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国家市场化进程测度的地区差异分析——基于产业结构调整指标的设计与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调整论文,进程论文,差异论文,指标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3.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64[2006]01-050802-0642
从经济发展过程来看,很多转型国家① 都处于向全面的市场化转型② 阶段。衡量市场化程度的指标很多,其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作为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代表性指标,加藤弘之(2003)把这种结构调整的变化称之为市场化的第一指标。本文侧重于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来论述各转型国家市场化进程③ 的状况。通过对产业结构调整指标的设计与评析,分析不同转型国家之间相对市场化进程的地区差异情况,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各国经济转型的经验和教训,寻求最优的经济转型路径和最佳的转型策略组合,以求得用最小的代价来确保经济转型的顺利进行,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转型国家市场化进程的深化。
一、研究回顾
1.国内外关于市场化进程测度的综述
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各种指标体系对转型国家的转型进程测度颇有影响的研究报告和成果见表1。这种定量研究的优势在于,比较直观地对各个转型国家的市场化状况有一个较为具体和形象的评估,便于进行地区比较和计量检验。
表1 国内外关于市场化进程的测度
欧洲复兴与开发银行(EBRD)(1995)
改革进展指数(IRP)集中在经济自由化和制度创新的关键领域
世界银行关于经济转轨的报告(1996) 涉及四个领域,即自由化、财产权和私有化、机构以及社会政策
从十个方面对经济自由度进行衡量,即贸易政策、税收、政府的经济
美国传统基金会(2001)
干预、货币政策、资本流动及外资政策、金融、工资及物价控制、产
权、规制以及黑市等
从七个领域进行考察,即政府的规模、经济结构与市场运用、货币政
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2002) 策与价格的稳定性、使用不同通货的自由、法律结构与私有权的保证、
对外贸易的自由、资本市场上交换的自由等
卢中原、胡鞍钢(1993)
主要从投资、价格、生产、商业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江晓薇、宋红旭等(1995)
主要选取了企业自由度、国内开放度、对外开放度和宏观调控度四类
指标来衡量市场经济度
常修泽、高明华(1998)
主要选取产品的市场化、要素的市场化、企业的市场化、政府的市场
化和经济的国际化程度等五大类指标
顾海兵(1997)
通过对劳动力、资金、生产、价格的市场化程度分析,再考虑到我国
庞大的政府机构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等,预测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
陈宗胜等(1999)
主要从构成市场经济运行基础的经济体制出发,着眼于经济体制的最
主要构成部分企业、政府、市场等三个方面
樊纲、王小鲁等(2001)
包括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
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以及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五方面
的内容
北师大指数(2003) 主要包括:政府作用问题、企业权利与行为问题、投入要素的成本与
价格问题、贸易问题和金融参数问题等
我们认为,经济市场化的实质不仅包含经济的自由化,更蕴涵着经济的现代化。每个转型国家都有自己传统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以及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习惯,这两方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对制度秩序的形成具有双重强化作用。同时,这些体制在相互协调的同时,各自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它们之间的耦合关系并不是惟一的,变化更不是同步的。为此,转型国家发展战略的选择,要考虑不同国家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整个过程的内在逻辑性,着眼于各国的国情,把转型和发展联系起来。因此,我们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的前提下构架转型国家市场化指标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所有制结构的变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市场竞争与发育、经济总体运行状况、社会保障及福利等六方面,这里着重分析一下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转型国家市场化进程的作用及地区差异情况。
2.产业结构调整作为衡量市场化进程的分类指标的依据
综合国内外关于相对市场化进程的测度,我们发现还没有哪个研究机构和学者把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衡量转型国家相对市场化进程的目标层指标来考虑。通过对市场化指标设计的研究,我们发现常修泽、高明华(1997)把各产业产值比重放在“产品市场化”分类指标中考虑;陈宗胜等(1999)通过各主要产业部门的市场化,即通过农业、工业和对外贸易的市场化分别对其考察;顾海兵(1997)则综合对劳动力、资产、生产、价格的市场化程度等方面的分析,着重谈到了生产的市场化程度,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调整情况;徐明华(1999)在“要素市场发育”分类指标中重点分析了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所占比重;北师大指数(2003)在“生产要素市场化”分类指标中只分析了行业间职工人数变动率。