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特色文化的时代传承论文

乡村特色文化的时代传承

李运生

【摘要】 乡村特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承与发展是生成文化自信、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现阶段,推动乡村振兴需要发展乡村特色文化,要通过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教育的育人作用进一步提升乡村文化传播力,扩大乡村特色文化的社会影响,从而推动乡村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 传承发展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乡村在城镇化过程中较多地受到都市文化影响。但是,文化的发展并不仅仅是单向度的借鉴吸收,更需要在传承优秀文化基因的过程中凸显自身特色。为此,我们必须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乡村特色文化本身的价值,立足于社会发展现实和文化发展规律推动其传承与发展。

传承与发展乡村特色文化的重要意义

从文化发展的历史逻辑来看,传承与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时代性发展的必然要求。早在河姆渡时期,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一系列风俗、伦理、娱乐、祭祀实践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元、特色鲜明的文化。它以乡村生产生活为现实基础,影响着中国数量庞大的农民阶层的精神生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特色文化之于传统文化,既有文化主体上的同质性联系,又有文化客体上的同构性联系。所以,传承与发展乡村特色文化,其实就是在乡村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从文化发展的理论逻辑来看,传承与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是生成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文化自信是一种深层次的力量。它表现为对自身文化的生命力有着充分的认识、认同,继而积极践行文化内在的价值指向。从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自信首先是对主流文化的自信;但如果把视域缩小,不同地区的人们往往也生活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亚文化中。主流文化是意识形态的直接体现,对亚文化起统摄作用,能够引领亚文化不断朝着有利于人民利益的方向发展;亚文化是社会各特定群体文化生活的集中体现,它的价值与观念不断影响主流文化,为主流文化的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乡村特色文化作为中国社会重要的一种亚文化,它的重要价值就在于使主流文化以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于乡间,进一步增进文化自信。

从文化发展的实践逻辑来看,传承与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是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越繁荣,意味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发展水平作为基础,空洞地谈论文化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往往难以得到满足,长此以往又会反过来抑制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提出的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传承和发展乡村特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承与发展乡村特色文化的双重困境

就乡村特色文化而言,它的最外层是以务农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方式、中层是本土性知识体系、核心是乡村人民淳朴勤劳的品格。这种由感性到理性再到价值情感的文化结构是自恰的,是非常稳固的。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乡村文化也开始由外及内渐渐地发生着变化。在充分把握文化发展主客体的前提下,以辩证的方法全面看待乡村文化发展现实,有助于乡村文化的科学发展。

文化主体困境是当前传承与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所面临的第一重困境,它表现在务农人口数量急剧减少、乡村生活“空壳化”和文化主体的代际壁垒三个方面,这是导致乡村特色文化传承力减弱的主要因素。马克思主义人学中最核心的观点即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最本质属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人在现实生活中谋求发展,其对时空环境的选择必然受到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城乡发展的二元分立造成了农村和城市间普遍存在的在收入水平、居住质量、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差距,这使得城乡间的人口流动一直处于由乡村到城市的单向度流动,这直接造成了乡村特色文化的传承主体不断流失。与此同时,不断流失的文化主体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构着过去作为传承乡村特色文化基本载体的家庭单位,使得农村人口对“乡土”的认知与感情出现了代际壁垒甚至代际断层。

归根结底,若要真正根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一打而不死的“千年僵尸”,还得从两个方面去着力:一是建立科学的工作考评机制和选拔任用机制,使踏踏实实干事的人得到承认,不让老实人吃亏,进而更好地鼓励人们干实事务实效,而不是靠官僚主义来推进,靠形式主义来“完成”;二是疏通民主渠道,推进制度创新,为群众监督创造有利条件,使不科学不合理甚至错误的决策能得到纠正,避免其催生形式主义,滋养官僚主义。而这,都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要突破现阶段乡村特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双重困境,就要遵循文化的发展规律,立足实际,推动乡村特色文化的良性发展。第一,要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以科学的决策与规划重建乡村特色文化。乡村文明要不断吸收城市文化及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不断丰富其时代内涵。各级政府部门需要根据所辖区域内乡村文化的具体特点,在大力提升农村经济水平的同时,努力发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定期举办保护、传承与促进乡村特色文化发展的活动,鼓励院校、企业和民间团体以多种形式传播乡村特色文化,形成多方传承合力。

文化客体困境是当前传承与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所面临的第二重困境,它一方面表现为乡村地区文化的“离土”趋势,另一方面表现为乡村文化内涵的逐渐丧失,这是导致乡村特色文化发展动力不足的主要因素。正如提及中华传统文化,人们会自觉联想到以儒家文化为显学的传统文化,提及乡村特色文化,影响较大的是传统农耕文化。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聚族而居、自给自足、渔樵耕读为特点的生活方式,它凝聚了乡村特色文化中应时、守则、和谐的价值取向;展现了乡人吃苦耐劳、集体至上、爱好和平的优秀个人品质。由文化的生活到文化的观念,再从文化的观念孕育文化的道德,这每一个环节都与农村的发展现实息息相关。但是,随着乡村特色文化主体的大规模离乡,作为客体的文化自身也面临“去农业化”的困境。相应的,它的内涵和外延也都在慢慢缩减。

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推动乡村特色文化良性发展

5)研究开发元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专家知识库中评估打分指标及权重赋值体系(AHP层次分析法、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统计平均法)、打分策略算法(综合评分法、功效系数法、综合指数法)以及安全推理知识体系的定义、描述、管理维护。

夏季,天气炎热。中午,她从吴玉梅家里回到自己家后,生了满肚子的气,饭也不做,一头倒在床上,只顾想她的心事。

第二,要注重人文教育,以重塑乡村特色文化价值为重点,增强文化认同感。乡村振兴战略在教育方面主要体现为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它旨在统筹城乡教育资源,从教育着手提升公民文化自信。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必须要厘清两对关系:一是乡村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乡村特色文化来源于传统的农耕生活,其文化特质具有天然的保守性和稳定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与主流文化是不能共通的。二是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关系。乡村与城市现阶段在物质层面上有着显而易见的差距,但在文化上是无优劣之分的,它们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转变城市文化本位心理,重视培育学生对乡土文化的亲切感和自豪感。

第三,要提升乡村特色文化的传播力,通过新媒体进一步扩大乡村特色文化的影响力。过去,乡村特色文化的传播主要依靠口口相传,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劳动组织方式为其传承提供了稳定的载体。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文化的传播媒介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作为其中重要一极的乡村特色文化也必须顺势而为。我们不无欣喜地发现,在微博、微信和各大短视频平台上,正在逐渐兴起一些能够反映乡村生活、凸显乡村旨趣的文化作品。它们或是有着与当代乡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特定主题,或是对个人处于农村环境下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由于其中蕴含着截然不同于城市文化的慢节奏、闲适性、朴素性而使人眼前一亮,吸引了大量读者驻足观看、品读。未来,我们要进一步充分挖掘这种文化内涵,以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中心,在对乡村特色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中不断推动其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①赵旭东、孙笑非:《中国乡村文化的再生产——基于一种文化转型观念的再思考》,《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为河南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责编/孙垚 美编/王梦雅

标签:;  ;  ;  ;  

乡村特色文化的时代传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