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闻见录》中北宋文人事迹略论论文_杨敬龙

《邵氏闻见录》中北宋文人事迹略论论文_杨敬龙

杨敬龙

牡丹江师范学院 文学院

摘要:《邵氏闻见录》是由宋代学者邵伯温所著的文言小说集,所含内容所涉猎广,主要包括朝章制度、朝政始末、洛中形势等内容,其中对北宋名公巨卿事迹的记载尤为详细。在本书记载中主要包括两大类,直接与间接。本文采用的直接主要是指作者的所见所闻以及对史料的摘录和评论。本文通过邵伯温《邵氏闻见录》中北宋文人事迹史料的考辩,厘清所载北宋文人政坛逸闻轶事的真伪,洞察笔记作者邵伯温的书写心态,力图还原北宋党争背景下的社会风貌,为北宋文人研究提供了佐证和帮助。

关键词:《邵氏闻见录》 文人事迹 考辩

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编号:yjsxscx2015-31mdjnu)

一、邵伯温父子笔记创作宗旨

《邵氏闻见录》(以下简称《闻见录》)是邵伯温晚年所著,邵伯温的一生经历了众多历史大事件,包括王安石变法、元枯党争和靖康之祸等。正因为他是在那个时代成长的,所以作者在序言里谈到此书的写作动机,序言中提到:“伯温早以先君子之故,亲接前辈,与夫侍家庭,居乡党,游宦学,得前言往行为多。以畜其德则不敢当,而老景侵寻,偶负后死者之责,类之为书,曰《闻见录》,尚庶几焉。”①所谓“早以先君子之故,亲接前辈”,主要是指他受父亲邵雍及司马光的影响非常之深。

因此邵伯温牢牢地站到父辈的立场上是一位坚决反对变法的反对派。虽然已经成为尘埃,但是余波并未消除,特别是在北宋灭亡的时候这一问题变的更加尖锐,而那些儒士把所有责任都归结于变法,而《闻见录》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政治气氛下撰著的。所以,在《闻见录》中记载的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事情特别之多,尤其是主张变法和反对变法的代表人物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思想、观点、言论、行为,甚至是个人的道德品质、家庭琐事等都不厌其详,全部收录在卷中。

因受父亲及其好友的影响,邵伯温之子邵博继其父《邵氏闻见录》后续写了《邵氏闻见后录》,在他所著作品之中,他所表达的思想、立场毋庸置疑的跟父辈站在了一起。而邵博正是处在两宋之间的政坛动荡中,当时的社会环境对他的影响也是十分深刻的。因此父子二人的笔记中所及北宋文人朝堂间的逸闻轶事,对于研究北宋文人生平、思想、文学创作心态等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二、《邵氏闻见录》中北宋文人事迹

《邵氏闻见录》卷八:

谢希深、欧阳永叔官洛阳时,同游嵩山。自颍阳归,暮抵龙门香山。雪作,登石楼望都城,各有所怀。忽于烟霭中有策马渡伊水来者,既至,乃钱相遣厨传歌妓至。吏传公言曰:“山行良劳,当少留龙门赏雪,府事简,无遽归也。”上文主要讲了谢绛与欧阳修同游嵩山,至此传出一段佳话。

尽管欧学专家刘德清先生已经对嵩山之游进行了考证,认为时值九月天不可能出现“赏雪”之情形,与现实情况不相符,但是宋人却宁愿相信这件事情是真实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南宋的朱熹在其《宋名臣言行录》中就曾转述过这个传说,洪迈在《容斋随笔》中以及祝穆在其《古今事文类聚》中也都分别引用了这个传说,由此可见这个传说的传播范围之广,受众影响力之大。

毁誉参半的王安石,《闻见录》中的王安石不迩声色,慷慨钱财。

《邵氏闻见录》卷十一:

王荆公知制诰,吴夫人为买一妾,荆公见之,曰:“何物也?”女子曰:“夫人令执事左右。”安石曰:“汝谁氏?”曰:“妾之夫为军大将,部米运失舟,家资尽没犹不足,又卖妾以偿。”公愀然曰:“夫人用钱几何得汝?”曰:“九十万。”公呼其夫,令为夫妇如初,尽以钱赐之。

而在《闻见录》卷四又载:

神宗天资节俭,因得老宫人言:祖宗时,妃嫔、公主,月俸至微,叹其不可及。王安石独曰:“陛下果能理财,虽以天下自奉可也。”帝始有意主青苗、助役之法矣。安石之术类如此,故吕诲中丞弹章曰:“外示朴野,中怀狡诈。”

由此可以看出,王安石把“天下”看做是皇帝的私有财产,认为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支配。

最早污蔑王安石弃地的另有其人,并不是邵伯温。

在《闻见录》卷四中提到:

熙宁七年春,契丹遣泛使萧禧来言代州衬境有侵地,请遣使分画。……王荆公再入相,曰:“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也。”以笔画其地图,命天章阁待制韩公续奉使举与之。盖东西弃地五百余里云。……鸣呼!祖宗之地,孰敢以尺寸不入于王会图哉!荆公轻以弄邻国,又建以与为取之论,……荆公之罪可胜数我!

近年来,邓广铭教授在《王安石—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一书中就认为,王安石弃地说是邵伯温首先“凭空捏造”的,还说,关于王安石弃地说,“在北宋一代的官私记载中,都只能找出有力的反证,却绝对找不出任何一条旁证来。在北宋晚年新旧两派互相倾轧的长期过程中,指责王安石的‘罪言罪行’的大有人在,却也并无一人涉及此事”②。

通过以上材料分析,在邵氏父子所著的《闻见录》中,可以看出由于时局的不同,各自的人生经历不同,在笔记中都有所体现,北宋文人的经历或繁或简,都能看出邵氏父子对北宋文人与士人的特殊情感。书中还大量记载的北宋文人和当时动荡的北宋末年社会,内容丰富,抒写真挚,真是一部难得的宋人笔记,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注:①(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1。

②邓广铭:《王安石—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第162—167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北京版。

参考文献:

[宋]邵伯温著.李剑雄,刘德全校.邵氏闻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宋元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元]脱脱撰.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作者简介:杨敬龙

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在读硕士,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

论文作者:杨敬龙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7

标签:;  ;  ;  ;  ;  ;  ;  ;  

《邵氏闻见录》中北宋文人事迹略论论文_杨敬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