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文化对儿童教育的意义_制度文化论文

家庭文化对儿童教育的意义_制度文化论文

家庭文化对子女教育的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子女教育论文,意义论文,家庭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家庭文化与子女教育,是古今中外学者研究的永恒主题。现在,人人提及,家家讨论,都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

先说一件鲜为人知的事例吧!箫乾是一位从三十年代起就登上文坛的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曾影响过几代人,是一个实现自己生命辉煌的人。然而,老作家在童年的一篇文章中回忆道:上小学的第一天,是妈妈送我去的。学校离家有九道湾,每拐一道湾,妈妈就要叮嘱我一番,内容总是“要守规矩,给妈妈争口气”这句话。此后,每逢我调皮捣蛋,就想起这句话,我就会老实下来,时隔几十年,箫乾仍深情地说“我生命开头一段对我起作用的一句话,‘就是给妈妈争口气’”我的人生就是在那毫不伟大的目标下开始起步的。

萧乾的可喜成就,当然与他的天赋、他的刻苦、他的机遇诸多因素有关,但从作家上述回忆的字里行间,任何人都不难体会,给“妈妈争口气”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进而影响他的人生道路。由此可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研究家庭文化与子女教育,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传播家庭文化是对子女开展启蒙教育

什么是家庭文化呢?家庭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家庭为单位,家庭成员为主体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复合体,表现在衣、食、住、行、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其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制约,同时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就是广义上的家庭文化的含义。

家庭文化是对子女乐学的启蒙教育。兴趣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大门的钥匙。第四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车亮,是拥有许多专利的小发明家。从小他爸爸就对孩子循循善诱,鼓励他天天向上,树立创新的思想。他看着爸爸一颗善心和严厉的样子,拆玩具的时候特别小心,每拆完一个零件都要按顺序放好,把结构琢磨明白后,再一一装上。就这样拆了装,装了又拆,处处动脑思索,时时设法创新,后来成了小发明家。小学毕业时,他已获得了三项国家级专利。

家庭文化是民族文化、社会文化、外国文化的反映和融合,它对子女的幼年时代产生积极的影响。过去我们的文化和经济处于封闭状态,家庭文化也局限在传统文化之列。自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后,各种文化逐步向家庭文化渗透、发展。对家庭文化的建设起了十分有利的作用。一位著名的作家多次访问外国回来后,在一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家家乐晚会上讲:“有人说,美国人的文化很浅,但家庭教育很好,我十分赞同这个意见”。教育好,可以使文化浅的国家的人很文明,教育不好,可以使文化古老的国家的人文明程度很低,素质很差。教育中的“德”,一个重要成分是公德。公德的根本是重视他人的存在。美好的环境培育着人们的公德,比如清洁的新加坡,有随地吐痰的恶习的人也不会张口把一口粘痰吐在光洁如洗的地面上。相反,混乱肮脏的环境败坏人们的公德,比如有些国家地铁的墙壁和车厢内外胡涂乱抹,污秽不堪,人们的烟头乱纸也就随手抛了。从因果关系上来说,好的招致好的,坏的传染坏的,善的感染善的,恶的刺激恶的,世上万物皆同此理。到会的家长和孩子们,通过此次家家乐活动,深深体会到,直接接受外来的进步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家庭文化的质量。而且对子女的开放意识和视野的扩大,都带来很大的好处。家庭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层次,对子女的导向作用也逐步明显化。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是经济与文化共同发展的结果。家庭文化的推进,是与时代前进基本相适应的。现代家庭文化与过去的家庭文化相比较,变化是相当大的。如一些家庭权利老少错位,长辈“政权”垮台,儿女管理家政;家庭消费老少倒挂,少壮派是超前消费,中老年消费成保守派;家庭教育因年龄不同而各异,父母望子女成龙成凤与子女难于接受的冲突等等,这些现象都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带有强烈的现代色彩!在时代处于转型、各项改革交织的复杂情况下,家庭文化导向如果对头,可使家庭生活幸福美满,子女学习、思想积极向上。反之,家庭文化导向不对头,其成员则消极、甚至秃废,让子女染上不良社会风气,有的甚至处于不能自拨的地步。

对子女进行家庭文化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韩国教育家研究发现,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和智能在三岁就已形成50%,到六岁左右增加到80%,余下的20%在二十岁左右逐步形成。日本科学家也认为,在人脑中有许多“元件”受外界刺激,在三岁时就已接通大部分回部,并且已基本定型。我国科学家也认为,三岁是人生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婴儿出身时,脑重量为390克,三岁时就达到1011克,达到成人的1400克的78%。假如小孩从小失去家庭文化教育,他们脱离父母,脱离人类社会,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建设家庭文化是子女全面发展的基石

