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物理课堂活动高耗低效的窘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窘况论文,课堂论文,物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活动式教学给物理课程改革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教师们都能意识到它对物理教学带来的深刻而长远的意义,因而在物理教学设计中,都能想方设法地设计实施活动式教学。
物理是一门基于探究活动的实践性课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将若干活动元素系统整合,全面建构,以体现物理教学的教育性、创造性和实践性,促进学生高效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实践、自主探索、自我创造的能力。
但就笔者从教学一线和所听的多个展示课所了解的情况看,追求了形式上的轰轰烈烈的课堂活动却缺少深厚的教学内涵;追求了学生活动的形式却忽视了活动背后教师的有效指导;追求了活动的丰富多彩却丧失了活动的有序开展,是物理课堂教学所呈现出的一系列“高耗低效”的窘况。
窘况一:为活动而活动,缺少必要的目标指向
课堂活动的目标是教与学的灵魂所在,是课堂能否做到高效的标志。
【案例】“平面镜成像”的探究活动
平面镜成像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光现象”中重要的一节内容。教材要通过学生的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学会从像和物体的位置关系、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以及像的虚实三个方面来描述。
1.导入活动提出探究课题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见过用水浇不灭的蜡烛吗?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一下老师的实验。
教师出示演示教具。在“旋转光具座”中部安装上一块较大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镜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在镜后烧杯中放一支没有被点燃的蜡烛。
调节镜后蜡烛的位置,使得后面的蜡烛像点燃了似的。旋转光具座,让各个方位的同学先后都观察到这样的现象。然后,教师向烧杯中倒入清水,直到水淹没杯中的蜡烛。(如图1所示)
这时,学生惊呼:蜡烛在水中燃烧了。
教师故作神秘地问道:“蜡烛真的能在水中燃烧吗?请一个同学到前面来探秘。”
一学生自告奋勇,发现杯中的蜡烛其实没有被点燃。
教师: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呢?
学生齐答:平面镜成像。
教师:平面镜所成的像在平面镜的什么位置呢?
有同学回答在玻璃板表面,有同学回答在玻璃板的后面。
教师此时反复旋转光具座,想让同学们了解一下像是成在平面镜的后面,结果在反复的旋转过程中学生从侧面看出似乎像存在于玻璃板的表面。
2.在活动中深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教师提出要求:“我们用手边的器材,进行小组活动,合作探究一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学生乱作一团,手忙脚乱……
【点评】本案例中,第一个活动的设计仅仅是想获得平面镜能够成像这个结论。其实平面镜成像的位置并不能简单地通过这个演示活动得出。由于教师本身对这个活动目标的指向性不明确,所以在反复旋转光具座,引导学生观察,得出实验结论的过程中显得方寸大乱。学生不知所云,教师无从指导,反而因为实验中玻璃板存在一定的厚度,导致学生从侧面观察到的像似乎在平面镜的表面,从而形成了错误认识。
第二个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没有具体而明确的活动指向。要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师必须交代清楚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观察的结果如何记录,对记录的结果作哪些总结和处理等。教者可以通过设计学生的猜想活动,将系列的“目标链”逐个向同学们展示:①你认为像和物大小有什么关系?像比物是大些,小些,还是相等?②像和物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这样才有可能透过实验现象,分析物理学的本质。
同时,活动设计上出现了许多干扰教学目标的细节。比如在情境导入活动部分,完全没有必要抛出“平面镜所成的像在什么位置”这样的问题,因为这是后面探究活动的目标。
【破解策略】形神合一,明确目标
首先教学内容要简明。课堂活动设计要简化一些与教学目标无关的认知内容。设计活动时,必须预设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具体分解出哪些目标?需要通过怎样的活动让学生建构哪些知识?体会哪些思想方法?学会哪些技能和方法?
其次,要从活动数量上“瘦身”。凸显目标的活动越多,教学内容越广泛,每一个相应的活动所分配的时间就越少。与其面面俱到,不如突出核心。在活动的组织中,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妥善做好过程调控,一旦学生偏离既定目标,就要适当牵引;当学生思维受到束缚,就要启发。要有的放矢地组织活动,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
第三,课堂活动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建构知识,习得能力。课堂活动的及时反馈就是要对活动效果进行检测,提升活动的实效性和价值观。因此,在检测反馈时也必须以活动的目标为对象。比如在学生总结得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后,设计一个“照镜子”的小活动,让小组内其他同学合作扮演镜中的像,互相做一做动作,通过这样的反馈,学生可形象直观地了解到像和物体的对称关系。
窘况二:为设计而设计,缺少必要的务实操作
课堂活动的主角是学生。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1]。
【案例】认识“生活中的杠杆”
1.生活情境引出杠杆
教师用课件展示图片:铁路工人用的道钉撬,钢筋工用的大铁钳……找出生活中的杠杆。
2.认识杠杆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杠杆的定义。
教师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杠杆呢?
