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贸易联系的国内区际贸易合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贸易论文,区域论文,国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0)06-0020-06
一、引言
由于我国目前在空间上已经大体形成了较为固定的产业布局空间格局,大量产品和原材料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根据分工程序周转,随着产量增加,流通规模和运输需求也随之扩大,带来物流成本的增加。例如,2007年贸易流通所消耗的社会财富比发达国家高出1倍还多,宏观流动效益很差。我国的贸易流通成本比重高并非流通产业效率低,而是与产出规模比运输周转量太大。通过借鉴日本三大都市圈发展模式,我们发现,日本在三大都市圈的货运总量中,相互交流的部分只占1.5%,而高达98.5%的货运量是在都市圈内部发生的,这样就极大地压缩了货运成本,节省了流通环节的资金占用,提高了经济效率。基于此,我们提出贸易区合作,将目前全国各自为政的经济分工与贸易交流转变为贸易区内部和外部的分工与交流,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为促进贸易区内区域一体化提供实现路径。
二、相关文献研究
如何量化评价区域合作程度一直是区域合作研究领域的一个薄弱环节,即使像欧盟等积累了丰富区域合作经验的集团,该问题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对于国内区域合作定量分析的相关研究则更少。从文献资料来看,主要通过度量区域间经济关联程度得以体现。方法大体上有四种,分别是贸易流量、边界效应、一价定律以及综合指标。针对同一经济现象,不同的学者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除了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假设前提外,研究方法与实证数据收集以及处理方法的差异也有很大影响。
贸易流量是最早使用也是最广泛使用的衡量区域间的联系程度的经济指标。但是,这一方法也受到了许多学者的质疑,主要针对以单一的贸易流量度量区域间联系程度,能否全面地反映区域间联系程度,是否会得出与实际情况相偏离的结果。边界效应最早由McCallum研究证实,运用省际间或国际间贸易流量测算省际间或国际间贸易摩擦程度。[1]一价定律认为在高度联系的地区之间,商品与劳务价格将最终趋于一致。因此,如果能观测到两地价格出现趋同现象,则表明两地经济处于融合状态。Engel and Rogers最早以价格的趋同度量美国和加拿大的城市间关系。[2]为了全面、系统地度量区域间联系程度,一些学者尝试在贸易流量的基础上,引入更多的经济变量进行综合度量。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围绕地方保护主义与区域一体化等主题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和决策层争论的热点,涌现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实证研究文献。从区际贸易壁垒,区域市场一体化程度等视角,国内外研究人员运用贸易流量、产业结构、边界效应、一价定律等分析方法,对地区间经济关系进行分析和评价。Barry Naughton运用1987年和1992年25个省的投入产出表数据,从我国的省际贸易流研究地区经济一体化问题。[3]王雷和白重恩等从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程度的间接角度着手考察中国国内的市场一体化程度。[4]喻闻和黄季琨从大米市场,李杰和孙燕群从啤酒市场,利用产品价格差异程度考察行业的市场分割程度。[5]朱恒鹏、桂琦寒等通过各地区产品价格或地区和全国物价指数差异程度分析地区间市场整合程度。[6]Sandra Poncet在总结边界效应方法和Naughton的研究不足的基础上,以地区间产品价格差异测算各省平均边界效应水平,衡量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以减少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的误差。[7]
考察区域间经济联系的方法很多,视角不同侧重点也不一样。本文重点关注区域间贸易合作,并且考虑到我国区域合作正处于初级阶段的现实,区域合作的主要领域就是贸易联系,因此以贸易流量衡量我国现阶段区域间的贸易合作是比较恰当的。
三、区域贸易联系评价
(一)区域间贸易流量推算方法