本文在研究中把“产业结构的调整”指标作为一个目标层指标来考虑,目的是突出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转型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该项指标设计的依据在于转型国家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要求把产业结构调整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尽管转型国家的结构转型存在很大的差异,但都涉及到一国产业和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问题。为此,要充分注意到全球环境下不断涌现的新机遇——新的商品和劳务市场以及获取新知识、资本、组织能力和企业家精神的机会,使其与制度的安排——结构转型有机结合起来,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应该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以比较优势的转换为导向,有选择地利用比较优势,有重点地推行动态比较优势战略(郭克莎,2004)。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迅速发展、日益融合,高度开放,也使得企业可以通过购并和重组的方式进行技术升级,在各产业之间相对容易地进入退出,大大缩短了产业升级换代的时间,为转型国家培育自己的主导产业,赶超发达国家,在短时期内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在推进市场化的进程中,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只有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市场化转型才能顺利进行,转型国家才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与其他经济转型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都有所变动,本文通过对转型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标的总体评价,对转型国家市场化进程的现实状况有一个比较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解释不同变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为进一步推动转型国家的市场化进程,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二、衡量转型国家市场化进程的新视角:产业结构调整指标的选取与设计
本文用来测度转型国家市场化进程的目标层指标之一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其测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见表2):
表2 反映产业结构调整的指标及指标权重
目标层
领域层 指标层
指标性质
工业增长率(0.35) +
产 三次产业变动状况(0.25)
农业增长率(0.25) +
业
运输业增长率(0.2)+
结
零售业增长率(0.2)+
构
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0.2)
-
的 劳动力分布结构(0.3)
工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0.3)
+
调
服务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0.5)
+
整 产业部门贡献率(0.45)
农业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0.4) +
工业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0.6) +
注:(1)+为正指标,-为负指标;(2)括号里的数字为指标权重;(3)有关转型国家经济市场化的指标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6)》、《中国统计年鉴(2001)》、《国际统计年鉴(1996)》、《国际统计年鉴(2000)》、《世界经济统计(2002)》、《世界发展报告(1996)》、《世界发展报告(2003)》、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信息网(http://www.cei.gov.cn)、国研网财经数据库(http://www.drcnet.edu.cn)、新华在线经济数据特供系统(http://data.xinhuaonline.com)、独联体国家跨国统计委员会、俄罗斯转轨经济学院的常用数据。
本文所有指标得分情况都按照如下公式来计算:
第i个指标正指标得分=((V[,i]-V[,下限])/(V[,上限]-V[,下限]))×100
第i个指标逆指标得分=((V[,上限]-V[,i])/(V[,上限]-V[,下限]))×100
得分=正指标∑+逆指标∑
其中,V[,i]是某个国家第i个指标的原始数据;V[,下限]表示i指标的下限,即所选取的样本国家中市场化程度最低情况下该指标的赋值;V[,上限]表示i指标的上限,即所选取的样本国家中市场化程度最高情况下该指标的赋值。u[,t]为某个国家正指标(或逆指标)得分之和。关于指标测度的标准,主要采取加权平均的方法,权数的确定可以通过构造主观比较矩阵的方法加以计算④。
三、影响转型国家相对市场化进程的主因素分析
1.部分转型国家经济市场化综合评价
考虑到全球经济体系发展的不平衡性,转型国家必须在制定体制转型战略、完成经济转型的同时兼顾经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占领制高点,发挥后发优势。换句话说,在当前对转型国家而言,必须将市场化进程与现代化进程结合起来,使体制转型战略服从于经济发展战略,在转型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用经济发展来促进经济转型。为此,为了综合反映转型国家经济市场化发育状况,可以通过等距法把反映经济市场化指标⑤ 的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所有制结构的变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市场竞争与发育、经济总体运行状况、社会保障及福利等六方面内容的指标分成正指标和负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连加法得出转型国家经济市场化指标的综合得分情况,从而了解各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市场化的进展状况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选择的时点为1995年和2000年,这是因为1995年是俄罗斯及整个东欧中亚地区的经济形势走出大幅衰退,发展相对平稳的时期。