学生对照教材上的概念,生搬硬套,通过工具书找到一些工具,如天平、杆秤等。
学生活动: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
3.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教师用课件展示杠杆平衡的定义。
教师提问:人们是在杠杆平衡或非常接近平衡的条件下使用杠杆,那么杠杆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平衡呢?在哪种情况下研究比较方便呢?
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点评】第一个活动,教者从生活情境中引出研究话题,将生活中的一些生产工具通过课堂再现,让学生感到亲切、有趣、好奇,本是一种非常好的策略。但是,教师所选择的这些工具并不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现实,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甚至有些同学看着屏幕发呆,不知道这些工具的作用是什么。
第二个活动,如果通过观察分析手边自带的工具和教师展示的杠杆定义讨论,这样概念的得出就会更贴近学生既有的生活实际了。
第三个活动,教师如果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杠杆运动如跷跷板,让学生通过对其观察与分析,提出猜想,然后设计一个在水平面上转动的杠杆,就可以突破难点。
我们认为,学生活动的有效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前概念”水平。前概念是学习者拥有的与概念的涵义不一致甚至相反的概念,是学习者形成某一科学概念之前所拥有的概念形态[2]。在导语设计中,采用这样的活动情境,也许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共鸣。即请几位班里力气大的男同学,要他们不借助任何工具将瓶盖打开,或将木板上的钉子拔出。男同学多半会无功而返。而请班里力气较小的女同学,她们则能轻易打开瓶盖,把钉子拔出来。只不过给了女同学一个工具——瓶盖起子和羊角锤。生活中的杠杆由此引出。
【破解策略】给我权利,还你精彩
如果教师让每个学生都把自己不相同的智慧、情感、性格特点等表现出来,儿童的精神力量就会焕发出来[3]。初中学生处于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共同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活动形式设计上,要做好以下考虑:
首先,既要有必要的实验活动,也要有相当的思维活动,如讨论交流、互讲互练等。
其次,从年龄特点出发,关注学生的前概念发展水平。比如在设计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活动时,从生活中常见的杆秤到案秤的使用,逐步引导学生练习天平的使用。这里,既有生活经验,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研究活动。
第三,大胆放手,多给学生自由活动的余地。以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透镜5”为例:“隔着玻璃杯观察对面的布娃娃,你将看到什么现象?”在课堂上,小组内不光会有理性的辩论,还会有活动的展示:有的同学拿出了圆柱形的玻璃杯当堂实验,有的同学拿出了长方体玻璃杯,有的倒上了水,有的没有倒水……这样的放手活动给了学生充分自由的展示,得出了很多具有创造性的答案,远比参考书的答案丰富。
窘况三:为展示而展示,缺少必要的有序调控
有序的课堂活动,不能脱离教师的有效指导和适时调控。
【案例】给小熊拍照
去年在扬州听的一节省优秀成果展示课(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照相机与人眼视力矫正》)。
上课伊始,教师想通过给小熊拍照这个活动引入学习。但教师只通过简单的一句话“请利用桌上提供的器材为小熊拍照”,就开始让学生活动。至于如何拍照、如何观察、观察什么等等内容并没有明确引导。学生在“黑漆漆”的教室内忙做一团,显得乱糟糟的……
一堂课下来,全班活动的次数多达十几次。从给小熊拍照,到照相机的使用、调焦,拍摄近景和远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原理探究,一个活动紧挨着另一个活动,没有必要的过渡语和逻辑程序,完全是若干个看似热闹的活动拼凑。
【点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堂活动的开展不能做到收放自如,缺乏有效的操作指导,课堂显得凌乱无序。教师过于放任学生,使学生盲目地活动,只停留于玩的层面,而不是从玩中学,从学中玩。造成这个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活动过程考虑不完善,也与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机智、应变能力欠缺有关。实际上,教师完全可以将递进式模块活动作为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寻求问题的本质和结论。有了教师的有效引领,课堂活动才能有序展开。比如针对本节课中的“探究远视眼的矫正”活动,因为学生有了前面拍照的经验,有了对“近视眼的矫正”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推理的“思辨”活动,借助近视眼的相关知识来理解远视眼及其矫正的方法。
【破解策略】动静相生,收放自如
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根据教材内容,使各个活动环节衔接自然,步骤清晰。活动的顺序安排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理解到运用。正如音乐中有停顿休止,电影中有“空镜头”,课堂活动中适度的“休止”与“空白”,也能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请大家独立思考一下”的要求,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由而深入地思考,会让学生的活动更有目的性、逻辑性和层次性,产生的认识会更理性而富有个性。教师有效地把握活动节奏与活动频率,能使课堂有张有弛,动静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