历史上流传着著名的家训十则:“培植心田,品行端正,孝养父母,友爱兄弟,和睦乡邻,矜怜孤寡,婚姻随宜,教训子孙,奋志云窗,勤劳本业”。从十则家训的表述和社会文化的基本要求,家庭文化主要内容一般可分为观念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四个方面。在教育子女时,必须运用这四方面的内容和知识,去培育子女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者。

对子女进行观念文化教育。所谓观念文化,包括道德观念,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等,它反映了家庭成员的心理和利益,形成家庭成员判断是非的标准,调节人际关系的准则。这是观念文化的主要内涵,也是教育子女的首要任务。

运用观念文化教育子女,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有些家长在外呼风唤雨,事业有成,可在自己子女面前束手无策。因此,从整体上看,据调查后得知,合格家长只占25%。所以观念文化教育还存在一些误区:从感情上来说,对子女教育重物质轻精神,重哺育轻教育,重目前轻长远。从方法上来说,一是封建式的严厉型家庭占15%;撒手不管的放任型家庭占32%;把子女当心肝宝贝的溺爱型家庭占50%;教育相冲突的矛盾型家庭占2.5%。从效果上来说,因人而异,各有不同,情况比较复杂,就一言难尽了。我们一定要从实践活动中吸取教训,克服那种在家中进行实惠教育,在学校进行理想教育,在社会中进行商品教育的不和谐局面。请看,有岳飞、文天祥、孟子、杨家将、卓娅的母亲教育子女的生动情节。梁启超先生九个儿女除一人早逝外,都是各有所长,事业辉煌。三个成为著名专家,五个子女留学美国,学成后无一不回国效力。吉林省中学教师王本辉把三个儿女全部培养成为硕士研究生。女儿们说:父亲关注的不是考试的分数,而是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第一流人物对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更大。这些事例,都是“为国教子,科学育人”的范例。

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是一次认识上的飞跃。运用观念文化教育子女至少包括六个基本内容:一是进行初步的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培养孩子诚实正直的美德;三是培养关心他人的情感;四是教导孩子文明礼貌,尊重长辈和团结友爱;五是教育孩子勤劳简朴;六是适当地进行早期的智力开发。根据上述内容,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影响,并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连续性和权威性。即一个人从小到大,只要父母健在,就会连续不断地接受父母的教育。教育环境始终是家庭,教育者始终是父母。父母与子女的血缘关系,供养关系和感情维系关系,决定了家长对子女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因此,子女对家长的言行教诲容易模仿、听从或信服。可见,从涵义、内容看,观念文化教育就是扩大了的精神文明教育,属于基本性的精神文明建设工程。

对子女进行物质文化教育。所谓物质文化,是以物质为本的一种文化。家庭环境,经济状况,消费趋向,家庭设施等等,都属于物质文化的范围。物质文化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观念,是物质文明的集中反映。实际上是一种唯物史观,人人都应该接受的基础教育。

从家庭经济水准出发,一般分为温饱型家庭,富余型家庭,小康型家庭,贫困型家庭。与四种家庭经济相适应,也反映四种在程度上有差异的家庭物质文化教育。这种物质文化教育,随家庭经济和家长素质的高低,而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形式和效果。

特别是有些家庭不能正确对待物质文化教育,而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一九九一年十月十五日四川峨嵋二中学生彭足,用榔头砸死了一边啃鸡骨头一边看电视的父亲后,又用刀砍死前来阻止的母亲,弟弟放学回家,又用菜刀砍昏弟弟。一九九三年四年二十九日依法枪决了彭足,结束了十九岁的生命。全家四口人死了三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据彭足交待:“父母很爱他,但要求太高,永远达不到,我恨他们”。父亲指着电视镜头说:“你长大了也要象这些大人物一样给老子风光,当大官,挣大钱,住洋楼,有小车,有权有位,可以欺势压人”。为此,彭足放学回家不准出门,不准与人交往,要一心一意搞学习,一切爱好全部被剥夺。他的一举一动都在父母的监视下。所以,儿子说,家不象个家象个派出所,父母是所长,我是小偷,他逃避这个家,怨恨这个家。由于父亲没有很好地理解物质文化的概念,而是用物质、官位、发大财等错误的思想作误导,致使儿子走上罪恶之道路。社会上还有类似的情况,应引起我们每一个家庭深思……。

