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_许文峥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_许文峥

河北省成安县长巷乡长巷中学许文峥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语文,不仅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任务,而且还要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

创新能力激发兴趣初中语文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语文学科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奠基工程,培养民族创新人才,语文教学责无旁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大力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下面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1 营造氛围,激发兴趣为创新创造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十分注重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带着最佳的心境去感知课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新欲望和创新志向。每节课的前三分钟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注重导语的设计,诱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一开始上课就能集中注意力,对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感兴趣,积极主动地想去了解,从而为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了一种氛围,如教学《蜘蛛》一文时开始我就问“谁见过蜘蛛?能不能给我们描述一下?你了解它的哪些生活习性……”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思维也随之开动了。

2 自制软件,视、想、听结合,进入情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自制软件,合理运用媒体,采用视、想、听结合,让学生感受课文情景,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教学《斑羚飞渡》一文,结合教材的重难点,自制《追杀》、《求生》、《飞渡》这三幅课件。教学时把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如临其境地感受到斑羚绝望及老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心甘情愿地选择了死亡的那种群体精神和整体意识。此时此刻学生在情景的刺激中产生了创新思维碰撞,不知不觉中和斑羚融为一体,想象出种种自救的办法并由衷地发出赞叹。如教学《荔枝蜜》时,播放配音朗读录音,以激起学生创新激情,学生边听边想,被那清新优美的录音所吸引,想象着蜜蜂采蜜的繁忙情景,尽情地“享受”着荔枝蜜的香甜,对蜜蜂的喜爱、赞叹也随即从学生的心底呼之欲出了。

3 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激活思维课堂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独到的见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疑善问,放手让学生在讨论中自己解决问题,激发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新课预习时,要求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几个为什么?在讲读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组织学生在讨论中不依常规,寻求变异,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地去寻求问题的答案,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受到启发,触发联想,形成新观点。如教学《死海不死》一文时,首先设计一幅画面:一个人仰睡在水面上看书,是那么的悠闲、自在,微波起伏,仿佛摇篮。看了这幅画面,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真有这样的大海吗?它在什么地方?有的说那里的水为什么淹不死人呢?水里面为什么没有水草和鱼虾呢?……对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我没有立即作答,而是让大家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见解,逐步引导学生向深层理解并要求结合课文,独立解惑。此时,学生们的思维活跃,兴趣极浓,最后大家都明白了是因为死海海水盐度高的缘故。又如教《鹤群翔空》一文时,出示讨论题:“鹤群能顺利到达南方吗?”同学们议论纷纷,个个跃跃欲试。此时抓住学生迸发的思维火花,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进一步讨论:“我们在路上还会遇到什么敌人?怎么对付?”“假如不能在冬天到来之前赶到南方,怎么办?”这样逐层深入,不断转换思考的角度,使学生对问题不断产生新的答案,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 拓展想象,达到创新的目的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活动的空间,一些想象表现的机会,一些成功的体验,为学生提供一个拓展创新的教学环境,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信息,把已学的知识重新组建,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在诗词教学中,可以变“话”为“画”,再由“画”配“话”,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在利用现行教材中常常出现了艺术空白,让学生去推测和预计可能的结论,如教学余光中的《乡愁》这首现代诗的时候,设计了一组画面《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课堂上,让同学们看着这些画面,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一下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怎样?再配上一组轻柔的曲子,同学们很快地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编出了一个个完整的情节,准确地体会出作者的思乡、思亲、思国的浓烈的感情。教学时引导学生开展合理想象,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有感而说,说出自己的心声,把作者未尽之意,合理想象出来,参与教材的再创造,体现认知的再创新,从而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学生的丰富想象,就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总之,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尽力铺垫学生创新的土壤,播撒学生创新的种子,促进学生创新的催化,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学生“只要有一点新意识、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以称得上创新,我们要把创新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看得太神秘”。教学中积极诱导学生大胆探索,大胆尝试,大胆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论文作者:许文峥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_许文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