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神:大众文化与青年社会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众论文,文化与论文,精神论文,青年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大众文化对青年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在西方,大众文化的崛起是与现代化的进程同步的;同样,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中国也亦步亦趋地追随这一世界性的趋势,步入了大众文化时代。社会学上所谓人的社会化是指人的后天行为的规范化,指生物的人被一定的社会文化教化为社会人的过程。无庸置疑,对当代青年来说,大众文化已经不可动摇地成为“教化”他们成为“社会人”的教科书,成为青年社会化的文化环境的重要因素。
我们知道,文化环境对社会稳定有着特殊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文化环境最终决定着社会主导型价值观,从而为其社会成员的社会化规定一种可以共同接受的范式。对任何一个民族、国家来说,若要谋求其自身可持续的发展,无疑都会把目光投向青年一代,以将他们培养成为合乎理想要求的未来社会成员当作社会化的目标。因此,任何社会的主导文化总是要竭尽所能来优化文化环境,使青年的社会化朝着社会主导价值规定的目标发展而不至于偏离。
毋庸讳言,在越来越多的场合中,大众文化借助最现代化的传媒工具取代了主流文化或精英文化应有的空间。然而,随着大众文化越来越商品化,它的感官刺激功能、游戏功能和娱乐功能都被制作者刻意地加以强化,而以此作为代价的则是以道德理性、审美价值、理想深度和人文关怀等为内核的精神意蕴和文化内涵的不断弱化,而消解主题、消解人性深度、消解艺术个性成为时髦,只求一时之乐的道德虚无的文化心态取代了文化应有的道德追求和理性思索。其结果就是导致大众文化的平面化(即在精神内涵上的空虚、苍白、直露和肤浅)与世俗化(即追求感官享受及以世俗功利为目标的价值取向)。由于大众文化的本质是商业文化,是娱乐消遣的工具,因此它必然会竭力去迎合、刺激人们感情中低俗的东西。而青少年恰恰由于身心发展的限制,不善于也不惯于用理性的思维和逻辑的抽象来观照现实,直面人生,却热衷于把感情投入到当下的乌托邦式的梦境中去。因此,没有高尚的精神内涵和深刻历史意蕴,反以迎合世俗的追求与满足,以及时行乐,逃避现实,崇尚财富、权力,鼓吹利己主义的大众文化的消极面就十分自然地成为他们最乐意接收的文化形态。我们可以直言不讳地说非道德意识和非社会主导价值观正在迅速成为大众文化的主导意识,这是造成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文化环境恶化的一个带根本性的因素。它必然会对青少年的社会化产生负面影响。
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大众文化以消闲和娱乐作为其主要功能。但既然大众文化是构成一个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因素,而“文化环境最终决定着社会主导型价值观”,那么大众文化就不应该也不可能漠视道德,放弃自己应尽的“教化”之责。事实上,无论怎样,大众文化也不可能没有自己应有的道德内涵和精神追求。人类的一切文化产品面对善良与邪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真诚与虚伪等价值取向都必须无可回避地作出自己的评判。而我们面临的实际恰恰是一方面作为大众文化主要接受者的青少年群体的审美意识和道德自律能力还处于较低层次的水准上;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从业人员从整体上来看的低素质,也造成了他们习惯于在低要求、低标准的状态下工作,加上商业利益的驱动,以致中国的大众文化市场相当混乱。粗俗、暴力、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以及玩世不恭的犬儒主义等等非道德、非主流文化的货色有所泛滥,而作为人类普遍的道德理念,诸如对人的尊严与价值的追求,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对以爱与友谊为标志的人际真情的讴歌等等却受到了嘲弄甚至唾弃。笔者认为,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之所以成为恶化着青年社会化的文化环境的主要原因是:
首先,就制作动机而言,大众文化并非创作主体为伸发个人意志、探索未知领域、拓展精神广度的产物,而主要是以利益驱动为原发力,屈从市场控制的商业行为,追求最大的商业利益几乎是大众文化制作最直接的和最根本的目标。而青年正处于消费需求旺盛的阶段,加上时尚和流行的推波助澜,大众文化正在竭尽全力“膨胀”青年的消费欲求,其直接的结果是导致由美国社会学家凡伯伦提出的“显示消费”与“显示休闲”现象的滋长,这种对奢侈的追求和对奢侈的炫耀,根源于青年个体特别强烈地渴求在群体中享有优越感的欲望,他们以能够引起他人(特别是异性)的注意和欣羡为最大的心理满足。“显示消费”与“显示休闲”的直接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其一是强化拥有心理和物质欲望,使人们更关注和热衷于拥有和享乐所带来的一时之欢。为此不惜以牺牲道德理念为代价,甚至铤而走险,坠入犯罪的深渊。其二是诱发拜金主义,而金钱第一,“唯金是从”正是社会腐败的标志,青年要是以追逐金钱为人生唯一目标,那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就无从谈起了。
第二,大众文化非道德倾向的审美负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就以人类最美的感情——爱情来说,传统经典文学作品中刻骨铭心的描写早已被当代言情小说的“速战速决”所代替:在第1页中刚刚写到相识,在第2页中就已经上床。快餐文化正在摧毁着人类文化中最美好、最丰富、最真挚的审美内涵。美是需要品味的,掌握“摩托罗拉”手机说声“I love you!”又何必“鸿雁传书”;手执话筒吼一曲“爱得死去活来”也无须再“碧海青天”。离开了美的积淀,一切就会流于肤浅。正如美国布朗大学的杜卡斯博士所说的,“对审美客体的判断反映出这位判断者的情况。”由于大众文化具有短暂易逝和变化无常的特性。其结果必然导致青年——这一大众文化的主要接受主体放弃理应具有的审美理想,或者说让一种无常的审美欲来取代审美理想。有时因为大众文化使“审美者实际上并不忠于美,有时因为时髦,他甚至拒斥美,会完全不把自己的美感冲动系于美”。大众文化所具有的时变时新的特性与具有相对稳定及深刻理性内容的审美理想之间是很少有共同语言的,所以无论是流行歌曲、时装、流行小说或者小女人散文抑或别的什么时新玩意儿,在让青年为之倾倒但还未来得及回味思索的时候,就已经教人意兴索然、食之无味了。更何况大众文化的非道德倾向的一面,正诱导着大众消解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审美准则,让青年在非道德倾向的大众文化中丧失着自己的崇高感。
第三,最根本的是大众文化对青年价值意识建构的负面影响。如果说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价值意识是很单纯的,而大众文化所构建的价值意识则是相当复杂的。特别是当某种价值意识一再被强化时,常常会出现特殊的价值取向,表现出变态的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而大众文化所宣泄的恰恰是另类的价值意识借助现代传播一再被强化,从而导致青年产生与社会主导价值相悖逆的价值心理与价值观念。其首先表现为,青年个体本位取向的强化。当一些大众文化作品在不断地渲染肉欲、暴力,展示金钱的无所不能时,必然诱导青年接受极端个人主义的理念,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加上青年不断的自觉内化,个体本位取向很可能会成为当代青年文化的一个基本价值。其二是青年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世俗化。当代青年的许多行为特点,诸如:追求新奇、盲目从众、炫耀奢侈、崇尚时髦等等其深层原因均与此有关。
大众文化之所以对青年社会化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其根源在于人文精神的失落。因为它蔑视人类的理性和公认的道德价值观,文化的精神内涵被无情地消解了,那么所剩的就只有其物质的渣滓了。所以它总是以“何不游戏人生”的态度让青少年获取瞬间的满足,甚至以更加叛逆道德规范的姿态魅惑大众,在青年社会化的过程中起到十分消极的作用。
二、塑造城市精神,提升大众文化的品质
现代化不仅伴生了大众文化,也同时伴生了城市化,因而“城市化是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而人口的高度密集,传媒资讯的发达等这些城市化特质正是大众文化赖以生存并且能迅速传播的根本条件。因此,我国的城市化从一开始就与大众文化如影随形。城市人口的主体是青年,而大众文化正恶化着青年社会化的文化环境,也就是说就我国城市化所创造的文化环境对青年的社会化而言,是不能令人乐观的。由此,一个严峻的课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即如何开创一条能为青年社会化提供良好文化环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城市化道路。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说过,人类所有伟大的文化都是由城市产生的。因此,城市相对乡村而言具有更加丰富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它表现为一个城市共同的价值取向。普遍的审美评判,一致的道德是非标准,表现为一个城市人们特有的生活追求和精神风貌。笔者认为,所谓城市精神就是这样一种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灵魂的社会风尚,是一个城市的文明特征。