家庭在对子女进行物质文化教育的同时,一定要摆正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此言流行甚广。我们认为,在这个表示转折的复句中,两者之间的关系似乎有些本末倒置,如果能够颠倒一下前者和后者的关系,那才能成为至理名言:“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是金钱却不是万能的”。强调的重点应是后者。金钱,在一定程度上是财富的象征,但绝不是万能的。如果一门心思钻到钱眼里,就会成为金钱的奴隶,形成一种扭曲心态,以致人格残缺,蜕化并最终堕落。敬爱的周总理一生清白,将毕生精力献给祖国建设和解放事业,他没有成为百万富翁,但谁能认为他没有钱呢?他留给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足以流芳百世,万代相传。

对子女进行行为文化教育。所谓行为文化,是指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规范,如科学、教育、卫生、文化等活动准则都属于这一内容。它是提高子女素质和文化水准的根本途径,为培养子女的综合能力,参与社会竞争打下基础。

美国教育家斯特拉夫人说:对人们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得到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从这段精辟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观念文化与行为文化,是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的一种必然因果关系。

运用行为文化教育子女,日本人是做得比较好的。一名牌大学毕业生应聘于日本一家大公司,几关都顺利通过了,社长最后面试时意外地问道这位大学生:你在家替父母洗过澡擦过身吗?“从来没有过”。青年人很老实地答道。社长说你明天再来一次,不过你要替父母擦一次身,青年人一口答应。这位青年家境贫寒,父亲早逝,母亲拼命做工,得来的钱,让他考进了名牌大学,且成绩优异。当实践社长要求时,这位青年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握住母亲的脚,他才发现母亲那双脚已象木棒一样僵硬。他情不自禁的搂住母亲的脚,潸然泪下!在读书时,他心安理得用着母亲送来的学费和零用钱,现在他才知道,那是母亲用血汗换来的!次日,青年伤感地对社长说:“我能不能进公司是微不足道的事,现在我才知道,母亲为我受了很大的苦,你使我明白了学校没有学过的道理,我要照顾母亲,再也不能让她受罪了。社长听了点了点头,很好!你明天到公司来上班。

我国不少家庭对行为文化也非常重视,收到了动人的效果。曾有这样一个典型的家庭,父亲是国家的督学,省成人教育的负责人。他对子女教育非常认真,表扬子女是非常吝惜的。他不仅一生忠实地实践,而且还有朴实的理论依据。他常常说:“子女在家挨批评,在外面才会受表扬;在家里把事物看得紧,在外面才会把问题看得重”。因此,父亲一生给儿女的:是严厉多于慈爱,是冷峻多于亲热。而儿女一生回报父亲的,是虚名多于实惠,畏却多于亲近。在父亲逝世时,两个大学博士生悲痛欲绝,跪在父亲灵前,大声喊道:“这一切有什么用呢?亲情乃天下之最,名也好,利也好,功也好,禄也好,在亲情面前,又有什么值得夸耀呢?”

在父亲的告别仪式上,一位读博士生的儿子含着眼泪,说,“父亲常常教导我们:成者自成,败者自败,人生在世,要靠自己艰苦奋斗;父亲常常嘱咐我们:要争取成为最优秀者,只有自己做好从事的每一项工作,才能学到真本事,决不要投机钻营;父亲常常叮咛我们:要与人为善,广结善缘,凡事忍字当头,不要跟别人过不去;父亲常常告诫我们“欢乐时要谨慎,艰难时要坚强,多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特别是要珍惜困难时结下的友谊;父亲常常期望我们:要常怀一颗赤子之心,要有希望,不要有奢望,要知足常乐,不要贪得无厌。”这一段精彩的致词和感悟,是子女受行为文化教育的结果,是对父亲的一种精神反馈,是行为文化所产生的一种巨大力量!

是啊,父亲化着天国之音,怎么不让儿女哭断衷肠!以前总是想父亲退休后,一定要好好供养,让其安度晚年。现在想来何等幼稚,生命不由人安排。没有失去父亲的人,不懂得父亲有随时失去的可能性,与其失去后才大悲大痛,不如失去前,小心珍惜,尽够孝心,献一份子女应献的爱!