2000年是中东欧和中亚地区国家经历了十年转轨,经济体制转轨初见成效,经济持续增长或稳定增长的新千年的良好开端。从市场化进程上看,这两个时点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从表3看出,总体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和新纪元的前期各国相对市场化程度在排序上变化幅度较大。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白俄罗斯的排序回升趋势波动较大,其中阿塞拜疆上升到前五位;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的排序下跌幅度较为突出,其中罗马尼亚由1995年的第7位跌至2000年的第16位;捷克在评分变化上略有下降趋势,但在排序上仍稳居首位,说明捷克的相对市场化程度在这些转型国家中是最好的,中国的排序紧随其后,排序变动的幅度稳中求升,相对市场化程度发展势头良好。经过五年左右的市场化转型,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的得分值变动幅度略大,上升趋势较明显;相反,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塔吉克斯坦的得分值呈现下降趋势,下降幅度略高,表明相对市场化进展有放慢的趋势;其他转型国家的得分变化始终以零为轴心上下波动,说明在经济转型中转型国家经济市场化综合指数的评分变化幅度不是非常显著。以1~10分为计量尺度,转型国家相对市场化综合指数的得分值在5~6分的居多,换算成百分比,转型国家相对市场化程度的范围大体上集中在40%~60%之间,说明转型国家相对市场化程度有不断提高的趋势。针对转型的不同阶段,制定经济转型期的发展战略要顺应现代化、工业化与信息化的需要,推动这些国家相对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表3 部分转型国家经济市场化综合评价指标的地区差异排序和评分
国家
1995年排序 2000年排序 排序变化 1995年评分 2000年评分 评分变化
波兰 5 4 1 6.756.43
-0.32
捷克 1 1 0 7.866.99
-0.87
中东欧地区 匈牙利 4 3 1 6.786.52
-0.26
斯洛文尼亚
2 7-5 7.166.03
-1.13
罗马尼亚
7 16-9 5.594.43
-1.16
保加利亚
8 10-2 5.475.43
-0.04
俄罗斯 9 6 3 5.216.08
0.87
亚美尼亚
6 11-5 5.665.31
-0.35
阿塞拜疆
10 5 5 4.976.21
1.24
摩尔多瓦
11 13-2 4.885.00
0.12
乌克兰16 14 2 4.544.83
0.29
独联体地区 哈萨克斯坦
13 9 4 4.835.70
0.87
吉尔吉斯斯坦 14 19-5 4.813.49
-1.32
塔吉克斯坦
19 15 4 3.784.82
1.04
白俄罗斯
15 12 3 4.755.03
0.28
土库曼斯坦
17 8 9 4.325.76
1.44
乌兹别克斯坦 18 17 1 4.314.40
0.09
东亚地区
中国 3 2 1 7.156.60
-0.55
越南 12 18-6 4.854.30
-0.55
2.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进程中的地区内部差距
通过对产业结构指标中所选取的主要解释变量分析,及对产业结构调整分类指标中三大组成部分的排序和评分,可以看到部分转型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在1991~2004年的14年间产业结构调整的波动(如图所示),吉尔吉斯斯坦产业结构调整的波动幅度最大,变化最不平稳;相反,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波动幅度最小,在九个转型国家中变化较为平稳。一个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波动幅度太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剧烈的,不利于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同其他八个转型国家相比,从经济发展的中长期来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波动较为理想,避免了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大起大落,有秩序地、稳健地推进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同时,也须看到,目前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得分值较之改革前期有所下降,表明相对市场化进展有放慢的趋势,说明中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了投入的推动,而忽视了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创造附加价值的能力较低。
不同国家的经济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或地区产业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以部分转型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为例(如表4),部分转型国家在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和进入新千年的时间间隔中产业结构调整总体情况的排序和评分变化较大。其中,波兰的评分变动幅度较大,相对市场化程度有下降的趋势,这和其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关。波兰虽然在经济水平上属中上,但发展前景不容乐观,这主要和其结构转型密切相关。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波兰农业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进口饲料出口肉”的畜牧业。波兰的第二产业中采矿—冶金业所占比重很大,在传统重工业时代曾经是波兰的骄傲,但在“后工业”、“信息化”和新技术革命时代它却成了“夕阳产业”的代表。夕阳产业比重大、面临着严重的技术改造与产业重组等结构性问题,成为波兰转轨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当初曾经是波兰比较优势的畜牧业和采矿—冶金业并没有给波兰带来持续的经济发展绩效,进入新时期甚至影响了主导产业的转变,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从得分上看,虽然俄罗斯由1995年的最6位上升到2000年的第1位,塔吉克斯坦由1995年的末位上升到2000年的第13位,相对市场化进程呈上升趋势,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但从长期经济发展看,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可见,当前转型国家所面对的更主要的任务是在结构转型中实现经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转型只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手段。
