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无缝线论文_黄创萍

【摘要】目的:探讨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无缝线固定方法在婴幼儿中的应用和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1个月到3岁婴幼儿为观察对象,将2014年5月-2016年7月经中心静脉置管行缝针固定的43例患儿作为对照组(n=43)进行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9年8月经中心静脉置管行无缝针固定的43例患儿作为观察组(n=43)。对照组采用丝线缝合+无菌透明敷料固定,观察组采用无缝线S形固定+无菌透明敷料固定,比较两组固定方式留置时间、更换敷料次数,以及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固定方式留置时间、更换敷料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中心静脉置管婴幼儿,采用中心静脉置管无缝线S形固定方法,可延长固定时间,减少敷料更换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应用方式具有推广使用意义。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无缝线S形固定方法;

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是重症婴幼儿临床治疗中常用手段,可通过在短时间内建立安全可靠静脉血管通道,迅速将药物输入患者体内和监测重症患儿中心静脉压状况,该方式适用于危重婴幼儿和需要长期输液、营养支持患儿,可减少反复静脉穿刺对患儿影响[1]。而采用该方式后为保证患儿安全性,必须使用适合方式做好导管固定工作,有效预防感染,提升静脉置管质量[2]。本次研究主要探讨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无缝线S形固定方法的使用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我院2014年5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86例行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重症患儿为观察对象,设置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43例,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0.2-2岁,平均年龄为(1.5±0.5)岁;观察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0.1-2.5岁,平均年龄为(1.7±0.7)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穿刺

穿刺方法:患儿取仰卧位,头颅左转45°,上肢紧贴体侧伸展,掌心向上,肩部微上耸,尽可能打开锁骨以及第一、二肋骨间隙,实施皮肤消毒、铺巾和静脉麻醉。

1.2.2固定

对照组:采用丝线缝合+无菌透明敷料固定,具体措施:无菌操作条件下,置管成功后与穿刺点外1cm导管位置使用蝶形夹进行固定,缝合丝线穿过蝶形夹两侧小孔均缝合一针,并固定与皮肤,采用无菌纱布行局部按压、管道固定和3M透明敷料贴敷处理。置管后24h进行常规消毒和更换3M透明敷料,后若敷料出现污染、渗液等情况随时更换。敷料更换中坚持无菌处理原则,预防感染。输液等各项操作全部结束后,去除敷料,皮肤消毒,拔除中心静脉置管。

观察组:无菌操作前提下,采取中心静脉置管无缝线固定方法,先置入导管,成功后进行5-10min局部按压,在穿刺点上覆盖大小为2cm×3cm无菌纱布,以S形方式进行管道固定,并在外侧贴敷3M透明敷料,再次在中心静脉导管圆盘处加用Y形3M弹力胶布提升固定效果。置管后24h进行常规消毒和更换3M透明敷料,若出现污染、松动、脱落等问题时及时更换。敷料更换中坚持无菌处理原则,预防感染。输液等各项操作全部结束后,采用与对照组方式进行处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固定方式留置时间和更换敷料次数,以及导管脱落、薄膜脱落、穿刺口局部不良和穿刺周边皮肤损伤几项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利用t和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固定方式留置时间和更换敷料次数比较

观察组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固定方式留置时间和更换敷料次数对比(±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63%,对照组为30.23%,两组发生率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多数重症疾病需要进行长时间治疗,在此过程中需要多次进行穿刺,会加重患者痛苦程度,尤其是低龄患儿,而中心静脉置管方式使用减轻了患儿不适感。但实施静脉置管必须做好导管固定工作,有效预防感染,采用适合规定防止至关重要[3]。相关研究表明,相比于传统有线缝合方式,采用无缝线S形固定方法效果更加理想,首先,该方式通过免除缝合、拆线过程给患儿带来的疼痛和不适。其次,不进行缝合,使用S形固定方式,可以预防因婴幼儿哭闹躁动引起牵拉导致导管滑出,在导管圆盘处外加用Y形3M弹力胶布加固可更进一步有效防止导管发生脱落。最后,采用无缝线固定,没有蝶形夹,消毒更方便,可减少皮肤破损和导管感染问题,且可降低导管、薄膜脱落风险,固定效果更佳[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各项观固定方式留置时间等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可见,相比于有线缝合固定方式,采用无缝线S形加压固定法,可减少不良事件等负面因素对患儿影响,利于起快速恢复。

综上所述,对重症患儿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后,采用无缝线S形加压固定法,可减少导管、薄膜脱落次数,延长固定时间,并降低穿刺对患儿影响,提升置管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静,曹永革,王茹真,等.无缝线改良加压固定法在深静脉置管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0(05):493-495.

[2]王永飞,麦志晖,陈晓敏,等.无缝线加压固定法在深静脉置管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04):117-118.

[3]易小林,朱卉娟,韩帅.中心静脉置管无缝线固定方法的效果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9):23-24.

[4]林金香,方蘅英,陈湘威,等.不同固定方法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研究[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6,9(5):472-474.

论文作者:黄创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无缝线论文_黄创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