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迁移分析_中国人口迁移论文

我国人口迁移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国人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口迁移、流动是指人口在空间的移动。人口迁移、流动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人口迁移、流动的加剧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它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由于人口迁移对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影响很大,同时人口省际迁移是平衡地区生产力布局的重要途径,对几十年来我国的工业、城镇布局、区域开发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受到特别的注意。

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首次在16个省的74个城镇进行了人口迁移抽样调查,这次调查涉及25538户共计100267人,代表了4350万城市居民。但由于调查仅局限在城市区域,而且给定的暂时性迁移范围不够完整,使得已在城镇生活超过一年的暂时性迁移者被划为永久性迁移者,从而低估了暂时性迁移人口总数。继这次人口迁移抽样调查后不久,1987年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1%人口抽样调查,其中包括了关于人口迁移的项目,取得了比较有代表性的、较为系统的人口迁移数据。1990年进行的第四次人口普查与前三次人口普查相比的一个重大改进也是首次在人口普查的调查表上增列了1985-1990年间的迁移人口,并记录了迁移发生的9种原因。这三次调查,尤其是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为我们深入认识我国人口迁移特点、发展趋势及对社会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验证已有的分析结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有力的论据。

一、近年我国人口迁移的原因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由于受到严格控制而处于抑制状态,人口的意愿性迁移一直很低,虽然在50-70年代也曾有过大量的人口迁移活动,但均为行政调动为主的迁移,如50年代政府有组织地移民支援边疆省份,6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及他们在70年代末的大量返城等。80年代是我国人口迁移特征纷繁变化的一个重要时期。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之间、地域之间封闭、半封闭的人口分布局面,人口迁移与流动日益增多,计划迁移的比重不断下降。

据1987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我国1982-1987年跨市镇县的迁移人数为每年平均仅有363万,而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的推算结果,在1985-1990年间已增加到年均1053万人。流动人口的增长也很迅速。以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沈阳5大城市为例,1984-1988年流动人口总量由250万人上升到536万人,增长114%。

人口迁移流动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迁移与流动剧增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宏观角度讲:(1)首先是改革为人口迁移、流动创造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农村推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农业内部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使农村释放出大量富裕劳动力;各种限制人口迁移、流动政策的放宽、松动,使人口迁移、流动具有了客观可能,自发迁移大量增加。(2)经济发展是人口迁移流动加速的动力,由于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速度快慢不一,水平各异,致使各地区人均收入差异较大。这种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其较大的利益差别,使经济较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产生了吸引力。(3)在六、七十年代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现在正值升学、就业、结婚年龄,是迁移的高峰年龄段。

从微观角度讲,务工经商的经济型动因是促成省际迁移最直接的影响因素。

我们将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所列出的迁移原因划分为经济型和非经济型两类。经济型迁移包括工作调动、分配录用、务工经商;非经济型迁移包括婚姻迁入、随迁家属、投亲靠友、学习培训和退休退职。在一个封闭落后的自然经济结构中,仅有一些伴随社会生活而产生的迁移流动如婚姻迁移等,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走向开放,与经济活动有关的人口迁移与流动迅速增长,在总迁移中所占比重将不断提高。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原因构成的变化正反映出这一趋势。

1985-1990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中经济型迁移人口占42.99%,非经济型迁移人口比重为57.01%。经济型迁移比重比80年代前期(1982-1987年)的33.90%上升了9.09个百分点,其中属务工经商的达856万人,占25.09%,比80年代前期上升了17.7个百分点,务工经商已从80年代前期的第6位迁移原因跃居为首位,地位十分突出(见表1)。除务工经商外,1985-1990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还有婚姻迁入、学习培训。而80年代前期引起人口迁移的前3位原因分别是工作调动、随迁家属、婚姻迁入。