表4 部分转型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市场化的地区差异排序和评分
国家
1995年排序 2000年排序 排序变化 1995年评分 2000年评分 评分变化
波兰 4 7-3 6.935.87
-1.06
捷克 2 3-1 7.186.48
-0.7
中东欧地区 匈牙利 1 2-1 7.466.56
-0.9
斯洛文尼亚
3 4-1 7.126.38
-0.74
罗马尼亚
10 16-6 5.314.50
-0.81
保加利亚
5 9-4 6.485.56
-0.92
俄罗斯 6 1 5 6.406.93
0.53
亚美尼亚
7 10-3 6.365.53
-0.83
阿塞拜疆
15 11 4 4.305.23
0.93
摩尔多瓦
11 17-6 4.734.46
-0.27
乌克兰16 15 1 4.074.53
0.46
独联体地区 哈萨克斯坦
8 5 3 5.716.26
0.55
吉尔吉斯斯坦 17 19-2 4.013.77
-0.24
塔吉克斯坦
19 13 6 2.554.73
2.18
白俄罗斯
9 6 3 5.395.94
0.55
土库曼斯坦
12 8 4 4.545.85
1.31
乌兹别克斯坦 18 14 4 3.564.60
1.04
东亚地区
中国 14 12 2 4.354.90
0.55
越南 13 18-5 4.383.91
-0.47
从产业结构调整指标的设计出发,着重分析一下影响部分转型国家市场化进程的主导因素。如表5所示,本文以1997年截面数据为例,通过对部分转型国家影响市场化进程的主要变量进行排序和对比,可看到塔吉克斯坦、中国、阿塞拜疆把运输业增长率作为本地区相对市场化进程的主导因素,说明运输业的发展在相对市场化的进程中至关重要,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随着“运输服务”这种产品的产量不断增长,中国面临的是一条单位成本逐渐降低的学习曲线,特别是国外运输公司的参与,其经营质量、先进的技术设备、高效的管理手段以及丰富的多式联运经验等对国内运输企业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国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制度创新进程。同时,必须看到,目前中国要不断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必须解决好国内企业过度竞争问题。大多数有效的策略都是微观主体在不断试验和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取得的,任何主观建构和国外的照抄照搬模式往往都是行不通的,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崛起也是这样。因此,要立足国情,处理好政府、企业与市场的关系,政府通过给微观主体留足尝试制度创新的试验空间,并在政策和财力等方面多给予支持,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确保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同时,与之相协调,还应当大力发展中小银行,解决大量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改变四大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构架出一套与中国经济现代化相适应的金融体系,使其能够很好地动员资本、配置资本。可以说,金融改革的成败对中国结构转型能否顺利“闯关”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表5 部分转型国家影响市场化进程的主要变量的地区排序和得分情况 (1997年)
三次产业变动 劳动力分布结构的变化
产业部门贡献率的变动
农业就业人 工业就业人 服务业就业
国家 工业
农业
运输业
零售业
口占总就业 口占总就业 人口占总就 工业增长率与
农业增长率
增长率
增长率
增长率
增长率
人口的比例 人口的比例 业人口比例 GDP增长率之比 与GDP增长率
中国3(3.2)
2(5.3)
2(8[※])
5(3.78)
8(0.3)
4(3.6)
9(0) 4(7.4) 4(5.1)
哈萨克
4(1.4)
5(2.9)
4(6.1)
1(10[※]) 3(6.8)
5(2.5)
2(9) 6(5.6) 8(2.9)
阿塞拜疆
6(0.6)
7(0)
1(10[※])
3(5.8)
5(5.4)
8(0.3)
4(6.5)
7(2.7) 9(0)
俄罗斯
5(1)
3(4.4)
7(0) 6(2.7)
1(10[※])
2(8.6)
1(10[※])
3(8.1) 3(6.5)
白俄罗斯
2(5)
8(0.6)
3(7.4)
2(6.7)
2(9.5)
1(10[※]) 5(6.5)
1(10[※])
7(3.6)
乌克兰
8(0.4)
6(2.2)
5(3.6)
7(1.8)
4(6.4)
3(7.6[※]) 8(0.7)
5(6.4) 5(4.6)
塔吉克
9(0)
4(3.4)
4(6.1[※]) 4(3.9)
7(0.6)
6(2.0)
7(3.6)
9(0) 6(4.5)
摩尔多瓦
7(0.5)
1(10[※]) 4(6.1)
8(0)6(1.9)
7(0.7)
3(6.9)
8(2.4) 2(6.8)
吉尔吉斯斯坦 1(10[※]) 1(10[※]) 6(2.6)
4(3.9)
9(0) 9(0)6(5.6)
2(9.7) 1(10[※])
注:1997年数据较全,以此为例,括号里的为部分转型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标的得分情况;※为各国各个指标得分的最高值。
