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二轮中小学课改高一历史教材的编撰理念和框架结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高一论文,上海论文,第二轮论文,课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上海市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历史》课本(以下简称《历史上》)已于2003年出版。上海市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历史》课本(以下简称《历史下》)则于2004年刚出版。《历史上》和《历史下》是按照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联合编制的《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学历史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以下简称《行动纲领》)的原则和要求编撰的。《行动纲领》中特别能反映第二轮历史教材改革的精神有两点,即“构筑以生产力发展为线索的文明史框架体系”和“开辟主题史”。《历史上》和《历史下》的编撰过程是对这两点精神的探索和实践。由于整套教材的内容和呈现样式同以往的历史课本相比有诸多实质性的变化,故有必要对相关的问题从总体上作些说明,以利于教学实践和未来的推广使用。
一、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整套教材编撰的指导思想。其中,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的总体论述方面有几点特别引起我们的关注,它们分别是:1)历史的基本内容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和认识自己、解放自己并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进程;2)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是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运动;3)人类从区域性的历史发展为世界性的历史是各个地区的民族通过各种形式的相互交往的结果。上述观点在教材中具体体现如下:
1.突出人的主题
历史是人创造的。在历史研究中,人的主题在近代西方的历史哲学里凸现了出来。马克思则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将人的主题贯穿于从早年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晚年的人类学笔记整个历史研究过程。(注:参见周春生.论文明史研究与文明史编撰.“历史教学问题”,2001.6)上海第二轮中小学课改又提出: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因此,突出人的主题,不仅是尊重历史发展的本来面目,而且是迎合历史学发展的潮流,更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体现第二轮的课改精神。本着上述思想,整套高中历史教材努力突出人类的各种创造性活动、重要历史人物的举动及其影响、人类与各种灾难作斗争的情景等。除《历史上》特别设计第二主题“人类生活”和第三主题“人类文化”外,还在《历史下》安排了“文明空间的拓展”板块,其中有第6课“区域探险”、第7课“全球探险”、第8课“宇宙探险”等;又安排了“社会理想与现实”板块,其中有第20课“人权”、第21课“社会保障”、第22课“社会主义的理想与实践”,意在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文明发展的每一步都是人类发挥自己的创造想象力与各种环境艰苦奋斗、不断赢得自由解放的历程。
2.突出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社会结构的整体变化
整套教材以“金属工具”作为第一课,就是为了突出生产力在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核心地位。在《历史上》第一主题“人类早期文明”的“导言”中指出:“在人类社会由蒙昧跨入文明的过程中,金属工具的出现起了决定性作用。人类社会最初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工和商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几乎都发生在金属工具出现以后。氏族社会在生产进步、社会分工发展的过程中走向瓦解,人类开始进入用文字记载历史、用国家机器统治和管理社会的文明时代。”《历史下》的第1课“农业时代”、第2课“工业时代”、第3课“信息时代”仍然突出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即以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几次革命为线索串引人类文明的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同时,生产力不是孤立地对文明的变化发生影响,它是与社会结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共同推动历史的前进。因此《历史上》第一主题“人类早期文明”的两个板块(“文明社会的标志”和“文明与地理环境”)和第二主题“人类生活”的三个板块(“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和“社会风俗”)就是从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入手,突出社会存在的基础地位。第三主题“人类文化”主要讲精神、制度等对经济基础的影响,以说明社会的变化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作用的结果。《历史下》主题五“走向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文明”中的几个板块同样兼顾到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力图展示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完整社会面貌。
