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茹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世界上的各事各物都有其各自的来源,任何事物都不是凭空而来的,找出事物的来源可以帮助我们清楚的分析事物现象本身,进而可以一定程度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命名理据是指事物命名的缘由和依据,名物词的命名也是有其来源的,而名物词的命名理据多与名物词的某一特征有关,解析名物词的命名理据对我们深入了解某一名物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名物词;命名理据;理据的探求
一、名物词
训诂学界一直重视名物词的研究,陆宗达和王宁先生在《训诂与训诂学》中指出“所谓名物,早期的狭义说法一般是指草木鸟兽虫鱼等自然界的生物的名称。它不但是语言学的问题,而且是生物学的问题。”后来名物词逐渐扩大到专有名词的领域,指称的对象则属于特定的范围,并且具有具体的形象特征。
其实早在古代典籍中就已经出现了为数众多的名物词,如《诗经》含有三百零五篇文章,记载着成千的名物词,上到天文下到鸟兽虫鱼,在六经里面,《诗经》记录的名物词是最多的。古人记载这些名物词,也是为了后代可以学习研究。《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有关名物词的研究,名物词的命名是否有其来源一直是学界的热门话题,学者们给出了两种相反的观点。有些训诂学家认为但凡是名物词,都有来源,如王国维《<尔雅>草木虫鱼鸟兽名释例》中写到:“凡雅俗古今之名,同类之异名与夫异类之同名,其音与义恒相关。”而有些学者如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凡例》明确采取相反的观点,指出不是所有名物词都有来源。我认为前者的观点更为合理一些,名物词应该是有来源的,一个事物的命名,并不是随意地凭空捏造,没有一个说法或依据,相反却是有凭据有目的。所以,对名物词命名理据的分析还是很有意义的。
二、命名理据
命名理据即追寻事物命名的出处,背后隐藏的根据是什么,什么样的原因致使人们为它如此命名。魏晋南北朝的一篇文献中第一次记录了“理据”这个词,《南齐书·礼志上》:“天地至尊用其始,故祭以二至。日月礼次天地,故朝以二分,差有理据,则融玄之言得其义矣。”名物词从音节上讲有单音节、复音节之分,同时单音节名物词的命名理据较之复音节名物词命名理据研究时间早,研究内容也比较成熟,而复音节名物词的命名理据的研究,发展的较晚,并且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少。理据现象广泛存留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比如,我们平常吃的水果“哈密瓜”,它的名字的由来,源于清朝年间,新疆的哈密王向康熙皇帝进献贡品,其中有种水果皇帝很喜欢,鉴于其没有名称,又因它是哈密王献上的,故赐名“哈密瓜”。国内外学者皆有涉猎名物词命名理据的研究,大致情况如下
(一)国外学者对理据的探讨
最早,理据现象散见于西方的宗教及神话传说中,如宗教典籍《创世纪》记载人们为了区分语言而把一座高塔命名为“巴别塔”。印度佛教梵文《吠陀》和《诠释篇》零星的出现了理据的踪迹。梵语是印度人掌握的一种语言,他们认为每个字母都有缘由不得擅自改写。
在哲学领域,哲学家们的观点分为两大派:“本质论”和“规定论”。“本质论”的代表有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等人主张名称和实物之间存在隐含的联系;“规定论”则采取与本质论对立的观点,主要代表人物有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等。一种观点带有理据性的特点,一种带有约定俗成的特点,即使立场不同,但都引起了学界对理据探讨的热潮。
希腊时期,在语言学领域也掀起了理据探讨的热潮,学者狄奥尼修斯·特拉克斯著有《希腊语语法》,书中介绍过希腊语语法演变的理据。在欧洲中世纪,最初人们用“胡子”和“乡下”来定义“野蛮人”,他们所依据的理由就是“野蛮人”居住在乡下并且长有粗硬的胡子的特点,这个时期已经注意到的语词的内部形式的分析。近代欧美学者洪堡特在《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的影响》提出了“内部形式”的概念,即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相结合。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认为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的原则,在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但是索绪尔也是认可语言的理据性的,任意性受到理据性的制约,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是共有的,语言应该同时受这两个原则的支配。虽然对理据的探索往往伴随着许多错误,但也会给我们许多启发。
(二)国内学者关于理据的探讨
