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彩票”热——中国彩票业发展应注意的三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彩票论文,应注意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自1987年发行彩票以来,全国彩票发行量已突破400亿大关, 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世界彩票业每年约15%左右的涨势。作为一种吸纳社会资金,调节社会收入和增进消费者福利的有效手段,政府发行彩票固然会给中国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应看到,中国彩票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彩票的发行与销售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备。因此,面临席卷全国各地的“彩票热”浪潮,必须要有冷静的思考,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之一:彩票业的寻租
按照标准经济学教科书的定义,寻租是指支付给资源所有者的收入中超过资源在任何其他可能用途中得到的最大收入的差额,其实质是一种超过机会成本的收入。政府发行彩票,一方面为中央政府筹集了大量社会福利基金,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地方税收收入。对取得彩票销售权的地方政府而言,对奖金征收的所得税便是其获得垄断销售的“租金”。因此,地方政府为获得这部分“租金”会积极争取彩票在本地区销售、会积极从事争夺彩票销售额度的寻租,从而出现布坎南提出的三层次寻租。
第一层次寻租:由于额度管理会使地方政府申请到的彩票销售额度同本地区彩民的彩票需求相差甚远,地方政府对“租金”的“占有欲”势必处于饥渴状态。而审批制又使地方政府间获得“租金”的机会具有不均等性,其中掺杂着诸多人为因素。故而,在销售彩票实行额度管理和审批制相结合的办法下,地方政府为获得彩票销售额度便会讨好掌握审批权的官员,由此便可能滋生腐败。第二层次寻租:由于地方政府寻租活动的存在,容易造成主管官员的“官位”产生“租金”,从而会诱使一些潜在的“政治企业家”为争夺有审批权的“官位”向上寻租以占有这份“租金”。第三层次寻租:地方政府把征税获得的税收“租金”转化为财政收入后,“租金”便处于公共领域,没有明晰的产权界定,从而诱使利益集团为这笔财政收入的分配展开寻租。由此可见,彩票业的三层次寻租是各地方政府为争夺公共领域的税收“租金”而始发的一系列非生产性寻利活动,最终所造成的是社会损失而非社会剩余。笔者认为,额度管理和审批制是诱致彩票业寻租现象产生的制度性根源,并为官员腐败增加了诱因。因此,中国彩票业要继续向前发展,政府必须进行管理体制的创新活动,堵塞制度漏洞以杜绝寻租现象。
建议在保留额度管理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同时,各地方的彩票发行与销售机构之间相互竞争会形成一个较合理、较高的竞争价格,既有利于中央政府筹集资金,也会使地方的发行与销售机构形成降低成本的内在压力,有利于提高彩票业运行的整体效率。
问题之二:彩票业的社会成本
按规定,中国福利彩票的销售有现场销售和计算机销售两种基本形式。从中国彩票业发展的实践来看,现阶段以现场销售为主。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出于加强对销售现场的治安管理、降低彩票销售成本等考虑,往往选择某几个点集中销售彩票;再则,彩票销售历时短,彩民对彩票的强大需求被迫在有限的空间和有限的时间上积聚;加之彩票销售现场有限的销售窗口,更使彩票的顺畅供应形成“瓶颈”。这种高时空密度的需求与受阻的供给致使彩票业被迫在“短缺经济”状态下运行。彩票短缺,彩民为获得彩票必须展开竞争。彩民间竞争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价格竞争。中国发行的彩票价格固定,没有公开的价格竞争,于是价格竞争便有可能在倒卖彩票的“黑市”上表现出来,从而为一部分牟取差价而获利者创造机会。而且,价格竞争过度,彩民的强制替代行为会放弃购买政府的“公彩”转向购买“私彩”,从而诱发“私彩”的出现。二是时间竞争:根据“先来后到”的原则确定彩民获得彩票的次序。于是,排队这种低效率的形式便被采用。排队一旦用来维护竞争秩序,为了获得彩票,彩民可以采取两种行动:一是积极的行动,二是消极的行动。无论哪种行动,都包含彩民的各种牺牲,如体力消耗、神经紧张与烦恼以及大量时间的浪费。