3.突出各种交往在文明进程中的作用
没有交往就没有文明的发展。我们无法想象在一个绝对封闭的村落或地区会最终走向高科技文明时代。交往对文明提出各种挑战,文明在接受挑战中发展。交往具有多样性。虽然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会经常爆发战争,但在更多的场合下,交往是以文化沟通、商贸互惠等和平的方式进行。如佛教徒的集结,丝绸之路的开辟,历史上各大洋沿岸贸易区的几次重要调整,等等。《历史下》的三个主题(“文明交融与冲突”“走向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文明”和“文明的现实与未来”)主要讲述人类文明如何在相互的交流过程中发生的种种变化。其中有文明交融、传承的内容(如《历史下》第4课“高等教育”、第5课“博物馆与图书馆”和主题四第二板块“文明空间的展拓”等),又有冲突方面的内容(如《历史下》第9课“军事技术”、第10课“战略与战术”、第11课“战争规则”等)。
二、以文明史为线索
1.紧扣文明和文明史的概念
什么是文明?这是一个比较麻烦的学术问题,因为不同的史家按照不同的历史观会对文明下不同的定义。我们的一家之言力求做到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力求尊重历史发展的事实,同时注意吸收融会不同观点的合理之处。
我们认为,文明是具有进步价值取向的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创造活动过程和成果。这一定义可以具体阐释如下:第一,突出文明的具体性,即文明主要不是一套抽象的观念,而是由一个个人、一件件物、一次次事件等具体的东西组成;第二,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第三,突出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生产力发展;第四,将创造活动的过程与创造的结果有机地统一了起来,它涵盖一切时代包括原始时期的人类创造活动和结果,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等。
如果以人类科学技术形态为文明的圆心,以社会整体结构为文明的圆圈,那么人类文明的进程可大致分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时代文明等等。世界历史就是人类由区域文明向全球整体的文明发展的进程。它有这样几个部分组成:第一,农业文明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了几个重要的古典文明。这些古典文明对以后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大约公元前6~5世左右,在欧亚大陆的不同地区诞生了辉煌的古典文明。其明显的特征是,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许多对以后各自文明有深刻影响的思想家及其思想体系,如中国的孔子与老子;印度的释迦牟尼;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等等。随后出现了中世纪各区域文明。在公元7至15世纪这段相当长的时期里,欧亚中间带曾存在着几大帝国(如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蒙古帝国等)。正是这些帝国的存在,对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尽管这种贡献也伴随着冲突、战争、征服和流血。但如果没有这种文明的沟通,欧洲15世纪左右新文明的生长、新航路的开辟及随后的世界文明一体化进程都是不可想象的。最后就是以新航路开辟为启端的、以全球为整体的世界史的形成。第二,工业文明时期。在18~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工业革命、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和思想革命三大革命并举的局面。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向全球殖民、侵略的步伐加快了,整个世界面临资本主义更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出现了世界范围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第三,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时代文明的过渡时期即世纪的文明。这一时期中引人注目的历史现象有:20世纪的科技革命;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几次重大调整;世界的一体化与多极化之间的矛盾,等等。
围绕以上文明的定义,教材在内容组织和呈现样式上又有以下几个特点:
2.用具体的事例展现文明
整套教材为了摆脱经济史、政治史、军事史等抽象化的描述,因此尽量回避诸如“××时代早期的经济发展”之类的标题,而代之以“服饰”“饮食”“居住”“交通”这样一些具体的内容。当然文明史的编撰也不可能回避抽象的概念,但教材尽量使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事例相结合,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对一些较难说明的抽象概念则予以回避。例如,谈“天赋人权”概念,但删去“自然法”;提“经济全球化时代”,而避免使用“全球化时代”;选“信息时代”一说,取代“后工业时代”的流行术语,等等。
3.抓住文明特征,以点带面
首先,就一般意义上的文明标志而言,《全球通史》一书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化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并非所有的文明都具备这一切特征。但是,这一组特征在确定世界各地时期的文明的性质时,可用作一般的指南”。(注: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105~106页,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在目前的我国史学界,通常从三个方面来考虑文明的标志,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等。因此《历史上》第一主题下的“文明社会的标志”(第1课“金属工具”、第2课“文字”和第3课“国家”)就是围绕以上三个方面展开的。当然,文明还有很多标志,但中学的历史课本不可能面面俱到,能够抓住几个核心的标志将会使整个编撰显得更集中。
