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育实效性的思考_社会因素论文

关于德育实效性的思考_社会因素论文

德育实效问题引发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效论文,德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德育的实效问题引起了人们,特别是广大教师、德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德育必须注重实效,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应该说,这是一大进步,说明我们的德育工作正在从盲目走向自觉。这里讲的德育实效,既有立竿见影的显性效果,又有渐变的、一时难以显现的隐性效果;既有局部的、表面的量变效果,又有整体的、内在的质变效果。现实德育工作中,许多教师整日辛辛苦苦,倾注了大量心血,做了许多工作,取得的实际效果却甚微。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困惑和思考:德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何在?

应该说,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德育工作自身看,主要原因是工作不对路。这个问题很重要。工作对路,可以一分劳动一分收获,还可以事半功倍;工作不对路,则可能事倍功半,或劳而无功。那么,如何才能工作对路呢?这里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变空洞说教为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加强德育”这句话,我们喊了许多年。那么,加强德育能否自然产生德育的实效呢?答案是否定的。加强德育,首先要正确认识德育。

有人说:德育不就是教学生学好别学坏吗?只要有工作责任心就行了,谁都能干。另有人说:搞德育,不就是搞政治那一套吗?整天耍嘴皮子,没劲,不如抓教学来得实在。说法不同,却都是对德育工作缺少正确的认识。

德育,即品德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在“左”的路线下,政治、政治工作、政治教育曾被扭曲,引起人们的反感,也影响其工作者的形象,这是可以理解的。但绝不能因此而忽视德育。德育,是国家教育方针中规定的“诸育”之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育人的角度看,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不是任何人都能做,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好的。

做好德育工作,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懂得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作为教师,哪有不了解自己学生的?问题是怎样才叫了解学生,如何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例如:某家长让我看学校给孩子留的寒假作业,其中有这样三道思想品德课问答题:一、我国的全称是什么?二、我们的国家是谁领导的?三、我们的社会是什么性质的社会?我当即问这位家长身边六岁半的孩子。第一题孩子答曰:中国。我说:再想一想。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我表扬他答得好。接着问第二题:我们的国家是谁领导的?孩子呆坐思考。其母提示说“共产党”。孩子立刻重复说“共产党”。显然这是在其母的提示下答出的。于是我又问:你知道共产党是干什么的吗?孩子想了想,恍然大悟地说:“知道,打仗的。”我又追问:“你知道哪里有共产党呀?”孩子想了想,摇摇头小声说:“牺牲了。”

面对孩子稚声稚气的回答,我们该作何感想?我想,小学一年级六岁半孩子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这对孩子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政治概念。这个概念一提出,孩子的思维开始活动,他开始找具体形象。可能是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起了作用,显然,他从影视屏幕上找到了形象,于是得出结论,共产党是打仗的。哪里有共产党?他从影片中一个又一个共产党员英勇牺牲的情景中又得出“牺牲了”这一在成年人看来十分荒唐可笑的结论。按照一个六岁半孩子的思维方式,孩子这么回答不能算错,尽管答案是不对的。第三题,我们的社会是什么性质的社会?孩子愣而不答。其母提示说是社会主义,孩子依然不答。其母再提示,我说,不要让孩子答了,我认为他答不出是正常的。因为,如果说共产党在孩子心中还能找到具体形象,那么,社会主义是什么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是很难找到具体形象的,这个问题超出了一个六岁半孩子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问题不在孩子身上,而在于教师、教研人员是否完全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是否懂得他们的思维特点、认知规律。我们必须承认,人的一生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刚出生的孩子就要吃,给什么吃呢,当然是母乳、牛奶。好吃的东西多得很,不能都拿来给孩子吃,吃了就会消化不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逐渐长大,再不断给孩子加食。教育学生同样如此,绝不能脱离他们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如果不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而搞“一刀切”地硬性灌输,德育的实效将大打折扣。

