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研讨会综述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研讨会综述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座谈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建设工程论文,座谈会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04]05-0121-07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意见》,3月20日,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在济南召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座谈会。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全新、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刘德龙、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包心鉴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内各高等院校、社科研究单位及有关部门的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的专家学者王希军、卢希悦、刘大可、刘玉安、李永清、李善峰、吴义勤、何中华、陈金钊、周向军、郝立忠、姜克俭、殷玉平、黄少安、商志晓等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山东社会科学》主编武卫华主持。本次会议也是为在《山东社会科学》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栏做准备的一次重要学术活动。与会人员围绕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现将本次座谈会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及提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目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意识形态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党和国家日益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努力工作,在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旺盛的生命力,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作出了贡献。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自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的150年以来,世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正以汹涌澎湃之势向前发展,资本主义通过对其具体的政治、经济制度的不断改良和调整,特别是在新科技革命的有力推动下,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发展潜力并成为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纪之交遭受重大挫折而陷入低潮。我国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在不断融入国际社会的同时,整个社会正处于急速转型时期,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新挑战。与会专家学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这些新问题和新挑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认真的梳理。

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旗帜和灵魂,因此,必须坚持并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但近年来,这个原本并不存在争议的问题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头脑中越来越模糊了,淡化马克思远离马克思的思想倾向在相当部分的干部群众中存在着并且还在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越来越被削弱。具体到学术理论界,公开反对或不赞同马克思主义者有之,口头上拥护而内心却不以为然者有之,抽象肯定具体否定者有之,援引西方学术思潮随意解读、任意修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把马克思主义搞得面目全非者亦不乏其人。

对此有学者认为,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目前正面临着来自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严峻挑战。就理论方面而言,随着全球化的扩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西方各种学术理论思潮包括许多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潮大量涌入,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果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就有被逐步边缘化甚至被西方理论代替的危险。从实践角度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诸多方面早已突破了原来的理论观点,但这种突破大都限于实践领域和政策层面。虽然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但如何用这两个理论武装人的头脑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而且随着实践的不断推进如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这两个理论,我们还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因此,从整体上看,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与新的实践越来越不适应,理论对现实生活的解释力和穿透力不断下降,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不强。

有学者用“四个脱节”来概括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存在的问题。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与实践脱节,这主要表现在: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用他所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及其方法去观察和分析他那个时代的资本主义而得出的结论,虽然其具有的普遍性是不容否认的,但历史的局限性和个人认识上的局限性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不能不问时间地点和条件而到处套用,这也是马克思时常告戒人们的。马克思决不可能为解决他去世一百多年以后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他没有这个义务。同样恩格斯、列宁、毛泽东也没有这样的义务。所以,原来的理论对新的实践提出的新问题不能一一作出合理的解释,有时甚至产生矛盾和冲突都是不足为奇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的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解释现实并指导新的实践,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例如,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现在,资本主义不但成功地度过了几次大的危机,而且又创造出了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的新生产力,面对这个活生生的现实,我们究竟应如何去重新阐释马克思当年提出的“资本主义的丧钟就要敲响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这些似乎已成为常识的命题才不致于导致片面性和简单化;再如,对马克思提出的曾经产生世界性震撼力量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在当代的语境中该做何理解和评价;还有,现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的状况已不同于马克思时代的状况,工人阶级的革命性大大弱化,这个问题早就引起了关心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人们的关注,因为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工人阶级才是埋葬资本主义制度的现实力量,那么“没有了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理论”还能成立吗?类似的问题还有对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认识、对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规律的认识、对剥削的认识、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的“自由、平等、博爱”的认识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对当代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大胆突破原来的确已过时的理论观点,提出新的有较强说服力的理论观点。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树立永远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要有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勇于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高度自觉。然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现状却不能令人满意。当然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还是有的,这要充分肯定,但大量存在的却是低水平的对教科书中的内容的重复,或者是对经典著作的反复引证和为讲话、文件做注释,或者是把马克思主义研究引向繁琐化甚至经院化。特别是最后一种研究倾向在学术界有愈演愈烈之势。许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对立足当代深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认识不足,甚至根本不感兴趣,总希望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拉到与现实生活隔绝的书斋中去。例如在目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大量的著作和论文的主题及推理的过程完全依赖抽象概念的演绎,热衷于纯粹的思辩,讨论的问题也多是脱离实际和毫无内容的纯形式,问题意识淡漠,为研究而研究,甚至干脆玩文字游戏,把充满现实精神和批判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用现代西方各种思潮的晦涩艰深的哲学话语解读得连专业学者都不知所云。第二,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破”与“立”脱节。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等几次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研究实现了历史性的拨乱反正,对原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学科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破”的比较多,但真正“立”起来并且“立”得住的东西较少,在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上学术界的认识分歧相当大,短期内似乎很难取得共识。当然理论研究中存在不同的观点和主张是正常的,但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如果长期处于这种态势,那么对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稳定社会无疑将产生消极影响。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延续多年的原苏联教科书体系早被打破了,但在如何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的问题上却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相互否定,“破”多“立”少。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及教材体系建设脱节。由于思想认识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除了我们党已有明确意见和规范表述的理论观点外,学术界提出的许多创新性的理论观点很少被吸收进教材。更重要的,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一些理论观点也没有写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教材中,这种状况极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第四,马克思主义论坛和讲坛脱节。与上面谈到的情况密切相关,论坛上的马克思主义早已突破了原先的教科书体系,但教师在讲坛上又必须以相对论坛而落后的教科书进行讲授,尤其是在各种正规的考试中,均以教科书中的表述为标准答案,也就是说讲坛如何吸收论坛的最新研究成果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于是就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即使你不相信也要照着讲、照着答”的极为尴尬的局面。

