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工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_煤炭论文

煤炭工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_煤炭论文

煤炭工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煤炭工业论文,道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煤炭工业经过40多年的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尤其是取得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煤炭工业在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走的是一条粗放发展的道路。粗放发展主要依靠不断扩大投入、过高地消耗资源为代价换得经济的快速增长,这种粗放型的高速增长方式,在未来的发展中是难以为继的,煤炭工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一、煤炭工业粗放发展的主要表现

1.主要靠外延扩大再生产

煤炭工业粗放发展,着力于外延扩大再生产,走的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的速度型发展路子。这种高速度不能持久,出现大起大落大波动,这是我国煤炭工业40多年发展过程中最深刻的教训,在1958~1978年的20年间经历了三次大起大落,两次重大调整。由于1958~1960年三年矿井建设规模的急剧膨胀,导致比例关系严重失调,不得不从1961年开始进行了近5年调整,停建了456处矿井,浪费和损失巨大。“五五”计划时期前3年,在经济工作中求成过急,重犯急躁冒进错误, 被迫进行了第二次调整。几十年来煤炭工业在发展速度过热的粗放发展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从统计资料看,1976~1992年的17年中,共建成投产生产能力25764万吨,其中新建井能力为18496万吨,占投产总能力的71.8%,大都属外延扩大再生产性质。在“国家、集体、个体一起上”的政策指导下,全国各地的村办、个体办的小煤矿、小煤窑发展很快,据1992年统计,已有9万多处乡镇小煤矿遍布全国28个省市区, 这些乡镇煤矿的发展主要靠外延扩大,其煤炭产量比重已由1981年底的5.5 %增加到1992年的42.5%。乡镇煤矿的发展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然而乡镇煤矿的继续发展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2.用人多,职工素质低下

煤炭工业以粗放的发展,长期以来把产量和速度作为追求的目标,并且在追求产量和速度时,靠大量增人的办法来完成生产任务。尤其是1958~1960年许多煤矿采取“人海战术”的办法搞生产。仅1958年,全国煤矿就增加了250万人,煤矿职工总人数由1957年的101万人,猛增到351万人,增加2.5倍。即便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量增加人的局面仍没有改变,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平均每年大约递增10万人左右。

煤炭工业粗放发展不仅反映在用人多,并且表现在煤炭职工的总体素质上。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抽样资料表明,全国国有重点煤矿工人中文盲和半文盲的人数占12.1%,小学程度的占30.8%,初中占30.7%,高中占10.8%,大专占0.6%,工程技术人员占职工的比例不到2%;煤炭行业的1.26万正副矿长、正副处长中,初中以下的占63.9%;大专程度的仅占29%。煤矿职工素质的低下是煤炭工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必须高度重视提高职工的素质。

3.产品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

我国煤炭工业一直以高速度增长,1993年全国产煤115137万吨,成为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但目前全国原煤入洗量每年约有2亿吨, 只占全国原煤总产量的17~18%,这与一个煤炭生产大国是极不相称的。世界上一些国家的煤炭企业,都选择了以煤为原料进行深度加工和发展煤炭以外产业的综合经营方式。我国煤炭工业由于长期实行单一产品结构,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低下。据统计,1990年国有重点煤矿亏损面达96.4%,亏损额高达119.99亿元。煤价放开后,1993年仍有76%的国有重点煤矿亏损,亏损额达32.6亿元;1994年亏损额仍达19.5亿元。造成煤炭工业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粗放经营、产品结构不合理。

二、煤炭工业粗放发展的弊端

煤炭工业粗放发展带来不少弊端,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资源浪费严重

据统计,全国9万多处乡镇煤矿中。 未经批准非法开采的矿点就有4万多处,有70%的乡镇煤矿根本不具备“五消灭”(消灭独眼井、 自然通风、明火、明电、非防爆设备)要求。这些煤矿技术装备落后,乱采滥挖,资源回收率大多在10~20%之间,有的甚至低于10%。按15%的回采率计算,1993年乡镇煤矿4.72亿吨的产量耗费了31.47 亿吨煤炭资源,使26.75亿吨煤炭资源无法回收,资源浪费惊人。

2.污染严重和生态环境破坏

煤炭行业是排污大户。煤炭在我国能源构成中1988 年已上升到76.1%,这个比例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改变。 由于我国煤炭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程度低,煤炭能源利用率相当低,包括煤炭在内的能源利用率只有30%,能源消耗系数比发达国家高4~8倍。大量燃烧煤炭等化石燃料,使土地和水酸化,导致了森林的毁坏,造成了土地退化和沙漠化问题,致使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3.冗员严重,劳动生产率低下