再比如,孩子到了十二三岁,进入青春发育期,生理、心理上都要发生剧变,独立性日益增强,对大人的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有的开始产生对异性的想往和追求。应该说这些都是正常的、合乎规律的。但同时也必须看到,这一年龄段是学生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身体发育虽然日渐成熟,但其心理发育,特别是性心理、性道德、意志品格、情感等方面的发展还远未成熟。这巨大的反差和矛盾很容易导致他们行为上的偏差。所以,这个时期的教育很重要,要特别注意心理指导。一次,辽宁青年杂志社给我转来一封女中学生写给杂志社的信,要求我写一篇文章答复。我一看信,触目惊心。这是一位高中女学生,原来学习较差,一次,老师调整座位,把她调到与男生班长同桌了,她很高兴,但相比之下,自己这样差,感到有压力,于是下决心虚心向班长求教努力赶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她进步了,而且英语成绩一跃而到全班前几名。新年到了,为了感谢同桌的帮助,她准备了一张贺年片,写上祝福的话,大大方方地交给了男生班长。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可在同学中产生了议论。有的说他们俩挺好的,有的说他们俩是在相好。其实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有这样那样的议论不足为怪。但是,不知这事怎么让班主任知道了。一天,班主任讲话中提到要正确处理男女生之间的关系,讲了许多现象,虽未点名,但该生听得出老师在暗指自己。于是,这位女生感到了压力,但还能承受。不知这位老师是怎么想的,随后又把这位女生的座位从男生班长旁边调开了。这显然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教育步骤。因为,这等于公开宣布他俩的关系不正常了,而且责任在这位女生。于是这位女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看来,班主任的责任心是强的,为了完全、彻底地对学生负责,接着又进行了家访。学生回家后即遭到家长严厉的责骂,说什么不学好,败坏家风等,还提出种种行为限制。这位女生再也承受不了了,曾想到死,但又不甘心,觉得自己没错,于是想到《辽宁青年》杂志,给他们写了一封求助信,也是求救信。我认为,写篇文章回答这位女中学生的来信是不困难的。问题是本来属于同学之间很正常的友谊(或者说只要老师引导得当,就不会发生越轨行为),却被这位老师的“责任心”给扭曲了,险些造成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那么,老师该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该怎样工作?这个问题不解决好,会好心办错事,而且有时费了不少心血,结果却适得其反。

从以上事例可以得到三点启示:(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思维、认识的发展也是有规律的。教师、教育工作者要研究、懂得并遵循这个规律,这样才能做好工作。(二)育人,是一门教育的艺术。教师、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好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哲学等知识,用教育科学的理论指导工作。(三)要确定不同年级、不同学龄段学生教育的重点,不能搞形式主义的“一刀切”。

二、变凭主观、“想当然”教育为遵循德育工作本身的规律。

有人说,德育工作得紧跟形势,还不是上头怎么说,下边怎么做,只能是“运动式”、“一阵风”,“频道”常换。这的确是一些地方的现状。重视上头怎么说并不错,问题是要从本地、本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因为德育工作既然是教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要按教育科学规律办事,不能有“随意性”、“盲目性”,不能搞“频道常换”,要遵循德育工作本身的规律。

德育工作同教学工作一样,应该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内容与要求开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这是德育工作的规律,也是教育工作的规律。可是德育工作长期存在着上下一般粗的问题,“运动式”、“一刀切”、“成人化”及教育内容与要求的“高”、“大”、“空”是突出的表现。这个问题在“十年动乱”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其影响至今存在。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经常会提到要“助人为乐”。但是否认真思考过这是一条什么样的教育内容与要求?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达到这一要求?显然这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与要求,而且是高层次的要求。这一条作为教育内容还可以,作为每个人都要达到的要求就高了。因为能达到“助人为乐”这样高的境界必然和一个人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紧密相联,作为正在成长中的中小学生思想上很难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如能降低一个层次为“乐于助人”,许多人就可以做到了。再降低一个层次为“应该助人”,大多数人不仅应该做到,而且能够做到。如少数人还做不到,再降低一个层次是“不妨碍别人”。这里把“助人”分成四个层次。那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提出要求时应该从哪里开始呢?自然应从最低层次开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一下子就把教育要求提到了最高处。作为未成年的中小学生很难做到。于是“助人为乐”这一条要求在学生那里就化简为“做好事”。做一两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真正达到“助人为乐”的思想境界。没有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这里做好事,那里的环境变化了,也可以做坏事。这是我们的工作事倍功半或劳而无功的一个症结所在。

