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设备的运行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密切相关。电力设备的状态分析和维护研究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电力设备状态的分析,提出维修策略,供一线电力工程师参考。
关键词:电气设备;状态维修;策略
引言:电器设备的正确维护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加设备生产能力,降低企业开支,为企业间接创造财富。因此,电气设备的安装,维护和维护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定期维护和灾后维护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维护方法,是许多工厂采用的电气设备维护管理模式。
1电气设备状态维修的重要性
依靠电气设备状态的维修具有很多的优点:第一,依靠状态检修,能够与信息化相结合。检修人员可以在机房中足不出户就能看到多台设备的运作状态,不需要检修人员亲自到设备前定期维修,也不必通过进行攀爬或者下到危险处进行观测等等,大大减少了检修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也避免了设备故障引起的危险性。第二,依靠状态检修,为抢修工作赢得时间。通过计算机将这些状态信息收集,经过快速的分析和综合,能够迅速掌握这些设备的潜在故障,有利于检修人员提前发现并解除隐患,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第三,依靠状态维修,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设备。通过对电气设备寿命的科学评估,对设备状态实时的监控,以及完成对设备的及时维修,能够大大的提高对设备的利用率,延长设备的使用期限,能有效地降低设备投入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电气设备状态维修的现状和问题
电气设备状态维修存在的问题:第一,虽然以状态为基础的电气设备维修方式已经受到人们重视,但是研究的结果也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只有很少的企业敢于大胆地挑战尝试,这种维修方式并没有被普遍接受。第二,电气设备状态维修的理论在运用到实际中去的时候遇到很多问题,不同的电力系统的设备会有所差异,而且并不是所有的电气设备都适合这种维修方式,因此,还应该在实际中对这一理论进行适当的改进和调整。第三,这一理论的提出仅仅是被运用在电力行业,没有广泛的运用范围,很难促进这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 状态维修的技术要求
3.1 状态监测
状态监测按照设备诊断的具体目的,对设备故障模式,选择合适的方法及设备,对设备的状态信息进行检测和测量,然后对数据信息进行深入处理,防止各种干扰信息的产生,提取可以反映设备状态特点的数据信息,这项信息检测处理技术叫做状态监测。
3.2 状态预测
状态预测是指迅速、全面地对电气设备状态进行评估,利用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进行对比,从而起到预测该段时间内设备状态产生的详细变化,并且直接判断出预测值是不是具有一定的准确性、有没有安全隐患存在等。状态预测大多使用时间序列法、模糊预测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等,其中时间序列预测是最为常见的方法,反映的是在各个时刻对相关性进行预测,也就是状态变化产生的惯性,这种情况实际上从侧面反映了观测值的变化趋势。模糊预测是利用模糊逻辑原理以及预报人员的专业知识,对数据及语言形成一定数量的模糊规则库,之后选择一个线性逼近非线性动态系统,从而完成预测。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仅仅应用模糊预测的精度不是太理想。人工神经网络法属于人工智能方法,通过神经网络选择历史数据作为训练样本,之后组成一定的网络结构,然后通过相关训练算法对实现训练网络,使得精度达到相关要求,即实现了预测。
3.3 状态评估与状态维修
状态评估是状态维修的前提条件,也就是对设备情况进行相关评估,从而决定是不是要维修和什么时间维修。所以说,状态维修是按照设备的实际状态,在状态评估的基础上,以评估的真实结果作为依据,从而对维修方式进行确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流程包括:首先,确定是不是需要维修,判断设备目前或者是未来会出现故障或者是会在连续运行的情况下,其安全性、稳定性等无法满足要求,才决定进行维修;其次就是按照状态评估的结论,尤其是对设备缺陷问题、异常情况以及在故障情况下开展评估及发展预测,对状态维修的项目及内容进行确定。状态维修属于状态评估后产生的后续工作。电气设备状态维修即使能够规避定期维修产生的各种不利影响,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要按照一定的经济原则及管理原则。
4做好电气设备状态维修策略
4.1定期预防性维护
电气设备的预防性维修是电气设备状态维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的电气设备维修是在电气设备已经出现故障的条件下采取的补救措施,这种维修无法提高设备原有的性能。电气设备出现故障,对电气设备本身的寿命和性能都具有一定的影响,采取定期的预防性维护措施,可以大大降低电气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能够使设备依然具有良好的状态和使用寿命。定期预防性维护可以通过清洗、替换小的失效部件,能够有效地预防设备出现大的故障;还可以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对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充分掌握设备的各个状态参数数据,推断设备的运转情况,判断设备出现故障的大致时间段。因此,预防性维护既可以预防设备出现故障,在设备出现故障之前及时进行维修,保证正常生产工作的进行;也可以通过小的、局部的调整工作,保证整个设备的正常运作,避免出现大的设备故障而影响整个生产流程;同时,可以降低更换设备或者大型部件的成本,大大节省企业在设备部分的开支。
4.2做好电气设备状态的监测
电气设备状态的监测是根据电气设备状态进行维修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掌握了电气设备的状态才能够进行后续的状态预测和状态评估等工序,最后才能进行对设备的有效性维护。电气设备状态的监测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或装置查看设备的状态,同时对这些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提取出有效信息,放弃错误的或者干扰性信息,最后将这些信息整理和存储,为维修工作提供数据参考。电气设备的状态监测,就是为了查看设备的运转情况,从而找出设备的现有缺陷或者预测出设备即将出现的缺陷,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或者维修措施,及时修补设备故障,降低对设备的损坏程度。状态检测技术是电力系统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尤其是在计算机和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将状态监测与这些技术相结合,能够大大提高状态监测的效率。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监测手段进行监测,为设备维修人员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4.3正确预测设备的状态
电气设备状态预测是进行电气设备维修的重要步骤,与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密切相关,只有对电气设备未来的运转状态进行正确的预测,才能完成对设备状态有效性的评估,更加深入了解和掌握设备的状况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从而及时采取措施。电气设备的状态预测是进行电气设备状态维修的有效性手段,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性步骤。电气设备预测就是对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中收集和提取的有效性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同时综合考虑运行时间、天气状态、室内温度湿度等因素,对设备未来的状态进行合理预测。电气设备的状态预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要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因素,还要对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进行预测,而且进行预测性试验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为了将设备故障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这些努力是非常值得的。在对电气设备进行状态预测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运算速度快、操作方便、独立性和能够进行自动化处理的特点,将预测的过程或者结果通过便于人类理解的图形图表方式展现出来,更加形象直观,也有利于维修人员的理解,大大提高预测的效率。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电力设备水平的提高,这将大大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稳定运行水平,并将对电力系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田玲,邢建国.电气设备实施状态维修决策方法的探讨[J].电网技术,2004,(16).
[2] 陈永权,瞿斌,王秀亭,王熙亮.基于局部变权综合评价法的电网企业信息化评价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6,(1).
[3] 李明华,严璋,刘春文,薛随敬,刘欣.我国供电系统状态检修开展状况统计[J].中国电力,2005,(12).
论文作者:潘翔,李琦,万玮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状态论文; 设备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预防性论文; 故障论文; 出现故障论文; 信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