对子女进行制度文化教育。所谓制度文化,是指观念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等所包括的各种内容,用书面文字规范下来,要求家庭成员遵守的规则,这叫制度文化。

我国的家庭,从文化层次分,可分为高等文化家庭,普通文化家庭,低等文化家庭三类。进行制度文化教育的家庭只在高等文化家庭。普通文化家庭进行运转,比例只在24%以下。低等文化家庭占全国3.2亿家庭总数中的相当比例,由于文化层次低,还谈不上制度文化建设。按抽样调查显示,全国连一本书都没有的家庭比率达38%,近40%的人除课本外,基本上无书可藏。一九九四年全国人均购书仅九元。如此低下的情景,连家庭文化意识都没有?更谈不上制度文化建设了。

其实,制度文化建设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一直在家庭延续和发展。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在门上挂匾写着:“不学几何学不准入此门”。把家庭制度文化和学习自然科学有机结合起来,很富有创意。钱钟书先生的家庭制度文化要求也是很严的。一批文化名人要为他祝七十大寿!他说你们请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花一些不明不白的钱,我不接受,而且坚决反对。相反,他对别人无私帮助,非常慷慨,令人钦佩。这些言行和作风,给子女影响很大,教育很深。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在家庭中推行制度文化的人越来越多了。湖北有一位退休教师,在他堂屋上写着家训:“凡我子女,遵守家训;早睡早起,勤于耕耘;尊老爱幼,修身养性;遵纪守法,一介平民;志在天涯,学无止境;一旦为官,清正廉明;报国为家,吾日三省”。这则家训就是家庭制度文化,写得很好,对家庭和睦,子女教育,人际关系,善待事业等方面都作了规范,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对广大家庭制度文化的建设起了推动作用。

常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是社会发展的文明趋势。家规就是制度文化,既要反映国法,又要突出家庭教育,两者必须相应的结合。而且随经济的发展,家庭制度对文化必须吸收新的内容,如家庭美德,精神文明建设,国内外新的文化成果,现代科技进入家庭等等。所以,从家庭着眼,从娃娃抓起,扎扎实实建设家庭制度文化,是家庭文明、健康、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

上述简易分析,使我们知道:观念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四者有机的统一起来,全面开展各种活动正是家庭文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在我国的上海、南京、无锡、重庆等地,家庭文化建设搞得有声有色,令人耳目一新。今年九月全国总工会在重庆召开了家庭文化现场经验交流会,对家庭文化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发展家庭文化对子女立德创业的作用

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应该注意研究家庭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信息渠道的扩大,意识形态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对子女进行家庭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如教育子女成才意识的增长与重智轻德的问题;育子经济投入增加与过度关心、过度保护问题;社会信息影响增大与家庭教育可控性减小问题;多元价值观、人才观并存与子女教育标准不一问题;大中城市家庭教育有待深化与边远山区家庭教育有待发展的问题等等。为了克服这些弊病。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文化的功能作用。摆正主导方向,是家庭文化正常发展的重要措施。

家庭文化的功能作用是多方面的。比如激励功能,凝聚功能,引导功能,培育功能,娱乐功能等等。这些都是公众的认识和理论,曾对子女教育起着重要作用。比如国际象棋大师谢军的脱颖而出,与好妈妈的激励、引导、培育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作为一个电子工程师的母亲,更多地考虑了独生女儿的事业和前途,既不愿因家长干予断送一个有天才的棋手,也不愿女儿为此耽误自己的一生。于是,母女间进行了一次严肃的交谈,那时谢军才十二岁。“你很喜欢下棋,对吗?”谢军看着妈妈,从没见过妈妈这样严肃过,有点儿害怕,但依然点点头。那好,不过你要记住,下棋这条路是你自己选择的,我尊重你的兴趣,支持你的爱好。既然选择了下棋,今后,就要对自己、家庭、社会负责任!努力提高棋艺,为国家争光。谢军没有辜负妈妈的期望,如愿以偿。试想当年如果妈妈硬逼着谢军读书,压制她对国际象棋爱好,那么,现在的谢军也许会坐在大学教室里,而我国就会少一位世界棋艺名将。谢军的身后,有一位伟大的母亲。

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家庭也呈开放型状态。家庭文化功能的内涵在扩大,作用在逐步加强。特别是发展商品经济的当今,社会要求家庭文化对子女立德、成才、创业、致富的期望更为强烈,这是时代给家庭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中国的家庭,外国的家庭,都在朝这个方向发展、迈进!