有人认为,提“不妨碍别人”的要求太低了。应该承认这个要求是低的,但只能从这个最基本的要求开始。因为连最低的要求还没做到,那些高的要求提了也难以落到实处。还要看到,在各种公共场所存在着不少人为了自己的方便和自己私利而不顾或妨碍、损害他人利益的现象,自私自利,遇事先为自己打算,享乐主义的观念在一些人头脑中还严重存在。倘若社会上大多数人头脑里有“不妨碍别人”的观念并体现在实际行动中,那么,整个社会风气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现在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人们赞赏古代的名句之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道德信条中的一个最低要求。人们所以欣赏这一名句,不仅由于古人概括得好,更由于社会太需要这一条了。

有人说我们对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对大学生进行“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对留学生进行“我是中国人”的教育。虽然这种议论有失偏颇,但却是人们对德育工作的批评。同时说明如果起点过高,脱离实际,不仅不能收到良好效果,而且最终还要回到符合实际的低起点上。

从以上所述,可得以下三点启示:(一)我们的教育内容与教育要求要符合学生的行为能力。(二)我们的教育内容与要求是一个从最基本的要求开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动态发展过程。我们应认真遵循德育工作这条最基本的规律。(三)要研究并掌握不同教育阶段教育内容与教育要求的“度”。德育作为一项育人的系统工程,应建立自己科学、稳定的内容体系。

三、变“消极”为“积极”,正确认识德育工作面临的社会环境。

有人说,现在社会上消极因素、腐败现象那样多,学校教育的力量有限,“小环境”抵不过“大环境”。对此种论点,要认真分析。

如果说社会环境对数、理、化等学科的教学工作影响不明显的话,那么,社会环境对德育工作就有着经常的、直接的、明显的影响。如果说在其他学科领域谈到社会环境人们更多地看到的是积极因素,如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新发明等。那么,在德育领域特别是在对青少年的影响上,人们更容易看到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如:电脑的发展很快在教学领域里得到应用,而搞德育工作就要考虑不健康内容会通过电脑传播毒害学生;还有书摊上不健康的书刊,放像厅放的带有淫秽内容的录像,游戏厅中的赌博、色情内容等。有人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影响的结果概括为6+1=0。即:学校教育6天,社会上一个星期天就给抵消了。按此推理,现在双休日该是5+2=负数。这虽是比喻,但可看出两个问题,其一是社会消极影响不容忽视;其二是德育工作的无力。

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努力优化社会育人环境。但是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种种消极因素是客观存在,不可能纯净。因为我们的社会是从旧社会脱胎而来,必然带着旧社会的痕迹、烙印。现在我国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变,在经济上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分配形式上是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在文化上、价值观上也是多元的。我们就是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做德育工作,而且要做好。关键是怎么做。我曾去香港考察,香港大街上的书摊不仅数量多,而且每个书摊上都有不少刊物封面是裸体女人像,并注明“色情刊物,儿童不宜”。我观察到一些中小学生从书摊旁经过并不停下来观看,甚至不歪过头去看一眼。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我认为是他们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我与香港一高中学生交谈,其中问:香港报纸上每天都刊登许多电影广告,其中有的注明是”色情影片,儿童不宜”,那么,你是否到这些影院看这些色情影片?该生连忙摇头说:不,我是不到这些地方看这些电影的。我问他为什么?该生答曰:我不去这些地方,去这些地方的是下等人。如何分析这一现象?我认为“不去”的背后是自尊自爱。自尊自爱是一种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有了这种自尊自爱,就可以约束自己的行为。我又问学校校长有没有学生把“儿童不宜”的书刊带进学校?校长答曰:没有。如发现谁带了,学校要处分。显然,学校有纪律规定。

这个事例说明:(一)香港的社会环境更存在着不利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二)中小学生并不都注意这些;(三)除学校有明确纪律规定外,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自尊自爱的心理品质。事实上,香港的中小学生绝大多数还是健康发展的。由此联想到内地的社会环境。我们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的社会大环境有许多优势。我们的党和政府在积极采取措施优化社会育人环境。应该承认,我们的社会的确存在着诸多的消极因素,我们教育工作者无力去根本扭转,但是,我们可以改进自己的工作。为此,有以下三点值得重视:(一)要正确认识社会环境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面对消极因素不消极,积极改进德育工作。(二)要十分重视学生自尊自爱心理品质的培养。(三)学校要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的复杂性,使他们知道社会上存在着许多有益的因素,也存在不少有害的因素;存在着许多值得提倡的东西,也存在不少需要反对的东西,还存在着未成年人不宜接触、不宜涉足的场所。要学会分辨,学会选择。同时,学校还要依法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变“虚”为“实”,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用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培养、训练学生。