其次,不同的文明区域又有不同的特征,《历史上》的第4课“大河文明”、第5课“海洋文明”和第6课“草原文明”等都在课文的导入语中对各自文明的特征作了说明。大河文明的特征有以下几点:第一,大河流域及其封闭性;第二,农耕经济;第三,村落社会与中央集权专制国家;第四,具有独特地域特征的文化。关于海洋文明的特征:第一,地域上与周边文明的可接近性;第二,向外拓展和商业等各种交往;第三,以法制为基础的城邦政治;第四,文化的多样性。关于草原文明的特征则应注意如下几点:第一,亚欧大草原的地理范围和特点;第二,经常性的迁徙活动;第三,野蛮的征服战争;第四,客观上对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促进作用。
再次,不同时代的文明也有各自的特征。《历史下》在表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特征时,分别概括出“定居生活”“城市生括”和“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特征。
最后,围绕特征,用一个个知识点来说明文明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各个具体文明的特征。(此略)
4.开掘人的创造性活动过程
关于这一点,上文已有论述。需作补充的是,在教材知识点的选取过程中,凡能以人为知识点串引的就尽量选人物的事例,如《历史上》第20课“文学”就以屈原、莎士比亚和巴尔扎克三个知识点来串引整个文学史的概况。在描写人物时尽量注意开掘历史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和生平活动过程。正如上文所言,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又是人类能动地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过程,因而在《历史上》中特别加入了“文明与地理环境”的板块。这一点在《历史下》“文明空间的展拓”板块及整个教材设计中显得更为突出。(细细体会本文“尾注4”中的目录就不难看出这一点。)教材力图从政治、经济和文化多重方面来体现人类为求生存、求发展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5.注意进步的价值取向
其一,文明由低向高发展。《历史上》主要讲述1500年以前以农业文明为主导的区域性历史;《历史下》则侧重展示1500年以后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逐渐走向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历史。这里的“高”是指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社会结构的整体进步。《历史下》第22课在讲述社会主义理想时特别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应当建筑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之上,注重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注重社会公平和社会协调发展。”
其二,文明是善战胜恶、光明战胜黑暗的历程。教材在内容选取和组织上尽量注意代表善的一面,同时又不回避恶的一面。因此《历史下》主题六“文明的现实与未来”中有第24课“毒品”、第25课“邪教”、第26课“黑社会”等内容。力图使同学通过对社会阴暗面的了解,增加对善恶的识别能力和抵御邪恶势力的能力。但历史教育不能完全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因此教材力求寓教于史。
其三,文明的最高目标是追求社会的和谐发展。整套教材的最后两课(“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力图以讨论课的形式,使学生在学完高中历史后确立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这一人类崇高理想。
三、以主题史为框架
1.用主题史编撰的理由
其一,是为了既照应初中的历史教学内容,又避免重复。初中历史教材基本上是按照历史的前后顺序和文明由区域向整体发展的框架进行编撰的。如果高中的教材仍以初中的编撰思路进行扩展势必会在许多方面发生重复的现象。这也是中学历史教材编撰史上长期困扰学人的棘手问题。《历史上》和《历史下》的编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尝试。其二,用主题史的形式进行编撰有利于更集中地呈现文明的特征、内容及其发展过程,也符合上海中小学第二轮课改的精神,即中学阶段的教育是基础教育,不必过分强调体系化的知识传授。其三,为了适应中学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特点。经过初中阶段的系统历史知识的习得,高中阶段的学生应该逐渐养成对历史问题的综合分析思考能力,主题史的编撰方法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其四,顺应史学发展的潮流。随着文明史研究的深入,在历史编撰中融入主题史的结构已在多种历史编撰实践中得到应用,如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等。20世纪下半叶,更是出现了大量图文并茂的主题史丛书,如《生活在遥远的年代丛书》《人类文明史图鉴丛书》《发现之旅丛书》等。这不仅是为了适应当代人的阅读兴趣,而且通过主题式的呈现,能更集中地对某一历史现象作完整的叙述,加深人们的历史记忆。当然,在中学历史课本中像《历史上》和《历史下》这样的主题史形式尚不多见,其遇到的难题和存在的不完善之处是可想而知的,我们力求在试用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使之日臻完善。