笔者认为,彩票销售过程中大量社会成本的发生,根源在于销售额度限制、时间限制以及地点限制。因此,中国彩票业要继续向前发展,政府必须对这部高能耗“机器”进行“大检修”,降低彩票销售环节的社会成本。
建议逐步取消现场销售,大力推广计算机销售,实现彩票销售经常化。从中国实际看,密布于全国各地的金融、邮政系统的分支机构可以为彩票业提供数量众多的零售网点;同时,银行结算系统的电子化、网络化使奖金可以通过售点的银行结转,而不受地点限制。因此,在计算机销售彩票的条件日益成熟的今天,形成以计算机销售为主的经常化、网络化销售系统,可以大大减少彩票销售环节的社会成本。
问题之三:彩票业的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指增加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就会减少相应数量的私人投资,产生公共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排挤。彩票业作为一种政府筹资手段,把分散在广大彩民手中的货币“闲资”集中到政府手中用于公共支出,必然会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从彩票发行与销售全过程看,彩票业的挤出效应包括筹资挤出效应与用资挤出效应两个层次。
筹资挤出效应。彩票发行前,彩民持有货币有两种用途:消费和储蓄。假设一部分彩民购买彩票的货币原用于消费(称第一类彩民),另一部分彩民购买彩票的货币原用于储蓄(称第二类彩民)。第一类彩民购买彩票是对现期其他消费品的一种替代,通过调整现期消费品组合,增进消费者福利,实现静态(同一时点)帕累托改进。第二类彩民购买彩票是调整消费在时间上的安排,彩票的出现使其认为现期消费比今后消费更划算,消费被提前,同样增进消费者福利,实现动态(不同时点)帕累托改进。但从另一方面看,第一类彩民以风险品代替实物或劳务的消费,会导致这些商品的需求“疲软”,从而降低这些部门的投资收益率,出现投资不足;第二类彩民提前消费会减少资金市场的供给,在资金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利率被抬高,使原本有利可图的投资项目无利可图甚至亏损,从而对私人投资产生排挤。
用资挤出效应。政府通过发行彩票筹集到的资金可分为直接资金和间接资金两部分。直接资金指政府发行彩票取得的福利资金,约占彩票销售总额的30%;间接资金指政府对奖金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收入,约占彩票销售总额的5%~6%(经验估计)。直接资金作为社会福利资金,有专款专用性质,会投向赈灾、扶贫、济困、助残等私人资本不进入的低效率领域,基本上不会对私人投资产生排挤。间接资金情况就大不相同。目前中国财政正处在由建设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的过渡阶段,财政投资“越位”(财政投资进入竞争性私人投资领域)和“缺位”(该由财政投资而财政未投资)现象并存,间接资金一旦以税收形式上缴入库,便形成财政公共资金,由于其不具有专款专用性质,加之财政“越位”的存在,必然会与私人资本“正面交锋”,产生对私人投资的排挤。
综合而言,彩票业发展带来的挤出效应具有客观必然性,因而必将导致资源的畸形配置。不顾实体经济发展盲目扩张彩票业,资源的畸形配置必将导致国民经济发展失衡,最终必将窒息实体经济,从而窒息彩票业本身。
建议应正确认识彩票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把握好彩票业发展的“度”。从物质财富生产的角度看,彩票业的本质是既有物质财富在不同主体之间的重新分配,其物质财富存量并没有增加。因而,彩票业本身的非生产性决定其在一国经济中居从属于实体经济的“寄生”地位,其发展必然要以实体经济的优先发展为先决条件。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彩票业发展必然会同其他部门争夺稀缺的经济资源,会抬高资源的使用价格,从而提高经济部门的投入品价格,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彩票业发展一方面要求实体经济优先发展,另一方面又制约实体经济的发展,两者矛盾运动决定了彩票业发展客观上存在着“量”的限制。中国政府在进行彩票业发展总体规划时,必须处理好彩票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把握好彩票业发展的“度”,以促进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