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的海外扩张趋势_银行论文

中国银行业的海外扩张趋势_银行论文

中国银行业的海外扩张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银行业论文,海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7年11月12日,美联储批准了招商银行在纽约设立分行的申请。这是15年来首家获准在美设立分行的中资银行。预计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开设纽约分行的申请也会很快获准。2007年10月份以来,民生银行和工商银行相继发布了在海外市场的并购消息,交通银行法兰克福、澳门分行、工商银行莫斯科分行也相继开业。

2006年,中国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5.8亿美元,而今年工商银行并购南非标准银行一笔交易金额就达54.6亿美元。

中国银行业的海外扩张大潮已经来临。但是,快速的发展步伐并不意味着高风险。

中国银行业海外扩张的动因

从内部环境来说,迅速改善的经营状况为当前中国银行业海外并购提供了资金保证。经过1998年以来的改革,中国银行业的主要指标已经有了较大改善。截至2007年6月末,工行、中行、建行、交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为3.3%,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为2.8%。在资本充足率方面,达到8%银行的数目已从2003年的8家增长到135家。2007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利润2544.3亿元,已经达到2006年全年利润的84%。

通过中国政府的注资和上市融资,中国商业银行募集了大量资金。2003年以来,中央汇金公司代表中国政府分别向中行、建行、工行注资225亿美元、225亿美元和150亿美元。

2006年11月,工行在上海和香港证券市场同时上市,募集220亿美元,为其海外扩张提供了资本。此前,建行、中行、交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均已上市。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形势有利于中国银行业大举海外扩张。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对大量外资银行造成冲击,贝尔斯登(Bear Stears)、北岩(North Rock)等纷纷开始与中信证券、工行、中行接触,寻求对方收购。美元对人民币的持续贬值也使中国银行业收购外国银行较为有利。美国存款量最大的25家银行中,8家已经被外资收购,是5年前的2倍。

中国政府近来也在大力促进中国银行业的“走出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鼓励有条件的商业银行设立和发展境外机构,包括探索采取并购方式参股境外金融机构,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

中国银监会对于中资商业银行海外扩张设立了很低的门槛: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权益性投资余额原则上不超过其净资产的50%;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申请前一年末资产余额达到人民币1000亿元以上;有合法足额的外汇资金来源;公司治理良好,内部控制健全有效。

目前中国国内的金融环境也使海外扩张成为中资银行的战略重点。广义货币供应量M2已经由2005年初的25.8万亿元增加至2007年9月的39.3万亿元,流动性过剩使中国金融系统迫切需要寻找投资渠道。中国政府为了抑制流动性过剩造成国内经济过热,多次采取加息、提高准备金率等紧缩政策,这促使国内金融部门把视野转向国外市场。

中国商业银行的外国战略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走出去提供了有效的支持。高盛作为工行的战略投资者,担任工行入股非洲标准银行的财务顾问,在并购对象选择及具体交易安排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美银)作为建行的战略投资者,为了整合双方的亚洲业务,促成了建行成功收购美银亚洲。正是在战略投资方苏格兰皇家银行(RBS)的建议下,中行才会考虑进入飞机租赁行业。

低风险扩张策略

中国银行业海外扩张的基础是高涨的海外需求。中国对外投资企业的融资需求,使中资银行有了海外发展的客户基础,不会与外资银行发生正面竞争。2005年,据国际金融公司(IFC)调查,中国对外投资企业中58%的企业表示他们在获得融资方面存在困难,77%的企业希望获得长期和中期融资。据统计,过去4年,中国离岸银行和国际融资业务保持了每年两位数的增长。

中国商业银行的海外发展战略在地域选择上也体现了其在配合中国客户海外业务需求。商务部《2006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中国对外投资中90%的非金融类投资分布在拉丁美洲和亚洲,中国香港、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占了81.5%。

由于香港在中国对外投资和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中行、工行、建行等都把香港作为其海外扩张的始发地,工行、建行、交行在其海外战略规划中都把亚洲作为了其扩张的战略重点。

中国企业对能源、矿产等资源的巨大需求推动了其对非洲等资源富裕地区的投资,中国银行的进入可以为中国企业提供支持。据咨询公司Wood Mackenzie估计,中国公司只持有非洲已探明石油和天然气储备不足2%的份额。

针对于此,工行与南非标准银行将成立价值10亿美元的全球资源基金,把握南非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低成本的融资将有助于中国企业在争夺自然资源过程中取得成功。

中国银行业极为注重自身能力与海外扩张方式相适应,在扩张上根据不同市场环境,采取并购和新设相结合的方式。

中国银行业海外并购主要集中在中国银行相对较熟悉的中国周边地区,或者其他新兴市场。中行、工行、建行的海外并购分布于香港、澳门、印尼、新加坡、南非等地。海外并购对象的经营情况一般都比较良好,这能保证短期内的业绩,从而使中方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整合。美银亚洲、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以及南非标准银行的经营业绩都比并购方要好。而海外设立分支机构主要是在欧美市场和一些相对较发达的地区,这主要是为了完善银行的全球网络。

在对被并购银行的控制地位及并购后管理方面,中国的银行业也根据自身能力采取了灵活的措施。

对于周边亚洲地区的并购,中资银行一般会追求并购后的控股地位以及业务整合。工行并购澳门诚兴银行79.93%股份,后者将逐步与工行澳门分行在人员、机构、管理、运营等方面进行整合。对于中国银行业比较不熟悉的地区的并购,一般均不控股。民生银行入股美国联合银行以及国开行入股巴克莱都只占较小份额。对于不熟悉的领域,即使持股较多,中资银行在并购后也较少直接管理。尽管并购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并购后工行将不会直接参与管理。

机遇和风险并存

加速海外扩张可以提升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通过海外扩张,可以分散中国银行业过度依赖中国本土市场的风险。2006年,工行海外业务仅贡献了2.3%的营业收入,通过海外扩张,工行希望未来国际业务的经营份额能提高到10%左右。相对而言,花旗银行在美国本土的盈利占集团盈利的比例不足60%。

海外扩张可以加速中国银行业构建全球运营网络,整合全球资源为客户服务。通过在纽约设立分行,中资银行就可以直接为其海外拓展的客户提供美元支持。交行设立法兰克福分行,与上海和纽约分行共同构成了24小时外汇运营系统。中资银行海外扩张,可以推动其开展多元化混业经营,丰富金融产品。中行通过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迅速成为该行业在亚洲的领军企业。通过并购和新设等方式直接进入海外市场,也有助于中资银行获得国际运营经验。

中资银行海外扩张需要防范多重风险。中国银行业海外扩张应该从自身能力和实际市场需求出发,选择适当的目标市场。在地域选择方面,应以亚洲、非洲等新兴市场为主,紧跟国内客户的国际化需求。相对于成熟市场的高竞争性和稳定格局来说,新兴市场具有潜力大、成本低和竞争不充分的特征,为银行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当然,在全球主要的金融市场设立分行是构建中资银行全球网络必不可少的部分。

对于不熟悉的市场环境,为了防范政策风险,应当尽可能在当地寻找优质的合作伙伴,建立战略协作。对于并购目标的选择,应当选择具有互补性、经营良好的银行,这既可以减轻整合压力,又能够拓展自身的能力。由于建行香港分行与美银亚洲分别从事批发和零售业务,因此建行在并购美银亚洲后无需对其进行大规模的调整。针对国际经营人才不足的问题,中资银行应把海外伙伴作为其锻炼和培训人才的平台。民生银行入股美联银行后,将借助美联的力量培训国际经营人才。

标签:;  ;  ;  ;  ;  

中国银行业的海外扩张趋势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