我国煤炭工业发展是高速度的,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却是低速度的。1993年,我国原煤产量达到115137万吨,比1949年增长了34.2倍,原煤产量的平均年增长率高达9.7%,这个速度在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 在世界煤炭发展史上也属罕见。由于粗放经营,高速发展依靠大量增人,较长一段时期内,职工人数增加的幅度超过了煤炭产量增长的幅度,劳动生产率徘徊不前。例如,国有重点煤矿的全员效率,1965年为0.863吨/工,20年来一直徘徊在0.9吨/工左右,直到1986年才突破1吨/工, 达到1.001吨/工。1991年国有重点煤矿职工人数达到268.8万人, 生产4.8亿吨煤炭,而澳大利亚只有3万煤矿职工,生产2亿多吨煤炭, 两者相差近40倍;美国1991年只有14.3万煤矿职工,生产9亿多吨煤炭, 与美国相比相差近50倍。近年来职工只进不出,致使职工队伍不断膨胀,煤炭企业富裕人员高达100多万人。严重的冗员, 困扰着煤炭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4.技术进步停滞

煤炭工业为了追求产量高速增长,存在拼设备的倾向。据统计,现有综采设备470套中超过服务年限亟需更新的有132套,占28%;现有生产矿井约有1/3需进行技术改造,而资金尚无渠道。 由于煤炭工业处于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的粗放经营状态,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煤炭工业技术状况的差距(如表1所示)。

表1 1990年主要产煤国家煤炭工业主要指标

项 目中国 美国 原苏联德国

煤炭产量(百万吨) 1079.9933.3703.0433.2

矿井采煤机械化程度(%) 65.1 99.9 96.8 99.9

其中:综合机械化程度(%)35.5 90.0 78.6 99.9

煤炭工业职工人数(万人)762.0 15.5 220.027.8

矿井平均效率(吨/工)

1.217 18.402.10 4.27

事故死亡率(人/百万吨) 1.40 0.0721.00 0.54

项 目印度 波兰

澳大利亚

煤炭产量(百万吨) 220.0215.6 210.2

矿井采煤机械化程度(%) 13.0 98.0 100

其中:综合机械化程度(%) 5.0 91.0 99.0

煤炭工业职工人数(万人)77.4 44.0 2.7

矿井平均效率(吨/工)

0.54 1.90 14.94

事故死亡率(人/百万吨) 0.84 0.50 0.08

项 目 南非 英国

煤炭产量(百万吨)134.589.2

矿井采煤机械化程度(%)

99.5 100

其中:综合机械化程度(%) 49.0 99.0

煤炭工业职工人数(万人) 8.2 7.8

矿井平均效率(吨/工) 9.0 4.7

事故死亡率(人/百万吨)

0.13 0.13

从表1不难看出,我国煤炭工业技术水平低, 是导致我国矿井平均效率低下、而百万吨死亡率却居世界主要产煤国之首的一个主要的原因,这是煤炭工业粗放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唯一的选择

我国煤炭工业在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基本上走的是一条粗放发展的道路,这种粗放发展,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必须寻求一条良性循环的道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唯一的选择。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安居乐业、永续发展。1992年6 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可持续发展,通过了《21世纪议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做出了履行《21世纪议程》等文件的承诺,并率先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这是世界上首部国际级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是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又相对短缺, 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2~1/3,经济和科技水平都比较落后,环境问题的恶化又十分严重, 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必然选择。

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几点思考

1.更新观念,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是80年代初提出的,80年代后期逐步形成系统观念。实现可持续发展议程,是全社会每一个人共同的责任。必须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人人都来关心和参与这项伟大的事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需要有战略眼光和为子孙万代造福的观念,从现在起通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伟大目标。

2.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煤炭工业历来废渣、废水、废气以及粉尘污染相当严重。煤炭在开采的过程中,同时要排出大量的矸石,每年排放量约1亿吨。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矸石山约1200座,正在自燃的有110座, 经过灭火处理解决自燃问题的矸石山只占自燃矸石山总数的31.5%。矸石山在自燃过程中,要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如CO、SO[,2]、H[,2]S等,其中尤其以SO[,2]危害最大。另据1982年统计,全国120多处选煤厂排放的煤泥水大约有7250 万立方米,有18条长度大于550公里的主要河流被污染。此外, 煤炭在储装运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粉尘。据中国企业环境状况调查,包括煤炭在内的能源行业是排污大户,能源行业污染企业都在70~100%之间。

