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号手术室 安徽合肥 230022
摘要:目的 探究分层次护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0月选取的48名护理人员,随机平行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名。观察组实行分层次护理管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管理前,两组护理理论知识评分、护理技能评分比较,P>0.05。管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理论知识评分、护理技能评分比较,P<0.05。两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MMSS)量表对比,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行分层次护理管理,可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
关键词:分层次护理管理;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医疗设备、技术、水平等也获得较大的进步,这也促使人们对于护理服务的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1]。当前,护理管理经以往的常规护理管理,转变为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开展护理工作。更加注重医院的整体发展,具体体现为提供患者系统、全面、细化的护理。开展护理工作的好坏,也会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构成严重的影响。可见,护理工作实施的重要性,这项工作不但会对护理工作的整体效率构成影响,还可威胁到患者的护理效果、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现进行具体的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近年来选取的48名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的护理人员均为女性。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名。观察组年龄范围24~46(35.4±3.3)岁;工作时间1~20(10.5±0.7)年。其中包括主管护师、护师、助理护理人员各7名、10名、7名。对照组年龄范围2~20(11.1±0.9)岁。其中包括主管护师、护师、助理护理人员各6名、12名、6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管理,因各个科室的护理人员工作的性质有较大的差异。为此,护士长应结合护理人员的科室工作性质、工作能力和经验,合理的分配工作。结合护理人员职责的不同,明确其工作的范围。护理护士长还应以医院的实际出发,做好护理人员值班、排班的安排,具体可安排有经验的护理人员难易系数较大的工作,对于经验和能力较弱者,可分配一些难易系数较小的工作。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培训,理论和实践的内容。
1.2.2观察组实行分层次护理管理,主要将24名护理人员,按照岗位的高、低分配职务。高——低分别为护士长、高级责任护理人员、初级责任护理人员、基础护理人员。完成各自的职责和工作后,明确各个职务的层次护理人员,以及上级、下级的关系。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的职责有较大的差异,这就需要护理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自身职责完成工作。并做好和对应下级职务护理人员的协调和交接工作,以便确保不断完善自身的护理工作。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管理前、后,护理理论知识评分、护理技能评分、MMSS评分。
1.4疗效评判
护理理论知识评分、护理技能评分范围0~100分,且60分为及格,分数越高表示护理人员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越好。
经MMSS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进行评分,主要评判的内容包括: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薪资的满意度、岗位排班的满意度、工作和家庭关系、职业发展满意度、工作责任感,以及与同事相处情况、工作沟通情况、工作被认可程度等,分数越高,代表护理人员对自身的满意度越高。
1.5统计学处理
经SPSS14.0统计学软件实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取例数(n)代表,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操起χ2检验;P<0.05,即为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管理前、后两组护理理论知识评分、护理技能评分的对比
管理前,两组护理理论知识评分、护理技能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管理后,两组护理理论知识评分、护理技能评分,均较管理前有一定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且优于管理前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管理前、后两组组护理理论知识评分、护理技能评分的对比[(),分]
3讨论
医院护理工作,属于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而护理工作的好坏会对患者的预后构成直接的影响。除此之外,护理管理会对医院的护理实施构成直接的影响[2]。主要因为适宜的护理管理模式,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医院的护理整体质量。由此可见,经适宜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利于护理人员不断完善自身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理论知识水平和技能操作水平,并能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3]。但是,我国医疗机制的不断完善下,医疗的市场竞争力也越来越强,难以满足患者的真正需求,护患关系、医患关系紧张。分层次管理,主要从护理的具体情况考虑,然后结合患者的临床需求实行管理[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理论知识评分、护理技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MMSS评分比较,观察组工作责任感、工作和家庭关系、护理工作满意度、薪资的满意度、岗位排班满意度、职业发展满意度、与同事相处及工作沟通满意度、工作被认可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这与王秀萍的报道基本一致。
总之,分层次护理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临床效果较好,且可从跟上提高护理工作的整体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刘雪霞.分析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8):140—142.
[2]廖小谊,范洁梅.人性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2):363—364.
[3]刘金梅.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2015,9(31):299—299.
[4]王臖.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15):64—66.
[5]刘红伟.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9(8):299—299.
作者简介:孙丽(1982.9-),女,主管护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号手术室。
论文作者:孙丽,孙海林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护理人员论文; 评分论文; 手术室论文; 工作论文; 满意度论文; 理论知识论文; 两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