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叶圣陶语文实践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论文,思想论文,叶圣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23.2;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0186(2008)0092-05
修回日期:2007-12-03
一、与语文实践相关的几个概念
叶圣陶先生非常重视语文实践,认为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是离不开以听说读写为主要活动形式的语文实践的。其语文实践思想在形成过程中,主要涉及以下概念。
一是“做”。叶老说:“培养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做去……学习国文必须多多阅读,多多写作……”[1](120)“做”,是“实践”的通俗说法,与“听”“说”“读”“写”具有同义性。
二是“练习”。“文话、文法的后面附着练习的题目,有的是属于测验性质的,有的是待读者自己去发展思考能力的,逐一练习过后,不但对于选文和讲话可以有进一步的理解,并且可以左右逢源,发见独自的心得。”[1](170)“练习”不仅仅是课文后面的“练习题目”或纯粹的练习册,也不仅仅是练习题的单纯操练,而是要通过“练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表达自己的感悟,发现自己的心得,“练习”还具有读、悟、思的含义,这就深化了对“练习”内涵和功能的认识。
三是“训练”。“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都重要,我看更要着重训练。”[1](491)“所谓训练,当然不只是教学生拿起书来读,提起笔来写,就算了事。第一,必须讲求方法。……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1](57)由此可见,叶老所说的“训练”,绝不是漫无边际的“题海战术”,也不是放任自流的“牧羊术”,而是要加强教师的指导,讲究训练的方式、方法,养成“终身以之的习惯”,“使学生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1](491)
在读写训练上,叶老有更明确的要求。“所谓阅读,除了随便看看的以外,原来应该咀嚼作品的内容,领会作品的技术。”[2](123)“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2](164)对于写作训练,叶老强调“写作是‘行’的事情,不是‘知’的事情”,因而要在多写中掌握写作的技能。[2](125)同时,还“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蓄”。[1](436)因此,听说读写训练,不完全是技能、技巧的训练,更是心智的训练,它是不排斥人文情感的。
四是“实践”。叶老在许多文章中直接用到“实践”的概念。“阅读一些文章,斟酌一些文章,都是实践。凡是能力,总要在实践中锻炼。”[1](569)而实践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化间接的经验为直接的经验,并内化为能力,“供自己受用”。“经验是实践的结果,人家实践了,得到独有的经验,我们来实践,也可以得到独有的经验。与其被动地接受人家的经验,不如自动地从实践中收得经验。接受得来的经验也许会‘食而不化’,从实践中收得的经验却没有不能供自己受用的”。[2](122-123)
五是“用”。“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的学以致用。”[1](139)这是强调语文教学的目的。学习语文能够熟练、准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就具备了语文实践的能力。
六是“行”。“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1](3)很显然,“行”与“用”是同一个意思。
以上几个概念表面上看彼此差距很大,其实是叶老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对语文实践所作的内涵基本一致的论述。
综上所述,叶老语文实践思想的内涵,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用”和“行”,语文实践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必由之路,舍此,就会重蹈少、慢、差、费的覆辙。第二,语文实践不仅仅是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还包括对文本思想内容的感悟、表达形式的揣摩和自我内心情感的积蓄与倾吐,最终以语感能力的高下为判断标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第三,语文实践以听说读写等为基本形式,其中读写是主要形式。第四,语文实践要加强学法指导,避免盲目性。
二、语文实践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第一,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叶老始终坚持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告诫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他说:“作文命题及读物选择,须认定作之者读之者为学生,即以学生为本位也。”[1](347)教师的作用不在“空讲”而在于“导”,“我认为教师教语文,无非是引导学生练习看书作文的本领”。[1](718)“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1](719)
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不再是一味讲解”,此时“教师犹如一个讨论会的主席,提出问题由他,订补意见由他,结束讨论由他”。[1](84)可见,教师只是实践活动的策划者,情境的创设者,活动过程中的帮助者、促进者和活动结束后的评价者,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完全建立在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得到充分体现的基础之上的。“当孩子们在帮助下自己去发现那些基本规则时,他们学得最好。”[3](386)对此,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包括他们的生活、学习现状和个性特征,从而使自己的指导更富有针对性、启发性。
