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进 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教育的若干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观论文,人生观论文,价值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矛盾,碰到了许多困难和阻力,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常常流于形式、走过场,缺乏实效。在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中则滋长了一种淡化政治、淡化理论、淡化党性的畏难情绪,很少谈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最近江泽民同志鲜明地提出了要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根本问题,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位置。我想就这个问题讲讲自己的几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要从讲国格、讲人格教育起
讲国格、讲人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结晶,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我们党建立以后,已经做的和正在做的无非三件事:救国救民、立国立民、强国富民。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基辛格时说,我们这个民族历来是讲人格,尤其是讲国格的,这是我们的优势。国格一般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爱国主义深厚情感;二是爱国主义的道德规范;三还是一种政治观念。它的内容则是历史的、具体的。人格也有三层含义:一要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决不取不义之财;二要心中有他人,不能只有自己;三是对人欺凌人和人的苦难要有同情心、正义感。实践证明,自尊感和忧患感两种思想感情的交织是奋发图强的强大思想动力。这里最重要的是强化社会责任感,解决好个人和祖国、个人和人民、个人和党谁欠谁的,谁是谁的衣食父母的关系。
要集中解决好人生的正确理想和目的从何而来
人生的理想和目的属于人的思想认识范畴,它来自客观物质世界和社会历史实践。问题在于客观物质世界和社会历史实践是一分为二的,既有积极的、向上的、光明的方面,也有消极的、腐朽的、阴暗的方面,这就要求善于用矛盾论的基本观点,以积极的科学的态度对待和分析各种矛盾现象,从而确定正确的理想和目的。现在人们思想和道德上的混乱归根到底是同在世界观根本问题上的模糊和动摇相联系的。如果不是引导人们以积极的科学态度对待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包括市场经济),以寻找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答案,而是自觉不自觉地引导人们从自我的需要、感受、体验、心态中寻求答案,甚至公开宣扬人生观、价值观的多元论,否定真理的客观性,就会铸成大错。
积极引导人们把握好个人和集体的辩证统一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核心是集体主义,要求摆正个人和集体的关系,而且要从多角度和全方位来摆正。其中包括利益关系(公私关系)、作用关系、性格关系(共性和个性),这三者相互关联,但是又有所区别。在处理公私关系上有三条原则,即公私兼顾、先公后私、大公无私。由于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公私兼顾是基本原则,但是它的最高原则仍然是大公无私。否则,在关键时刻,势必经不起两种“糖衣炮弹”的考验,以致丧失国格人格,腐化堕落,不仅谈不到公私兼顾、先公后私,甚至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道德规范也就没有人去遵循了。因此,我们还必须旗帜鲜明地倡导大公无私的精神。在这里还要进一步从目的、途径、地位三个方面划清个人利益和个人主义的界线,批判资产阶级的抽象人性论,驳倒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观点。在个人作用和集体作用的关系上,要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集体作用第一、团结就是力量的基本观点;在这个前提下充分发挥个人的杰出作用,倡导革命英雄主义。在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上,我们要尊重个性,发展个性,但是要坚持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公民的个性离不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党员的个性离不开共产党的党性。
要进一步把握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我们必须结合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宣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论。马克思的价值论揭示了:人作为价值载体——可以创造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它既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同时也给我们揭示了人类社会得以飞快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果人所创造的价值完全为自己所消掉,就丧失了人类社会得以进步和发展的物质源泉。马克思还进一步指出,没有也不可能有不折不扣的分配,那样的话起码的社会生活也不能维持。讲明这点,既可以为奉献重于索取提供科学理论根据,也可以揭示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贪污盗窃、挥霍浪费、官僚机构的实质。
把握职业的双重性、加强人生真谛的教育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职业具有双重性,它既是谋生的手段,同时也是建设事业的社会分工、为人民服务的岗位。只讲后者是“左”,只讲前者则右。要讲清各行各业的本职岗位在整个社会和现代化事业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特别要加强人生真谛的教育。这是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这就要求人们正确认识人是目的、又是工具辩证统一关系,动机和效果的辩证统一关系,义和利的辩证统一关系,本着主客观一致的要求,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
要把一靠理想、二靠纪律落到实处
要把党建设好,要办好企业,一靠理想、二靠纪律。这里讲的理想不仅包括远大的社会政治理想,还要包括目标和规划(近景、中景、远景)。企业、部门、个人也都要有明确而且具体的目标和责任。这里讲的纪律,包括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各种操作性的规章制度等。要规范人们的行为,要靠两方面的机制:一是自我发展、开拓、进取的机制;二是自我约束和相互制约的机制。理想的机制属于前者,纪律的机制则属于后者,两者缺一不可。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理想来自现实、高于现实,理想的实质无外乎是解决现实矛盾的方向、决心、信念。因此,我们只要结合企业和职工中存在的现实矛盾,提出奋斗的目标、任务、措施。既有长计划、又有短安排,理想教育就一定可以落到实处。
要在转化为生产力上下功夫
思想理论的巨大威力和伟大意义,归根到底在于它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在当代就必须转化为生产力。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改革、改造、改组三个环节,努力做到三个紧密结合:一要紧密结合管理。现代化管理的核心,是严格的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的高度统一。对我们来说就要坚持不懈地把职工的权利和义务落到实处,要善于结合管理提出对每一个职工的职责和要求,这种要求必须是合理的、切实的、严格的、一致的、一贯的。二要紧密结合文化建设。它可以体现全面关心职工生活,解除某些人对思想教育的逆反心理和厌倦情绪,起着潜移默化、情理交融的教育作用,更容易取得广大职工的共识,特别要善于从企业的先进典型、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中提炼,从而形成企业精神,并且养成习惯、形成风尚。三是紧密结合党的自身建设。首先要采取适应新形势、新体制的组织形式,把党员组织起来,克服涣散状况,形成核心力量。既要重视参加决策,又要重视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遵循毛泽东同志的教导,党员和党的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团结全党为实现党的任务的中心环节。在这里党的领导干部的素质、作风、形象是关键的关键。要严格自律,从严要求,不谋私、不偷懒、不耍滑;始终保持和群众的密切联系,对群众满腔热忱,深知“锅不热饼不靠”,等等。
充分认识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的重大变革
我们党从来把党的建设作为伟大的社会工程,从而在复杂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挥了党的兴利除弊的政治优势,但是这个工程常常通过政治运动,结合政治运动实现的。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指出,今后不能再搞政治运动了。那么这个新的伟大社会工程如何实现呢?这个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加以解决。我们认为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体制(以党为核心的各种杠杆、齿轮所构成)和民主法制、行政管理、企业改革的新体制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由舆论、教育、文化、基地、法制、管理、活动等诸种要素形成合力。一句话,群众政治运动不可搞,但是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的群众路线必须采取新的形式予以发扬光大。现在军队开展的爱国奉献、岗位学雷锋,共青团开展的志愿者、献爱心、手拉手、雏鹰等活动,工会开展的送温暖活动等等都是一些有效的教育形式。这些活动的显著特点是,它把全局要求和群众的需要结合起来,把起作用和受教育结合起来,从而体现了以人民群众为主体,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