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理工学院,湖北 荆门 448000)
摘要:计算机已经在各行各业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网络环境下,依然存在着恶意的黑客攻击和入侵,使得计算机在使用中并不完全安全,并给用户造成一定的损失。文章针对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软件保护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保护性措施,以期望构建安全完善的计算机防护系统。
关键词:网络环境;计算机软件;保护分析
由于我国计算机发展起步较晚,且对计算机软件产权保护方面的意识较为淡薄,致使盗版翻版行为猖獗,给软件开发商的利益造成严重的侵害。因此计算机软件保护问题以及迫在眉睫,本文重点研究计算机软件保护的问题,分析计算机软件保护方法和意义所在。
1、计算机软件的概述
计算机是由软件和硬件组成的,计算机软件主要是由程序代码和程序代码中的语言组成,程序代码中的语句主要是为用户介绍编程软件中方便用户使用的辅助信息。计算机软件的概念在《计算机软件的保护条例》中有明确的界定。条例中第二条提到,计算机软件主要指一个计算机程序及其文档[1]。
在文档”保护的描述,《保护条例》中主要从程序设计的内容、规格、组成、功能及测试结果等所使用的图表和文字资料,该条例规定了程序文件中设计体现的逻辑、方法、计算过程的程序描述包括用户须知及手册,这部分内容在国际知识产权条例中叫做“语句介绍”和“辅助信息”可以有效的起到保护计算机软件产权的保护作用。当前计算机知识产权的保护方法主要分为:专利保护、商业秘密保护和版权保护三种。
2、网络环境中计算机软件保护存在主要问题
2.1安全防护知识及意识不足
在我国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和广泛应用,人们对计算机软件的保护意识和相关知识重视程度较低,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在计算机的运行能力和技术更新等方面,与国外相比,我国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缺乏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当遇到软件安全问题时,不能及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且我国法律对计算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不够完善,条款内容规定的比较笼统,适用性不大,部分内容条款与软件市场发展不同步,致使我国计算机软件安全保护法律不具备足够的强制力。
2.2黑客及病毒入侵软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处于当前网络环境中,具有开放性和虚拟性的特点,因此具有较大的病毒传播和非法入侵风险。虽然大部分计算机都安装了防病毒软件和查杀病毒的软件,但是由于计算机网络病毒的更新速度较快,如果计算机软件的更新速度不能及时更新,将会有病毒入侵的可能。比如,在计算机的使用中,如果不注重定期给计算机进行病毒软件升级,将会有新型病毒乘虚攻击计算机的可能,破坏计算机程序,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2]。
2.3软件安全防护不当
在实际应用中,有些公司为了防止信息泄露,禁止计算机系统在公共网络环境中运行,因此计算机只能进行简单的办公。这样虽然降低了计算机信息被窃取的机会但是降低了工作效率,影响公司的正常信息交流,还有一些用户使用软件加密的方法进行安全防护,这种情况下,如果是单位合法用户将文件复制并传播,也会造成软件泄密,加密处理也只能形同虚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基于网络环境的计算机软件保护对策分析
3.1访问控制及安全检测
访问控制,主要控制入网访问与网络权限。网络访问的第一步就是入网访问,这也是网络安全防御的关键环节,主要识别与验证用户身份,并对用户口令进行核对,如果用户账号密码不正确时限制相关权限。网络权限控制针对网络非法操作的安全保护,详细规定用户的访问权限,明确可以浏览的内容、共享的资源。
计算机软件用户在安全检测的过程中,应积极遵循软件使用的相关注意事项,避免盲目操作。利用故障分析树来检测软件的正常使用状态,结合出现故障情况的软件进行分析与探究,准确把握测试软件的正常使用寿命,在明确软件使用寿命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软件的安全性与实用性,并对软件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进行探查,找出故障隐患发生的区域。
3.2ARP欺诈方法措施
网络环境下计算机ARP欺诈较为常见,这就需要用户准确判断是否收到ARP欺诈。一般情况下受到攻击的表现:局域网突然断线,并未经过任何处理一段时间后又恢复正常;局域网用户频繁断网,或出现浏览器故障,QQ、TIM等软件时断时续;不断弹出硬件地址与网络其他地址出现冲突。虽然路由器重启可以暂时解决问题,但一段时间后又会出现掉线问题。
针对性这种情况,可以采用瑞星、360安全卫士等防火墙进行连续的网络监控,也可以采用专用ARP防火墙。防火墙在系统内核层拦截虚假ARP数据包,并主动将本机正确的MAC地址通告给网关,以保证网关与自己的MAC地址不被伪造,确保数流向正确的MAC地址。只要出现ARP攻击,防火墙会马上处理。但是如果使用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ARP欺诈也可能致使陷阱包丢失。
3.3 通过软件保护方式维护创新者权益
计算机用户应该使用必要的防病毒技术、自身身份认证技术,通过合理配置相应的软硬件设备,从而确保计算机软件在网络环境下的安全运行。对病毒软件的选择应该确保其具备搜查、查杀、诊断、防御功能,从而形成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3]。有效利用路由安全系统。通过路由器设备可以有效对内部网络与公用网络之间的连接情况进行控制,从而有效避免公共网络中的恶意攻击对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性构成威胁。同时还应该在计算机用户的终端及时安装防火墙系统,有效抵抗黑客的攻击。
3.4 积极更新最新的软件保护技术
系统保护卡。系统保护卡可以对计算机的软件进行有效保护,在终端启动时,可以通过对软件中数据信息的扫描将相应的数据存储到虚拟硬盘中。计算机再次重启后,使用者可以根据发出的数据请求还原硬盘的初始状态,实现对软件的保护;用户可以直接在网络下载360安全卫士、鲁大师、腾讯电脑管家等,对计算机系统安全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修复。为防止因为系统或程序破坏导致资料丢失,应定期对系统内数据和资料进行备份,其中就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文档、图片等。
4、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软件安全问题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从根本层面出发,实现提高计算机软件安全性的目的。本文中通过分析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软件保护面临的问题,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隋国意.基于网络环境的计算机软件保护[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08):39.
[2]李程.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软件保护[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0):211-212.
[3]叶军伟.关于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软件保护研究[J].通讯世界,2017(06):129.
论文作者:周德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计算机软件论文; 计算机论文; 网络论文; 软件论文; 用户论文; 环境论文; 系统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