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论文_金晓静

无锡市中医医院 214100

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脊髓损伤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4-2015.4入诊我院的脊髓损伤并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84例患者分为A、B两组各42例,其中A组进行常规护理,B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B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38%明显低于A组14.29%,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住院时间(15.74±6.67)d较A组(31.28±12.84)d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针对性护理可较好降低该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痊愈。

关键词:脊髓损伤;下肢静脉血栓;护理干预

下肢静脉血栓在脊髓损伤患者中较常见,预防深部静脉血栓对治疗脊髓损伤具有重要意义,是指多种原因导致的血液在静脉内异常凝固,使血管腔部分或者完全阻塞,若血栓脱落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肺部则会导致循环以及呼吸功能障碍,对脊髓损伤患者危害较大,不利于其恢复[1]。本文为预防脊髓损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对84例脊髓损伤的患者进行了护理方式对比研究,取得一定研究成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4-2015.4,我院对脊髓损伤的患者进行了护理,共选取84例该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B两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脊髓损伤的诊断标准[2],本研究已通过所有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并通过伦理委员会。其中A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26~77岁,平均(58.74±6.89)岁,进行保守治疗8例,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34例;B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26~77岁,平均(58.65±6.83)岁,进行保守治疗10例,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32例。两组患者以上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实验。

1.2 方法

A组进行临床对于脊髓损伤的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关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健康宣教,遵医嘱给予相应药物。

B组在A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①入院后对患者进行相关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根据脊髓损伤程度比照评估表进行风险分级并采取相对应措施。②患者入院以及术后立即急性血常规检查,对患者凝血五项以及D-儿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双动态曲线超出异常范围结合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排除血栓形成。对于已经排除脊髓出现可能的高危患者尽早进行药物干预,使用肝素进行皮下注射,每天两次,每次4000IU,对患肢下肢皮肤情况加强监控,每日对双下肢白髌骨下缘10cm进行腿围测量,监测是否有水肿的发生,对皮肤痛觉、温度、末梢血运以及颜色进行观察,及时发现深静脉血栓的发生。③针对脊髓损伤患者成立下肢深静脉栓塞这一并发症成立相关质控小组,对本科护理人员普及以及更新相关临床知识,严格遵医嘱进行饮食,进行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每日嘱咐患者饮水量达到2000~2500ml,制定相关记录表格督促患者饮水。

所有患者均进行相应护理,直至出院。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例数以及住院时间,将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标准制定如下[3]: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小腿肿胀且有疼痛感,患者双下肢皮肤温度不一致,符合以上条件则视为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B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38%明显低于A组14.29%,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住院时间较A组短,差异显著,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在外科手术术后叫产检,发生原因较多,解决方法也不近相同,但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会对患者造成一定伤害,故预防该类并发症是首要关键。多位学者对如何通过护理方式以预防脊髓损伤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进行了研究[4-5],大多采用成立相关护理小组、进行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对患者血常规以及体内相关因子进行检测对患者体内是否存在血栓进行了解。

本文对84例脊髓损伤的患者进行了护理方式研究,发现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B组比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A组具有更好的干预效果,B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38%明显低于A组14.29%,差异较大,P<0.05,说明进行干预对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积极意义;B组住院时间(15.74±6.67)d较A组(31.28±12.84)d短,差异显著,P<0.05,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患者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对脊髓损伤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较好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轻其经济负担,可于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彭一念,邓艳业,游海光等.脊髓损伤后同时并发异位骨化和深静脉血栓1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36(20):2107,2112.

[2]马玉娟,曹留拴,蔡西国等.早期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12):918-920.

[3]朱晓光,杨开超,仲伟喜等.急性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8):878-881.

[4]刘伟,庞海涛,田敏等.脊髓损伤病人对深静脉血栓认知评价要素的质性研究[J].全科护理,2016,14(11):1086-1088.

[5]卫波,周红俊,刘根林等.115例脊髓损伤患者血栓预防情况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8):936-941.

论文作者:金晓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4

标签:;  ;  ;  ;  ;  ;  ;  ;  

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论文_金晓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