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兰1 潘慧兰1 袁国琴1 何云2 张廷梅1(通讯作者)
(1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贵阳肺科医院>支气管镜室 贵州 贵阳 550002)
(2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贵阳肺科医院>麻醉科 贵州 贵阳 550002)
【摘要】 目的:探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儿童气道疾病的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对161例儿童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建立静脉通道后在麻醉医生指导下根据公斤体重用瑞芬太尼及丙泊酚作静脉诱导麻醉,术中配合医生操作并与麻醉医生共同对患儿生命指标进行监测。结果:161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支气管腔内病变作局部治疗58例次,取异物4例;对感染严重者给局部药物灌洗治疗。不良反应主要是低氧、呛咳。结论:无痛状态下行支气管镜检查提高了患儿的依从性及手术的安全性,干预性护理是无痛技术作支气管镜检查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支气管镜;儿童;麻醉;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3-0231-01
支气管镜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随着支气管镜诊疗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也采用支气管镜检查,但局麻操作患儿常常不配合,不但影响检查质量,也给家属造成极大心理负担,是儿童支气管镜诊疗技术开展受限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镇静麻醉后的支气管镜检可以增加依从性,使操作更加顺利。现将本院161例儿童无痛支气管镜诊疗的护理体会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支气管镜室对161儿童进行诊疗,年龄3~14岁,男性92例;女性69例。影像学提示左侧肺病变75例,右侧肺病变35例,双侧肺部病变51例。临床诊断肺结核101例;肺部感染49例 ;不明原因咳嗽11例。
1.2 检查方法
所有检查均在支气管镜室进行。患儿术前常规行胸片或胸部CT、凝血功能等检查,术前禁食禁饮8小时防止术中及术后发生呕吐误吸。签署支气管镜手术协议书及麻醉知情同意书。建立静脉通道后在麻醉医生指导下开始静脉诱导,瑞芬太尼1~1.5ug/kg及丙泊酚1~2mg/kg缓慢推注,待患儿意识消失,自主呼吸减弱或消失后用高频喷射呼吸机经口咽通气道给氧。插入支气管镜后气道给2%利多卡因3~5ml局部麻醉并配合医生作气道内活刷检操作,与麻醉医生共同对患儿呼吸、心率、氧合等生命指标进行监测。
2.结果
2.1 161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包括病灶活刷检,支气管灌洗检查。其中支气管腔内发现干酪坏死物或肉芽堵塞者作高频/冷冻局部治疗58例次,支气管内取异物4例。
2.2 不良反应:低氧,静脉注药后及检查过程中患儿SPO2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抬高下颌使气道通畅可逐渐缓解,一般不需特殊处理。术中66例SPO2明显下降,占40.9%,需暂停手术通过面罩给氧,此种情况多为手术时间均较长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出血 22例,占13.6%,主要发生在活刷检后,局部止血或冷盐水可缓解。呛咳 101例,占62.7%,支气管镜操作的刺激会加重咳嗽,尤其腔内治疗者较为明显,术后可逐渐缓解。无麻醉意外、喉及气道痉挛、窒息、误吸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护理
3.1 术前准备 患儿术前需作手术安全性评估,确信可承受支气管镜检查治疗。到达支气管镜室后要协助医生询问患儿是否按照手术要求作准备。对患儿及家属的紧张焦虑情绪耐心安抚,取得患儿及家属配合。
3.2 术中管理 在诊疗过程中,除配合术者检查外,还需注意患儿的呼吸、心率、氧饱和度等改变,发现异常及时通知术者及麻醉医生。经支气管镜作介入治疗的手术时间较长,必须细致观察患儿生命征在手术过程中的变化,及时处理术中低氧等不良反应,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3.3 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需及时唤醒患儿,注意口鼻内有无分泌物溢出并及时清理。如患儿清醒后出现哭闹等情绪变化需细心安抚;嘱其尽量吐出口内分泌物,待其完全清醒后才能离开检查室。术后需要继续禁食禁水一小时,待患儿完全清醒,进食流质食物无呛咳后方能正常进食。
4.讨论
支气管镜检查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对儿童呼吸道疾病诊治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高频和激光兼容性、管道内径2.0mm的支气管镜可完全满足活刷检及灌洗检查。有报道认为儿童气管镜检查对发现支气管结核有重要意义,早期发现气管腔内病变并积极治疗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但对于一种侵入性操作,应在术前术后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危险[2]。术前亲切态度及麻醉医生参与诊疗操作,使用镇静/镇痛药物等均能解除患儿焦虑恐惧情绪,提高患儿对手术的依从性,也避免了因患儿不合作造成气道远端损伤的风险,对复杂病例观察更为仔细[3],镇静麻醉还减轻了术中护理的困难,且术后苏醒快,易管理。
支气管镜检查需占用气道,增加了麻醉呼吸管理的难度,且实施麻醉后存在麻醉深度与呼吸抑制、患者供氧与内镜操作之间的矛盾[4]。儿童肺活量小,对药物较敏感,用药后出现呼吸抑制明显,因此术中对患儿呼吸、氧合的观察极重要,术后患儿会出现哭闹呛咳等现象,此时应及时安抚并清除口腔分泌物。本组主要不良反应是呛咳及低氧,无气道痉挛、窒息、误吸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因此全面对病情及患儿身体情况的了解,周到的术前处理,术中对可能并发症采取防范措施和熟练正确的操作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5]。
支气管镜检查在儿童呼吸道疾病的诊断治疗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痛状态下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提高了患儿的依从性及手术的安全性,干预性护理是无痛麻醉技术下作支气管镜检查的重要环节,术前充分沟通、术中密切观察生命征变化,及时发现低氧并积极处理,术后防止误吸等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张廷梅,李杭,袁国琴等,支气管镜在儿童支气管结核诊断治疗中应用价值[J].临床荟萃 2011,26(15);1340-1342.
[2]赵志妙,刘翠霞 张涛等,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5);61-62.
[3]黄英,刘恩梅,李渠白等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术诊治小儿支气管疾病92例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20(8):469-471.
[4]胡宏强,邓信林,安全有效、舒适无痛纤支镜检查的麻醉技术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3,4(11):534-535,583.
[5]朱灿红,季伟,黄莉等,儿童电子支气管镜术并发症及处理策略探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6):449-451.
论文作者:李春兰,潘慧兰 袁国琴,何云,张廷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6
标签:患儿论文; 支气管镜论文; 儿童论文; 手术论文; 术后论文; 气道论文; 支气管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