此外,还有与会学者指出,制约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的有机性,即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其实,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能也不应该被肢解。但从恩格斯到列宁形成了这样一个解释学传统,即把马克思主义分成三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当然这有具体的原因,如恩格斯是出于对杜林进行批判的需要。但我们现在却把这种在本质上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精神的相对的划分绝对化、固定化和体制化,人为地造成三个学科的隔离,这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内部造成了阻碍其创新和发展的机制。因此,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一定要克服把马克思主义机械地分成三部分的缺陷,真正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有机性和整体性。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

与会专家学者在深刻分析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在当前的背景下,中央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下决心解决深层次的问题非常必要和及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大家也指出,要把中央的文件精神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水平,首先必须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生命力,即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现实意义问题。它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干预现实的能力和权力的不同看法。对这个关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全局与基础的重大问题,绝大多数与会学者认为,在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理论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西方某些政客、右翼学者和国内的少数人坚持的那种激进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主义无用论”是错误的,任何严肃认真的学者都不会认同这种论调。有学者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现实性表示怀疑甚至否定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方式不科学。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像有的人通常理解的那样是一种具体的对策性的研究,它只是为我们观察社会历史、观察世界、观察人的存在状况提供了一种运思的方式。马克思主义当然有许多针对某些具体问题所作出的结论,这些具体的结论随着时过境迁也许早已没有原来意义上的价值了,但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把这些具体的结论当作载体来理解,因为它承载着的是马克思观察世界、思考和分析问题的独特方法。所以,不应把马克思主义理解得很狭隘很死板,否则马克思主义很容易被“误读”。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是对现代性的一种“诊疗学方案”,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永远具有对现实的反思和批判能力。西方马克思主义还要“回到马克思”,还要到马克思的思想武库中寻找批判现实的武器,这绝对不是偶然的,很值得我们深思。事实上,只要产生和掌握一种理论并受这种理论指导的实践还有生命力,那么这种理论就仍然是有效的;当它所反映的那个历史时期还没有被超越时,它自身也是不可能被超越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指向是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超越,而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仍然是现代性宰制我们的时代,马克思主义所表现和反映的那些历史因素直到目前尚未被超越,所以,现在企图超越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幼稚的想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生活在当今时代的人们都是马克思遗产的继承人和享用者,无论你拥护还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结论都是这样。

另有学者把上面的这种过于抽象的论证进一步具体化后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和现实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第一,马克思主义早已与人类历史上创造的所有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一起构成人类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所有后来人产生影响。在当今时代,我们要想绕开马克思而开创新的生活是完全不可能的。我们在很多时候都必须回过头来看看马克思曾经说过些什么。其次,马克思主义是在思想理论上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的象征,只要资本主义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对立面还存在,马克思主义就不会过时,它就仍然具有干预现实的能力,仍然具有相当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立足新的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它是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赋予自己以现实性和现实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它内在地要求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只有面向现实并干预现实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否则,马克思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就会被窒息。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之所以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归根到底,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包括广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抛弃了教条主义的做法,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和现实意义提供了最为生动和丰富的理论素材。