有人说,德育工作应该“虚功实做”。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仔细分析却值得研究。德育是“虚功”吗?我认为,德育有实实在在的内容,是实功,只是人们给做“虚”了。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1988年颁发试行后正式颁发至今已8年。应该看到,用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培养、训练学生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各地都在扎扎实实地抓,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其最主要的变化是学生的精神面貌变了,学校的校风校貌变了。也就是说,学生的行为变得文明礼貌了,校风变得文明有序了,由此还引起教风、学风的良好变化,并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还必须看到,这项内容的教育是长期的,而且,从全国的情况看,距离要求还相差甚远。

首先,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1994年10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中南海召开的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了这样一件事:我国一个上百人的企业家代表团出访欧洲,这些企业家都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而且都有所建树,他们在国外考察时,在待人接物、言谈举止方面出了不少问题。这时,李岚清同志笑着说,看来还是中小学没给打好基础。当时,与会者都笑了。但我想,这决不是玩笑话,这类问题的发生确实与中小学的教育没有打好基础有关。待人接物、言谈举止这些日常行为不是小事,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交往,反映一个人的素质及教养程度,也展现出一个人的形象。一个人的文化水平高,思想道德水平未必高,文明行为习惯未必养成;中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错过这个时期,以后再教育训练就会事倍功半。由此可以清楚地说明,对中小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要认识到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制定和颁发,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①要立足于做人的教育。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全部条文都是告诉学生应该如何珍爱自己,如何尊重别人;告诉学生怎样正确处理个人和他人,个人和集体,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这是做人最基本的问题。人们希望中小学生成材,家长更是“望子成龙”,这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孰不知,教会学生做人是他们成材、“成龙”的基础和前提。现实告诉人们,一些人活了大半辈子了,有的甚至已经成名成“家”,由于没有解决好“如何做人”的问题,违法犯罪了,到头来还要“重新做人”,这从反面告诉我们做人教育的重要性。

②要从最基本的日常行为抓起。先通过教育使学生知道行为规范每一条的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要求,应该怎么做?然后通过严格的养成训练使之变成行为习惯。如使用礼貌用语,讲话注意场合,态度和蔼,讲普通话;坐、立、行、读书、写字保持正确的姿势等。这些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很具体,看得见,抓得住,坚持下去,就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一经养成,终身受益。

③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大部分内容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日常行为上的体现。如孝敬父母、勤劳俭朴、真诚友爱、礼貌待人、勤奋学习、严于律己等。所以,用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学生本身就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还必须看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着更广泛、更丰富的内容,我们还需大力弘扬。

④要适应形势的发展,时代的要求。可以说,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许多是适应形势的发展、时代的要求,从积极方面提出的。凡规定“不”、“不许”、“不要”等内容的要求,许多是针对社会上存在的消极因素而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还必须不断丰富内容,改进方法,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

⑤要从中小学生实际出发。中小学阶段是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对中小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就是从中小学生实际出发。要看到,对中小学生的教育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要求也是很多的。对学生进行些什么教育,怎样提出教育要求,到什么程度,怎么进行,都要考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特点,考虑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扎扎实实,产生实效。

第三,还要正确地进行养成教育训练。这里要特别强调训练。过去讲政治思想教育时,强调的是说服教育,使之转变思想,即:原来不认识,现在认识了;原来认识浮浅,现在认识深刻;原来认识错误,现在认识正确;原来有私心,现在斗掉了私心,等等,这都说明转变了思想,取得了政治思想教育的成果。现在进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仅此就很不够了,还要进行训练,因为不经过持之以恒的训练,很难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德育的实效问题,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值得认真研究的大问题。这里讲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但中小学德育工作决不仅限于这几个方面的问题。这里提出的几点看法算是抛砖引玉,希望广大德育工作者能举一反三,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思考与探索。

标签:;  ;  ;  

关于德育实效性的思考_社会因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