表1 我国省际迁移原因构成(%)迁移原因

1982-1987

1985-1990

后期比前期增减工作调动

20.6

11.88

-8.72分配录用

5.1

6.02

0.92务工经商

8.2

25.09

16.89学习培训

8.7

12.13

3.43投亲靠友

13.3

9.85

-3.43退休退职

2.6

1.56

-1.04随迁家属

19.8

10.43

-9.37婚姻迁入

15.8

13.93

-1.87其他

6.0

9.10

3.10

二、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口迁移

在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加速的同时,其流向也发生着急速的波动变化。

从50至70年代,主要由于政治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人口的省际迁移方向是由东南向西北,由沿海向边疆,由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由人口稠密区向人口稀疏区。80年代后,随着城乡经济开放搞活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地域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经济变动的频繁,人口在地域间的迁移流动也越来越频繁,其范围越来越大,人口聚散越来越以经济发展为动因。从省际迁移看,1982-1987年间,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山东、湖北、广东(含海南)、宁夏10个省区为人口净迁入,它们绝大多数是经济发达或较发达省份;从地理位置上看,10个净迁入省份,8个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带,一个在中部,一个在西部。传统净迁入省份如黑龙江、新疆、青海及内蒙古等均已变为净迁出省份。在1985-1990年间,青海和新疆等省区又成为净迁入省份,东部沿海地区的净迁入省份增加到9个,中部增加到2个,西部则增加到3个。可以看出,我国人口迁移的宏观流向已从向西、北稀疏地区的扩散转变为向东、南人口稠密地区的集聚,我国人口省际迁移流向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内地与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和经济关系发展变化的反映,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紧密相联,同时还受到政策因素的强烈影响。1952-1978年,内地国民经济投资为沿海的1.25倍,而从“六、五”计划开始,沿海已超过内陆地区。在地方利用外资总额中,沿海与内地所占比重约为90%和10%。此外,我国人口迁移流向逆转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早期移民的回流。

现阶段我国最大的人口迁入地是广东、北京和上海,最大的人口迁出地是四川省和浙江省。其迁入迁出人口中均有60%左右为务工经商者。

广东省是80年代后期我国人口最强引力中心,接受了27个省(西藏、台湾除外)对它的净迁入,5年累计净迁入101万人,平均每年净迁入20万人,他们主要来自于广西,其次是湖南和四川。

北京和上海市是仅次于广东省以外吸收移民最多的地区,其中迁入北京的人口以河北省为主,而迁入上海市的人口主要来自于江苏、安徽、浙江。

四川省是现阶段我国最大的人口迁出地,有27个省接受了四川省的净迁出人口,5年累计从四川净迁出84.3万人,平均每年净迁出16.9万人,在四川的对外人口迁移流中,以向广东、江苏、新疆、湖北4省迁移人口最多。

浙江省是仅次于四川的另一个人口迁出地,有24个省区(西藏、台湾除外)接受了该省的净迁出人口。但其对外迁移的流量分布比较均衡,除了向上海、江苏的迁移较多外,其余均在5万人以下。

三、我国城乡人口迁移

从1985-1990年全国省际迁移人口总量中,由农村迁向城镇的人口占44.58%,而城镇迁向城镇的人口占34.62%,农村—农村与城镇—农村的迁移人口则各占16.24%和4.55%。与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相比,由农村向城镇迁移人口所占比重提高了6.15个百分点。可见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主流这也是当代人口迁移的大方向。

表2 1985-1990年不同类型地区人口迁移量(单位:千人)现住地

原住地(1985年)(1990年)

总计

县总计

33841

6289

6370

21181市

20884

4263

4163

12458镇

6795

1243

1587

3965县

6161

783

620

4758

一般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农业劳动力生产水平愈益提高,农业在业人口数不但会相对减少,且会绝对减少。目前经济发达国家农业部门的在业人口普遍进入最后转变阶段,不但比重锐降,绝对数量也减少了许多。英国是农业人口最早出现绝对量减少的国家之一,出现在19世纪50年代;美国出现在20世纪初;德国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加拿大和更多的发达国家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在1878-1892年之间农业在业人口比重还高达82.3%,从20世纪初直到20世纪40年代,平均每年以1.2%的速度流入非农业部门,50年代起外流速度又提高到3%,结果1980年农业在业人口比重下降到10.1%。1989年,英国农业在业人口的比重是2.6%,前西德是5.0%,澳大利亚是6.5%,法国是8.8%,加拿大是5.0%。