总之,“苟教师不讲,惟为简要之启发与指点,俾学生由是而自求得之,则学生处于主动地位,而教师亦未尝失其主导作用也”。[1](738)这样,也就能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即“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1](721)
第二,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语文实践具有潜移默化的习得性,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应该向广阔的生活开放。“生活是一切的源泉”[2](75),“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而“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1](267-268)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尤为紧密。“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1](225)“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1](360)因此,我们要不断开发语文教学内容与生活、社会、人生的联系,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唾手可得的语文教育资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文实践环境,积极组织、引领学生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环境中感悟、习得,并逐渐掌握、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规律,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第三,知识与实践的关系。“语言运用得好不好,在于得到的语言知识确切不确切,在于能不能把语言知识化为习惯,经常实践。”[1](471)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叶老重视知识的学习,重视知识的作用,毕竟知识能指导实践。当然,所学的知识必须是“确切”的。另一方面,语文知识不能脱离语文实践,学生要主动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在个人的经历和体验中学习,从而使知识内化为能力。否则,知识就会成为死的知识,这样的读书就会成为死读书。他说:“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1](140)
这就清楚阐明了语文知识与语文实践的统一关系,即语文实践离不开语文知识的指导,语文知识可以确保语文实践活动按照语文的规律开展,取得良好的成效;而语文知识必须通过以听说读写为核心的语文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语文实践能力,只有内化为能力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真的知识。他说:“学点语法、修辞、逻辑很必要”,“因为这些东西跟思想方法、表达方法有关。学这些东西,主要的不在于只知道书上怎么讲而已,而是要把从书上学来的知识化为自己的实践,能够熟练地运用到说话、写文章。化为自己的东西,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运用,才能把话说好,把文章写好”。[1](577)但要真正地把书本知识“化为自己的东西”,则必须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训练,“必须练成功很熟练的能力,连想都不必想”[1](577)的程度。
第四,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叶老十分强调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的独立性,他说:“上国文课,目的原在养成独立阅读的能力,专靠教师的讲解距离独立阅读可太远了。”[1](207)“阅读要多靠自己的力,自己能办到几分,务必办到几分。”[1](121)“一篇好作品,只读一遍未必能理解得透。要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读过一遍再读第二第三遍,自己提出些问题来自己解答,是有效办法之一。”[2](249)语文课具有鲜明的人文性特点,即它追求对象的生动性、丰富性,强调主观感受的独特性、多元性,这种主观感受往往又具有“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诗性特点。每个学生由于起点不同,生活经验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思维特点不同,对同一篇文章的理解和感受并不完全一致,对同一个事物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认识,也就有不同的表达。因此,语文教学要关注并尊重学生情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自由地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去悟、去思。“教育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该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4](210)
