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宏观调控作用的结构优化势在必行--1996年的经济形势和1997年的展望_国内宏观论文

有宏观调控作用的结构优化势在必行--1996年的经济形势和1997年的展望_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调控成效显著 优化结构势在必行——1996年经济形势及1997年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形势论文,势在必行论文,宏观调控论文,成效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1996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适度快速增长,治理通货膨胀取得明显成效,农业持续丰收,对外经济稳步发展,财政增收,金融形势平稳,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宏观经济环境改善,整体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这表明宏观调控成效显著,“九五”开局良好。但经济结构仍不合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1997年,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各项方针政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工作,国民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快速的发展趋势。

一、国民经济运行良好,“软着陆”基本成功

(一)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抑制,物价上涨率明显低于经济增长率。

治理通货膨胀是1993年下半年以来强化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基本达到预期目的。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6.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8.3%),涨幅比上年回落8.7个百分点,不仅实现了年初确定的10%左右的调控目标,而且明显低于经济增长率。

全年物价变动的基本特点:一是涨幅低,回落平稳,自1995年11月以来物价涨幅持续在10%以下的区间运行,并呈逐月稳定回落态势;二是多数商品价格涨势低缓,但居住和服务项目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全年居住和服务项目的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11.4%和16%,月环比涨幅呈逐月攀高之势;三是粮食调价顺利出台,粮食市场平稳,销售价格涨势明显减弱,全年粮食零售价格上涨7.5%,涨幅低于上年26.9个百分点。

物价涨幅的明显回落,得益于连续几年适度从紧的总量调控政策、农业特别是粮食持续两年获得好收成、市场供求状况的进一步改善、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大以及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二)国民经济增长平稳回落到适度快速区间,稳定性增强。

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678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增幅虽比前几年有所减缓,但仍在适度快速区间运行。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有所增强,全年经济持续在“绿灯”区间运行,年内各季的经济增长率基本稳定在9.5—10%之间,自1993年以来各年度经济增长率之间的落差也比前几个经济周期大为缩小。

第一产业继续得到重视和加强,粮食再获大丰收。主要农产品供求偏紧状况进一步得到改善。初步测算,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36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主要农产品中,粮食在1995年获得好收成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总产量超过48000万吨(9600亿斤),增产幅度仅次于特大丰收的1990年。粮食的大幅度增产,除气候条件外,主要得益于粮食收购价格提高等政策性措施所产生的积极效应(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全年粮食种植面积增加了3200万亩,农业投入增长较快,农业实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等)。棉花、油料由于面积调减,产量下降较多,但市场供求状况良好。预计全年棉花总产量为400万吨左右,比上年约减产80万吨;油料总产量达2190万吨左右,约减产60万吨。畜牧业、渔业稳定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增长近一成。

第二产业保持稳定增长。初步测算,全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31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增幅比上年回落1.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3%左右,约回落1个百分点。除三季度外,各季度工业增速大体稳定在13%左右;轻工业增长略快于重工业。产品结构有所调整,“老三件”及排油烟机、吸尘器、多数纺织产品等的生产下降,计算机、程控交换机、录像机、组合音响、空调器等的生产保持较快增长,主要能源、原材料产品增势平稳。产销衔接水平逐季提高,1—4季度产销率分别为93.04%、94.43%、96.16%和98.88%。表明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大环境下,企业的“质量、品种、效益”意识有所增强,生产的盲目性减少。

第三产业稳定增长。初步测算,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1100亿元,比上年增长8%,增幅与上年持平。

(三)社会需求增长基本适度,投资与消费正常。

1996年以来,国家在继续坚持适度从紧的总量调控政策的同时,加大了结构性灵活调整的力度,重点加强了对基础产业、基础设施、企业技术改造等的资金投入,社会需求增长适度。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基本适度。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为23800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1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工作量增长12.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率约为35%。从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我国所处发展阶段以及资金、资源的支撑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目前的投资总量是基本适度的。但房地产投资持续在高位运行、结构不尽合理问题仍较突出。前11个月房地产累计完成投资20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7%,其中尤以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的投资增长更快。

商品供应丰富,市场运行平稳。尽管国家先后出台了停办保值储蓄、两次调低存款利率等一系列举措,但市场整体运行平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4614亿元,比上年增长19.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5%。市场商品货源充裕,总体上呈现出“供略大于求”的格局。内贸部商品供求排队信息表明,下半年供求基本平衡和供大于求的商品比重已达93.8%,比上半年又提高3.2个百分点。以提高服务质量、改善购物环境和折价促销等主要方式的商业竞争更趋强化。

