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有效性论文,现状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0)01-0080-08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立,为思想政治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性视野中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发展空间,也为在学科整体性的视野内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的研究和实验开辟了新的路径。以往学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的研究,已经涉及有效性的本质及内涵、致效因素及失效原因、有效性评价、增强有效性对策研究等方面,但尚未自觉地将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解决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视野之内。本文试对此前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文献作一述评,并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视野,就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的研究发表一点看法。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概况
本文依据文献计量学原理,通过计算机网上检索,对人文与社会科学学术总库收录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中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机网上检索项为“题名/关键词”,以“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实效性、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实效性”为检索词进行联合检索,将检索出的文献分类进行统计分析。
1.按出版时间分阶段和年度检索统计(见表1)。1984年之前没有文献记载,1984-1989年间有少量文献,1990-1999年相关文献有所增加,但总量仍然不多,在2000和2005年分别有一个增长节点。最早出现的文献以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为题,后来以实效性研究为题的文献较多,截止2009年6月文献总量2425篇,其中以“有效性研究”为题的文献(Y)549篇,以“实效性研究”为题的文献(S)1876篇。分析表明,这一研究的文献数量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和实践探索密切相关,在2004年中央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16号文件)之后,研究成果数量大幅度增加,表明这一研究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2.按学科类别分类检索统计(见表2)。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学科,占文献总量的45.36%,说明学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更为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面临的问题更为紧迫;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理论与管理方面的文献也相对较多,占文献总量的33.72%。这三类文献共计1 918篇,占文献总量的79.08%,是分析研究的重点。
3.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理论与管理三个学科文献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为密切,把这三个学科文献进一步按研究方向检索统计,发现这类文献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六个研究方向(见表3)。
第一,“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研究”是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不仅在文献数量上遥遥领先,表明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极大关注,而且从总体上来看,这一类研究文献保持着持续增长的趋势,显示出这一领域研究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原因分析”也是研究的热门领域,文献篇数也比较多,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多与“对策研究”紧密关联,是“对策研究”的前提。这两类研究文献数量在16号文件印发后,增长的趋势更加明显。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一定意义上是“对策研究”的重要分支。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有效性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言而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发展、创新和超越,是信息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由之路,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这方面的研究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大课题。
第三,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科学内涵和评价标准的正确把握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实现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内涵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尤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科学内涵研究的忽视,以及关于有效性评价原则和评价标准研究取得的成果还不多,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薄弱环节。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表3所列的六个研究方向涵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主要方面,限于篇幅,我们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纳入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研究中分析总结。
1.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原因
学界较为认同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际展开为序,从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情境六要素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以此观之,前述研究成果所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一是少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基本素质偏低。有的人业务素质不高,“没能及时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1]有的人思想政治素质偏低,“少数教师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2](P203)甚至于“宣扬道德的不讲道德”,“提倡纪律的不守纪律”。[3]不难想见,这种“负面示范效应”必然会对受教育者造成消极的影响。
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难以胜任教学需求。在不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存在结构性缺陷。个人发展得比较好的往往会被抽走担任专业课的教学,或把主要精力放在担任专业课教学上面,而优秀的专业课教师却极少被安排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4]而担任教学任务的党政干部、辅导员往往力不从心,“他们不仅工作较忙,而且缺少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很难使这门课收到较好的效果。”[5]
三是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职业化水平难以适应其职责要求。长期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岗位地位不高、待遇偏低,专职队伍比较严重存在着思想不稳、用心不专的现象,许多人是把这个岗位当做跳板,抱有临时思想,根本就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科学来对待,也没有打算以此作为职业。即便如此,很多人还被大量事务性工作纠缠,难以真正沉下心来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6](P198)
第二,大学生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与主体双重身份的统一体。但是,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上不如智育和体育那样有明确的接受意愿,缺乏作为接受主体参与、配合相关活动的自觉意识,以及自主地选择、评判、践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自觉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不仅取决于教育过程的主体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被教育者有没有主观愿望。[7](P71-74)