第二,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体系?它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对此,与会学者指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就必须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有机性和整体性,从宏观上和总体上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研究,也就是加强元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要从根本上搞清楚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它到底是什么,它的理论体系、功能、特征、形态如何。作为马克思的思想和学说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与后来的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似乎早已解决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在这些问题上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的根本特征是概念化、表面化和独断化,往往似是而非,并没有做过严密的学理性的分析研究。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超越,它的本质特征是它的科学的批判精神。

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立场观点和方法,给人们认识世界和人本身提供一种参照和思考的框架。我们经常讲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不是要按照马克思讲的某句话去办而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所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体系,关键是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即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是什么。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以小农经济为背景的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的消极落后的因素对我们诠释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对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把社会主义做“绝对平均主义”的理解的倾向即使现在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这导致了马克思主义的庸俗化。

有学者在考察了国内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中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种表述后指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学说和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这三种观点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真理性和在一定时期内的解释上的合理性,但同时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的主题和核心问题应是人的全面发展。因为马克思多次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所谓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将其规定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最有现实意义和价值的思想,它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断优化人的存在及发展环境,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重要的意义。

还有学者认为,在解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时候,“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值得我们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深入研究的理论参照系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种思潮对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都提出了极为深刻的理论见解,全面把握它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理论得失有助于我们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的认识。

第三,在当今时代,我们应以怎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产生于19世纪古典资本主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有很多具体结论在今天已经不适用了。对于这样的结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毫不吝惜地把它们抛弃。我们要使马克思主义面对现实,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因此,必须坚决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神圣化的倾向,要知道,实现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和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生长点都在生动的现实生活之中。与教条主义不同,还有一种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我们也要坚决反对,那就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垮台,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国际范围内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思潮甚嚣尘上,“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历史终结论”为许多人津津乐道,还有人不失时机地抛出了“马克思主义行将销声匿迹”、“马克思主义已经死亡”的论调。这股思潮对国内理论界的影响不容低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彻底肃清这股思潮的消极影响。

还有学者深刻地指出,当前,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方面还有一个问题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即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存在不同的理解,也就是说,同样是反对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主张马克思主义应与时俱进,但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论上的致思趋向。在本次座谈会上,这两种观点都有所反映:第一种是在认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立场方法的基础上来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和与时俱进。当然这种认可并不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万古不易的绝对真理而到处套用,而是承认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思想理论体系是客观性的存在,而且认为这个理论体系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因此,所谓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就必然是坚持和发展的辩证统一。所以,学术界不能妄谈发展马克思主义,首先我们要老老实实地做马克思的学生,要深入到马克思的心灵世界中去,彻底搞清楚作为客观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内涵,只有这样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有逻辑前提。对于这一点学术界应进行深刻的反省。勿庸讳言,现在我们的一些理论工作者的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很令人怀疑的。第二种是在根本否认有一个客观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前提下提出所谓发展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应与时俱进的。这种观点认为,任何思想主要是解释者研究者的思想。他们根本否认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甚至根本否认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理论体系的客观存在,在他们看来,马克思主义只是一些可供后人任意解释的文本和材料,因而,所谓研究和解释马克思主义就是完全按照解释者个人的主观意志来“制造马克思主义”,而所谓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其实质就是把他们自己制造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呈现于世人的面前。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回到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回到马克思”是本次座谈会上与会学者最为关注且讨论也最为热烈的两个话题。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学者认为,要区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两个不同的概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的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着不断的切磋和互动,产生的结果有的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但有的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风格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在克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产生的各种错误思想后形成的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先后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们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思想体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它们在积极总结党和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个基本问题的认识,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有学者在回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后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发生三次历史性的飞跃形成三大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是坚持了以下几点:第一,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反对否定和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倾向,又要反对机械僵化地照抄照搬马克思具体结论的倾向。第二,立足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讲,三大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都是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勇敢地冲破当时的种种思想禁锢和理论框框后取得的。实践不断向前发展,解放思想也永远不会完成。第三,坚持以现实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唯一途径。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干预现实生活的能力的源泉在于它与当下的人民群众的实践、当代的各种理论思潮进行深入的对话,从而使那些反映时代要求和时代精神的因素进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中国现实构成的“问题域”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阈”相融合的区域内展开的。一旦离开现实,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在自我孤立和封闭的系统内的自言自语。