外贸出口由降转升。上半年,受出口退税率的再次调低和退税不及时等因素的影响,外贸出口下降。进入下半年以来,随着出口退税进度的加快及企业自身适应性调整,外贸出口开始逐月有所回升。全年进出口总额达289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出口1511亿美元,增长1.5%,进口1388亿美元,增长5.1%,贸易顺差为122亿美元。

利用外资继续扩大。1—11月累计,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达46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1%。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68亿美元,增长17.2%。外资的投向也朝着有利于我国结构调整升级的方向发展,投向机械、电子、交通运输及农业的资金大幅度增加,用于宾馆饭店业和金融保险业等的投资有程度不同的下降;平均投资项目规模明显扩大,前11个月达336万美元,比上年同期扩大41.6%。

外汇储备上升到一个新水平。1996年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1050亿美元,比年初增加314亿美元。进一步增强了宏观调控能力和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

(四)财政收入增长较快,金融形势相对稳定正常。1—11月累

计,财政收入(不含债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8.1%;财政支出

(不含债务支出)增长17.4%。

金融改革进展顺利,金融形势基本平稳。1996年银行在适时调整利率、试行公开市场操作业务以及实现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等方面的改革举措,收到了积极的成效。两次调低存贷款利率,既减轻了企业的利息负担,降低了投资成本,又大大增强了货币的流动性。年末狭义货币(M1)为28515亿元,增长18.9%,广义货币(M2)为76095亿元,增长25.3%增幅回落到基本适度区间。居民储蓄存款增势减缓,但仍比上年增加较多。全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新增8805亿元,比上年多增679亿元。贷款在强化风险管理、优先保证重点的同时,比上年有所增加。全年全部金融机构新增各项贷款10683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344亿元。全年货币投放917亿元,增长11.6%。

针对外汇占款大量增加,银行适时采取了发行金融债券、收回商业银行再贷款等措施,保持了人民币币值的大体稳定,全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本稳定在8.3∶1的价位上。

(五)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继续高于城镇居民。预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为438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4%左右。农村居民由于粮食收购价格的提高和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全年人均纯收入可望达到1900元左右,实际增长8%左右,比1991—1995年平均增幅高出3.5个百分点。但城镇减收面扩大、部分停产半停产企业职工生活困难加剧,对此应引起高度关注。

总起来看,1996年是我国宏观调控成效最为显著的一年,经济与物价、工业与农业、投资与消费、国际收支等主要关系都处于较为合理的范围,社会总供求关系明显改善。初步测算,全年社会总供求差率为-4.2%,处于正常范围,基本上达到了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这次宏观调控之所以能取得明显成效,一是调控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二是调控力度适中,坚持总量适度从紧和灵活调节相结合;三是调控手段灵活多样,强调市场导向和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四是调控与改革相结合,通过深化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宏观调控能力;五是注重各项政策目标之间的协调、统一,较好地兼顾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尽管1996年宏观经济运行从总体上看形势不错,但是相对于“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实现经济增长又快又好的要求而言还有很大的差距。总量矛盾虽得到缓解,但基础并不稳固,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农业基础仍较脆弱,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财政赤字较大、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增加、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缓解,宏观调控、改革和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996年,随着工业经济的稳步发展,工业企业新创造的财富仍增长较快。如前11个月累计,企业应交增值税增长8.7%,职工工资增长11.3%,一部分效益好的企业还增提了固定资产折旧。企业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在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盈利企业仍占2/3,尽管国有企业盈利额下降,而集体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实现利润仍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4.7%和27.5%。但是结构不合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诸多问题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与宏观经济环境明显改善、总体形势好转形成了较大反差。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多数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低,停产半停产企业和下岗待业职工较多。据第三次工业普查对94种主要工业产品的统计,1995年有近2/3的产品生产能力利用不足,其中能力闲置20—30%的产品有26种,占27.7%;生产能力利用严重不足,闲置50%以上的产品有35种,占37.2%,主要是一些轻工家电产品、部分机械、化工产品以及部分纺织产品。生产能力利用比较充分的(80%以上)只有33种产品,仅占35.1%,主要是能源和部分化工产品。去年以来,这种情况不仅没有改变,相反还更加突出。据调查,2/3以上的企业反映生产能力利用不足。到9月末,停产半停产职工达700多万人。

二是资金循环不畅,产成品占压和相互拖欠上升。据对全国38万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统计,到11月末,产成品占压达5430亿元,比年初增加800多亿元;应收帐款净额达9257亿元,增加1200多亿元。

三是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发展后劲严重不足。企业亏损居高不下,尤以国有企业为甚,11月底亏损面达43.7%。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在上年下降2.7%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其中一季度实现利润不及上年同期的一半,国有企业盈不抵亏,净亏损34亿元。进入二季度以来,尽管情况逐渐有所改善,但困难局面仍未改变,与上年同期相比,1—11月,38万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下降21%,其中国有企业下降55.1%。