第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存在偏差
一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定位的偏颇。“将德育从整个教育体系中划离开来,与智、体、美、劳诸育孤立开来,仅着眼于德育本身而谋求德育的加强”,这种“孤立划离型的德育定位观”必然会相应地导致其他各育教师育人观念、德育职责意识的弱化,“在客观上会导致将更多的德育责任寄托在育德的专门课程上”,限制了其他各育共同承担的育德功能。[6](P223-226)
二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识的偏差。不少人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片面强调社会价值,忽视甚至否定个人价值”,“过多强调教育者的主体性,忽视甚至抹杀受教育者的主体性”,[8]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四种价值关系中,人们往往更多关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所具有的“社会需要满足性”和教育结果的“合目的性”,而忽视教育结果的“个体需求满足性”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合发展性”。
有人还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念上存在有明显的泛政治化倾向,“将思想政治教育片面理解为政治教育”,“用政治教育代替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9]导致“现实教育中,政治教育冠以德育的全貌”,“德育目标高深、单一和失衡”,“德育内容从属政治形势的需要,抽象和摇摆不定”,“德育途径追求目标各异,形不成合力”,“德育方法和评价单一,可操作性差”,从而使真正的道德教育似乎“走向了空乏和虚无”。[10]
第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运行存在偏差
一是功利化倾向。长期以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被视作“万金油”,社会需要什么就抓什么,甚至扮演“消防队”角色,“忽视了德育的本性——对人及人性提升的关注”,[11]“缺乏循序渐进、层次递进性的教育引导工作”,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步入误区。[6](P193)
二是游离化倾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其他环节脱节、与其他各育相割裂,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游离于其他教育实践和学生的生活之外。即使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存在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不能相互配合,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两张皮现象”,“这一问题严重地妨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整体合力,却又很难得到根本性的解决”。[12]
三是智育化倾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仍沿袭用试卷来考核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方法,知识考试与品行考评“脱节”。这种智育化实施导致在实践中“出现一些学生政治理论考分很高而实际政治表现极差的现象,不少学生形成了说是一套做是一套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双重人格’”。[13]
四是强制化倾向。有人指出,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很多,“其根本特征就是强制”。[11]还有人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在说服教育理论上完全泛化,其常见表现就是以控制受教育者理解而不是帮助其理解为出发点,从而成为片面的“病理性说服”、“控制性说服”,只能取得暂时的效果,当大学生面向现实时,会“使我们尝到了逆反效果与负效果的苦头,它加剧了德育的困境。”[14]
五是形式化倾向。有学者指出:“德育方法上的问题主要是形式化、简单化而不甚讲求实效”,“习惯于通过课堂教学灌输政治与道德知识,因而不断增加政治课、德育课的门数,而不善于寓德育于人文、社会以及自然学科课程的教学之中;习惯于通过号召虚张声势,而不善于做深入细致、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习惯于通过批评、禁止等行政管理手段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而不善于形成集体舆论、文化气氛对学生进行熏陶:习惯于居高临下从社会的需要对学生提出种种要求,而不善于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心理分析,以心理咨询的方法引导学生。”[15]
第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偏差
有学者指出,我们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内容体系。教育内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现象。具体表现为:
一是内容设计过于理想化。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过高、过急的超现实的理想化要求,超越了社会发展阶段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水平,使得教育内容缺乏现实生活根基和现实人性基础,从而使教育流于表面和形式,变成空洞的说教和被动的接受。“普遍性社会基础的缺乏,就必然导致悖愿效应”。[3]
二是缺乏稳定性和时代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时变换的频率过快,常常是“计划不如变化”,“变化不如电话”,一些基本的理论观点和科学认识事物的方法,没有贯穿于教育内容的始终,这就势必导致教育内容的零碎和肤浅,失去了科学的理论前提和厚实的思想根基,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力度。[16]有的内容则过于陈旧,某些具有时代感的道德观念(如效益、平等、公正、竞争等)不能适时得到认可、宣扬。[3]
三是缺乏层次性。忽视按人的思想基础、道德水准、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社会经历等区分不同的教育内容,并分阶段、分层次实施教育,从小学到中学、大学,教育内容没有形成一个层递性的序列,常常出现重复、混乱甚至颠倒的现象,缺乏相互之间的整体联系,如对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基础行为规范教育,从而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也违背了学生心理的发展规律,削弱了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接受度。[17]
第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环境不相适应
研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现代化、市场化、全球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崭新境遇,对高校德育目标的确立和一些思想政治理论问题的解释造成了一定困难,使人们“对许多重要的(不是一切的)社会行为难以作出准确的道德判断”,从而导致“在实际上而不是在文字上难以确立高等学校的德育目标”,“在德育实践上不能理直气壮地解释或解决实际问题”。[15]对于这种新的社会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尚有诸多的不适应。
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环境影响向度偏差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因素、社会的各种进步因素,都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优良品质的形成;而现实生活中各种消极的因素和不当教育所产生的消极效应,在很大程度上抵消或削弱了前者的积极效应。需要引导、组织和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有效性。[3]
2.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客观环境和实际工作对象的变化与特点的分析为基础,学界对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从不同学科、不同方面进行了多视角分析。
第一,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有学者指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关键要用“学科意识”统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工作面”,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内在统一性:用“学科体制”理顺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管理体制,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工作“统管”起来;培养“学科人才”,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两支队伍的人们成为“一种人”——“学科人才”,以最终解决“两张皮”的问题。[12]
第二,激发大学生的接受主体意识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范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强化主体的主体性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前提;增强客体的主体性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主体与客体的和谐互动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核心动力。所以,必须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道德意志,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接受意愿、合理欲望和动机,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18]
