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态文明建设与学校德育工作论文_杨跃奇

浅析生态文明建设与学校德育工作论文_杨跃奇

祥云县第二中学 云南 祥云 672104

摘 要:生态文明倡导崇尚科学、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热爱自然的新道德新伦理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种新型的价值观能否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并体现它的作用,成败完全在于教育。生态德育是新时期新型的学校教育活动,从属学校德育教育,它是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催化剂。生态德育是生态文明建设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是新时代教育的必然产物。

关键词:生态文明 价值观 生态德育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宗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未来人类的持续发展为立足点,它凸显了人的自觉性和自律性,更加强调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人类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生态文明能否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并体现它的作用,成败完全在于教育。在这种背景下学校生态德育教育顺应而生。学校德育长期以来把培养学生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当作培养目标,把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文明举止、道德品质、文化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培养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道德品质。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十八大党中央提出党的五大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大力提倡并将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意义更加深远,为此学校德育面临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学校必须重视生态德育的价值,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学校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态文化、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引导学生为了人类长远利益自觉养成生态保护意识和相应的道德习惯,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品质。

一、打破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更新理念

1.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是一所典型的山区半山区学校,在校学生规模2014-2015学年达到2300多人,2018-2019学年人数为1700多人,教学班级35个班,在校教职工124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个学年开学初,学校都会详细制定整个学年的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内容涉及到每周、每月、每个季度的安全教育主题,行为习惯的教育,违禁物品检查的时间(不定时、不定点)、仪容仪表的检查,校园卫生及宿舍卫生的打理、寝室的消毒时间、心理辅导、学生集队(国旗下的讲话)、团委(学生会)的工作安排、政教处的工作安排、年级组的工作安排、班主任的经验交流、学校各种活动的安排(家长会、远动会等)、班主任的考核和表扬(彰)等等。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我们更加注重的是预防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提醒学生在周末、节假日或寒暑假期间的安全事项。在校期间我们要求周一升旗时做一次安全讲话;每个班每两周出一期安全黑板报(防火、防溺水、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常规教育的板报);在周五学生离校回家前上一堂班会课,内容涉及周末安全事项;遇到节假日或寒暑假都要给学生家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告知节假日期间学生的安全事项;在教学过程中所有任课教师都将“安全”这条主线贯穿在教学任务中。

这是从我们学校平时的教学和管理中来看,放眼其他初级中学,不论是城市学校还是乡村学校,我们都以“在安全下抓教育,在教育中保安全”为原则,更多的学校压力来自安全,德育教育重心不得不向安全教育和管理倾斜。

2.学校德育工作是方方面面的,也是贯穿于各个行政部门的。从党的十七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一直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作为教育部门,更应当肩负起这个新的使命,需要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们都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应知识和体系,转变陈旧观念,打破常规管理方式,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学校德育建设有机整合,让生态德育教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融入学生的知识体系中,以“小手拉大手、小智慧引起大道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方式走进家庭、社会,让全社会都共同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来。

二、学校生态德育具有导向与规范作用

1.当下学校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仍在教授着“过去式的价值观、世界观”,生态文明强调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环境,而不是随心所欲、过度地开发和破坏。生态德育的使命就是要正确改变人们这种落后的、与时代不符的世界观,把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方向上。生态德育就是要我们的学生体验和感知关心自己和他人、关心动植物与环境,正确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新理念。

2.学校开展一系列的生态德育活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定的知识,在思想上和心理上产生积极地认可,在生活中能够用正确行动进行生态道德判断和选择,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在平时的教育和管理中可以让学生学习《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小学生守则》等这些法律法规、行为守则自身就有德育价值,可以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

三、学校开展生态德育的有效方式

1.充分利用课堂。

2.充分利用课外活动。

3.构建校园生态环境。

4.创建“三位一体”的生态教育氛围。三位一体指:学校、家庭、社会。学校生态德育必须以“小手拉大手、小智慧引起大道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方式才能走入家庭和社会,才能引起全社会的共鸣。

论文作者:杨跃奇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2月总第19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1

标签:;  ;  ;  ;  ;  ;  ;  ;  

浅析生态文明建设与学校德育工作论文_杨跃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