要考察省际贸易联系与空间流向,需要双边贸易流量数据,但是我国没有各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贸易的相关统计资料,这就给国内区域间贸易的实证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研究人员不得不利用各种非调查或半调查的方法和模型对此进行估计,如李善同等通过问卷调查考察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不同行业的企业或非企业单位对地方保护的感知程度。[8]近年来国内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工作带动了对地区间贸易流量的测算实践,刘强、冈本信广利用引力方程编制了中国1997年3地区10部门的地区间产品交易矩阵,[9]虽然模型的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对于后续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国家信息中心同样采用引力方程方法并结合部分调查数据,估算1997年8区域30部门的区域间贸易流量矩阵,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本文通过建立局部投入产出延长表对2007年各地区间贸易总量流向做出基本判断。由于模型推算的结果受到很多经济假设的制约,不同于真实统计资料的直接反映,与现实情况会有偏差,所以由该模型得到的数据结论是非常重要的分析依据,但是不应该成为唯一的判断标准。
引力模型。利用Leontief和Strout提出的引力模型计算区域间各产业产品的贸易量由以下公式决定:
(三)支撑数据
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对于所研究区域的基础数据有一定的要求,所研究区域的投入产出表是编制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最主要数据来源。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并不是每年都会进行,而是一项周期性的工作。我国从1987年起,每五年编制一次投入产出基本表,各个地区的投入产出表也是每五年编制一次。目前全国和各地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还在编制中,能利用的最新数据就是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因此本文研究的基准年份定为2002年。根据《国家统计年鉴2003》得出基准年份2002年的总产值;从《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2002》获得2002年各地区的总产出;由《国家统计年鉴2008》得出目标年份2007年的总产值、出口值和进口值;从《中国交通年鉴2008》公布的2007年省际铁路运输货运资料得出铁路运输货物占全社会运输货物的比例。
西藏自治区没有编制2002年投入产出表,因此没有西藏2002年总产出,无法根据合适的比例推算2007年西藏的总产出;又因为西藏的经济规模较小,2007年西藏GDP占全国的比重仅为0.12%,剔除西藏对省际贸易流量影响不大。
(四)评价结果
在多区域经济核算框架下,利用引力模型估计我国省际贸易流量矩阵,并且将计算结果按贸易流量进行排名汇总,由于30个省的双边贸易流量矩阵太大,故挑选各省份贸易流量排名前十的地区作为各省贸易紧密联系的地区,排名顺序依区际贸易流量大小。贸易量排名主要用来说明各区域间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并作为衡量区域合作紧密程度的主要指标。虽然区域合作的领域很多,包括经济关系、文化交往、相互投资、人员往来、资源共享和交通物流等诸多方面,但贸易流量可以作为其中最直接的代表性数据。
从我们计算的各省市区区际间贸易流量表①可以看出,我国的区域贸易有以下两大空间特征:一是区际贸易在空间上呈现聚集趋势,相邻省际贸易份额较大;二是省际贸易有明显的沿海指向性,东部大多数省份都是全国的贸易中心,而且沿海省份之间的贸易份额比重大。
四、我国国内贸易区划分
目前我国涌现出各类区域合作形式,但对合作区域的界定主要依据主观和定性判断,缺乏数据的有效支撑。根据贸易联系强度为主要原则划分的贸易区,反映了省际贸易在空间上分区域聚集的趋势,贸易区内部贸易联系非常紧密,尽管贸易数据只体现了货物贸易领域的合作,但是目前省际区域合作也主要集中在货物贸易领域,故此项研究也算是对现有区域合作程度和规模所做出的一项有数据支撑的评价。
