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构想(下)_上海图书馆论文

上海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构想(下)_上海图书馆论文

上海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构想(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资源论文,上海地区论文,文献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3 突破口:建立上海地区的图书馆利用共同体

3.1 为什么要建立上海地区的图书馆利用共同体

要达到上述的具体目标,迅速改变目前上海地区文献信息资源的现状和落后的资源共享现状,我们面临着各种障碍和课题。但主要障碍,或者说具有全局性的突破口在哪里呢?

我们认为,第一不在于技术,因为国外已经存在着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建立这样的网络所需的基本技术已经成熟。而且能够提供这种技术支持的信息产业在我国也已经形成。

第二,也不在于网络运行所必需的城市信息的基础结构。上海已经建立和开发了一些主干通信网络和平台,各个大学已经建立了各种校园网,和国际的因特网也已经连接。这些条件已经完全能够支撑图书馆网络的运作和文献传送的信息化。

第三,也不在于图书馆基础条件。这几年以上海图书馆新馆建成为标志的图书馆事业建设和自动化建设已经取得很大的发展,主要的图书馆已经普遍建立了OPAC以及其他图书馆管理系统,图书馆的书目标准化也取得了进展。可以说建立上海地区图书馆资源共享网络所必须的图书馆的基础条件已经基本成熟。

第四,也不主要是投入问题。我们的调查表明上海地区主要图书馆的经费在这5年内已经增长239.45%,而这5年内用于电子文献信息资源的经费增长2624.44%。 这说明经费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被分散的电子信息资源的购入所消耗掉了。所以通过单纯地增加投入并不一定能带来图书馆整体效益的提高。相反,如果没有建立必要的资源共享体系,这种投入只能导致新的一轮的重复。

也就是说,从技术上、城市的信息基础结构上、从现有的图书馆基础条件上,从国家对图书馆投入增长的趋势上,不仅不是主要的障碍,而且可以说已经具备了建立上海地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网络的基本条件。这种基本条件的成熟要求上海地区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必须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那么什么才是上海地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主要障碍呢,我们认为是体制。所谓的体制,并不是通常所指的图书馆隶属关系所体现出来的行政组织系统的概念,而是指建立和维持这种资源共享网所必须的组织/制度的安排问题。我们不可能通过改变现有的图书馆行政组织结构框架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在这样一种既定的组织结构框架下的图书馆,它只能是从它所属的组织机构的性质和使命来决定自己各自相应的图书馆政策,包括资源共享的对策。这是我们考虑资源共享问题的一个基本前提。

由于资源共享在本质上是不平衡和不对等的,大型图书馆经常是借出方,而中小型图书馆总是受益方。要在利益不平衡的基础上进行资源共享,必须要依靠强硬的约束力才能维持这种共享关系。在以前,比如通过行政力量干预下,建立收藏中心制度,给予借出图书馆一定的经济补偿,同时又规定了它的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关系,来保证它对外服务的功能(如美国的法明顿模式);又比如通过行业性的中间组织,如图书馆协会,以行业自律性为基础,通过行业权威与其他利益关系相联系的方法,建立契约化制度来维持这种资源共享的关系(如日本的模式;以及上海地区的文献资源协作网的方式)等等。但是依靠这种外界的强制性的约束力而建立起来的资源共享的关系,往往是被动的、局部的,其存在基础是脆弱的。

保证这种资源共享关系的存在和发展,其前提是必须要保证资源共享的基础是建立在图书馆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如何在制度上和体制上形成这样一种机制,就是要建立在现有的图书馆组织机构框架之外的图书馆利用共同体。这个图书馆利用共同体的存在,能够使参加馆在不同程度上可以通过资源共享获得各种利益,从而促进图书馆和共同体之间建立稳固的关系。然后通过这个共同体的纽带作用维系和约束一个共享网络的存在和发展。由于这种共同体是以二次信息的共同利用为基础的,所以称之为Bibliographic Utility(BU)。 国外数十年来资源共享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通过书目信息利用共同体的信息枢纽来运作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是一种最好的选择,这也是图书馆资源共享实践发展的一条基本的经验〔2〕。在70年代, 美国和加拿大的这类书目利用共同体是由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到了80年代以后,规划性的建立图书馆利用共同体已经扩展到许多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都自觉发展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国策。一些地域辽阔的国家通常还建立地区性的图书馆利用共同体。

我们认为,在现有的图书馆框架基础上形成这样一个实质性的利用共同体,是发展上海地区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起点和基础。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共同体作为中心枢纽,而仅仅是通过图书馆协作建立一些联合目录的数据库或书目信息系统等局部性活动的话,那么要维持持续性的发展,并根据技术环境和用户环境的变化不断开发和开拓新的系统和共享活动,就很难有保障。我们的观点是,或迟或早上海地区总是要发展各种虚拟图书馆或电子图书馆系统或网络的。对上海这样一个地区规模的资源共享网络而言,分散和重复的系统和网络是不可能产生规模效应的。与其等建立了再协调,不如在目前的起步阶段,就集中规划和管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建立一个以跨系统管理为基础,资源共享为目的的图书馆利用共同体,来构建图书馆资源共享的网络、协调文献资源的建设、管理书目信息系统和馆际互借、文献传送系统、研究开发相关的文献信息管理的方法技术、人员培训等。