叶老在强调独立阅读的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注重集体阅读,他说:“自己在课前准备是独立阅读,到上课时候又可以集体阅读。集体阅读如果采用讨论的方式,大家提出问题,彼此解答、辨正、纠正、补充,这就弥补了独立阅读的不足。讨论惯了的时候,眼力更敏锐了,心思更致密了,往后的独立阅读必然会更进一步。”[1](208)叶老关于集体阅读的论述,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合作学习,他不仅指明了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且指出了合作学习的具体方式、途径,即除课堂讨论外,还可进行分组研究。“为养成学生的互助习惯与切磋精神起见,也可分组研究,令每组解答一个问题或题目,到上课时候报告大家知道,再听同学与老师的批判。”[1](33)这样,在合作学习的愉悦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和协作精神,又能深化思想认识、锻炼思维品质,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语文实践的策略选择
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呢?叶老总结了自己长期从事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提出了颇具创新意义的主张。
(一)语文实践的活动形式:要坚持综合性
语文实践的对象除了文质兼美的言语作品外,还包括大自然和复杂的社会生活;其内容除了知识和能力外,还包括方法和习惯、态度和价值观;其途径除了主渠道课堂教学外,还得着力打通“社会通道”,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其呈现方式除了外在的听、说、读、写、看(观察)外,还包括内在体验的感、悟、思等。语文实践是这些方面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叶老告诫我们在语文实践活动形式的创设和选择上,要坚持综合性,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能够做到听说读写并重、心眼口耳并用。他说:“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1](13)要“留心听人家的话”,因为听话也是阅读”。[1](122)“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写,是分不开的”。[5](112)
“无论如何强调所有感官的必要性都不为过。”[3](139)心眼口耳这些感官有着自己的功能和职责,要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关键是要在听说读写的具体活动中发挥它们的合力作用。语文实践还要把握好课本与生活、课内与课外、知识与能力、技能训练与情感体验的内在联系,任何注意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的做法,都是违背语文实践规律的,都不利于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语文实践的途径:要坚持两条腿走路
叶老认为语文实践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这两条腿,一是指实践主体对文本、对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内在体验,二是指语文基本功训练。只有坚持这二者的统一,才能避免“填鸭”,避免机械的纯技术性“操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叶老的论述中,诸如“了解”“读解”“理解”“欣赏”“体会”“揣摩”“涵咏”这样一些直指内在体验的概念出现频率非常高。他说:“学生不甚了解的文章书本,要使他们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而“了解不只是通常所说的‘知道’,它比‘知道’深广的多,包含着‘领会’‘体验’‘有在自己身上’等等意思”。[1](74)“读解和欣赏是达到真正了解的途径”。[1](75)语文实践实质是语文实践主体对语文实践客体(丰富的语文材料)以独立观察、独立判断、自主接受(阅读与听取)、自我感悟、自由表达为特征的精神活动。这就决定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态度,只能是从他们自己内在的发展需要出发,而不可能是外加的、灌输的。缺少内在体验的“填鸭式”的灌输,学生就会处于被动状态,早已被实践证明是培养不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所谓体会,得用内省的方法,根据自己的经验,而推及作品;又得用分析的方法,解剖作品的各部,再求其综合;体会决不是冥心盲索、信口乱说的事。”[1](69)
叶老强调学生要“运用自己的心力”去理解、揣摩课文。他说:“国文教本中排列着一篇篇的文章,使学生试去理解”,“更使学生试去揣摩它们,意念要怎样地结构和表达,才正确而精密”。“如果不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只是茫然地今天读一篇朱自清的《背影》,明天读一篇《史记》的《信陵君列传》,那是得不到什么阅读和写作知识的,国文课也就白上了。”[1](3)对于文学作品,尤其是文学名著,就更需要“涵咏”“体味”,“涵咏得深,体味得切,才会有所得”,如果“只凭‘提要’‘释义’的方法来了解它,那就无论如何隔膜一层,得不到真正的了解”。[1](75)
叶老强调语文实践需要内省的同时,又坚持语文基本功的训练。他说:“学习语文要练基本功。写一篇文章,就语文方面讲,用一个字,用一个词,写一个句子,点一个标点,以及全篇的结构组织,全篇的加工修改,这些方面都要做到家才算好。……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使之养成好的习惯,就叫练基本功。”[1](141)显然,叶老所说的语文基本功训练,是指听说读写活动中所必需的字、词、句、标点以及篇章的构思和修改等语文知识和言语技能的训练。
心理学告诉我们,能力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是内隐的,无法直接培养,而必须以技能训练为中介的。熟能生巧,待技能得到熟练运用后,就会逐步积淀、内化为能力,并在未来的学习中发生迁移。因此,加强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是语文实践能力培养的必然选择。
当然,言语技能训练不等同于简单的练习,那是要在听说读写的具体实践中来落实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的”,[1](152)“许多基本功都要从多读多写来练”。[1](144)
在基本功的训练中,还要加强教师的指导和督促,避免盲目性。“凡是要学生练习的,不要练过一下就算,总要经常引导督促,直到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才罢手。”[1](491)