导致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虽有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农产品提价使部分工业企业利润向农业转移等短期因素的影响,但从根本上看是经济体制不合理导致的经济结构失衡、企业生产经营机制仍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等长期累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

(一)企业不适应宏观改革快速推进的变化。近几年,围绕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要求,国家相继出台了财税、金融、外汇外贸、价格、投资、社会保障等重大宏观改革举措,这对创造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但对企业而言,还有一个适应和消化过程。财税体制改革和加强税收征管等逐步堵住了税收减免的口子,减少了税收“跑”、“冒”、“滴”、“漏”等的流失,使过去“隐藏”在企业的收入大部分都收上来了。“两则”的实施,使企业可计入成本的项目增多,相应地减少了企业利润。金融改革实行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离,银行增强了贷款的风险意识,逐渐硬化了对企业贷款的约束,使一部分效益欠佳、对银行依赖性强的企业资金供应吃紧,生产经营面临难度增大。以养老、医疗、失业、住房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按照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要求,也相应地增加了企业在这方面的支出,等等。可以说宏观改革的一部分成本要由企业来承担,在短期内必然对企业形成一定的压力。

(二)企业不适应商品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变化。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供给能力大大加强,已基本上消除了“短缺”现象,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再仅仅是受资源的约束,还受到来自市场的约束,且这种约束日趋增强;居民消费也正处于由“温饱”向“小康”的过渡阶段,对消费的选择性增强,对企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习惯于靠数量扩张的传统生产经营方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加上持续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使“买方市场”的特征变得更加明显,企业不仅难以再靠涨价和数量扩张来获取“涨价效益”和“速度效益”,而且由于产品结构调整缓慢,造成销售不畅。

(三)来自国际的竞争日益增大。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向纵深扩展,来华的外商投资明显增多,实际利用外资由1990年的103亿美元猛增到1995年的481亿美元,全年预计将达510亿美元。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大企业、大财团、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明显增多,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凭借经济、科技优势和优惠政策来华“抢市场”。在进出口方面采取了取消出口补贴、降低关税税率等按国际惯例运作的管理办法,加快了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进口总额达到一个相当规模。这对市场竞争力不强的国内企业势必带来很大的冲击。

(四)经济体制仍不合理,经济结构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目前仍不合理。一是政府和公有单位的投资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投资失误的责任无人承担。二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特别是地方政府和专业管理部门从自身和局部利益出发,对企业的干预太多。三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尚未形成公平合理竞争的统一大市场。由此导致了重复建设,“大而全,小而全”,经济结构失衡,生产规模狭小,影响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1.盲目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丧失了专业化分工效益。1996年投资项目快速调查资料表明,目前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中,产品生产重叠度较高的有:电视机(29个地区)、汽车(23个地区)、洗衣机(23个地区)、电冰箱(23个地区)以及纺织、啤酒、卷烟、塑料、化肥、自行车、钢铁、摩托车、化学纤维等,有的地区同一产品甚至有多个生产厂家,如汽车制造厂全国有325家,有的地区超过10家。令人堪忧的是,各地在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时,依然存在比较严重的结构雷同化现象。这种结构的背后就是社会失去合理分工的效益。

2.投资项目小型化,丧失了经济规模效益。据1995年资料,我国基本建设施工项目中,小项目投资额占全部投资额的56%,有相当一些小型项目平均规模太小,如小钢厂平均规模为3.4万吨;小氮肥为3万多吨;小水泥为8.8万吨;小汽车不足1万辆,其中小于2000辆的有27个项目;小棉纺2万锭,等等,有的项目甚至不及合理规模的1%。以汽车生产为例,我国300多家企业的年产能力为145万辆,还不及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年产量的1/4。即使是一些大中型项目的规模与国际比较也明显偏小,如我国发电机组装机容量的大中型项目标准为2.5万千瓦以上,而国际上一单台机组容量就超过30万千瓦。1996年以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家有关政策的扶植,在家电、汽车等行业出现了一些兼并、合并、组建企业集团以扩大企业经营规模的可喜现象,但要使国内主要行业的重点企业都达到合理规模,尚需做艰苦的努力。

3.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弱。目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企业不足20%,大多数还是处于六七十年代的技术水平,有的甚至是四五十年代的水平。存量调整困难重重,企业优胜劣汰机制尚未完全确立,使资源配置效益低下,目前国有企业中长期亏损的占20%左右。

三、优化结构,搞好调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997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不平凡的年份,香港的回归和党的十五大召开是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两件大事,保持社会经济的繁荣稳定是搞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保证。从经济增长环境来看,总体处于稳定增长阶段。有利的方面很多,如市场物价的低涨幅,粮食的持续丰收,较充足的外汇储备,相对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及日趋成熟的宏观调控经验等等。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隐患,如社会需求约束机制尚未完全确立,总量平衡的基础还不稳固,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较大,停产半停产企业和下岗待岗职工人数增多,涨价压力仍大,结构不合理矛盾比较突出等。还必须进一步加强与改善宏观调控,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与调整。

