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中学生的情感需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学生论文,需求论文,情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工作之余,作为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的我,向初三年级两个班的学生提出了一个希望:每个同学给我写一封信,内容不受限制。出乎我的意料,一个星期之内共收到了78个同学的来信,占全部学生的91.8%。看着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我深深地感动了,并一一做了回复。在对信件进行整理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这78封信中反映的问题不正是现在中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吗?他们面临的困惑,也许正是我们平常教育中所忽视、但又严重影响着学生思想行为的一些误区。
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学,需要双向交流;育人,更需要双向交流。关心学生的情感问题,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很多专家都发出了这样的呼吁。在我们传统的教育中,老师早已习惯了上课、上自习、辅导、批改作业、教育、总结等这些工作模式,班主任也习惯了训斥、指挥、执行等一套工作方法,我们却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我们可能给违纪同学做工作,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我们也可能要求学生要理解老师的苦衷,站在老师的角度想想老师的困难。但是,作为老师的我们,又为何不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的内心里到底需要些什么,他们为什么会发生这样那样的行为问题呢?
从学生的来信中可以看出,有的因交了好友而兴奋不已,有的为取得成绩而眉飞色舞,有的因前途渺茫而不知所措,有的为自己的错误而深感内疚,有的因家庭矛盾而“难脱苦海”,有的因“恋人”离去而“痛心疾首”……这就是中学生的情感,中学生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学生的情感,是影响其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积极健康的情感,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保证;消极低沉的情感,容易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使其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帮助,这是老师们不应该忽视的。
我把信件中所反映的学生情感需求进行归类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一、中学生需要情感交流
“当我听说可以写信和你谈心时,我高兴得不得了!”“我的心是多么激动!”“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我会好好珍惜这次机会。”……在这78封来信中,写到这类话语的有34人,占全部来信的43.6%。
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中学生渴望友谊,渴望有知心朋友。他们喜欢憧憬未来,想过天真纯洁的生活,但又往往不能如愿。他们的控制能力较弱,容易激动,情绪波动很大,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行为。老师是他们信任的长辈,又是“指路的明灯”,他们更希望和老师进行情感交流。一位父母刚离婚而跟大伯生活的女同学第一次在来信中这样写道:“这是我第一次向外人诉说每当夜幕降临,就会有许多的悲剧在我眼前浮现。特别是这几天,我仿佛丢了魂似的,每天都提心吊胆,我好害怕。在这人海茫茫、度日如年的日子里,我每时每刻都在悲伤的角落里度过。难道就没有人来关心我了吗?难道我不应该来到这个世界?”我当天就给她回了信,她在第二封信中又写道:“我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人在关心着我……我想信我会勇敢地活下去,因为还有你——我的知心朋友!”她有这么大的情感变化,是我没有意料到的。其实,我也没有做些什么,只不过多说了些安慰的话罢了。
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路人,跟学生进行情感的对话与交流,筑起心灵沟通的桥梁,是我们育人的关键。
二、中学生需要情绪发泄
随着自尊心的增强,判断能力的提高,中学生对任何事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再加上情绪起伏变化很大,一旦出现消极情绪而且找不到适当的方式或场合,就会不顾一切,随心所欲地发泄。
“我有一肚子的话想对人说,可不知道有没有人听?”“我终于把三年以来压在心里的话全捅出来了!”某生因被老师无故批评而这样说:“我想不通,岂能如此不讲理?”一位要想换班而没有成功的女生这样写道:“我恨你,恨得要命!”一位常违反纪律的学生说:“我恨你管理太严,不给我们喘气的机会。”一女生因某老师在班上公开其日记,她这样诉说“:“我已长大了,我也有自尊,我的心也是肉长的。她给我造成的伤害,一辈子也难以忘怀!”
“我终于说出了想说的话,心情舒畅极了!”可见适当的情绪发泄,可以把心中积郁的不满、愤恨、悲痛、紧张等消极情绪释放出来,从而解除学生心理的不平衡。因此,教给学生一定的发泄方法,提供一定的发泄场合,可以较大限度地预防学生不确定行为后果的发生。
三、中学生需要情感调控
中学生的情绪丰富而强烈,情感很不稳定,容易冲动。他们的控制能力低,不能进行有效的调节,这就需要老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读书会被读疯掉,一天,我吹吹牛,讲讲笑话,玩玩牌,没想到比读书舒服几十倍。”“我真想把他‘毙’了!”某生因家庭矛盾而这样说他的哥哥。从学生的来信中,有8位同学谈到此类话题,约占10.1%。有五位男生谈到抽烟成瘾而难以自控,其中一位同学因吸上烟,考试由原来第一、二名降到全班最后。他这样写道:“一抽上烟就不可收拾了,不论怎么戒也戒不掉,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不抽烟,就好像少了什么似的,慢慢地读书没了兴趣,脑子里整天昏沉沉的。”
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强烈,对新鲜事物喜欢尝试,一旦受挫或堕入深渊就难以自拔,他们需要帮助,需要有人拉一把。如果我们置之不理,听之任之,他们就会陷得更深。“请老师给我指出一条光明之路!”“请老师不要放弃我,拉我一把吧!”这是这些学生的呼声。帮助学生调节情感,控制情绪,这也是老师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怎样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呢?首先得放下老师高高在上的姿态,以朋友的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其次,要真诚的关心他们,热爱他们,消除学生的疑惧心理;最后,还要保守他们的秘密。
标签:中学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