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工业工会工作的调查与思考_企业工会论文

江苏省工业工会工作的调查与思考_企业工会论文

关于江苏省产业工会工作的调查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苏省论文,工会工作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096(2003)03-0029-03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产权制度改革的步伐加快,尤其是党的十五大以来, 我省积极推进中小企业改革,加快国有资本的有序退出,全省中小企业改制面已超过80 %,国有资本的减持也将在两年内从中小企业基本退出。在这样的大趋势、大环境下, 我省产业工会组织自身建设,以及产业工会工作内容、工作的方式方法必将发生重大的 变化。就此,我会对系统内部分产业(集团)工会的组织状况、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借 以研究全省产业工会的建设与发展。

一、基本情况

我省各市产业工会长期以来设立于产业(工业)局内部,近年来与产业(工业)局共同经 历了优化资源配置的经济结构调整,机构改革与撤并。从原来的产业(工业)局转制为国 有独资控股公司,继而又进行跨行业的资产整合重组,形成目前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 司。各市行业重组情况不同,形成了多种模式的行业组合集团,产业工会也从原来单一 行业的产业工会成为跨行业的企业集团公司工会。

各市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参与组合后,主要有三种类型:(1)原行业管理局改制为资 产经营公司,产业工会变化不大,如无锡、常州市;(2)多行业合并形成资产经营公司 ,如苏州创元集团、扬州机电冶轻、南京的化建(冶建化)集团;(3)一些市的建材行业 撤消了产业集团,故也无行业工会,此外,泰州、宿迁市无市级产业工会。调查结果显 示,产业(集团)工会组织在机构调整中基本健全,工会主席(负责人)配备到位;在机构 精简中,工会干部职数相应减少;工会干部兼职已成趋势。在我们调查的19家产业(集 团)公司工会中,工会编制36人,专职工会主席(负责人)2人,占总数的5.6%,有94.4% 的主席(负责人)由党委副书记兼任或同时兼任其他职务;产业(集团)工会在公司的行政 管理上,大多数归属于企业集团的政工部(综合部),工会对外独立,工会工作有专人负 责。

随着产业局转制为公司,行业管理职能转变,进而又由于资产关系的变化,使各市产 业工会的工作思路、工作的方式方法等不断地在调整。各产业(集团)工会工作由原来的 以产业工会为主、指令性工作为主、大统一活动为主转变为以基层工会工作为主、服务 指导性工作为主、专题调研为主。工作方式不搞统一步调、统一形式,采取分类指导, 结合厂情、厂况指导基层工会,通过抓树各类工作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行业整体工 作水平。苏州、无锡、常州、扬州等各市普遍采取建立健全各类网片组织,搞活基层工 会。有的按工会专项业务建网,有的按企业性质建片组,有的按地域划分片组等,结合 工作指导与交流,定期开展活动,提高基层干部素质。

苏州创元集团工会是全省机械行业工会工作的排头兵,他们在苏州市产业重组后,成 为具有机械电子、物贸、长城、创元科技上市公司等四大集团组合的大企业集团,公司 工会专职人员2人,下属企业工会包括各种类型、不同所有制企业工会共140个,公司工 会受市总委托行使行业工会职能。在这种人员精简、管辖范围扩大的情况下,他们把工 作重点落在:抓基层组织建设、抓工作片、网络建设上,通过年度目标管理制、跟踪检 查通报制、重大项目奖励制来推动全局工作。在制定年度目标时,公司工会适应多种经 济发展形势,针对企业情况分类指导考核。如对国有控股企业,工会工作全面要求考核 ;对外资企业除一般要求外,重点在双爱双评活动上;对非公企业重点考核职代会、集 体合同工作,创建合格职工之家活动;对空壳企业,针对他们面对的是下岗职工,重点 考核帮困调查、困难职工建档立案以及涉及下岗职工利益的工作程序规范化等方面的工 作。

在走访调查中,看到、听到、感受最多的是企业改制工作。全省各市产业(集团)资产 经营管理公司已接到政府下达的任务,即两年内完成国有股权从大型企业全面下降,国 有资产从中小企业基本退出的改制工作。因此,作为产业工会组织,当前重中之重的工 作就是全力支持改革。从调查来看,各市产业工会主席都参加了改制领导小组,在源头 参与,把好政策关,维护好改制企业职工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在改制进程中,工会 努力做好职工队伍的稳定工作,为企业改制创造了平稳的环境。

南京机电产业集团工会、化建集团工会、镇江机械资产经营公司工会等在企业改制中 做了大量工作,保证了所在企业集团的改制工作顺利进行。常州机电资产经营管理公司 下属的47家企业,改制面已达90%。他们做到了每家上报的改制方案必须经职代会通过 ,并附上职工代表的全体签名。由于改制涉及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对于每个改制的 企业,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职工咨询、上访接待工作,公司工会积极配合行政,下基层宣 传解释有关政策,为职工释疑解难,使改制平稳进行。仅2002年上半年就完成了6家企 业的改制工作和一家企业的破产工作,妥善安置职工4084人,成效显著。