白俄罗斯、乌克兰把工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作为本地区相对市场化进程的主导因素,说明工业劳动力布局结构的变化在相对市场化进程中也是重要的,是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目前看,能源密集型产业高度集中而又缺乏能源的乌克兰,困难很多。特别是工业体系中产业结构的比例失衡,即重工业、国防工业较发达,轻纺、家电工业及食品、加工工业严重滞后,影响和制约了整个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俄罗斯的情况与乌克兰有所不同,表现为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很少,产业结构落后,重轻工业比例失调。俄罗斯农业的出路在于规模化和效益化,俄目前整个经济刚刚进入恢复期,国家还没有能力大幅度增加农业投入,今后俄农业的发展将在一段时间内呈现有起有伏、有升有降的不稳定态势。同时,俄罗斯在经济转型中试图对重轻工业比例失调问题进行调整,但成效不明显。表现为畸形的产业结构并没有改善,反而向着更加畸形的方向发展,即由重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短期看,畸形的经济结构会拉动经济增长,但长期下去,产业结构不进行适应性和战略性调整,对俄罗斯经济的未来发展也是不利的。
四、结论与启示
转型国家发展战略的选择,要考虑不同国家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整个过程的内在逻辑性,把转型和发展联系起来,“在转型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实现转型”。从产业结构指标的设计和评价来看,影响每个转型国家市场化的主导因素存在差异性,而且每个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波动程度及排序和得分又是不同的,受本国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实施效果、国外政治、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较大,每个国家经济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又有自身的特殊性,例如中国由于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滞留在农村,因而其现代化进程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工业需要实现信息化、而农业则需要实现工业化,二者同步进行;而诸如俄罗斯这样的转型国家本身的经济体制中存在着过度工业化的问题,他们也急需要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不断实现产业现代化,从而提高市场化进程,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从产业结构调整指标的总体得分看,转型国家之间也存在某些共性的启示,那就是从经济发展的中长期来看,一个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波动要尽量避免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大起大落,要有秩序地、稳健地推进市场化进程。
通过对转型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标的总体评价,有利于对转型国家相对市场化进程的现实状况有一个更深入的现实的理解和认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转型国家的市场化进程。总之,转型国家经济绩效与结构转型有着密切联系,它们都内在统一于相对市场化进程当中。不同的转型国家由于初始条件、转型方式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必须看到,现代经济的发展在于它强化了学习曲线的扩张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因而在制定转型期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注意到全球环境下不断涌现的新机遇与结构转型的结合,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就一定能够推动一国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制度创新进程,最终实现经济现代化。可以说,所有转型国家都面临着这样的挑战,那就是要在完成工业化、调整完善自身的产业结构的同时向信息化跨越。为此,只有把产业发展的基点放在技术创新上,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至拥有核心技术的基础之上,才能够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形成持续的竞争力和保持持续增长的空间,为经济转型与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促进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
注释:
①主要包括前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在内的三十多个国家。
②对市场化转型可理解为一种双重转型(陈宗胜,1995;厉以宁,1996),即转型肩负着体制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在市场化指标设计中,我们既要反映各国的经济增长情况,也要考虑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公共福利状况。
③这里的经济市场化特指经济相对市场化,是指在转型国家市场逐渐发育经济的动态的演进过程,是市场的作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我们侧重从横向比较的角度对转型国家之间市场化程度进行分析。
④(1)构造主观比较矩阵M=[m[,ij]][,n×n]。当指标i比指标j重要时,m[,ij]=1,反之m[,ij]=-1;当i=j时,m[,ij]=0。(2)建立感觉判断矩阵K=[k[,ij]][,n×n]。其中,k[,ij]=d[,i]-d[,j],d[,i]=m[,t]。(3)计算客观矩阵R=[r[,ij]][,n×n]。其中,,k[,y]=max(d[,i])-min(d[,j]),p为自定义的标度扩展值的范围。(4)客观矩阵R的任意一列元素做归一化处理,即为n个指标的权重向量。
⑤杨晓猛:“转型国家市场化进程与结构转型”,《改革》2005年第6期。
标签:经济转型论文; 差异分析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设计公司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