2.形散而神不散
正如上文所说,文明史由具体现实的内容来体现。但文明史不应当成为零散的史实堆积。因为文明是有特征的,只要围绕特征对相关史料进行组织编写,就能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为此,本教材采用以点带面的编撰结构。同时注意以史为线、兼顾中外的写作原则。首先,六个主题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除上文所说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体系设计整个教材结构外,同时又体现文明史的编撰思路。以《历史上》和《历史下》各主题之间的文明史内容和相互关系为例:《历史上》叙述文明社会的标志、文明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关系和文明的结构,由此展示文明的共性及不同地区文明的特殊性。《历史下》叙述文明社会的演变、走向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文明和文明的现实与未来,由此展示文明社会的发展规律。所以,六个板块看似各自独立,其实有一个完整的结构。其次,每一主题内又有各自的逻辑关系。以《历史上》第20课“文学”为例,以“屈原”这个点带出浪漫主义和古代部分的文学,同时作为中国的教材将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文学家放在第一位也理所当然;而以“莎士比亚”带出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以“巴尔扎克”带出批判现实主义和近代文学,而莎士比亚和巴尔扎克都是外国的作家,又考虑到外国尤其是西方自近代以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派别和风格,因此选两目比较适中。总之,通过以上三点,由点及面,基本能反映出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作品和流派等。(当然,一个课时是不可能解决上述教学任务的,建议增加课时。)再以《历史下》“社会理想与现实”板块为例,该板块的“人权”一课涉及人的政治权利;“社会保障”一课涉及人的经济社会权利;“社会主义的理想与实践”则试图说明人类争取各种权利的现实探索。
四、以历史分析为基础
按照《行动纲领》的提法,历史教材不仅要强调历史主体意识,还要强调历史思维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无论是教材的编撰还是教学都要体现上述精神。但在实际的教材编撰过程中,由于采取了主题史的框架结构,传统的历史编撰和历史教学注重时间先后的惯例被打破。由此就引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教学中对主题、板块和知识点的理解、处理不当,是否会出现将一个个知识点孤立起来并用社会课的形式来组织课堂教学的局面?我们认为,只要教师能够把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对文明问题和教材的框架结构有完整的把握,那么上述担忧是可以避免的(详后)。从主观上讲,我们在进行教材编撰时始终注意对知识点的历史性阐释问题,具体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以历史为视野的教材结构
《历史上》主要是1500年以前的历史,即古代和中世纪的历史,或农业文明的发展阶段。《历史下》主要是1500以后的历史,即近现代的历史,或工业文明的发展阶段。我们在编撰每一个板块或每一课内容时都尽量注意到历史发展的线索。试以《历史上》“维系文明社会的法律”板块为例,首先讲法律的起源,然后再讲法律思想和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法系。再以“宗教”板块为例,第24课首先讲宗教的起源,一直讲到世界性的宗教形成。接着第25课“宗教传播”讲不同宗教如何向周边地区和世界的扩展过程及扩展过程中发生的种种现象。最后以《历史下》“文明碰撞中的国际政治秩序”板块中的“国际法”一课为例,先讲17世纪初格劳秀斯奠定“主权国家”等国际法基本原理,再叙述稍后于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如何以条约的形式确立国家法准则,最后评论由20世纪核时代的《美苏反导条约》所体现的“核恐怖均势”国际战略关系法则。
2.用历史发展脉络串引知识点
历史教学总是围绕某一个知识点展开。但如果不注意知识点的历史发展线索,就有可能将历史课变成社会课等。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情况看,历史课与社会课的混淆在《历史上》第二主题的教学过程中表现得比较突出。第二主题的标题是“人类生活”,分别由“社会结构”(第7课“婚姻与家族”、第8课“种族与人口”、第9课“等级与阶级”)、“社会生活”(第10课“服饰”、第11课“饮食”、第12课“居住”、第13课“交通”)和“社会风俗”(第14课“节日”、第15课“人生仪礼”、第16课“社会交往”)三部分内容组成。由于这些知识点与社会史的内容非常接近,因此不注意历史感就会变成纯粹的社会课,甚至变成百科知识式的操练。当然,我们也应当防止另一种倾向的发生,即在坚持历史感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时片面否定社会课教学方法在历史课中的功能。这里有必要就历史学与社会学、历史课与社会课之间的关系问题做些说明。当我们说不要将历史课变成社会课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在历史课上排斥社会课的教学方法。有些课(如上所述)的内容决定了必须兼用社会学的视野和方法来进行教材处理。事实上,19世纪下半叶以来史学发展的重要特点就是历史学与社会学的结合,或者说出现了历史学和社会学相互渗透的趋势。(注:参见米罗诺夫.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一书.另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了史密斯的历史社会学的兴起.一书,其中有一个历史社会学的定义,大意是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变化,参见该书第4页)以文明史的教学为例,历史课的特征是在课堂教学中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人类文明的进程,而社会课则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分析文明现象。