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时材料的安排和取舍论文_王媛媛

浅谈作文时材料的安排和取舍论文_王媛媛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初中部 王媛媛

摘要:很多初中生在写作文时,拿到一个题目或要求,就开始自由联想,往往想到一件什么事就动笔写,写完一看字数不够,就再凑一件,不够再凑,直到字数跟老师的要求差不多了,就停下来。作文就算写完了。这种敷衍的态度是完全不可取的,这也反映出很多初中生还没有取舍和安排材料的意识。

关键词:作文材料;选择取舍

写作文不能只是“写”,在“写”之前,必须有一个“思”的过程。这个“思”的过程就是搜集、安排、取舍材料的过程。

那么,初中生应该在取舍、安排材料上下哪些功夫呢?

一、要思考围绕“主题”,怎样进行材料的取舍和进一步处理

拿到作文题目或要求后,要先理解题目要求,大体确定要写的主题,然后,展开联想,搜索自己认为可以写的材料。想到材料后,不能立刻动手写,应该再做进一步的思考和确认。可以思考这样几个基本问题:我想到的材料到底符不符合这次作文的主题呢?我想到的材料,在写作时能充分展开写吗?可以支撑起整篇作文吗?我想到的这些材料有必要都写入作文吗?要做进一步的修剪吗?

经过慎重思考后,要根据情况对材料做如下处理:

(一)材料不合适——舍弃

材料能否入文,要看能否表现这篇作文的主题。不能表现主题的,即为不合适的材料,应当舍去。这一点是最难的,有些学生觉得自己好不容易想到了一件事,要舍去实在心疼,勉强处理一下硬把它写到作文里,这实在还是应付的态度在作祟。割爱是件难事,我常打趣学生,要大家“对自己狠一点”。 不合适就是不合适,冷静果断地抛掉不合适的材料,才能更好更快地找到能表现主题的材料,对写作的要求,不要只是“写完”,而是要“写好”。

(二)材料合适,但单薄——补充

有时,学生想到的材料符合主题,但是过于单薄,感觉不能支撑起整篇作文,但又没有想到更合适的材料,这时可以想办法对材料进行补充。最有效的办法是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以是由这件事想起的其它事,也可以是由这件事生发的思想和情感。

(三)材料合适,但杂乱——修剪

有时,学生想到的材料符合主题,但是太过杂乱,全部写入作文会淹没重点,也就不能突出主题,这时可以着力修剪,去掉枝枝叶叶,只留主体(能凸显主题的主要内容)。比如,有学生写“一件有趣的事”, 写自己和朋友一起去游乐园玩,体验了很多有趣的项目,但是这天朋友不幸丢失了钱包。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辨别:丢钱包的事虽然真实发生了,但与“有趣”无关,所以应当去掉不写;玩过的有趣项目有很多,也不能一一罗列,要抓住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最有趣的一两个项目,重点写、展开写,其它的可以一笔带过,做简单交待或舍去不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要思考围绕“主题”,怎样进行材料的安排

怎样安排材料,也就是文章的布局。朱光潜先生说:“一个艺术品必须为完整的有机体,必须是一件有生命的东西。有生命的东西第一须有头有尾有中断,第二是头尾和中段各在必然的地位,第三是有一股生气贯注于全体,某一部分受影响,其余各部分不能麻木不仁。”一篇好作文的布局也应该这样。这对初中生来说可能很难,但是“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所以,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在心里先存这样一个目标,并试着慢慢向这个目标靠近,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才有可能一步步地提高。

在作文布局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下面的几个问题:

(一)要注意层次安排。

首先,要注意排次。写作文,把什么放在开头,什么放在中间,什么放在最后,应该指导学生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对这些问题有一个大概的预设。开头是出发点,一般要起到“引”的作用,后面的意思,要从这里生发出来。开头不要啰嗦,要能快速引入正题,结尾一般要起到“收”的作用,要给人读来有收拢全文的感觉,不要使人觉得话没说完,就硬生生地截住了。中间部分,一般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要充分展开。开头、中间、结尾,都要与主旨一致,为表现主旨服务。一篇作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各部分最适合放在什么位置,都要从能否环拱于中心,能否更好地突出主旨上考虑。

(二)要注意过渡衔接。

说完一部分内容,再讲另一个内容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过渡衔接。衔接不好,作文就会“断气”。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讲完百草园的自由生活之后,再讲三味书屋的求学经历,这中间就用了一个过渡段,很好地连接了前后两部分的内容,从而使文气顺畅。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各种过渡的方法,并有意识地在作文中运用。

(三)要注意详略的处理。

如果作文的各部分都平铺并重,没有重点,作文就会显得平滑无力,面目模糊。处理好详略,作文就有了轻重变化,有了波澜和节奏,就会避免死气沉沉。一般来说,重要的内容,能凸显主旨的内容,重点写,展开写,篇幅占得多;不重要的内容,简要交代,不过多展开,篇幅占得少。(与主旨无关的内容,在选材的时候就应当抛掉了。)当然,在对材料的详略处理上,一些名家作文不囿于这种规律,但那是对材料更高水平的处理,对中小学生来说,还是这样的处理方法易于把握。

(四)注意前后照应。

写作文时不注意前后的照应,是很多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作文中出现前后不能照应或者相互矛盾的情况,都是没有整体布局意识的表现。俄国戏剧家、小说家契诃夫,讲剧本创作时提到过一种观念:如果在第一幕里边,写墙上挂着一把枪的话,那么在第三幕,枪就一定要放,否则这把枪就不必挂在这里。这是强调戏剧中的一切细节,都要发挥作用,要注意与后面情节的呼应。同样,也不能在前面没有任何相关交代的情况下,在后面突然冒出一把枪。我们传统的文章义法也强调前后呼应。教师要培养学生写作文时注意前后照应的意识。

教师应培养学生具有这样的意识:想做好文章布局,就要在下笔写作之前多费一点心思,多斟酌一番。可以试着写提纲,把大体框架结构设计好后,再下笔去写,会很大程度地避免层次不清、杂乱无章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文学》

【2】叶圣陶《怎样写作》

论文作者:王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  ;  ;  ;  ;  ;  ;  ;  

浅谈作文时材料的安排和取舍论文_王媛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