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着眼”深度赋能激发乡村振兴活力论文

“八个着眼”深度赋能激发乡村振兴活力论文

“八个着眼”深度赋能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中共枝江市委组织部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要求各地创新建立宽严相济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和激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乡村振兴是大考场,基层干部是答卷人,群众是阅卷人。只要办法对路、措施精准,在做好“减负”上半篇文章的同时,坚持不懈为基层干部做好“赋能”下半篇文章,就能为基层干部打开一片干事创业的广阔天地。

枝江市出台《村(社区)干部“赋能减负”行动计划》,在实施减会议、减牌子等“减负”措施“瘦身”的同时,推出开办“新时代乡村课堂”、资金资源倾斜基层、举办重点工作“擂台赛”、建立关爱谈心制度等7项赋能措施“健身”,基层干部反映犹如降下“及时雨”,解渴提神鼓劲。然而,针对当前农村基层干部当中普遍存在的激励不足、权责利失衡、能力恐慌等问题,还要持续深度赋能,全面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九华河:发源于九华山七贤峰,流长29.4 km,流域面积310.73 km2,河道宽60~80 m,平均坡度1/705,估算梅梗段20年一遇洪水流量1 300 m3/s,最小流量河水断流(1958年、1978年)。

着眼“人口多、人气足、人才强”,推进人才赋能。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人才赋能以人为载体,将驱动人流、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互动流通。枝江市通过组织“心融故土振兴家乡”活动,走访了一批乡土人才,聘请了一批乡村振兴合伙人,带回了一批资金项目。同时,村(社区)“两委”换届以来,全市选拔培养了一批村级后备干部,启动了“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要继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流动人群;推进返乡就业,吸收回流人员;落实全面二孩政策,增加农村人口;适度放宽落户准入,吸引外迁人才等等,持续推进人才赋能,着力形成“人口多、人气足、人才强”的乡村振兴新活力。

它使我们不断去消费自我预期的那个形象。“看起来富一点”。这不但赋予了他们社交的谈资,城市生活的安全感,更证明了他们的选择是有意义的,是正确的。

着眼“走出去、引进来、拿来用”,推进培训赋能。培训赋能是普遍常见的赋能方式之一,既有“拿来就用”短平快的特点,又有“对症下药”按需赋能的优势,还有“走出去、引进来”的灵活性。枝江市开办“新时代乡村课堂”,立足于农村干部“干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已先后开办集体经济发展、农村电商等9期培训,基层干部纷纷点赞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契合度高。要在坚持“大格局组织、全覆盖培训、菜单式选题”办班的同时,重点加强“跟踪式问效”,巩固学习成果,推动工作落实,着力解决“一训了之”、学用脱节的问题。

着眼“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推进方法赋能。当前,乡村振兴的工作内容是多样的,工作方法是多样的,基层干部在“方法赋能”上的需求是迫切的。现场拉练、擂台比武、网络学习等工作方法正在得到运用和推广。比如青狮村一位50多岁的村民小组长文军民,能运用手机随时随地调用本组任一住户的基本情况,对扶贫政策判定又快又准。要运用网络学习各地现成思路、成熟经验、有效模式,灵活使用百度文库、微信搜索、门户网站、专业论坛、网盘云盘等工具,进行网络调查、分析归纳、科学总结、借鉴运用,提高基层治理水平,降低时间成本、工作成本。

着眼“产业特、产业强、产业旺”,推进产业赋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产业赋能包括产品标准化赋能、区域产品品牌升级赋能、种养殖技术赋能、产业供应链赋能、销售渠道赋能等多个维度。枝江市通过打造“枝滋有味”区域品牌,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有力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业模式,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分享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农村生产要素收益水平。

着眼“统筹好、选择好、发挥好”,推进资源赋能。乡村振兴需要人、财、物,统筹各类资源、资金、项目,推进资源赋能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重点。枝江市启动“三服务”(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切实推动了作风转变、问题解决、资源下沉。下一步一方面要建好用好资源项目竞争立项机制,优化“资源赋能”,优先安排各类资源项目给有能力、有积极性并且群众有意愿的镇、村,发挥“资源赋能”的“四两拨千斤”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基层事务准入清单,明确权责清单,做到“费随事转”。

着眼“齐家风、纯乡风、正民风”,推进文化赋能。丰富农民和基层干部精神文化生活,传播乡村正能量是文化赋能的重要内容。全市开展的“讲村情·话发展”擂台赛,有效展示了村情村史,提升了精神风貌。如赵家冲村晒出的民俗画“党的政策好,我们要硪舍搞”,引起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较强的内心认同。要通过文艺作品、村晚、墙绘、党建塑型、村标地标、文化下乡、广场舞大赛、道德楷模评选等多种方式,用共同的乡愁凝聚人,齐家风、纯乡风、正民风,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1.关键变量。表4仅以环境规制为自变量,该变量对农村化学品企业产值有显著正影响,“污染天堂假说”不成立。表5加入其他自变量以后,所有模型中环境规制变量对农村化学品企业产值有显著负影响,较低的环境规制对农村化学品企业来说意味着较低的成本,农村化学品企业倾向于在环境规制较低的地区选址与发展;同时,农村化学品企业发展除了受到环境规制变量的显著负影响以外,还受到农村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工业资本存量以及技术等因素的显著影响,环境规制并不是决定农村化学品企业发展的唯一因素。以上证明中国农村化学品企业发展存在“污染天堂效应”。

着眼“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推进激励赋能。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激励关爱基层干部的意见》指出,要“健全完善表彰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基层干部激励力度”。枝江市健全村(社区)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优化村干部千分制考核制度等措施,推动了政治上激励、工作上鼓励、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提升了基层干部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应深度总结宣传先锋楷模先进事迹,放大激励效应,发挥导向作用,激发广大基层干部不懈奋斗,提升幸福感。

着眼“守初心、践使命、得始终”,推进价值赋能。价值就像指南针,而以价值为中心的生活和工作,会使人在十字路口仍旧保持内心安稳,也使人在追求目标的旅途中真切体会到满足感和充实感。作为基层干部,当真正认同为民服务的宗旨时,当清楚知道工作职责的具体遵循时,会更有勇气定力面对现实无奈和局限。如曹店村党支部书记李传平,依靠自身才干在城市可以获得更加富足的物质生活,然而他却选择返乡创业、坚守基层,一个人激活一群人,得到了本村群众的交口称赞。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应着力引导基层干部做好自身价值澄清与确认,继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责任编辑/姜 圻

标签:;  ;  ;  ;  ;  ;  ;  ;  ;  

“八个着眼”深度赋能激发乡村振兴活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