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甜甜 山东省平度市新河镇灰埠小学 266715
色彩是绘画中重要的绘画语言,在美术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美术绘画中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因为它的重要性,也决定了它在美术课堂中的作用。结合近几年来的美术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生色彩在课堂中的应用和特点有些许浅见,现总结如下:
一、小学生的色彩心理倾向特点
澳大利亚心理专家经过大量实验证明:年龄越小的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辨别与选择多是根据对视觉有强烈感染力的色彩进行的。人的颜色心理倾向会受年龄阶段、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等因素影响的,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并好奇心强,容易被纯色、明亮度高、饱和度高的色彩所吸引,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等视觉敏感色都是可以产生强烈视觉刺激的颜色,因此都成了小学生的最爱。颜色是促成世界的重要元素,面对色彩缤纷的世界,采用有效的色彩教学方法以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色彩、分辨色彩、感受色彩,是为小学生走进美术天地而架起的一道绚丽的彩虹桥。
二、美术教学中引导小学生感受色彩的有效途径
美术教学中小学生对色彩感受的学习,来源于美术教师的辅导,“辅”在于以学生为主体的辅助作用;“导”在于如何循循善诱地加以正确引导。由于受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最长只能坚持在15分钟左右、对色彩的感受能力不同等制约因素的影响,美术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通过不同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借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1.图片识色,游戏场景中的色彩捕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学生活泼好动,游戏是他们的兴趣所在、是他们乐于参与的天堂,美术教学中利用美术教学游戏融于教学中,可以发挥兴趣的魔力,可以使小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全身心的投入、提高学习效率。高尔基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游戏运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调动起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创设出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因此,将各种颜色的图片穿插出现在儿童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捕捉色彩、感受色彩,是儿童更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教育效果越大。”小学生们喜欢使用鲜艳的颜色涂涂画画,是他们想感知这个世界的表现方式,游戏中的乐趣可以使小学生的美术天性一触即发,瞬间得到释放,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音画结合,音符跳动中的色彩呈现。美术是流动的音乐,音乐是凝固的画面。人在听音乐中感受颜色,激发人的灵感,使画面色彩内容更加丰富,提高画面色彩的感染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了耳濡目染的催化作用,情绪被调动了起来,注意力高度集中,色彩印象会更加深刻。
教师与学生一起欣赏一段乐曲,如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边听边领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让学生随着恬静精美音乐进入平静凝思,然后在内心体验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学生交换自己的奇特感受,教师提醒:节奏舒缓、旋律精美流利的音乐涌现的是一幅协调色的画面。再欣赏第二段乐曲,如民乐合奏曲《金蛇狂舞》,着重让学生感受乐曲中激越的锣鼓声所渲染的热闹欢腾气氛。教师用言语、身体语言促使学生跟随音乐一起动起来,学生体验着乐曲的旋律昂扬,热情洋溢,感受着此时的颜色搭配所体现的强烈对比。
3.在游戏中感知颜色。教学时,教师出示学生熟悉的三原色、三间色,接着让学生辨识:感知五彩缤纷的色相。设计“找朋友”的游戏活动,先让学生在纸片上涂出自己喜欢的—种颜色,根据纸片上的颜色“找朋友”。如教师提供的红色,提问:哪些颜色与红色可以成为“朋友”?把它找出来,贴到红色周围。由此学生感知色相接近的颜色组成的协调色画面。针对没有被选出的颜色,让学生说说不配成“朋友的理由,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常见的红色与绿色、橙色与蓝色等对比色。(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颜色对比与协调在视觉、心理感知上的差别,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老师创新教学的平台,介绍教育及教学研究前沿动态,讨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中的各类课题和观点,探索最佳学习之方法,交流个人学习的心得,关注中小学课程教与学,关注网络平台教学、教学新技术。
4.缤纷生活,观察出身边的色彩世界。生活中处处有艺术,美术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之美,因为艺术就在身边。培养小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为进入色彩世界可以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在美术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校园真热闹》的学习中,小学生在校园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与平时的校园生活息息相关,需要每个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生活,在回忆中观察出校园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场面。美术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准备好的图片资料,讲解画面中的活动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活动中的热闹气氛、充满美感的形式构图、不同色彩的视觉体验。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各种画面的活动场景描述,激发了小学生记忆中的画面,将最喜欢的一幕使用喜欢的各种色彩跃然纸上,让小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色彩是一种艺术语言,是传达艺术精神的一抹重彩。马克思曾经说过:“色彩的感觉是美感最普及的形式。”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幻想,渴望使用喜欢的色彩描绘自己心中的世界,画出自己蓝天下的七彩童年。美术教师要将各种颜色的情感特征引导学生认知、理解与感受。为小学生的想象力增加一些可变元素,使小学美术教育中富有感情且充满变化的色彩教学焕发出神奇的艺术魅力。
论文作者:陈甜甜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色彩论文; 小学生论文; 美术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颜色论文; 画面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