国内学者关于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讨主要从先秦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近代,这一时期主要以单音节名物词的命名理据为主,而复音节名物词命名理据的研究在现当代才逐步发展起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主要的争论点。
1、初始阶段
(1)先秦时期—“名实”的论争
名称与实物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涉及事物得名的由来。先秦的哲学家们多借名称与实物的论争来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名称与实物之间到底存不存在本质联系,前贤们各持自己的观点。
《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进而最终导致“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得出孔子的“正名”思想,说明了“名”同“实”必须相符。而尹文子则直接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正名”思想,他解释到:“名者,名形者也;形者,应名者也。然形非正名也,名非正形也,则形之与名居然别矣。”此观点的进步之处在于指出了语言符号与其所指的事物之间两者不是一个概念。公孙龙的《白马论》:“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形也”,总结出“白马非马”论,他主张名称必须是用来指称实物的。荀子《正名篇》:“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他指出“名实”之间并不存在自然形成的关系,一经人们约定成俗便是名实相符。荀子对名称进行了正确的分类,从共性与个性的角度来划分,提出了共性的概括与个性的区别。先秦的前贤们关于“名实”的论争多少触及到了名物的命名理据的思考,他们提出的语言学理论是不断完善发展的,具有各自的语言学价值。
(2)汉代—声训
声训在先秦的时候已经被普遍运用了,说明当时的学者就已经注意到音与义的联系。如《诗经·小雅·巧言》:“君子信盗,乱时用暴。”毛传:“盗,逃也。”注解中运用了声训。汉代是声训蓬勃发展的主要时期,已经演变分化成御用声训、语言声训、说文声训及民俗声训,皆从声音角度诠释事物的得名由来,这与荀子的“约定俗称说”理论持相反的观点。声训即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同义词来解释词义的,我们可以认为声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音近义通的现象,它直接影响了后代的“右文说”和音声求义说,有利亦有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蓬勃发展阶段
(1)宋代—“右文说”
沈括《梦溪笔谈》:“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为‘右文’。”王圣美认为形声字的声符有表意的功能,他认为“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字从某声,即具某义,”只要是形声字具有同一声旁,那么它们的意义都是接近的。其实,早在汉代的《说文》时期,声符带义的现象就已经出现,如《说文·十上·马部》:“騢,马赤白杂毛。从马,叚声,谓色似鰕鱼也,”即体现了段玉裁提出的“声与义同原,故谐声之偏旁多与字义相近。”虽然“右文说”局限于字形 ,自身存在着不足,但它突破了某些学者认为声旁只具有表音作用的认识,并引导我们要从音义的角度系联同源词,探究词的理据。
(2)清代—“音近义通”
清代是我国训诂学发展的鼎盛时期,产生了一批科学的理论成果。音近义通是判定同源词的标准,源词和派生词之间有音义上的联系,可以帮助我们系联同源词,进一步接近语词的命名理据。语言在缘起阶段其音义结合是约定俗称的,带有一定的任意性和偶然性,然而人类语言是不断丰富发展的,新词不断从旧词的基础上产生,它们之间就发生了音近义通的关系。从汉代的声训一直到清代的音近义通,我们可以看出声音问题始终是前贤们关注的焦点。这一时期的训诂大家有段玉裁、王念孙等,段玉裁在为《广雅疏证》作序中提到:“学者之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治经莫重于得义,得义莫切于得音。”王念孙则指出:“训诂之旨,本于声音,”同时他也认为:“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循而考之,各有条理,”其中所说的“条理”涵盖了理据的成分。基于语言中存在音近义通的现象,乾嘉学者总结出因声求义这一重要的训诂方法。
3、综合探索阶段
(1)近代
这一时期是词源学的综合探索阶段,学者们对词源学的发展做出了科学的理论建构。训诂大家章太炎在研究语言的词义时主张将形、音、义三个要素统一起来,把形和音作为探讨词义的手段,寻求新词派生的规律。并阐明:“余以寡昧,属兹衰乱,盗古义之沦丧,愍民言之未理,故作《文始》以明语源,次《小学答问》以见本字,述《新方言》以一萌俗。”他在《文始》中提出了“孳乳”和“变易”两大条例来系联同源词,对语源和理据的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