家庭文化对子女有做人立德的作用。我们要走向现代化,最大的障碍,不仅是资源问题,也不仅是资金问题,更不仅是技术问题,而是人的道德水准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二十一世纪的主流是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道德和素质的竞争。因此,社会各界人士都感到加强对子女的道德教育,不单是一个家庭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世界的共同性问题。一位从事儿童教育的专家说得好:“一个人没有道德和责任感,这个人是不可信任的;一个单位的领导和职工没有道德和责任感,这个单位迟早要垮台;一个社会的公民没有道德和责任感,这个社会很难有凝聚力;一个国家的下一代没有道德和责任恩,这个国家永远没有希望”。当今的家庭子女,担负着祖国的现代化的历史重任,二十一世纪的辉煌将由他们创造。因此,加强道德教育和责任感的培养,已成为全国一种新的社会风尚。黑龙江的佳木斯一中,开展“把忠心献给人民,把热心献给社会,把爱心献给集体,把孝心献给父母,把信心留给自己的五心活动”。正是家庭文化的延续,是一种做人立德的好经验。不少家庭、学校都在仿效,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道德和责任,在子女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家庭文化对子女有好学成才的作用。改革开放的初期,不少家长一心向钱看,让子女弃学打工、经商,甚至买官走红道,在社会上产生了不好的影响。经济不断的发展,要求人们高素质的进入市场活动,这部分人的文化远远不能适应客观情况的需要,又由再就业进入学校补习文化,提高学历。现在,无论家长、子女希望“学有专长,成名成家”的占54%,有15%的家长希望孩子长大“从政当官”,有31%的家长没有特殊要求,让子女顺其发展。这些数据反映了家长、子女、社会的普遍心理,基本上符合实际情况。

学会生存,培养能力,是家庭文化对子女的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一大响亮的口号。按教育专家对实际生活的总结,应培养子女五大能力:一是培养选择能力—人生三大选择(朋友、爱情、工作);二是培养承受能力—承受挫折和不幸;三是培养竞争能力—告别嫉妒;四是培养社交能力—成功社交三大秘密(热忱、沟通、自信);五是培养合作能力—学会微笑和赞美。这些要求要转化成为现实,必须有一个艰苦的奋斗过程。世界上有许多卓有成效的人,都有过屡遭磨难的经历。贝多芬耳聋以后,并没有限制他创造出世界最动听、最美好的曲子;柴可夫斯基生活得十分悲惨,却创作出不朽的“天鹅湖”和“悲怆交响曲”;托尔斯泰一生经历磨难,才写出不朽的世纪之作。一帆风顺长大的孩子。很难创造生命的辉煌,要想自己的孩子成为有才有识的人,就应该鼓励他们接触社会,在艰苦中开启自强不息的精神源泉。

家庭文化对子女有创业兴国的作用。早在一百多年前革命先辈就说:“少年强,则国强”。这一经典论断,使多少关心中国命运的人睡不着觉。一位母亲积几十年之经验,始终不渝地向子女宣传这一思想。教育子女正确认识三个定位与创业兴国的关系。先是子女和国家的定位:子女是国家的未来,二十一世纪的主人,对祖国和人类负有责任;第二,子女和家庭的定位:父母生养子女,家庭蓝图靠子女去描绘,幸福靠劳动去创造,子女对父母和家庭负有责任;第三,子女自身的定位:子女是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今天为明天作准备,明天为将来打基础,所以要对今天和未来负责任。这些道理为子女普通所接受,因为自己的利益,前途与国家、家庭、个人息息相关,毫无夸张之意。

就拿我国大名鼎鼎的科学家王选来说吧。似乎就在一瞬间,中国的汉字印刷,跨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铸字工人不再受烟熏火烤,排字工人甩掉了沉重的字盘。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诞生,引发了一场震惊中外的汉字印刷术革命,使汉字印刷术发明人毕升的故乡,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走进了光与电的新纪元。毕升的故乡又一次挥洒着中华民族的自豪与骄傲。这一令人眼花缭乱的急速突变,把一个响亮的名字—王选,写进了中华民族光辉的史册。为什么他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据报载:他出身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受到爱国、诚实、正派的熏陶。良好的家教,造就了王选聪明、勤奋的个性……”。这说明家庭文化,在对子女创业兴国的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的口号,与家庭教育子女创业兴国,意义和目的是一样的。放眼世界,各发达国家都是如此。埃及从日本退休老人中,聘用有一门之通,一技之长,一业之精的健康老人,到埃及去办教育,培养建设者,发展自己的国家,这是很有远见的表现。同时,对我们国家也是一个启迪。

家庭文化对子女有发家致富的作用。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非常正确的方针;家庭以发家致富为中心,也是天经地义的。正因为如此,所以,教育子女发家致富,是一项重要任务。综观世界各国,有国富民富的国家;有国富民穷的国家;有国穷民富的国家;有国穷民穷的国家,其经济发展并不平衡。目前,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国家强了,也迫切要求人民富起来,这正是与国富民富的要求相适应。这一历史任务不仅在家庭中,也自然落在子女身上。因此,运用家庭文化教育子女发家致富,当父母的历史责任是极其重大的。

标签:;  ;  ;  ;  ;  ;  ;  

家庭文化对儿童教育的意义_制度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