既然大众文化是构成文化环境的重要因素,并且其自身的品质和价值也越来越成为衡量和判别文化环境优劣的重要尺度,那么关注大众文化的品质并为其提供价值导向,也就自然成为主导文化肩负的使命之一了。正由于大众文化以其娱乐性通俗性和大众参与性而成为青年不可须臾与之割舍的文化形式,并且凸现出它在青年社会化过程中所扮演的非同寻常的角色,因此,作为规范社会,支配社会的意识形态、经济秩序和组织导向的社会主导文化,理所当然地必须关注大众文化的精神内涵和道德价值取向。
为此,笔者提出如下观点:即以塑造城市精神的要求,来提升大众文化的品质,从而改善青少年社会化的文化环境。
1、以塑造城市精神的要求,提升大众文化品质
笔者认为,提升大众文化品质的关键是提升大众文化制作者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大众文化作品中的伦理情感、人生态度,体现着大众文化制作者的道德关注和道德人格,因而是他自身道德品位和人文精神的真实写照。事实上,任何样式、任何题材的大众文化都无可回避伦理情感和道德意义,都在表达某种善恶评价的人生态度。所以,要形成一个机制,一方面要求大众文化的制作者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位和人文精神,同时要求他们的文化生产不光要满足大众较低层次的娱乐需求,而且要以引导大众特别是青年崇尚审美,这就需要在作品中加大道德精神注入。
2、以塑造城市精神的要求,强化社会主导型价值观
在我国,城市精神应是以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基本特征的主旋律文化的集中体现。作为社会主导型价值观,城市精神具有维护社会的同一性和稳定性的作用。因此通过贯彻扶持先进文化的政策,把握好文化选择的方向;健全文化法规,加强文化管理的力度,以及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文化批评的作用等手段为强化社会主导型价值观对大众文化的指导,让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形式承载起扬善抑恶、赞美贬丑,扶正祛邪的文化品质和精神内涵,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3、以塑造城市精神的要求,提高青少年的审美能力
从大众文化接受主体的角度而言,加强文化引导的力度,提高青年对不良文化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也是当务之急。青少年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缺乏审美的辨别能力是不足为怪的,而大众文化之所以能够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也正是利用了青少年的这一先天的缺陷。我们不能奢望青年一代会在纯而又纯的空气里呼吸,所以除了文化管理部门要认真“杀菌”以外,以塑造城市精神的要求,帮助青年提高审美能力也同样重要。城市精神体现了一个城市审美文化的高度提炼。一方面,审美是多样丰富的,北京人和上海人的审美情趣不尽相同,由此折射出城市精神的不同特色;同时,美的本质是真、善、美的统一,因此,城市精神所体现的美是这座城市文明的至真、至善。用她教育青少年,让青少年传承这一城市文明中所蕴含的真、善、美,不仅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崇高的审美情操,增强他们对于大众文化负面影响的防疫力,而且有利于形成理想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而且对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转变社会风气和推进城市精神的塑造都是十分有益的。
实践证明,用优秀的作品来占据青少年的文化生活空间,用高尚的精神来陶冶青少年的情操,即通过审美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鉴赏力是增强他们对不良文化“免疫力”和“抵抗力”的切实可行和行之有效的途径。相信这样双管齐下,我们就可以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一片光明和洁净的文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