紧密相关,供给主体的增加当然会造成广泛的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现象,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政府和市场 “双到位”。
3.1 解放和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生产力的前提是完善文化体制改革
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增加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性,进一步增加其可持续性发展,促进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可适应性和灵敏性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标。
3.2 通过加强集中发挥社会的力量,从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多元配置
从表2可以看出,树脂脱附液经Fenton氧化+Ca(OH)2预处理后,TOC和UV254均得到很好的去除,TOC去除率在53%左右,UV254去除率在44%左右。纳滤膜能截留废水中大部分的有机物,预处理后的树脂脱附液纳滤渗透液对TOC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97.64%、97.06%,效果均优于未预处理的树脂脱附液纳滤渗透液(TOC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96.08%、93.00%)。
婴儿型神经元腊样质脂褐质沉积症的临床特点(附1例报告)… …………… 周露露,盛会雪,金波,等 462
3.3 抓住协同需求侧管理这个方向,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
根据新供给经济学理论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 “供需两侧”一起发力、互相有效合作。通过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加强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有效合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宽松良好的经济环境以及较好的发展机遇,从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效率。造成公共文化服务供需错配的主要原因是公众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感。市场反馈的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与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不等同。在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变化和建立需求表达机制来搜集公共需求文化。
4 结语
综上所述,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发展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的必要性途径以及调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第一运转问题的良策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供给不足与无效供给并存、协调机制不够完善、政策壁垒依然存在等问题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仲庆国,卞辰苗.从供给侧改革角度探讨泰州地区文 化发展的新思路[J].财经界(学术版),2017,11:132.
[2] 黄威.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学习 与探索,2017,06:136-139.
[3] 纪东东,文立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 究[J].江汉论坛,2017,11:24-29.
[4] 曲延春.农民满意度、需求偏好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侧改革——基于山东省546份调查问卷的分析[J].东 岳论丛,2017,3811:109-117.
[5] 查炜.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路径[J].改革与 开放,2018,08:21-23.
[6] 何静.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问题研究——基于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8,15: 29-31+58.
[7] 小虎,杨金印,梁增奎,闫小斌,许振宇.老城区公共文化 供给改革新探索:铜川市王益区光明社区“一心多点” 服务模式[J].图书馆论坛,2018,3806:24-30.
[8] 于书伟.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困境及对 策研究[J].求实,2018,04:98-108+112.
中图分类号: G2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07(C)-0195-02
作者简介: 孙杨(1985.2-),女,陕西西安人,中共西安市委党校,馆员,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文化服务
标签:公共文化服务论文; 供给侧改革论文; 要点论文; 中共西安市委党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