(2)现当代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词源学和理据的著作,复音节名物词的理据逐渐走进人们的研究领域。王力先生编写了专门的工具书《同源字典》,对同源词的定义有了严格意义上的划分。王宁先生将词义的内部结构分成两部分,表层使用义和深层隐含义,后者即为词源意义,在传统词源学上被称作“意义特点”。词源意义是得出命名理据的基础。如“桌子”的“桌”本来写作“卓”,词源义是“高”,命名理据是“桌”所指的物体形状特点。黄易青《上古汉语同源词意义系统研究》讨论的核心有两个大方面,一个是词源意义,另一个是意义关系,并且引进了“意象”的概念。王艾录、司富珍《语言他把自己总结的理论付诸实践,写出了三本代表作,理据研究》向我们解释了什么是理据,划分了理据的类型,区分了理据与内部形式、理据性与任意性的关系,包括对复合词理据的研究。他们都认同:“无论是原生词还是派生词,它们都有各自的理据。”张永言《关于词的“内部形式”》,专门探讨了词的内部形式的问题,他对语词理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纯词上。其他学者如王凤阳、任继昉、孟蓬生、许光烈等都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语言学理论,有力的推动词源学和理据学 想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三、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
名物词的命名理据有单音节名物词命名理据和复音节名物词命名理据之分,二者的探求方法也是不同的。单音节名物词的命名理据主要是通过借鉴王宁先生的义素分析法以及音近义通的原则找出同源词,即系联同源词并推求它们的词源意义,进而分析命名理据。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就系联了大量的同源词。王宁《训诂学原理》系联了“稍、秒、梢”等一系列同源词,运用义素分析法发现它们都是含有“小”的意思,从而分析了命名理据。而复音节名物词的命名理据的探求相对复杂,需要分析词中的每一个语素意义,探讨语素之间存在怎样的意义关系,同时,分析语素间的内部结构,对寻求命名理据来说也有很大帮助。如王艾录《语言理据研究》探析了“打春”一词的命名理据,分解成表层、中层及里层三种理据,划分的十分透彻。
四、结论
名物词的命名理据研究历史悠久,但是单音节名物词命名理据研究较成熟,因此在复音词命名理据问题上还需要多些的关注,虽然探求复音词理据较复杂,但是理据的探寻过程是充满乐趣的,找出一种事物的理据,我们也就对事物的来源多一分了解,并且对它的发展演变过程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熟知。不仅如此,探求名物词的命名理据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比如在学校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在讲解某些词汇时,对学生普及一些有关词汇的来源,能够让他们很好的把握这一词汇,对词汇有更深了解,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与此同时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量。总之,研究名物词的命名理据,研究过程充满乐趣并且研究结果对我们很有意义。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 北京:中华书局,1963.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王力.同源字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陆宗达、王宁.训诂与训诂学[M].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
[5]王宁.训诂学原理[M].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6]王艾录、司富珍.汉语的语词理据[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7]王艾录、司富珍.语言理据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8]黄易青.上古汉语同源词意义系统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作者简介:王江茹,(1993-)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训诂学。
论文作者:王江茹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7
标签:名物论文; 词源论文; 语言论文; 音节论文; 学者论文; 复音论文; 这一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