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论文_王书怀

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论文_王书怀

吉林省梨树县第四中学 王书怀

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讨论中学的地理教学中如何才可以有效地遵循理论,在理论基础上分析如何运用核心素养去设计地理课堂的教学,并且可以体现地理的核心层次。最后,本文主要是来讲述教学中的感悟与学习地理的思维方法以及如何创新教学方式,巧妙结合传统教学模式,挖掘学生差异。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初中地理 地理思维

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高尚的品格,丰富的知识,过人的能力也是一个人的行为素质,素养可以是天生的,也可以是后天经过培养逐渐养成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后天不断地教育与学习提高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可以分为六大类为人文底蕴、学会学习、学会健康生活、具备责任担当意识、创新实践的能力、探索科学的精神。

一、实现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应遵循的理论基础

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下,中学课堂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另外两个基础是构建主义与深度学习。构建主义理论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先熟悉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结构,在学生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上给与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机会。学生在自己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会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构建新的体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著名的教育学家杰罗姆?布鲁纳认为,在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学习资料进行自学时会发挥学生的思维优势,发动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开发把发展区开发出来。这就是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含义。关于深度学习理论,是马顿和赛利约在1976年,第一个提出的词汇。深度学习从字面上看就是学习内容的全面与投入,它的理论就是教师布置给学生学习一个复杂知识,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理解知识含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团队合作。这样自己去解决问题一心一意投入并解决问题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得到知识还可以提高多方面的能力,获得喜悦感。这一理论的重点是老师适度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设计的问题难度适宜,并且问题可以一层一层的引发学生去探索。

二、核心素养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

(一)展现地理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层次

核心素养在地理学科中主要有四个方面有所体现: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并且每一项内容中,又划分成四个等级。等级一的要求是学生可以分析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在分析调查中还可以获得有用的信息。等级二是要学生可以理解教师给的地理现象,并且具备探索能力。等级三则是要求学生可以分类复杂的地理现象,并且给出合理的解释。等级四要求学生系统的分析能力,分析现实生活中较为复杂的区域性的地理现象,并且可以提出创造性的想法。通过地理学习要让学生养成用地理眼光看地理事项,用地理思维分析地理问题,从而形成与其他科目不同的思维方式,养成整体性思想和差异性思维,辩证、客观的分析地理区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统筹规划教学内容,体现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教学目标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会学生知识技能以及学会如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所以教师要铭记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树立学习地理的核心素养,致力于地理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首先,教师可以分析传统教学目标的问题,教师会发现传统教学下的目标偏离了对实际生活的重视,过于注重对技巧技能的运用,缺少实用性。另外,传统教学下的各个科目彼此分裂,缺少整体一致性,每个科目都十分单一。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学目标更注重对学习的要求,忽略了对综合素质的提升。所以,在素养的要求下,教学目标要合理全面,体现素质教育,注重实际。

三、核心素养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是学习地理的思维方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习地理不仅要会认识书本上的地理知识,还要学会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核心素养下,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学习地理的思维方式。传统应用地理知识的方式是去野外进行考察,通过实地探究学习地理知识,在实地探究中可以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以区位因素为主要教学任务,给学生展示宁夏平原的文字描述性材料和图片,穿插农业的区位因素,给出学生一段案例材料,某市兴起的葡萄种植业,可以根据所给的材料,让学生综合的分析区域的地形、气候、植被、光照、热量、温差等区位条件,然后指导学生分析这些条件与葡萄种植业的关联系。使得学生养成整体性思想。另外再讲解“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农业模式”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过往图文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得出影响珠江三角洲农业区位条件变化的因素,归纳总结是什么造成某个因素或产业的兴起与衰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资料收集与分析,提升地理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提取地理信息,运用地理知识,归纳出农业区位变化中要包括市场环境的变化,交通环境的改变以及科技的因素。让学生学会了解身边的地理知识,学会运用。

总之,核心素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坚持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初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要想得到培养,语言教师,学生一起长期不断的坚持努力,还要做到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自我审视,与时俱进。还要创新理论与教学方法,更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做到有针对性,有区别性才可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参考文献

[1]张亚,杨道宇.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地理教学[J]. 教育探索,2016,10:21-24.

[2]胡晓燕. 聚焦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J]. 地理知识,2016,20:17-19.

[3](美)托德·威特克尔.优秀教师一定要知道的十七件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63-71.

[4]陈旭远主编.教学技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52-356.

论文作者:王书怀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  ;  ;  ;  ;  ;  ;  ;  

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论文_王书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