3.2 如何建立上海地区的图书馆利用共同体

图书馆利用共同体国外已经有多种模式。如有OCLC等为代表的,以图书馆的协作发展而来的自发性、 民间性的独立的企业形式, 也有如NACSIS(日本学术信息中心)为代表的以政府规划建立和资助为主的政府事业性组织,也有英国图书馆为代表的通过改组和强化现有的图书馆部门,如BLDSC(文献提供中心)和NBS(全国书目服务中心),把这些部门改造成全国性的书目利用网络(BLAISE)和馆际互借网络的中心枢纽。即使是地区性的网络,也有根据自己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 如ILLINET历史较长(60年代开始), 是在其原有的等级性的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的资源共享网络,而OhioLINK则是90年代才开始建立的,所以它是通过一个高度完善的组织决策系统和独立的中心为基础而形成的扁平构造的网络。上述的情况说明,目前并没有一个既定的模式可照搬。

我们认为,如果从上海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如下的三个因素必须要考虑:

第一,我们已经建立了上海地区的文献资源协作网,已经积累了不少馆际合作的经验。国外的许多图书馆利用共同体的早先形式往往就是这种图书馆的协作体,如OCLC,RLIN等。通过巩固已有的协作和信赖关系,逐步将它实体化、权威化,然后通过计算机图书馆网络建设来固定和强化这种合作关系,是一种基本的做法。

第二,在国外的一些地区,地区性公共图书馆的规模与实力往往逊于一些名牌大学图书馆,所以一些著名的地方性图书馆网络往往以大学图书馆为骨干来构建。但是,上海则有所不同,通过原上海图书馆和上海科技情报所的合并,上海图书馆的规模和实力得到飞跃性的发展。必须充分依靠这一个资源优势,发挥上海图书馆在上海地区的图书馆资源共享网络的中心作用。

第三,在国外地区性协作网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是在已经建立了制度化的地区图书馆资源共享协作关系的基础上,然后逐渐发展计算机资源共享的联机网络。尽管前几年上海也开展了一些协作活动,但是从整体上,可以说制度化的图书馆协作和计算机图书馆资源共享网络的建设都还处在一个起步的阶段,因此,上海地区同时面临着资源共享网络的组织载体的建设和计算机图书馆网络设计和建设的双重任务。

根据上述的情况,我们提出一个尚需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第一,必须建立一个跨系统的协调管理机构。这可以通过强化上海地区文献资源协作网的组织建设,使它由一个自发性的图书馆的民间协调组织逐渐发展成为能够规划和管理上海地区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权威机构。制定资源共享的制度条例,预算和人事管理,批准契约合同等。因为,从国外的图书馆资源共享网络的实践来看,这些网络的背后都往往有一个组织化程度不同的有形的组织载体来实施规划和管理的功能。

第二,建立计算机网络中心。通过它的平台作用把图书馆的各种信息资源相互连接起来,为馆际互借等服务提供必要的文献所在信息;同时通过和上海的研究机构和大学等开展合作开发数据库,或网络外购数据库,逐渐建立全市图书馆和市民都能方便使用的重要的信息资源库。从我们调查的国外个例中,承担这个网络中心任务的主要是大学的计算机中心,但是根据上海的情况,我们认为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强化上海图书馆的计算机网络中心,逐渐使它成为一个上海地区的图书馆共同利用的网络中心。它的好处是可以充分利用上海图书馆的丰富文献信息资源和上海图书馆的中心地位;第二种选择是以已经开通的上海高校虚拟图书馆系统为基础,进一步强化成为一个全市的跨系统的图书馆利用共同体。从目前的数据库建设来看,该虚拟图书馆实际上已经具备了书目利用共同体的一些功能,而且大学的用户往往最集中,独特的学术环境和技术智力资源也非常有利于进一步的研究开发。

第三,必须要有一个独立建制的常设机构。这个机构不仅要负责这个网络的日常管理和运营、服务、协调,同时也要逐渐具备开发和研究的功能。由于上海地区的图书馆资源共享刚刚起步,建立这样一个跨系统的常设机构是重要的组织保证。

本课题只是提出一种设想和线索,由于学识、研究时间与人力的制约,还有许多尚待解决的课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建议,开展对是否需要建立,如何建立上海地区的图书馆利用共同体以及资源共享网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更大规模的基础性调查研究。

标签:;  ;  ;  ;  ;  

上海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构想(下)_上海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