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I血流显像技术在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黄蓓1,王义成2,杜璐颖1,刘宏强2

1.河北北方学院 研究生部 河北张家口 075000;

2.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超声医学科 河北张家口 075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诊断期间,分析SMI血流显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7月~2017年06月收治的9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于临床对患者展开SMI检查、颈动脉常规超声检查以及超声造影检查,对患者的斑块类型、颈动脉斑块数量、斑块内新生血管部位与形态以及新生血管斑块数量加以统计,最终将SMI血流显像同超声造影成像二者的一致性进行对比。结果:对患者于临床施以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最终发现斑块数量为254个;对患者施以SMI检查,最终表现出126个新生血管斑块,主要于患者近心端底部进行分布,并且同超声检查结果表现出显著一致性。结论:针对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在施以诊断期间,SMI血流显像技术的有效应用,表现出的诊断价值显著,从而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关键词:SMI血流显像技术;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出现,同斑块内新生血管表现出密切关系,从而使得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受到影响,使得心脑血管事件出现概率呈现出一定程度增加,对此将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诊断准确度提高,对于预后质量的提高表现出显著价值[1]。作为彩色血流显像新技术之一,微血流成像技术呈现出成像清晰以及较高低速血流敏感度的特点[2]。本次研究将确定最佳方法对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加以诊断,以此说明SMI血流显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07月~2017年06月收治的9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58例,女32例;年龄分布范围为43岁~85岁,平均年龄为(63.02±5.32)岁;所有患者均呈现出程度有所不同的临床症状,例如呈现出一侧肢体感觉障碍以及一侧肢体运动障碍的情况。

1.2 方法

所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入院后,于临床对其展开SMI检查、颈动脉常规超声检查以及超声造影检查。在具体检查期间,协助患者选择仰卧位,头部保持向后方伸展状态,确保患者的颈部得以充分暴露。之后针对患者的颈总动脉分叉位置、中段位置以及起始段位置,于颈内动脉起始段位置,利用常规多普勒超声仪针对患者展开横切扫查工作以及纵切扫查工作[3]。在明确斑块后,主要选择SMI血流成像彩色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检查,调整探头频率在4MHz与8MHz范围内,对患者的血流信号以及斑块内部回声信号加以认真检查,最终通过对患者施以超声造影,明确患者的斑块内部是否呈现出新生血管的情况[4]。

1.3 观察指标

针对患者颈动脉斑块类型、斑块数量、斑块内新生血管部位与形态以及新生血管斑块数量加以统计,最终对SMI血流显像同超声造影检查表现出的一致性加以对比。

2.结果

2.1 SMI血流成像技术检测结果观察

对于9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于临床施以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后,最终发现斑块数量为254个,其中表现出低回声斑块的患者148个,表现出低回声为主混合声斑块的患者106个;对于所有斑块于临床施以SMI血流现象技术检查,最终发现表现出血流信号低回声的情况以及低回声为主混合回声斑块共包括126个。对于斑块大小、类型以及分布情况加以统计观察,可见表1。

表1 SMI血流成像斑块大小、类型以及分布情况临床统计(厘米)

2.2 临床检查结果对比

临床通过施以SMI血流显像,最终发现患者斑块内部表现出血流信号的患者126个,于患者近心端肩部表现出斑块内新生血管共包括50个,所占比例为39.68%;位于基底部包括38个,所占比例为30.19%;位于远心端肩部包括26个,所占比例为20.63%;位于顶部包括12个,所占比例为9.52%;于板块内部新生血管的分布情况同超声造影显像结果表现出一致性。

3.讨论

在动脉粥样硬化病程表现出一定延长的情况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位置长时间表现出缺氧以及缺血的情况,从而使得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现出大量释放的情况。此外因为诸多血管形成因素的影响,使得原有微血管内皮细胞通过生长发育后,最终表现出新生毛细血管的情况,从而使得患者的斑块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从而使得心血管事件风险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加[5]。

同未破裂斑块患者比较,对于破裂斑块患者而言,其硬化板块内部表现出更高的微血管密度以及更多的新生血管数量。对于患者施以常规多普勒超声检查,针对患者的斑块内低速血流无法进行有效捕捉,使得不稳定型斑块检出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降低。通过施以超声造影检查,针对患者斑块内部是否呈现出新生血管可以进行清晰显像,尤其针对斑块破裂高危患者进行筛查期间,表现出的特异性更为显著。通过对患者施以实时超声造影检查,针对患者的斑块动脉增强过程可以进行清晰显示,针对斑块内部新生血管血流动力学同斑块性质以及斑块厚度之间的关系可以充分了解。通过对患者施以静脉超声造影,针对患者的冠状动脉风险可以进行充分反映。

作为一种新型血流动力学检测技术,SMI血流显像技术主要在彩色多普勒原理基础上形成,其针对患者的微血管血流特征可以做到清晰显像,针对低流速血流表现出的敏感性尤为显著。本次研究中,临床通过施以SMI血流显像,最终发现患者斑块内部表现出血流信号的患者126个,于患者近心端肩部表现出斑块内新生血管共包括50个,所占比例为39.68%;位于基底部包括38个,所占比例为30.19%;位于远心端肩部包括26个,所占比例为20.63%;位于顶部包括12个,所占比例为9.52%;于板块内部新生血管的分布情况同超声造影显像结果表现出一致性。从而证明对患者施以SMI血流显像,最终发现斑块内部表现出的分布情况以及新生血管形态,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表现出的一致性较为显著,从而证明针对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在进行诊断期间,SMI血流显像技术表现出的诊断准确度显著。

综上所述,对于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在进行临床诊断期间,SMI血流显像技术的有效应用,表现出的诊断价值显著,从而可为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临床治疗奠定坚实基础,促进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病情好转,有效证明SMI血流显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勇强,张蕾,袁嘉等.超微血流成像技术诊断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4,30(12):1060-1063.

[2]张云华,李杰.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显影程度及血浆Lp-PLA2水平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55(3):112-116.

[3]徐荣,尹小花,金琳等.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与斑块性质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2(21):5995-5997.

[4]张艳明,宋则周,傅燕飞等.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联合ABCD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6,25(8):687-690.

[5]郭玉平,张春梅,吴向菊等.超声微血流成像技术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6,27(6):400-402.

论文作者:黄蓓1,王义成2,杜璐颖1,刘宏强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0

标签:;  ;  ;  ;  ;  ;  ;  ;  

SMI血流显像技术在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黄蓓1,王义成2,杜璐颖1,刘宏强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