第三,树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理念
有学者指出,根据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及当代大学生成长发展的新特点,当代高校德育应该确立鲜明的整体性理念。整体性理念支配下的当代高校德育,在目标指向上,着眼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整体性提升;在实施途径上,着眼于学校主导作用与社会影响作用的整体性发挥;在实践模式上,着眼于学校各种育人资源的全面性开掘。与整体性理念的确立相一致,走向整体性,是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德育发展的必由之路。[6](P259)
第四,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研究认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呈现三大发展趋势。一是分化和综合相统一的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既向各个不同领域深入,又与相关学科的结合: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社会化发展趋势,克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存在的不平等现象,发展自我教育、自我修养,避免教育的强制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人们共同关心和参与的活动:三是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包括思想教育信息调查、收集、处理、传播、反馈、评估手段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优化手段的现代化等。思想政治教育只要有效地综合运用现代化手段,就会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面貌,创造新的教育感化力量和富有时代气息的育人环境。[19]
第五,科学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研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一种结构性存在,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内容、主导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组成的一个结构体系。基础性内容是体现社会对个体思想政治品德的基本要求的内容,主要包括传统美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等为代表的内容系列;主导性内容是突出教育的先进性、方向性、超前性的内容,主要包括以思想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为代表的内容系列;拓展性内容是根据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及时调整、充实、更新的内容,包括以诚实守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精神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和国防意识教育等为代表的内容系列。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体系中,要巩固基础性内容,强化主导性内容,拓展时代性内容。[20]
第六,努力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
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全新的学生发展观,其核心是把以学生为本作为基本原则,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努力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机制、政策等全面而深刻地转型。二是建立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所急需的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由家庭、学校、社区、传媒、社团和政府等方面构成的通力合作体,来关爱和支持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三是加强社会文化建设,营造能够感受理想和信念的精神家园,建立一种多层次的社会文化体系以满足大学生的价值和心理需求,最终建立一种对于大学生群体具有明确导向作用和丰富信念感受的社会文化形态。[21]
第七,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
研究表明,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学与实际(学生思想实际、专业实际和社会发展实际)相脱节,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思想性,在贴近实际上下功夫,在“话语系统转换”上下功夫,在“创新教学方法”上下功夫。[22]
第八,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
中央16号文件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高等学校应本着“积极发展,充分运用,加强管理,趋利避害,发挥优势,主动出击”的方针,一要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领导体制,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的良好运行环境;二要规范管理,优化队伍,讲求方法,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准确和可靠,增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影响力;三要整合力量,齐抓共管,主动作为,抢占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制高点。[23]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涵和评价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其内涵也有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以往,研究者多是在结果的意义上理解有效性内涵的,认为它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与出现正向结果的效能属性,主要表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其预设目标的实现程度;在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时,既要考察其达到思想政治教育者、社会所期望的教育目的程度,也要考察其符合满足大学生成才内在需要的程度。还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效益和效率的有机统一。依据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效益、效率三个维度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内涵及其评价标准。也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在本质上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有效性评价,思想政治工作过程和绩效的评价,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有效性评价。
沈壮海在其著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中,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际展开为序,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有效性;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在结构及其运作的角度,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有效性;从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教育性、个体需要以及社会需要满足性等层面,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有效性,并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关系,得到了学界普遍认同。詹万生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从总体上论述了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实践依据和体系实施,阐述了小学、中学、大学德育的横向贯通和纵向衔接,构建了面向21世纪的中国学校德育体系,为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模式。但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视野中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问题,包括理论、实践、机制的整体性建构,还有大量的未知领域需要探索。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不足
