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未成年人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未成年人论文,浅谈论文,民族精神论文,弘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大约有3.67亿,这个超过总人口1/4的群体将是我国未来十年、几十年后的国家建设者,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状况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而我国目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现实不容乐观,重智轻德的现象更是令人担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门科学,不是凭一阵宣传鼓动、一两个活动就能够奏效的,它既是当务之急又是百年大计,我们应该将它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的任务来抓。此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千头万绪。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则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强盛的巨大动力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生存和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带有民族特点,反映一个民族精神风貌的意志和品格,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感情的集中体现,是促进民族繁衍生息、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制度下,都不可能没有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以爱国精神为核心的振奋的民族精神,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国家,如果不对它的国民和下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无从谈起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当今世界,伴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碰撞,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再加上霸权主义横行,恐怖主义肆虐,使各国都越来越重视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来培养民族精神。美国以“9.11”事件为契机,加强公民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强化“美国精神”;日本则处处以民族危机感为切入点,来强化其“日本精神”;俄罗斯近年也先后制定了对青年对全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新加坡用“国家至上”的价值观对其国民进行教育,以增强“新加坡人”的民族认同感和为国效忠意识;韩国政府用推崇“身士不二”来培育“韩国精神”。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如果没有民族精神的凝聚,就很难维持长期的统一和稳定,也难以壮大和发展,更难以在国际竞争中取胜。民族精神一直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复兴、崛起的力量源泉,无论是近代还是现代,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在国家危难和困难的条件下,能够坚定不移,斗志弥坚,并最终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靠的就是这种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又在我们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创造辉煌业绩的同时,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充实。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在经济全球化、多元文化的影响渗透下,一些未成年人对于祖国的概念越来越淡漠了,并且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如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现象的出现,使得一些未成年人盲目地崇拜西方的一切,甚至蔑视我国的文化和政治制度,对我们的祖国失去了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在未成年人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曾深深地体会过落后就要挨打地严酷事实,这个落后通常指的是经济上、物质上的落后,但比物质落后更可怕的是民族精神的失落,一个民族在精神上的萎缩、矮化导致的落后、弱势,会导致这个民族实际意义上的消亡。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制度、机构等只是它外在的形式,而人民对国家的认同则更多的是感情和道义上的,这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国家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民族精神具有极强的育人功能和激励作用
未成年人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俗话说撒什么种子结什么果,如果在这个阶段我们能从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做起,对他们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使他们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就会在他们的幼小心灵里树立起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就会激发起他们为建设祖国、为使祖国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还会使他们在光怪陆离的外来文化面前,提高鉴别能力,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世代相传的美德。如公而忘私、造福社会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高度责任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志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怀;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诚信、自强、慎独、修身等做人的优秀品质等等。这些传统美德,都已深深地熔铸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之中。到了近代这些传统美德又随着中国革命的进程,被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地发扬光大,并融入了带有时代特色的新的内容,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如革命战争时期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让未成年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和活动中,学习、接受、实践这些精神,进而逐步渗透到他们的心灵深处,形成他们的意志、品德,使伟大的民族精神得到弘扬和培育。
三、在未成年人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对未成年人的民族精神的培育,要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引导广大青少年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经历的深重灾难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往的思想道德教育之所以效果不甚理想,往往流于简单空洞的说教,使孩子们知行脱节,所以我们要从根本上更新教育理念。教师和家长要真正关心孩子们的成长,引导他们充分地体验、感悟中华传统美德。在这方面许多教育工作者做了有益的尝试,许多好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开发民族精神的课程资源。在我们现有的语文、思想品德、生活等学科教材中,蕴涵着许多弘扬民族精神的优秀篇章和内容,我们的教师、辅导员、家长,可以深入地挖掘教材中的课程资源。还可以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进行课程的研发,利用隐藏在学校、家庭、社会中民族精神的课程资源,进行民族精神的培育。引导青少年去感受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激发青少年的内在感情。让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更显其重要作用。
2、开展与民族精神有关的专题教育活动。中国的民族精神博大精深,其内容之一就是求真务实精神。自古以来中国人笃信的就是实事求是,为了让青少年了解认识到这一点,可以组织他们开展这样的系列活动:以快乐发现篇、快乐实践篇、快乐辅导篇、快乐辐射篇为主要活动内容,逐步形成诚信教育的层级目标,整体设计诚信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开展道德实践体验活动中注重道德品质和知、情、意、行等心理与行为的整体性融合,注重诚信教育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还要将民族精神与体验教育相结合,孩子们在实践中更能领会民族精神的内涵,组织他们到工厂、农村、部队、社区访问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以及离退休老人,聆听他们的先进事迹,学习他们的优良品质,让孩子们明白支撑起中华民族历史的、推动现代化社会前进的正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民族精神。
3、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也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考虑、认识问题,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例如有的学校开展了“六个一”活动:看一本记载中华民族精神的书;收看一个讲述中国传统美德的电视节目;学唱一首歌唱祖国的歌曲;做一件能反映传统美德的好人好事;写一篇读书心得或实践体会文章;设计一句社会公德用语等。也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设计活动方案、自己开展活动。
4、民族精神的培育,既要重视传统的教育手段,更要采用现代化先进手段,尤其要重视网络的作用。截止去年六月底,我国网民已达6800万人,其中青少年占83%,今后增加会更快。我们必须不失时机地抢占这块阵地,增设专门的网站,增加网页,用网络拓宽民族精神培育的渠道。
对未成年人民族精神的培育,只要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讲究观念和方法的创新,摒弃单一的说教,实现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的统一,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知、情、意、行的统一,做到潜移默化、润“心”无声,就一定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标签:民族精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