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v-t图像速解两道2004年高考物理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道论文,图像论文,物理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v-t图像是用来描述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作为一种数学工具,图像中所包含的信息在解决运动学问题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2004年高考中一些计算题可以借助它来分析,现举两例。
例1 (全国卷)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边重合,如图1所示。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现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的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a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
图1
析与解 盘子离开桌布前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1]mg=ma[,1],即a[,1]=μ[,1]g;盘子和桌布分离后做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a[,2]=μ[,2]g。桌布抽出过程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在同一v-t图中作出它们的运动图线。由图2可知,图线2和图线1与t轴所围的面积的差值(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对位移)为s[,1]:=l/2(l为桌边长)。由题意,图线1的面积(表示盘子对桌面的位移)s[,2]≤l/2。设桌布和盘子分离的时间为t[,1],则盘子减速的时间t[,2]可由a[,1]t[,1]=a[,2]t[,2]求得为t[,2]=(a[,1]t[,1]/a[,2]),比较面积大小有,
图2
(1/2)a[,1]t[,1](t[,1]+t[,2])≤(1/2)at[2][,1]-(1/2)a[,1]t[2][,1],
代入各量,消去t[,1],a应满足
a≥(μ[,1](μ[,1]+2μ[,2])/μ2)g。
对图像进一步分析,当a增加时,分离的时间变短,由于盘子的加速度不变,必导致盘子在桌面滑动的距离变短,这都是符合题意的结论,当a趋于无穷大时,盘子的位移趋于零。从直立的笔套下抽出纸条而其不动的实验,操作要领就在于抽出的加速度要足够大。
例2 (北京卷)对于两物体碰撞前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且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过程,可以简化为如下模型:A、B两物体位于光滑水平面上,仅限于沿同一直线运动。当它们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某一定值d时,相互作用力为零;当它们之间的距离小于d时,存在大小恒为F的斥力。
设A物体的质量m[,1]l=1.0kg,开始时静止在直线上的某点;B物体质量m[,2]=3.0kg,以速度v[,0]从远处沿直线向A运动,如图3所示。若d=0.10m,F=0.60N,v[,0]=0.20m/s,求:
图3
(1)相互作用过程中A、B加速度的大小;
(2)从开始相互作用到A、B间的距离最小时,系统(物体组)动能的减小量;
(3)A、B间的最小距离。
析与解 从A、B物体相互作用开始计时,分析两物体的运动,A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B做初速度为v[,0]的匀减速运动,它们的加速度可由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得,
a[,A]=(F/m[,1])=0.6m/s[2],
a[,B]=(F/m[,2])=0.2m/s[2]。
作出两物体运动的v-t图,如图4所示。当A、B的速度相等时(图线相交点),两物体之间距离最小,由运动规律可得v[,0]-a[,B]t[,1]=a[,A]t[,1],解出t[,1]=0.25s,此时速度v[,1]=0.15m/s。这一过程中系统的动能减小量
图4
△E[,k]=(1/2)m[,2]v[2][,0]-(1/2)(m[,1]+m[,2])v[2][,1],
代入数据得△E[,k]=0.015J。
A、B间的最小距离的大小,在v-t图中用阴影部分的面积来计算,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
s=(1/2)v[,0]t[,1]=0.025m。
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运用图像解题的突出优势在于将复杂的过程直观化,使问题的解答条理清楚,简洁明了。图像确是解物理题不可缺少的重要数学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