如前所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从不同层面揭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弱化的原因,探讨了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本对策,为我们切实有效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但这些成果大多囿于教育队伍、教育对象、教育内容、运行机制等具体的问题域,从而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上缺乏一种更为宏阔的整体性视野。具体地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意识,研究视域局限
其一,没有把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解决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视野中观照,就事论事比较多,不论是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失效原因,还是探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措施,大都呈现为“单兵突进”的态势,缺乏深厚的理论底蕴和原理支撑,未能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社会系统工程来看待。
其二,在研究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失效原因、探讨增强有效性的对策时,往往片面夸大某一问题的重要性,似乎解决某一问题就能“包打天下”、“包医百病”。相应地,评价有效性的标准也往往顾此失彼。这不仅限制了问题分析的深度,也使得研究成果的完整性、操作性、应用性相对欠缺。,
其三,理论研究多采用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往往陷入“概念移植”、“方法套用”、“体系嫁接”的误区,[7](P201)不仅没能形成系统的方法体系,而且实证研究文献极少,没有凸显这一学科强烈的实践取向。
2.对有效性内涵认识模糊,评价尺度偏颇
许多研究者对“有效性”概念的理解大多限于在结果的意义上,并由此进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进行探讨,这种直接进入的探讨又往往针对某些具体问题展开,如有人把大学生性格上表现出的一些特点——喜欢发泄不满情绪——提升为有效性问题,学生在宿舍喊几声就成了有效性不足,这样的探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研究上的逻辑定位就值得商榷了。
此外,研究也还存在一些盲区,主要是缺乏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出发,揭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在机制。比如,人们没有关注或不懂得思想政治教育悖论的存在,一面积极采取某些措施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另一方面正是这种强化同时在弱化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因为我们在强化,所以我们在弱化”;再比如,我们相信“人的优良品德是教育的结果”,但“人的不良品德是哪里来的呢”,等等。这些问题往往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或注意到了但采取回避的态度。
四、整体性视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逻辑理路
2005年12月2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即64号文件)中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它既应该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更应该进行整体性研究,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由此可见,培育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意识,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观,从整体上建设马克思主义,是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根本宗旨所在,也是建设好这一学科的最重要的方法论原则。毫无疑问,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其学科建设和实践模式的建构必须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视野中,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及其理论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才会有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从人的本质意义上讲,思想政治素质是人的社会本质的表现;从人心理的内在结构上看,体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这表明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所具有的整体性内涵,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应有的整体性结构。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要全面、有效地实现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这一预设目标,并能不断完善和提高这一教育实践活动的水平,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本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在整体性视野中观照和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应有之意,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全面提升的内在需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发展的逻辑必然。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笔者理解,整体性视野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观察和研究事物。在整体性视野中观察和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性视野内,以整体性的思维方式统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创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理论,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实践模式,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的理论—实践模型,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问题。这一问题解决的基本论域,一要阐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理念,二要阐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的本质与内涵,三要建构具有可操作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运行模式。阐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理念对于阐释整体有效性的本质与内涵、建构整体有效性运行模式具有前提意义,是研究这一问题的逻辑起点;阐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的本质与内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研究的核心内容,既是对整体有效性理念的理论化描述,又是构建整体有效性模式的理论依据;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运行模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是我们加强与改进、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本依据。这三个方面具有紧密的逻辑关系,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研究的基本问题。
当前,国内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总体来看显示出两大趋势。一是问题域的创新趋势,提出了整体考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范式转换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时代内涵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运行规律问题等;二是方法的规范化、精细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用实证分析、模型建构等研究方法。国外的研究虽然在某些侧面先于优于国内的研究,但在整体性把握的意识和操作模式的研究方面同样存在不足。特别是从上世纪中期以来,行为主义的研究取向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成为国外这方面研究的重要趋势,这一方面增强了该领域研究的科学性、学术性,但同时也导致了研究的微观倾向以及淡化或掩饰该领域研究的意识形态属性的倾向。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视野中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理论,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 大学生论文; 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大学生现状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社会网络论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文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