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体绿化是指应用草、灌、乔木及藤本植物的生态习性及其形体、线条、色彩及季相变化等特性进行科学配植,充分利用空间优势,通过人工创造的特殊环境,对平地、坡地、立面、桥梁、屋顶、亭台、廊柱及各种建筑设施进行绿化,借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达到绿化、美化、净化环境,形成优美视觉效果的一种艺术手段。本文主要阐述了立体绿化在城市桥梁中的应用和植物配置分析。
关键词:立体绿化;城市桥梁;应用
前言: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车辆日益增多,传统的道路交通设施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立交桥便应运而生,并已成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立交桥在解决城市交通难题的同时,也加剧了城市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粉尘污染和城市热岛效应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应用园林植物绿化和美化立交桥对于缓解桥区周围的空气污染和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景观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是城市绿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城市立体绿化的意义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的数量和规模都在扩大。但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增长,经济繁荣的同时,人们不得不面对由此而来的空气、噪声污染、空间拥塞、生态失衡等问题。这些促使人们对绿化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城市神态学研究标明,城市中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及人文活动因素是密切相关的,园林绿化起着仅次于人的主导作用,可以说城市绿化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土地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的三分之一。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用地就更为紧张。要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在不增加城市用地的情况下,扩大城市的绿化范围,提高绿化覆盖率,使市内生产、生活环境得以美化,应该大力提倡立体绿化与垂直绿化等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地面、空中及构筑物表面,适合绿化的地方都不错过。立体绿化和垂直绿化与常规绿化一样也能吸收二氧化碳及有害气体,产生氧气,灭菌,减少噪声等。另外,立体绿化和垂直绿化还可加深城市层次,增加立体空间感,丰富城市的艺术效果,弥补城市构筑物线条平直的缺陷。
2立交桥立体绿化的概念
立体绿化是指充分利用城市地面以上的各种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栽植与人工创造的环境中,使绿色植物覆盖地面以上的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表面的过程。桥梁立体绿化是根据城市桥梁的立面高程变化较大的特性,以桥梁的桥墩为主体,对桥梁的立体空间进行植物绿化设计,是指充分利用竖向空间采用攀缘植物对桥梁进行绿化和美化,并起到房屋作用的绿化形式,包括桥面、桥柱和桥护栏处绿化等。
3城市桥梁立体绿化设计应用
3.1桥梁中央隔离带
桥梁的中央隔离带绿化指的是上车道与下车道之间隔离部分的绿化,它的作用是防止夜间相对车辆灯光炫目、减轻相对车辆接近的危险及驾驶人因行车而引起的精神疲劳,另外还具有诱导视线、隔音防尘的作用。一般来说,大车高度在两米上,小车高度在1.5米左右。因此,中央隔离绿化带的植株高度要满足小车的车灯及视角安全,一般控制在1.5米高度范围内比较合适。如果中央隔离绿化带宽度小于1.5米,则应该采用防眩格栅而不用观景绿化防眩目。如果在高速路或快速路,则应该将植株修剪整齐。
3.2护栏种植槽