环境污染是当今人类共同面对的全球性灾难。世界工业化各国都先后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改善环境需要相当的资金投入,很多国家是在人均GNP达到几千美元时,才开始全面治理环境的。 我国目前人均GNP只有400美元,既缺资金,又缺技术,短期内又不可能在治理环境方面增加大量投入。由于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与条件低下,我们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坚持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使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的速度与煤炭工业发展的速度上协调。

3.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范围很广而极其复杂的伟大事业。走可持续道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这些难题的解决,既是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大推动,又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去不断研究和探索各种新问题。如能源清洁化、资源节约化、废物资源化、环境无害化、乡镇煤矿改造、自燃矸石山的有效处理、煤矿塌陷区复田研究、发展煤加工利用技术等等。

4.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应实现集约经营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坚决地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从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转变。造成我国煤炭工业粗放经营有多种原因,要实现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涉及范围很广泛,其中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第一,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煤炭工业要实现集约经营,就要由单一的煤炭生产向煤炭加工、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多种经营方向转变,要实现这个转变就必须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其一,围绕煤炭洗选、加工和转化来进行调整。大力发展煤炭洗选加工和综合利用,把煤炭企业的经营范围扩展到炼焦、煤气、发电、供热、煤化工、建材、机械制造、环保等领域,开发煤炭系列产品的综合服务项目。其二,围绕煤系共伴生矿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进行调整。我国煤系地层中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储量大。主要矿物的储量见表2。此外, 还发现有丰富的油面岩、硫铁矿、菱镁矿、重晶石、滑石、珍珠石、大理石、石膏、沸石等矿产资源。我国煤系中的高岭土、耐火粘土、膨润土、硅藻土、石墨等五种矿物的开发条件好,具有大规模开发的优势,应作为矿区资源综合利用、多种经营中的重点项目。其三,围绕发展第三产业和为矿区职工生活服务进行调整。煤炭企业富余人员多,“九五”期间需要转产例如流富余职工70万人。为此应大力发展投资少,安置人员多的第三产业,以及为矿区职工生活服务的食品加工、饮食服务、服装生产、劳保用品、运输等,有条件的矿区发展种植、养殖及其加工产品等。其四,围绕为煤炭生产服务进行调整。煤炭生产所需的大部分矿用物资,煤矿是有能力加工生产的。各矿区应利用各自的优势,安排多产业门类的、综合性发展的项目。

表2 煤系中主要伴生矿物储量

种类 高岭土 耐火粘土膨润土

探明储量(亿吨) 16.73 17.77 8.88

远期储量(亿吨) 55.29 23.55 11.15

预测储量(亿吨)110.86

种类

硅藻土 石墨

探明储量(亿吨) 1.90

0.53

远期储量(亿吨) 1.65

预测储量(亿吨)

第二,推进科技进步。集约经营的核心是质的提高,其关键又在于科技进步。据测算,我国煤炭工业1981~1990年投入与产出的状况为:平均产出增长率为5.83%,资金投入增长1.21%,劳动投入增长3.23%,生产率增长0.54%,生产率增长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仅为9.26%,远远小于30.3%的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了煤炭工业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征,技术含量较低。要实现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这也是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明的。只要我们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就会加快煤炭工业集约化的进程。

第三,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煤炭企业制度。国有煤炭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其中主要是国有煤炭企业产权关系尚未理顺,权责不明,政企分开问题还没有解决,煤炭企业作为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地位还没有完全确立;由于煤矿级差收益悬殊,影响各煤炭企业平等竞争;长期以来,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严格控制,对煤炭产品一直实行低价政策,长期亏损,欠帐较多,历史包袱重,使煤炭企业与其他企业无法平等竞争。这些困难和问题是经济体制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的表现。要解决这些矛盾,必须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着力进行企业制度的探索和创新,搞好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逐步建立现代煤炭企业制度。

第四,加强企业管理。煤炭企业走投入少、产出多、效益高的发展路子,除了国家在政策上给予必要的扶持外,主要应通过自身的努力,加强企业管理,降低消耗,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能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切实全面强化企业管理,是实现集约经营的保证。

5.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必须走的发展道路,任何一个国家和一个部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都不可能是孤立的,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要从全球范围去认识和解决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需要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煤炭工业走可持续道路,应引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需要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伟大事业。

标签:;  ;  ;  ;  

煤炭工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_煤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