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雾霾现状及防治分析论文_边金林,张梓轩,程维政,朱景博

我国雾霾现状及防治分析论文_边金林,张梓轩,程维政,朱景博

1.我国雾霾的产生背景

近些年,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担忧。然而,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危害人们的健康。因此,空气污染的防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美国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断断续续持续了20余年,造成损失不计其数,75%的洛杉矶人患上了红眼病,甚至出现在两天之内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余人的严重问题;“多诺拉烟雾事件”导致小镇6000余人突然发病;“伦敦雾霾事件”仅仅四天时间死亡人数就高达4000多人。上世纪多起烟雾事件发生后,全世界政府都决定与空气污染作斗争。1997年,美国就已经制定了标准,而到了2013年,也就是美国大使馆公布北京市pm2.5严重污染的那年,美国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为:对颗粒物(PM2.5)规定了年平均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为15微克/立方米和35微克/立方米。2013年美国大使馆公布北京PM2.5指数为严重污染,提醒位于北京市的美国公民注意个人保护,PM2.5这个名词才逐渐被公众知晓。根据环保部2016年发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的数据显示,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有75.15%(254个)的空气质量超过了环境质量标准。只有24.85%(84个)的城市达到标准(评价所涉及的污染物浓度均达到标准)。为了控制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国务院于2013年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年时间里,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大量多层次财政资金投入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2017年,中央政府拨付了16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防治大气污染,足见中央政府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由于大气污染防治涉及主体较多,使得大气污染防治过程十分复杂。为保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进行,社会公众、市场以及政府都应该参与其中,并且政府治理占据主导地位,社会公众参与反映在一些环境事件的公众参与机制中。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大气水循环的显著变化导致干旱地区的干燥,这加强了气溶胶对雾霾产生的影响,加速了传染病的发生。然而,基于大气水循环的雾霾产生过程缺乏定量描述。本文从理论和基础上模拟了雾霾的产生、演变和消失过程。水蒸气和气溶胶的收支函数是由水蒸气和气溶胶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耦合而成的。研究结果可为防治雾霾及雾霾引发的相关传染病提供新的思路。

2.我国雾霾的相关治理工作

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年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按照《大气十条》,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减少尾气排放,遏制污染物排放。2017年10月18日,习总书记在第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要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坚持预防和控制群众来源,并继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赢得蓝天防御战。2017年12月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污染斗争,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生态环境综合质量,重点抓好蓝天运动。2018年5月18日,中国总书记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再次强调,“坚决战胜蓝天是第一要务”。我们必须把明显改善空气质量作为一项硬性要求,加强共同防御和控制,基本消除严重的天气污染。

2015年12月16日至28日,在长江三角洲(YRD)区域雾霾事件期间,使用单粒子气溶胶质谱仪(SPAMS)研究了气溶胶粒子的混合状态,对气溶胶进行了分析,并将其分为12类:老化的元素碳(EC)、内混有机物和元素碳(ECOC)、有机碳(OC)、生物量、胺、铵、钠钾、富钒、富铅、富铜、富铁和尘埃。结果表明,短期降雨中颗粒物与硝酸盐和氧化有机物混合较多,长期降雨中颗粒物与铵和硫酸盐混合较多。由于人为活动、更强的风和太阳辐射,粒子数增加,在雾霾中粒子的尺寸范围扩大。在雾霾过程中,碳颗粒和钠钾与次生物混合,明显呈酸性,特别是粒径在0.6~1.2μm之间的颗粒,对于局部和长期输送的污染,OC有明显的粒径分布,而ECOC的变化是均匀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ECOC的二次形成对局部污染有显著贡献,对远距离输送污染中的小颗粒物(小于0.5μm)有较大影响。长距离输送污染对有机碳的增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在局部/长期运输污染中与更多氯化物和硝酸盐/硫酸盐混合的颗粒。

目前,雾霾污染问题较为改善。但是前些年我国雾霾天频发,在一些领域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趋势。例如,2013年12月和2016年12月,严重的烟雾状况分别影响到140万平方公里和188万平方公里;以及2018年1月,北京、天津、河北及其周边地区经历了为期22天的区域性严重空气污染过程,60多个城市采取了应急措施。控制雾霾污染和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然而,要从整体上从根本上解决区域烟雾污染问题,只能依靠单边治理和局部治理。全面打赢蓝天防御战,开展霾污染区联合防治,积极构建多社会主体合作治理体系,已成为全面打赢蓝天防御战的基本途径和必然选择。大量实践证明,加强区域联合防治符合大气污染传播扩散规律以及区域间的相互作用,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是非常有效的。面对地区烟雾污染日益突出的特点,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强大气污染源和烟雾形成机制的研究,提高科学和准确性;扩大重点领域的联合防控范围,加强预警和应急措施。”区域边界的科学设置是有效联合防治雾霾污染区的首要问题。那么,中国究竟需要在多大范围内开展雾霾污染区域联防联控?如何科学、准确地选择和识别参与联合防御控制的省、市、区?如何在实施雾霾污染联合防治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区域范围?这都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在两个百年目标的十字路口赢得保卫蓝天的战斗是建设一个蓝天碧绿碧水的美丽中国所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对更好的生态环境的需求,也是一个重要的把握。以上问题的答案,可以加快联合防御和联合控制在雾霾污染地区的有效运行,为全面赢得蓝天战争提供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持。

3.我国雾霾防治成就与展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实现人民良好期望、建设更好中国的重要任务。这也是推动中国转变发展模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动力的重要途径。我国雾霾现象在持续好转,但控制雾霾污染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小区域或孤立区域的雾霾污染控制不够科学,难以系统、全面、有效地解决雾霾污染问题。因此,解决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区域联合控制的范围。根据本文的结论,联合防治区域范围的优化应体现在两个层面上。首先,在区域一级,把小圆圈和大圆圈分割开来,建设八大雾霾控制区。形成了“东北-北京-天津-河北-华北-中央三角-珠江三角洲”的南北连接和“大西北-成都-重庆-中部三角-长江三角洲”的东西连接。然后,在国家层面上,要形成一个由小圈子组成的大圈子,建立南北联防、东、西一体化的区域网络,形成城市之上的制度和地区之上的制度。在组织上面有一个中央区域模糊治理垂直管理框架。此外,虽然本文从区域和国家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我国联合防霾区域范围的建议和计划,但应指出:该区域的联合防治霾污染不是一个单一的表述,也不受其限制。一个国家烟雾污染的长期扩散意味着区域联合防御控制的范围有可能跨越国界,并通过许多国家的共同努力来控制烟雾污染,建立区域烟雾污染的“跨国联系”。这可能是烟雾污染联合控制区域优化的重要研究和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我们要响应习总书记号召,坚持环境保护,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建设一个碧水蓝天的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周景坤,黎雅婷.我国雾霾防治产业政策研究.中国经贸导刊(中),2019(05):31-33

[2]曹雪彦.着力“全民共治”打赢“蓝天保卫战”.石家庄日报,2019-02-23(004).

基金项目:2018年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10418287)

论文作者:边金林,张梓轩,程维政,朱景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建筑知识仓库》2019年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6

标签:;  ;  ;  ;  ;  ;  ;  ;  

我国雾霾现状及防治分析论文_边金林,张梓轩,程维政,朱景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