总的看,1997年要积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稳中求进,适时微调,大力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在继续巩固和扩大已取得各项成效的基础上,把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大力开拓市场,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当前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坚持总量适度从紧,加大结构灵活调整的力度。

目前总量平衡的基础尚不牢固,各地要求大干快上的新一轮扩张愿望仍十分强烈,部分国有企业眼前的困难局面有其深刻的体制原因,不是单纯靠松动银根所能解决的,加上1997年经济总体上处于上升阶段,有必要加强对需求的调控,不宜松动过度,还必须从严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继续加强对货币供应量的管理。这仍应是1997年宏观调控的主要方面。

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增长加快,贸易量扩大,相对宽松、有利的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为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基础产业基础设施仍需大力加强,支柱、主导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培育,等等,这些都要求宏观调控表现出适当的灵活性,为保持社会需求的稳定增长不宜继续加大控制力度。

按照我国资源、市场、经济增长等多种因素综合测算,明年宏观总量调控的适度数量界线是: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幅保持在13%左右,15%为警戒线;银行贷款增幅均衡控制在20%左右,25%为警戒线,货币投放不突破1500亿元。关键是把好总量关,要注重资金的使用结构和效益,突出重点,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盲目建设和生产中的循环“短路”现象。

(二)继续加强农业基础,确保主要农产品的稳产增产。

农业连续两年获得较好收成,农产品供求出现相对宽松,农产品价格回落等,极可能引发一些地区放松农业生产,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对此,必须高度警惕。当前,一方面要解决好丰收后农业出现的问题,如粮食收购和调拨问题,部分产区库存增多,仓容不足等,积极筹措农副产品收购资金,认真搞好粮食的收购、储藏和调销工作,使农民既增产又增收,保护农民务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着手逐步解决农业发展中一些带长期性、根本性的问题,如耕地资源的保护,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流通体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确保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以市场为导向,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

结构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结构调整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坚持不懈地下大力气加以解决。首先,要认真把好增量调整关。投资的重点,既要“补短”,继续加大对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等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又要根据市场需求及其结构变化,集中有限资金,抓紧建成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对调整结构具有显著作用的重点项目,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防止新一轮以加强支柱产业为特征的盲目重复建设。其次,要立足于盘活现有企业的资产存量,努力推动存量结构的优化重组。要消除资产跨地区、跨部门流动的行政性障碍,利用价格和竞争等市场经济的手段,大力推进企业间的兼并与联合,通过扶优扶强,使资产逐渐向支柱产业、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转移,走集约发展和规模经济发展的路子。只有形成优胜劣汰的自然调整机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才能真正实现结构的不断优化。再次,要按照市场需求,做好产品结构调整工作,一方面要继续搞好限产压库促销等各项工作,避免产生新的积压与拖欠;另一方面要努力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增加有效供给。从根本上说,结构优化必须与深化改革紧密相结合。

(四)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争取在一些“重点”和“难点”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没有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的推进,就难以巩固已取得的调控成效,就不可能有资源配置的合理,就不得不再度松动银根,陷入“松—紧—松”的循环。总的是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搞争论,坚持以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改革是非得失的标准,实事求是,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改革办法。当前要抓紧进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国有资产监管运营体系、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市场体系方面的配套改革,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卸下企业社会负担过重、过度负债等方面的包袱,扫清企业改革的外部障碍;要进一步调整和精简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做到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名符其实的市场主体。与此同时,紧紧抓住企业经营者这一关键因素,使公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权真正掌握在思想品德过硬、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手中。

(五)抓紧建立健全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妥善安排好困难居民家庭生活。

在改革调整进程中,城镇失业人数增多、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日趋突出,社会不安定因素有所增加。目前劳动部门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以内,失业人数近600万人。如果结合考虑目前在亏损企业工作、收入水平明显偏低的近1900万职工,农村尚有近60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等情况,劳动就业、解困济贫的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艰巨。要下决心改变现有社会保障政出多门,管理办法、标准不一的局面,尽快建立全国统一、规范的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制度,使困难居民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妥善安排,以保持社会的稳定。

从目前的政策环境和可预见的情况看,如果各项改革和调控措施运用得当,1997年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稳定发展的基本格局,总体形势进一步趋向好转。

标签:;  ;  ;  ;  ;  ;  ;  ;  ;  ;  ;  ;  ;  

有宏观调控作用的结构优化势在必行--1996年的经济形势和1997年的展望_国内宏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