二、产业工会面临的问题

产业局的转制与撤并,资产经营公司的机构、人员精简,使产业(集团)公司工会自身 受到很大冲击。其一,在人员配备上,编制削减。过去单一行业工会编制3-4人,现在 包括几个行业的集团公司工会只有1-2人,工作量明显增加;其二,在工作兼职方面, 兼职趋势严峻。除了大多数工会主席由党委副书记兼任外,其他工会干部都不同程度地 兼职,有的兼人事、宣传工作,有的兼办公室主任、政工部长工作,有的一身兼任包括 女工、老干部、侨务、高知、共青团等多项工作,使工会干部工作应接不暇,整天忙忙 碌碌;其三,产业工会在公司所处的位置、关系不顺。大多数集团公司在机构改革时, 在行政管理上将工会放在政工部或综合部门内,工会对外独立,有专门办公地点。但也 有的集团公司,政工部工作人员合署办公,分工不分家,工会工作有人干,在行政级别 上,工会负责人处于政工部部长的管辖之下。在以上这种状态下的产业(集团)工会,很 难说能够在新形势下,开拓创新,打开工会工作新局面,发挥出产业工会所特有的作用 。

我们知道,在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产业工业局,具有行业管理职能,除管理本市、县 系统内企业外,部属省属企业也由当地产业局代管,因此,建立在产业局内的工会组织 自然就代表了该市的行业工会,发挥相应的作用。随着以资产为纽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 建立,原来产业局改为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所代管的部属、省属企业被分离出去,大批 的中小企业随着国退民进,与集团公司脱离了资产关系,如常州机电资产经营公司只剩 下与集团内部9家企业存在的资产关系。尽管目前集团公司仍受命履行部分行业管理职 能,但资产这个纽带不存在,行业管理的力度也将大大降低,产业(集团)公司工会工作 也存在相同的问题。从发展趋势看,两年后,停止集团公司收取企业的管理费,或财政 停止拨款补贴,集团公司将不再行使行业管理职能,无资产关系的中小企业将会落到区 域管理,集团公司工会将仅仅作为企业工会,到时,其行业代表性彻底消失,同时也失 去了“市级产业工会”的地位、作用。

还要看到,目前所称的“市产业工会”,实际上其代表性已经成为问题。从它所代表 的企业范围来看,除了部属、省属企业分离出去外,一些在国企重组调整中,有规模优 势、竞争优势和产品特色的骨干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也从集团公司独立出去成为大企 业集团。此外,近年来在行业中涌现出许多有实力、有影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新建企 业,它们的管理在区、县、乡镇。实际上,一些原来的产业局(公司)经过不断改革调整 ,已经成为一批困难企业的维持会,其主要任务就是对这些企业进行改制。

长期以来,省级产业工会的工作基础、主要的工作重心、对象是市产业(集团)公司工 会,在工作上,形成了抓住、抓好了市产业(集团)工会,也就抓住、抓好了全行业工会 工作的思路。但是形势的发展变化,需要上级产业工会必须改变过去的工作思路、工作 方式方法,扩大工作基础、工作对象,保持与时俱进,增强行业的代表性和凝聚力。

三、产业工会应着力研究解决的问题

我们建议:在市总设立与上级产业工会对口的部门,成立产业工会工作委员会;或者 在民间成立“行业工会工作联合会”,由市总牵头,各大企业集团工会作为代表,联络 全市同行业企业工会。

在计划经济年代,工业发展主要集中在城市,省级产业工会的工作重点、工作对象也 一直局限于市区,主要针对国有、集体企业。随着改革开放的形势发展,大批新建企业 的崛起,加上国企改革,国退民进步伐加快,使得我省在非公企业的从业人员已经超过 全省职工总数的二分之一。在这一形势下,如果我们仍然抱着过去的东西不放,就会丧 失产业工会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需要产业工会调整工作范围,工作对象,树立大行业的 观念。省级产业工会可以实行联合制、代表制的形式,任命全省行业内重点骨干企业、 有影响的企业工会主席为代表,以此增强行业代表性和行业凝聚力。

对于省级产业工会,面对市产业工会逐步弱化的趋势,面对大批崛起的新建企业,如 何发挥产业工会的作用,增强行业内企业工会的活力,这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我们不可能直接面对所有企业,但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在不同层面上去覆盖行业内 大多数企业,把我们的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如,对在省内有一定影响、代表性的企业 ,按企业规模或企业性质,如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等等 ,分别成立工会工作协作组;对重点行业、特殊行业,通过成立全省行业工会工作协作 组,发挥协作组成员单位的作用,带动、搞活全行业工会工作;我们还可以调动省、市 经委同志的积极性,发挥省行业协会的作用,利用他们的长处来弥补我们的不足。如: 泰州市没有市级产业工会,市区党委级别的企业归经委直管,其他中小企业由区、县、 乡镇落地管理。对此,我们除与区行业工会、经委工会建立了工作关系外,还委托市经 委行业办的同志协助了解掌握行业内其他企业工会有关情况,以便我们全面了解、评估 行业工会工作。

收稿日期:2003-03-21

标签:;  ;  

江苏省工业工会工作的调查与思考_企业工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