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比较缓慢,直到1978年,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仍高达89.7%,我国打破农业劳动力转移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局面始于1979年,由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促进作用,我国广大农村涌现出日益增多的富裕动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是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外流的巨大推力,而土地减少、人口增加,进一步助长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外流。我国耕地面积平均以每年7‰的速度递减。1987年我国每一农业人口拥有的耕地面积为5.26亩,1992年下降到3.77亩。这样剩余的大量农业劳动力,将不得不到农业以外的部门去寻找就业门路。另外由于城镇经济文化繁荣和劳动收益较高的强烈吸引作用,大量农村富裕劳动力通过各种途径向乡镇企业、集镇和城市的流通服务行业以及建筑业转移。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1985-1990年,我国从农村向城镇的永久性或长期性迁移量达1671万人,占迁移总量的48.97%。另据统计,从1979-1988年的10年中,我国农村已有9545万剩余劳动力以“离土不离乡”的形式转移到乡镇企业就业。另外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村闲暇劳动力流动提供了更多的城镇季节性就业机会,引起了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的急剧增加。据北京、上海、武汉、广州、沈阳和成都7大城市的统计调查,平均日流动人口已从1984年的327.1万人上升到1987年的620余万人,短短4年时间里,7大城市每天的流动人口总量几乎翻了一翻。1988年,全国城镇日平均暂时性流动人口有5500万之多,其中有65%以上从事工商、服务、运输等行业的经济活动。进入1992年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又进入了一个全方位大规模转移的阶段。可以测算1992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总规模达到1350万人,1993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总规模达到2900万人左右。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八亿农民搞饭吃”的基本格局仍然没有变。

四、我国人口迁移趋势及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量增加,人口迁移的宏观流向在波动中发生逆转,从向人口稀疏区的开发性迁移变为向稠密区的集聚性迁移,人口迁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今后我国人口迁移将如何发展?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开放的各项方针政策将继续实施,现行的招工、用工制度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变得更加开放,更加灵活。预期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会更加活跃。

2.由于各地区基础不同,起点不一,政策有差异,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沿海与内地之间、开放区与边远山区之间差异十分悬殊,这种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格局近期不会有很大改观。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服务日益重要,股票、房地产、期货市场的兴起,必然会带动第三产业更快地发展,将会出现一批新兴的服务行业,因此对劳动力的需求仍呈增长趋势。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服务日益重要,股票、房地产、期货市场的兴起,必然会带动第三产业更快地发展,将会出现一批新兴的服务行业,因此对劳动力的需求仍呈增长趋势。

4.地区性的劳动力短缺依然存在。

因此,今后我国人口迁移总量将继续增长,省际人口迁移流向在短期内仍将以东南沿海为主。

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发展以及社会管理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

1.人口迁移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迁移为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迁移人口中绝大部分是劳动适龄人口,并且在业率高达67%,其中绝对量占首位的是“工业劳动者”,他们对工业发展,尤其是“三来一补”、“三资”、乡镇企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大量的迁移人口在客观上还刺激了迁入地商饮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城乡市场繁荣,推动了城乡的交通、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人口迁移不仅加速了城镇化进程和产业结构的转化、促进了人才市场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满足了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带来了技术和经验,给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另外来自不同地区的人口共同工作、生活,促进了不同文化的大融合,有利于人们传统观念的更新。

2.人口迁移改变了人口构成和地区分布。迁移人口中以15-24岁者居多,延缓了人口净迁入地(多是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人口老化过程。省际迁移人口的文化程度远高于全体人口平均水平(见表3),而且文化程度愈高,其迁移距离也相对较长,因此人口迁移会使人口净迁入地的人口文化素质水平有所提高。另外人口迁移使得人口在地区间的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更为适应。

表3 三大人口净迁入地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百分比构成(%)

3.我国现阶段的人口迁移和流动同时也产生负向效应。由于我国人口迁移流动的方向是由西北向东南,使部分经济发达地区人口更加稠密,人口负担加重,而边远地区人口更加稀疏;人口迁移会使部分人口净迁出地区抚养系数加大,性别比下降,文化水平有所降低;另外也增加了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难度,影响了社会制安秩序,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粮食供应等方面的压力。

标签:;  ;  ;  ;  ;  ;  ;  ;  

中国人口迁移分析_中国人口迁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