另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巨大的理论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辉煌的一页,但也有深刻的教训。如,我们曾把“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片面地理解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真理”,而人类创造的许多优秀的文化成果都是应当抛弃的糟粕,进而把马克思主义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序列中粗暴地隔离出来,不恰当地赋予马克思主义以理论上的独断的权利,这不但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也阻塞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道路。再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神秘化,认为只有党的领导人才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资格和权利,而普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只能“照着讲”、“顺着说”,做些注释之类的工作。还有就是没有正确处理政治和学术的关系,政治权力对学术研究进行了很多不应有的过多的干涉,使许多本来是正常的学术争论变成了一边倒的政治大批判,从而造成了许多学术理论研究上的禁区,阻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健康发展。如此等等。所以,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要正确处理党的指导思想上的一元与理论研究上的多元的关系,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的思想理论成果来丰富和充实马克思主义。要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世界化的关系,克服那种仅仅在中国系统中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极端狭隘的认识和做法,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置于世界范围内,以便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深刻揭示其发展的规律性。比如我们要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至少要把苏俄的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纳入考察和分析的范围,没有比较,闭目塞听,就难免形成一些成见甚至偏见,这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顺利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另外就是要肯定普通党员和群众也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资格和权利。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不要老是“眼睛向上”、“看风使舵”,而要面向群众、面向实践,须知人民群众的生动的实践和首创精神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关于“回到马克思”这一近年来在学术界引起热烈讨论的命题,与会学者也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有学者认为,15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经受了各种严峻的考验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世界化进程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与此同时,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和人为地附加到马克思主义身上的因素也越来越多。清除这些非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即“回到马克思”,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逻辑起点。

还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要求的理论视角分析“回到马克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认为,由于文化传统的巨大差异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出现某些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是不可避免的,而最能产生“连锁反应”的是对马克思学说本身的“误读”。因此克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错误理论观点,继续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必须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上的“正本清源”,即“回到马克思”。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由坚持和创新这两个相互联系和渗透的方面逻辑地结合在一起的。但是无论“坚持”还是“创新”都是以对马克思学说本身的全面正确的理解为前提的,否则,“坚持”的也许并不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而“创新”更不会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创新。道理很简单:连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还没有弄清,怎么去发展马克思主义?如果完全抛开马克思主义再搞一套则另当别论,但只要是说“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那就必须首先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究竟意味着什么?正是在这一点上,由于时代的限制、我们学者的学术素养的限制、文化背景的限制,使得我们到现在仍然没有真正完成这项任务。所以我们还是要经常地“回到马克思”。只有“回到马克思”,才能准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本质内涵,才能不断深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才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所以说“回到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只有“回到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有客观的坚实的逻辑基础;而只有使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与现实的深入对话中超越马克思思想中的某些局限,从而生动地再现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而这恰恰是真正的“回到马克思”。

关于“回到马克思”的具体含义,与会的大部分学者认为,“回到马克思”并不是回到马克思的具体的个别的结论,而是回到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回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当然对马克思的学说及其发展进程进行深入的考证是完全必要的,它能纠正我们对马克思的某些“误读”,但我们一定要明确:仅此并不能足以保证我们真正“回到马克思”,这不是“回到马克思”的主要部分,更不是全部。

不过也有学者对“回到马克思”提出异议,认为马克思主义产生已经150多年了,再“回到马克思”没有必要和可能。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在于与时俱进。虽然创新的前提是坚持,但坚持不是“回到马克思”,尤其不能回到马克思本人。现阶段,我们的思想要统一到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上来。

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有学者指出,中央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意义重大。实施这项工程应围绕三个层面的任务展开:第一,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如何站在当代的视角上进行审视,这是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的切入点。通过审视,分清哪些是应该坚持的,哪些是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哪些是需要摈弃的。第二,要围绕“三大成果”来进一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和基本规律。第三,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来分析和回答当代世界和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这三个层面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另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涉及学科众多,建设任务艰巨。必须周密规划,认真组织实施。第一,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是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首要工作。第二,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史、实践史、认识史等方面全面揭示马克思主义的150多年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史。第三,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第四,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创新。

还有学者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必须有良好的适合理论创新的环境。理论创造需要心灵自由的环境,如果没有一个宽松的环境,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很难。马克思主义是在论战中诞生的,它从来不惧怕论战。现在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非常缺乏论战的精神,没有深入的充分的理论对话,没有不同观点之间的激烈的思想交锋,真理就不容易被发现,也很难达成共识。

收稿日期:2004-04-20

标签:;  ;  ;  ;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研讨会综述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