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航空保障设备建设军民融合发展论文_陶文强

试论航空保障设备建设军民融合发展论文_陶文强

摘要:航空保障设备是军队作战能力的一大保障,它的发展一方面要提高航空保障设备本身的技术性能,另一方面也要整合军民资源,实现航空保障设备建设发展的军民融合。本文简要概述各国航空保障设备发展的现状,我国航空保障设备建设走军民融合发展的前景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建议。

关键词:航空保障设备;军民融合;建设发展

引言

航空保障设备一般是指飞机在执行任务或者地面维修时使用的设备、工具和材料等设备仪器的统称[1],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保障。在2015年3月12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习近平主席第一次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军民融合是将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从而提供国防军队建设中所需要的资源和保障。

1 各国航空保障设备建设军民发展的现状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航空保障设备的发展,并且大都根据国情的需要在不同阶段中走向军民融合。

1.1美国航空保障设备建设历史进程

美国航空保障设备的建设可追溯于上世纪70年代,美国空军在研制F-16和B-2轰炸机时,就明确要求设计公司在设计过程中要格外关注轰炸机的保障性。F-22战斗机将保障性放到与隐身、矢量推力同等重要的位置,采用了自适应重构和容错技术,使维修人员在接近飞机部件时可以不使用梯子和工作台等工具。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空军成立了负责航空保障设备规划的空军设备保障小组,从管理上全面解决航空设备保障性问题,到了90年代后期,信息化和网络化成为航空设备保障的发展方向,现在美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航空设备保障体系。

在重视和建设航空设备保障体系的同时,美国通过法规和政策建立军民联合协调机构,建立和推动军民结合型企业的发展。比如美国空军在基地维修中为了维修保障费用的使用更加合理、高效,采用军民竞争的合同维修方式,优秀的民营企业参与竞争,提高航空设备的维修保障能力。

1.2我国航空保障设备建设现状

上世纪80年代,我国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研究航空保障设备的综合化和自动化的应用,现役的航空保障设备在研制和改造过程中严格按照可靠性和维修性的管理体系要求进行设计、分析,但是因为大部分设备在最初设计时对设备保障的经济性分析不足,保障费用随着年限大幅度增加,航空保障设备出现配套保障不足、适用通用性差等问题。

2 我国航空保障设备建设军民融合发展前景

在航空保障设备研制时,投入的设备研发成本与设备的性能成正比。在一般性能以下的设备,民营企业相同的投入成本,往往会得到比军工企业性能高的技术设备,这是因为民营企业能够根据市场价格或技术情况及时调整自身机构和研制计划,而军工企业因为机制比较庞大且审批手续繁琐,对市场的敏感度比较低。但是当研究的设备具有比较高的技术性能时,军工企业因其成熟的体系和扎实的技术设施,这时要比民营企业有较大的优势。

维修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航空保障设备也在往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单纯靠军工企业并不能应对新的挑战,需要充分合理整合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技术和成本资源,有效降低航空保障设备研发的人物资的成本,构建灵活高效的航空保障设备的研发体系。

3 我国航空保障设备建设军民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航空保障建设军民融合的发展深入人心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总体还存在以下问题:

3.1机制导致行政壁垒

因民营企业与军工企业的机制不同,导致在行政许可对民参军的企业形成行政壁垒,这也是影响军民融合的主要问题。我国的民营企业参与军工建设时,必须要办理相关的保密资格证、生产许可证、武器装备体系,才能进入到装备承制名单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办理这些手续耗费时间特别长并且相关的部门比较多,这就导致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民营企业不能及时的参与到航空保障设备的建设中,不利于我国国防建设的发展。

3.2航空保障设备信息不对称

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航空保障设备的采购渠道,民营企业不能在透明的发布平台获得设备的需求信息,信息严重不对称。空军主导的航空保障设备的研发过程中,民营企业通常难以参与到前期设计过程,并不能获得全面的技术或其他相关信息,没有最大发挥出军民融合的效用。

3.3技术标准不统一

国军标、国标、行标的技术标准有比较大的差别,军工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标准不统一也是军民融合的一大阻碍[2]。国军标的技术指标一般使用周期比较长,更新比较慢,工艺与质检标准已经落后民营企业的标准,难以满足设备技术发展的需要,两个体系标准的不统一不利于军民融合的发展,也导致航空保障设备成本不经济,市场销售价格也会变高,降低竞争力。

3.4军工企业与民营企业差别对待

民营企业在实际竞争中常常处于劣势,空军在采购航空保障设备时出于产品的专业性、保密性和售后的考虑,在衡量民营企业产品时会比较谨慎和苛刻,尤其是与军工企业竞争时,民营企业竞争力比较弱,能收到的业务往往是技术含量比较低的。

4 航空保障设备建设军民融合发展的建议

4.1融合体制机制,建立保障军民融合的机构

航空保障设备建设军民融合发展需要构建能够实现军民衔接的发展体制,也需要建立一个能在军民融合发展系统中发挥核心作用的业务机构,能够制定航空保障设备建设军民融合发展的规划,保障航空保障设备的军民融合任务。确保航空设备保障能够平稳发展的关键是要加强协调控制,这就需要该业务机构定期组织会议,协调空军与地方政府以及参与研发的民营企业在实际设计和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协调保证航空保障设备建设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以促进航空保障设备建设军民融合的发展。

4.2整合军工企业与民营企业的信息

为了使军民企业能够共享信息,使民企能及时了解军方的需求、军方能准确掌握民企拥有的资源,这就需要一个畅通的信息渠道。一方面可以建立航空保障设备采购发布平台,制定航空保障设备的采购制度,按照制度要求按时发布航空保障设备的采购信息。另一方面军方可以与地方政府协调定时登记辖区内民营企业技术,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先进技术展览会,使空军能够及时了解民营企业所掌握的相关技术以利于联合进行二次开发。除此之外,军方应联合地方力量,创建一个公共信息共享平台,是军民企业的相关信息能够在线交互共享,建立技术先进企业数据库,空军采购部门可以在数据库中筛选查找有关信息。

4.3军民统一的技术标准

建立通用的军民技术标准体系,对于民营企业现有的技术标准要尽量采用,参考和吸收民营先进的技术标准来完善和更新军用的技术标准,使军民的标准相融合,解决军民两套标准的衔接出现的问题[3]。军队研发航空保障设备时,尽量选择民营企业尚未涉猎的领域,已有的技术不重复投入,缩短研发周期,减少工作量。

结束语

航空保障设备建设的军民融合发展能够提升军队装备的技术性能,提高军队整体的战斗力,也是国家经历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军民融合发展航空保障设备建设时,军工企业可以聘请民营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担当顾问,及时掌握先进的技术并发展多元化思维,保障设备任务低成本完成。

参考文献:

[1] 武维新,侯建,侯志刚.航空维修保障装备现状与发展思路[c].中国航空学会航空维修保障装备现状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6:1-6.

[2] 王凯,肖杰,闰耀东等.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运行机制研究[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17,21(2):34-37

[3] 周佳,李莹.“民技军用”中的军用标准发展问题[J].国防信息化,2016(6):46—47

论文作者:陶文强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  ;  ;  ;  ;  ;  ;  ;  

试论航空保障设备建设军民融合发展论文_陶文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