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论文_韩多

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论文_韩多

宁夏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750000

摘要:近几年,我国的道路桥梁施工技术有着很大的进步,然而因为工程自身的复杂程度比较高,在施工当中因为会受到相关不确定因素对其的影响,使得在产生病害之后对桥梁整体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为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在道路桥梁实际的施工当中,技术人员就需要对处理技术不断加强改善,将自身的素质提升,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符合要求。

关键词: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处理技术

1当下桥梁工程常见病害种类

1.1桥梁裂缝

在桥梁投入使用后,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害就是裂缝,就是逐渐形成大面积的桥梁表面破裂现象。桥梁裂缝这一病害出现的原因有很多种,为了能够找出有效的处理措施,就要对桥梁裂缝出现的原因逐一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桥梁裂缝这一问题。

1.1.1桥面刚度不够

通过大量的工作实践经验来看,多数桥梁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在施工过程中桥面刚度不够。在桥梁竣工投入使用后就会承载长期的重力荷载,这就会导致桥梁出现形变问题,那么紧接着就会出现铺装层裂缝现象。

1.1.2钢筋混凝土材料

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较多的材料是钢筋混凝土材料,这一施工材料的特征是干缩行。当桥梁投入使用后就会因为时间的因素而出现干缩性裂缝,这种问题的出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桥梁整体钢筋混凝土的稳定性,从而导致桥梁出现大面积裂缝。

1.2钢筋锈蚀

这种锈蚀情况在道路桥梁工程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是混凝土碳化后出现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若是施工作业人员未注意到钢材发生腐蚀而投入使用,那么所使用的钢材就会出现膨胀问题,而这种膨胀引申出的情况是其表面要承受非常大的压力,最终导致道路桥梁路面出现裂缝,从而影响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与使用年限。另外,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若是在施工过程中并没有按照钢筋材料所需的工艺与流程进行施工,那么就会使钢筋材料失去保护,以至于钢筋材料表面出现严重的锈蚀层,这样的钢筋材料不能满足现场作业标准。在施工过程中,为了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从运输环节、存放环节以及施工环节着手考虑,由此才能落实钢筋材料的保护工作。

1.3路面下沉

桥梁工程的前期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到桥梁竣工后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同时也关乎桥梁整体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如若桥梁工程前期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出现问题,如建设质量出现问题、建设技术存在问题以及基础设施地质存在问题等等,都会影响后期桥梁工程施工情况,甚至会在桥梁工程施工或竣工投入使用后,出现路面沉降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其根本原因就是在桥梁工程施工前期,施工设计阶段的工作中并没有关于地质勘查方面的内容安排,也有可能是有这方面的内容,却在落实阶段出现了问题,这种问题将会直接对桥梁主体结构产生不利影响,严重影响了桥梁的持久性与安全性。

2桥梁工程施工处理技术

2.1裂缝修补技术

在桥梁工程的建设中,最常见的就是使用裂缝修补技术,其能够有效解决裂缝修补问题,延长桥梁工程使用寿命。其具体的操作方式,是进行涂抹、灌浆、填充、表面修补等。专业的施工人员根据产生裂缝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探究,然后选择适合的修补方法,对裂缝问题进行更好的处理。在针对一些细小的裂缝进行处理时,可以用丙酮、酒精、环氧树脂浆等填缝修补。其主要的目的是把裂缝及时地清理干净,操作的步骤是先把丙酮或酒精涂抹在裂缝中,然后把环氧树脂浆涂抹在上面。需要注意的是,选择适当的时间,确保涂抹的厚度要均匀,通常情况下是5min进行一次,直到厚度在1mm左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还要对裂缝进行分析,对桥梁工程的使用时间作出正确的判断,可以采用表面修补方法来进行维修处理。对桥梁工程产生的裂缝宽度进行分析,裂缝如果较宽、较深,只是对其表面进行处理无法满足维修的基本要求。对此,需要采用填充的方法进行维修处理,不仅能够解决桥梁工程中的裂缝问题,还可延长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为居民安全出行提供便利。

2.2钢筋病害处理技术

在桥梁工程之中,钢筋也是重中之重,其质量直接关乎到桥梁的受力,钢筋也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普通的结构性的,其二是预应力。当两个的表面都出现生锈的情况,主要因其暴露在外部环境,并未通过混凝土将其包裹。除此之外,因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管控,导致质量问题的出现。因缺乏必要的养护导致其病害的出现。为了有效的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要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因混凝土在钢筋外面,要先保证混凝土,在其表面涂抹保护层,另外还要使其密度扩大,提高防水技能,来达到保护的目的。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对已经产生锈蚀的地方进行清理,清理干净后,要对它进行维护,在钢筋的外层涂上漆料等防水,抗氧化的材料,防止出现第二次生锈,保护好钢筋,保证工程质量。

2.3路面沉降处理技术

在路面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中的粗集料最好采用碎石,碎石的最大粒径不能超过31.5mm,不能使用未分级的统料,应按最大公称粒径的不同采用2~4个粒级的碎石集料进行掺配。少雨水的冲刷,营造一个更为舒适的行车环境,施工人员要对全线路基边坡实行边坡防护,路基防护分为路堤边坡及路堑边坡防护两大类。对于宽度超过2cm的桥梁裂缝,施工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施工技术进行处理:第一,填充封堵处理技术。通过在桥梁裂缝内部填充定量水泥砂浆与树脂并做好压实工作,有效发挥各项填充材料间的加固效果。第二,表面修补处理技术。对于宽度较大的桥梁裂缝,施工人员可以在裂缝表面进行涂抹处理,然后将防腐性能较好的材料涂抹到裂缝处,随后用玻璃纤维布将桥梁裂缝完全覆盖。

2.4锚喷加固技术

近些年,锚喷加固技术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在实际的公路桥梁当中应用越来越普遍,在实际的操作当中,锚喷加固在支护岩体桥梁加固工程中被有效应用,对钢筋网进行合理铺设,应用喷射锚杆的方式实现加固。在实际的施工当中,在施工材料当中加入速凝剂,以此将材料整体凝结效果提升,确保路面强度符合要求,对于该项技术的实际应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很好的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除此之外,在对锚喷支护应用当中,结合混凝土浇筑,将桥梁加固施工程序理顺,使得桥梁加固比较便捷,以此来对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提升。

2.5混凝土的后期养护

一般,施工企业在完成混凝土施工之后,需要确保其凝固,使得水分能够逐渐的蒸发,这样才可以确保混凝土能够符合稳定要求。在这当中,因为水分流失,在凝固当中就会产生裂缝问题,这些问题相对于桥梁施工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在这种状况下混凝土后期养护就显得非常重要。首先,桥梁混凝土施工当中需要对施工周边的环境及时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做好模板的拆除工作,在拆除中他通常采用浇水方式或者进行覆盖方法,对拆模的力度合理控制,这样就可以将混凝土产生裂缝的状况减少,还可以采用对养护膜和养护剂的增设,将混凝土的硬度和轻度提升。

结语

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随之带来交通堵塞问题会日益严重,从而可能会致使桥梁在日后的运营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弊端以及影响人身安全问题,影响到人们的出行安全。基于此,施工企业应当实事求是,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桥梁设施建设的监督,尽可能大的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从而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

参考文献

[1]运博.探讨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2):109-110.

[2]张强.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01):191-192.

[3]闫兵,王涛.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22):197-199.

论文作者:韩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2

标签:;  ;  ;  ;  ;  ;  ;  ;  

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论文_韩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