高架桥或高架路上的护栏多为防撞栏,是桥面可绿化的主要部位,这是因为坚固墩实的混凝土防撞栏可用来安装设置铝合金种植槽,种植槽内可固定排列绿化种植箱,并同时将灌溉和排水系统以及抗风防坠的功能都集中在种植槽内解决。种植槽的安装方式一般有“夹槽”和“卷槽”两种。“夹槽”的安装位置通常选择在桥面中间分车带的防撞栏的顶面,方法是在防撞栏上部两侧平行安装铝合金挡板形成“夹槽”。“卷槽”的安装位置通常选择道路外侧的防撞栏的外侧面,方法是在防撞栏外的下部单面安装铝合金的翻卷挡板形成“卷槽”。两者均可牢固排列安放种植箱,同时种植槽与桥身在外观上有浑然一致的美观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高架路桥桥柱
桥柱绿化可在立柱上固定钢网,然后在柱脚边种植攀援植物使其沿网面自行攀爬覆盖桥柱。也可采用攀缘性强的植物,如爬山虎等沿桥柱的裸面攀爬。
3.4引桥立面
引桥立面的绿化应尽量以地栽方式种植藤本植物或在桥体上设置栽培箱等满足绿化种植,垂直攀爬的植物多采用爬山虎、霹雳等。由于地栽的条件较立体绿化条件优越,可增加绿化配植。以爬上垂下的方式形成绿墙。
3.5桥下耐荫绿化
由于桥下的光照不足,雨水不足。因此适宜种植耐荫地被植物,立面宜布置垂直绿化。
4对桥梁立体绿化的思考和建议
4.1高架桥的绿化改造
从原有的高架桥的绿化改造模式(从安装花钵到铝塑板等建筑结构的固定),应该转换到在一开始建设桥梁的过程中,就同步完成对绿化花槽的浇筑,同时注意在浇筑的过程中把新浇筑的绿化花槽考虑进桥梁的整体承力体系中去。在做到避免对桥梁的主要承力结构产生影响的前提下,结合一定的结构检测与评估手段,运用桥梁质量检验的评定标准试验其整体浇筑的可行性。如果可行,这样就能避免悬挂花钵再因结构老化的问题而发生坠落的现象,同时又省去了对悬挂花钵系列构件的维护与定期更换,从而降低整个桥梁的立体绿化整饰的总体成本。
对已完成高架桥绿化的,绿化养护单位应该指定专人负责每座桥的巡查,并通过多人轮转,加强对绿化植物的督管、修剪及清理工作,从而防止绿化植物因枝杈过长从而形成对驾驶视线的阻挡。同时,根据生态学的要求,绿化植物的选取搭配也不能过于单一,以防单一的植物配置模式造成驾驶人员的视觉疲劳。所以,可以在高架路口附近进行某种标志性植物栽植以提示位置,同时又可以在高架桥路段采用弯道外侧异种植物特色栽植,这样既可以减少对桥路面空间的占用,又可以通过不同种植物的视觉差异从而起到对驾驶视线的引导作用。
4.2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加大对立体绿化相关技术的科研投入
提倡将科研成果结合创新节能设备进行制造,使用到实际工程施工中,提升立体绿化发展水平。从植物种植多样性着手,对植物种植多样性的不同组合进行生态效益的评估,对已建成项目进行效果评价以及投入资金的运行效果评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运用,将积极探索四新技术的运用,推动立体绿化的发展进步。
4.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民爱绿护绿意识
加大对立体绿化的宣传力度,通过组织专家讲座、优秀立体绿化建设效果图片宣传展览、发放有奖问卷调查,科普知识卡片等提高市民爱绿意识,形成全民护绿的社会风气,政府相关部门适时出台鼓励发展立体绿化的配套政策,落实立体绿化的建设进程。
5结语
立体绿化做为一个好的绿化模式,在规划设计时应遵从因地制宜、区别设计、经济适用、科学发展、安全优先、以人为本、景观创新的原则。城市的成长不仅由天际线的节节升高来表现,城市的细节同样是反映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核心要素。通过桥体绿化可以改善城市绿化水平提升城市品味与景观细节,城市桥梁立体绿化除了考虑视觉效果,还应该从增强城市特色和个性、体现城市品位、改善交通环境这几个方面出发,对桥梁与景观进行一体化设计,融合景观,展示城市人文特征,通过立体绿化将桥梁打造成景观的载体,体现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试论城市街道绿化形式的发展[J].林青.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03)
[2]复合材料玻璃钢悬挂花钵在城市立体绿化中的应用[J].廖燕君,黄鹰. 建材技术与应用.2008(06)
[3]攀援植物与城市的立体绿化[J].孙亚平,杨黎明,石辉. 陕西林业科技.2007(02)
[4]人工地面植物造景•垂直绿化[M].东南大学出版社,毛龙生等编著,2002
[5]城市道路及周边绿地植物配植研究[J].罗国良. 中国市政工程.2006(05)
论文作者:梁嘉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城市论文; 桥梁论文; 植物论文; 高架桥论文; 景观论文; 防撞论文; 立交桥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