(三)语文实践的方式:要注重预习和讨论
在语文实践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叶老特别强调预习和讨论。
“预习的事项无非是翻查、分析、综合、体会、审度之类;应该取什么方法,认定哪一些着眼点,教师自当测知他们所不及,给他们指点,可是实际下手得让他们自己动天君,因为他们将来读书必须自己动天君。”[1](66)叶老的意思很明确:一是“翻查、分析、综合、体会、审度”这些本该由学生做的事情仍然还让他们自己去做,让他们自己“动天君”,不要由老师代庖;二是预习不是随随便便、可有可无的,除了通读全文、得其梗概,认识生字、生词这些“翻查”的功夫外,还得在深切感悟和体会的基础之上,进行一番分析和综合,思考、解答心中的疑惑或教师提出的问题;三是学生在预习中不可能完全弄得头头是道,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学目标,预设学生“动天君”之后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包括学法,进行“指点”。在学生“经过了自己的一番摸索,或者是略有解悟,或者是不得要领,或者是全盘错误,这当儿再来听教师的指导,印入与理解的程度一定比较密切”。[1](10)
因此,预习从学生方面来说,可以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为独立思考提供广阔的空间,是培植独创“基因”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对于教师来说,则可以借此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更好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教学更具针对性,为教师的“导”作准备,为课堂教学中讨论的组织和实施打下基础。“讨论要进行得有意义,第一要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准备得充分,如果准备不充分,往往会与虚应故事的集会一样,或是等了好久没有一个人开口,或是有人开口了,只说一些不关痛痒的话。教师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之下,只得不再要学生发表什么,只得一个人滔滔汩汩地讲下去。这就完全不合讨论的宗旨了。”[1](11-12)可见,预习得充分不充分,直接关系到讨论的成效,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这个角度说,没有充分的预习,就没有成功的讨论,课堂教学就将仍然是教师的“一言堂”。
讨论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小组(四人小组、学习小组等)或全班为单位,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对话”的形式各抒己见,以深化对课文的感受和认识,从而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多维度多向度的实践活动形式。“上课的活动,教学上的用语称为‘讨论’,预习得对不对,充分不充分,由学生与学生讨论,学生与教师讨论,求得解决。”[1](67)这种开放的实践活动形式,一改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确立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可以使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获得综合训练,尤其可以有效地促进独立阅读的深化。
要使讨论进行得好,“虽说全班学生都有份儿,但是最后的责任还在教师方面。”[1](12)而这份责任并不像专注于“讲”那样悠闲、轻松,不仅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倾听学生的讨论,及时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薄弱环节,还要“有错误给予纠正,有疏漏给予补充,有疑难给予阐明”[1](12),而且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各不相同、丰富多彩的,所提出的问题往往出乎意料,更具挑战性,这就对教师的备课、知识和能力的功底、驾驭教学的艺术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语文实践的过程:要坚持反复历练
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登天,而是需要长期努力,需要在良好的言语环境中不断浸染,也就是说,语文实践是“反复历练的过程”。“单凭一部国文教本,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这才是反复的历练。”[1](4)“小孩子学说话,能够渐渐纯熟而没有错误,不单是从父母方面学来的;他从所有接触的人方面去学习,才会成功。在精读文章以外,再令读一些相类似的文章,比之于小孩子学说话,就是要他们从所接触的人方面去学习。”[1](17)可见,“历练”是以能力为取向的,不仅仅是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的训练,而且是需长期坚持的以听说读写的广泛积累为核心内容的累积过程,任何人要提高自己的语文实践能力,都不可能逾越这一过程。“积蓄越多,阅读能力越强。”[1](123)“经验积蓄得多,情感蕴蓄得深,思想钻探得精,才可以写成好文章。”[1](127)“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1](4)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先后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这是符合叶老“反复历练”思想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避免浮躁心态,引导学生加强语文积累,加强对言语材料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加强听说读写,使语文实践能力这栋大厦矗立在坚实的地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