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生 鲁 璀 山东省寿光市台头镇第一初级中学 262735
一、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有效管理”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管理目标,带领全体同学利用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教师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形成相对稳定、大家普遍认同、共同遵守的班级文化,这就是有效管理。
刚当班主任时,为了改变本班落后面貌,采取“高压政策”,几周后效果明显,可是我发现学生离我越来越远。由此,我开始一番认真反思。一天上自习课,我巡视班级时,发现几个调皮生在聊天、说笑,很多学生还来不及得知最新的天气情况,只穿了一件薄薄的衬衣。本想开口批评,转念一想,不如换一种教育方式。我在黑板上工整地写下了“寒流来袭,记得加衣”。教室里发生了奇迹,几个调皮的学生也开始安静地看书。我的内心不由暖流涌动。
“高压控制”虽然能带来一时的表面稳定,似乎达到了教师预期的目的,却会引来学生的逆反心理,这种管理显然是低效的。我及时调整教育手段,通过“天冷加衣”这种温馨的提示,让学生从情感上认同,接受,这样就能改变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和教育活动的认知,并能自觉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二、“有效管理”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能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新学期开始了,我发现班上不少同学一下课就往小卖部跑,买来各种小食品,吃得津津有味,随之而来的是教室地面上垃圾成堆。我和大家商量,怎样才能让同学们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卫生委员提议:“家长不是把钱存入银行吗?我们为什么不能开个小银行,让同学们把钱存进去?”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我随机提醒班干部们一定要做好纪录,妥善保管钱款。小干部们商量了一番,选出两名“行长”,还制作了“存折”,正式“营业”了。同学们感到新鲜,纷纷把零花钱存进小银行积攒起来,用来买书和学习用品。渐渐地,班上乱花钱的现象少了,学生们还把钱捐给贫困生,献上自己的爱心。
2.能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的班级管理能够促进学生集体意识的提高和良好的班级舆论、班级精神的形成。在有效管理的调控下,学生能逐步将班级规范内化为对自己的要求,最终成为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如此,教师通过有效的组织、明确的目标指引、良好的氛围感染、严格的制度约束、丰富的活动吸引,能使班级的价值取向更趋统一,从而为班级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保障。
3.能促进班级文化的生成。班级文化的蓬勃发展需要有效的班级管理,有效的管理能在各项活动中促进全班同学对班级精神的认同,加速班级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学校实行“学生民主自治”后,我们班实行了民主管理。大到班规,小到排值日,这些以前让我疲于奔命的事务,我都不再“染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新当选的班长便是那个毛遂自荐的学生,他“执政”后,首先主持制定了新的班规,在全班以最高票通过。它一改从前的“戒律式”,首先规定了学生应该享有的权利、义务及赏罚措施;第二项措施是设立“检查部”,检查班干部的工作;第三项措施是设立了“意见箱”,由专人定期查看,及时反馈大家的意见;第四项措施是改变了课代表的职责,由过去单纯地收发作业,变为师生之间的联络员,同时负责组建学习小组,促进学生各科的学习。
三、班级文化建设中运用“有效管理”的方法
1.设定优化的班级目标。班级奋斗目标是一个班级前进的基石,它应当是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商讨的基础上确定的。“创最好的班级,做最好的自己”这一奋斗目标在教室外的班级空间里展示出来,目标如灯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超越自我、实现自我、建设班级,从而不断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团结力、竞争力。
2.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能为班级成员提供充足的交往、交流的机会。通过活动,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班级等关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认同班级的共同目标,从而为班级文化的不断形成奠定基础。为了培养孩子们“团结向上”的精神,笔者因势利导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绘画吉尼斯”、“快乐向前冲”、“才艺大比拼”等各种比赛。活动的开展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才华、彰显个性的舞台,激发了他们拼搏向上的精神。
3.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和谐的班级氛围包括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正确的集体舆论。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和专题活动中乐于相互合作,善于沟通,让教师和学生都以极高的热情投入班级生活。正确的集体舆论,就是创设适宜学生发展的心理环境,形成好事有人夸,错事有人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风气。走进我们的教室,优美的环境时时处处弥漫着学习气息:墙壁上张贴着催人奋进的名人名言;别具一格的展示台上展示着全班同学名次竞赛的奖状;独出心裁的“星光灿烂”宣传栏,为全班同学树立榜样;还有小组流动红旗,激励着同学们携手前进……所有这一切,无不映照着黑板上方那赫然醒目的、具有强烈时代感的标语——“文明、和谐、进取、创新”,从而使整个教室充满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班级文化建设要经过一个相对较长的积淀过程。运用有效管理策略建设班级文化需要我们正确认识班级文化的本质,掌握班级的文化现状,提炼明确的班级精神,整体规划班级文化的建设工作。需要以班级精神为核心整合所有班级文化要素,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合力。只要我们合理地运用好“有效管理”策略,一定能让我们的班级绽放美丽的光彩!
论文作者:张秋生 鲁璀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11月总第18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9
标签:班级论文; 学生论文; 文化论文; 同学们论文; 目标论文; 精神论文; 教师论文; 《素质教育》2015年11月总第18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