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远取动法治疗痛症临床治验论文_徐倩倩,沈艳伟,赵海深,王曼雅

循经远取动法治疗痛症临床治验论文_徐倩倩,沈艳伟,赵海深,王曼雅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摘要:疼痛作为临床常见症状,困扰人类的生活工作带。本文旨在通过循经远取动法适应症及机理,为临床治疗痛症提供新思路和有效治疗手段。

关键词:循经远取动法;痛症;肩周炎

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是触发机体的防御保护能力而引起的反应,是机体受到伤害的一个信号,以对受伤部位予以保护和治疗,但是有时这个信号却让你难以忍受。

千百年以来,人类一直致力于缓解疼痛的治疗手段的研究,使患者少受疼痛的折磨。针灸治疗痛症有悠久的历史,远古的石器时代,“帛书”上砭石疗法镇痛的记载[1]。针灸最初就是以治疗疼痛为基点,虽然其镇痛效果不够完全,但其安全简便,与麻醉药物相比,不会引起身体其他功能的紊乱,与手术止痛相比,不会破坏身体的内部环境组织结构,与西医疗法相比更绿色、便捷,具有显著优势。

1.循经远取运动疗法的介绍

循经远取动法是孙远征教授依据传统经络循行学说、疼痛部位特点和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以痛为腧”“以痛为阿是穴”的治疗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循经远取动法是根据经穴的远治作用,即“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是根据经脉循行与疼痛部位的关系,取用该经脉远离患部之穴位进行针刺,在针刺过程中嘱患者活动患部关节,作小幅度、慢节奏、匀速活动,以达到治疗疼痛的一种针刺方法。循经远取根据:“《灵枢·始终篇》有云:“病在上者取之下,病在下者取之上,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2]动法即为通过患者的主动、被动运动,调节肌肉活动,使针刺更好的发挥缓解疼痛的作用。主动运动,即针刺同时运动患部或起针后马上运动患部。患者不能运动或不敢运动患部,则需要采取被动运动。研究表明,运动可以通过调节炎症因子和镇痛因子表达从而发挥作用。孙远征教授的临床实践表明,针刺的同时运动患侧,不仅可以增加止痛效果,还可以增加关节的活动程度。根据疼痛发生的部位与经脉所过,详辨痛症归属何经病变,结合经穴的远治作用,即“经脉所过,主治所及”,选取距离疼痛较远处部位的腧穴进行针刺,同时配合患部活动,施以或补或泻或平补平泻之手法,使气血调和、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缓解减轻疼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

2.循经远取疗法适应症

循经远取动法的适应症:一、运动系统软组织的扭伤。包括急性腰扭伤、落枕、肩周炎、足跟痛等。二、运动系统其他疾患。包括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关节痛等。

典型的病例就是肩周炎的患者。肩周炎按照经络循行部位分为太阴经型(肩前穴疼痛)、阳明经型(肩髃穴疼痛)、少阳经型(肩髎穴疼痛)、太阳经型(肩贞穴疼痛)、混合型(两经或两经以上所过的部位疼痛)。根据孙远征教授的循经远取动法,太阴经型取鱼际,阳明经型取合谷,少阳经型取中渚,太阳经型取后溪,混合型可辨证取穴。针刺得气后嘱患者活动患肢,程度逐渐加大,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一次。临床实践证明,如果辩证准确,可以达到一针灵的效果。[4]

3.讨论

孙教授认为肩周炎病因多是由于外感风寒湿邪、气血不足或闪挫劳伤等。肩部感受风寒湿邪,阻痹气血,或外伤、劳累过度,损伤筋脉,瘀血内阻,或年老体虚,筋肉失养,皆可使肩部脉络气血不利,不通则痛。《灵枢·始终》篇曰:“病在上者取之下,病在下者取之上,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胭。”循经远取动法是根据经穴的远道作用,精选具有主治“肘臂挛痛”作用的合谷、中渚、后溪和鱼际穴以达到通经止痛的目的。《灵枢·经脉篇》记载:“手太阴之脉……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气虚则肩背痛寒’,“大肠手阳明之脉,所生病者……肩前蠕痛”,故取手太阴肺经之荥穴鱼际和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合谷达到疏风散寒、通经止痛的作用。后溪穴为手太阳小肠经之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难经·六十八难》曰:“输主体重节痛”,有通经活络、活血止痛之功用,且该穴通于督脉,既可以治疗颈项和肩胛部疼痛,又兼备振奋周身阳经气血之妙用,阳气得以温煦,则风寒湿邪可除,故可治疗颈肩部疼痛。中渚穴亦为手少阳三焦经之输穴,有治疗“体重节痛”的作用,针刺时用泻法,泻其实寒,达到祛风散寒、舒经通络之功效,所以此穴为治疗痛症之要穴。

孙远征教授依据传统经络循行学说、疼痛部位特点和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了循经远取动针法,即在针刺穴位的同时嘱患者作不同的运动来缓解疼痛的方法,针刺远端输穴有利于患侧肢体的活动,其运动范围可随疗程和患者承受程度而逐渐加大。两者配合,共同起到镇痛作用。

循经远取动针法是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为指导,针刺与运动相结合,调动患者自身的潜在抗病能力,调节肌肉的活动,松弛痉挛的肌肉,达到气血通畅、恢复功能的目的。循经远取动法的优势不仅仅是减轻病痛,重要的是患者可自行调整活动的力度与幅度,其不仅可减少及避免患者因被动牵拉而造成的痛苦,还能够观察到针刺的起效快慢。

循经远取动法针法具有取穴少、疗程短、简单高效安全等特点,可以很快缓解患者的痛苦,临床上深受广大患者好评。

参考文献:

[1]丁心怡.针灸治疗痛症的研究田[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0.31(2):115一117.

[2]张登本,孙理军.全注全译黄帝内经[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3:68一69.

[3]司徒玲.循经取穴针灸处方原则[J].新中医.1981.13(9):39 -42.

[4]孙远征,孙海舒.循经远取动法治疗肩周炎169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2.18(5):48一49.

作者简介:徐倩倩(1990-),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5级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研究生。

沈艳伟(1990-),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5级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

论文作者:徐倩倩,沈艳伟,赵海深,王曼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1

标签:;  ;  ;  ;  ;  ;  ;  ;  

循经远取动法治疗痛症临床治验论文_徐倩倩,沈艳伟,赵海深,王曼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