因此在文明史的教学中借鉴社会课的方法只会使课堂教学更生动。当然,两者的区别还是十分明显的。至于百科知识操练式的教学是我们应当尽量避免的。因为百科知识操练的最大症结是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不讲究内在的关系,最终导致瞎子摸象、见木不见林的教学后果。事实上,《历史上》和《历史下》中的每一个主题都不是简单的板块堆积,而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文明史为线索,将纷繁复杂的历史事实进行的重新组合(见上文)。因此,理解了整套教材的编撰思路和主题之间的内在关系,就能避免零散的、百科知识式的传授。我们认为,在处理主题史中不同板块的知识点时,其一要注意它们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其二要注意它们的历史发展过程。以“交通”一课为例,在讲授时不仅要注意交通由简单到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还必须注意不同历史时期的交通与人类文明相互交往之间的密切相关,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由于交通的变化而对人类文明变化的巨大影响。再以“服饰”一课为例,服饰固然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但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服饰的变化就会发现,服饰的许多变化都与人类文明的变化密切相关。例如工业文明的兴起、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观念的更新都深深地影响了服饰的结构。在传授这些知识点的时候,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手段(多媒体、模型制作与展示、情感教学等)都要用历史的眼光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使学生在课堂中始终跟着历史的视野转动其各种想象力。
3.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为出发点设计练习
上海第二轮中小学课改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口号。我们认为,这一口号在历史学科领域的体现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历史主体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以文明史为线索的历史教材和历史教学还应该强调,如何使学生站在文明的大背景下对各种现象进行历史思考。《历史下》的“各抒己见”设计就力图体现上述培养目标,如第1课中的“各抒己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父母在、不远游’之说。它体现了古代中国农业社会的哪些特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处理这一练习内容时,应当做精心准备,引导学生对《历史上》和《历史下》涉及中国古代社会特征的课文内容进行历史概括,锻炼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国古代史和古代社会特征方面内容时应当具备的历史分析能力。当然,如何更科学地做到使教材中的练习内容与培养高中生历史思维能力相一致,这还有待于我们全体主创人员和中学第一线的任课教师做进一步的努力,并在修改时日臻完善。另外,在《历史下》的附录里特别增加了“中西文大事年表”,以提醒教师和学生应该时时注意文明的历史进程。
由于《历史上》和《历史下》的编撰时间十分有限,加上编撰者本身对如何体现新的理念和框架体系也有一个不断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因此目前的教材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多少给中学的高中历史新教材试点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如何克服种种不足,这需要各方加强沟通和理解,并在未来的教材修改中加以改进。总结上文提到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其一,对有些板块和有些课的历史线索交代得还不够清楚;其二,对一些新出现的知识点和抽象性比较强的概念说明得还不够清晰、全面;其三,练习部分的设计还缺乏对整套教材、对学科知识和对学生思维能力等的总体性考虑。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历史上》和《历史下》中增加了许多新的理念和知识内容。以《历史下》为例,只要稍微浏览教材后的目录,就能清晰地发现“新”在哪里。在结构上,除了与初中相关的样式如大小字、各抒己见、看图学史、史海拾贝、史海指南外,又新增了一些栏目,如百科知识、双语天地、历史笔记等。特别是双语天地中将一些重要的历史话语译成英文,这势必将教与学的双方都带入了一种新的历史语境之中。面对这些新的理念、知识和框架结构,每一位中学历史教师都面临一个知识更新和再学习的任务。因此我们建议:在大学本科阶段教学时增设相应的课程,使学生到了工作岗位后能够胜任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任务。同时,要在教委、课改办和编撰单位的共同协作下,加大对现有中学历史教师培训工作的力度。作为21世纪的中学历史教师要以新教材的教学为契机,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和知识更新,使自己的学科知识、业务能力有一个新的飞跃。从这一意义上讲,高一历史整套教材对每一位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谁成功地应对了这一挑战,谁就在未来的历史教学领域取得制高点,从而为中学的历史教学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