我国针对不同的区域发展问题提出了“四大板块”“主体功能区”等区域发展战略,贸易区的划分也参考了不同发展时期提出的不同角度的区域划分。由于是专项针对贸易流向特征的划分,贸易区划分同四大板块、主体功能区划的性质、依据、角度均不相同,但是指导思想是一致的,都是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观为指导。贸易区内通过省际区域合作形成一体化市场,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并且向区域协调发展迈进。
(一)贸易区划分原则
目前已有的区域间投入产出研究都参考了经济区划的基本原则和现有的经济区划方式,先将全国30个地区(西藏除外)合并到划分好的贸易区,然后观察贸易区间的贸易流向。国家信息中心编制的199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将全国分为8个区域;市村真一和王慧炯主编的《中国经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将全国分为7个区域;刘强和冈本信广研制了一个10部门的中国199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将中国分为3个区域。
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划分区域的规范,因此区域划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研究的目标和感兴趣的问题。我们研究区域间贸易流向以评价区域合作程度为目标,因此通过制定划分贸易区的原则,并以贸易区划分原则为导向确定五大贸易区。1.覆盖全部国土并且地域不重复;2.保持省级行政区的完整性;3.贸易区内各省市地理位置相邻;4.参考省际双边贸易流量比重;5.贸易区省际贸易流向有明显共同性。
(二)贸易区的划分
根据省际贸易联系强度排名,结合贸易区划分的原则,可以将全国31个省区划分为下述五大贸易区,见表1。
其中,东北贸易区包括相互间贸易量紧密的东北三省,并且与内蒙古的贸易联系紧密,有融入华北贸易区的趋势;华北贸易区京津冀的贸易联系仍然十分紧密,此外内蒙古和山西对京津冀的贸易流向很强,为京津冀地区供应能源原材料等物资;华东贸易区的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和山东贸易联系紧密,随着东南沿海高速铁路的修建,未来内部联系将更加紧密,山东和福建将与长三角地区相融合,福建虽然最大的贸易伙伴是广东,但是整个长三角的贸易量加总远远大于对广东的贸易流量,中部河南、安徽的最大贸易伙伴是江苏,江西的最大贸易伙伴是福建,为华东地区的经济腹地;泛珠三角贸易区以广东为核心,其他地区的最大贸易流向都指向广东,广东的贸易流向也指向这些腹地;成渝贸易区位于几个贸易区之间,内部联系也非常紧密,略微偏向泛珠三角贸易区,但是在长江黄金水道的影响下,未来也可能与长三角发展有更加紧密的贸易联系;西北贸易区以甘肃为核心,新疆、宁夏和青海的物资主要从甘肃转运,西藏虽然数据缺失,但从实际情况考察西藏的物资主要是从青海运输的,由此可见西北贸易区内部贸易并不活跃,其贸易流向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可以判断是为长三角地区运输原材料产品。
(三)贸易区贸易流向结构
我们将30个省区(西藏数据缺失)按照五大贸易区划分归类,利用引力模型推算的省际贸易量和用放大系数估算的省际货运量合并到五大贸易区,仍然将分贸易区推算得出的贸易量和估算的货运量比重进行对比,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五大贸易区的贸易空间流向有以下结构特点:
1.从价值量比重看,除西北贸易区是输出流向型的贸易区,其他四大贸易区内部贸易联系紧密。西北贸易区内贸易流量所占比重不高,贸易流向主要是华东地区,而其他四大贸易区因为大量贸易都是在贸易区内省际间完成的,因此贸易流量比重最高的都是在贸易区内部。
2.从货运量比重看,华北、东北和泛珠三角贸易区的区内贸易很活跃,区内货运量比重占70%左右。华东和西北贸易区属于输出型,尤其是华东贸易区内的货运量比例仅占6.88%,向华北和西北地区的货运量占到62.67%;西北贸易区在货运量上仍然是高度流向华东贸易区。
3.结合价值量和货运量比重看,华北贸易区流向华北和东北贸易区的贸易价值含量低,而发往华东和泛珠三角、西北贸易区的产品价值含量高,但是价值含量低的产品贸易量比重大,从货运量测算占91.68%,从价值量测算占62.87%,这些可能是内蒙古向京津冀和东北三省输送的能源原材料;东北贸易区向发达的华北贸易区、华东贸易区和泛珠三角贸易区输送价值含量高的产品,而在东北贸易区内省际交流价值含量低的产品,向西北贸易区输送的也是价值含量低的产品;华东贸易区向省际内和泛珠三角贸易区输送价值含量高的产品,尤其是华东贸易区内部贸易,产品价值含量极高,而向华北、东北、西北贸易区输送价值含量低的产品;泛珠三角贸易区向华北贸易区和华东贸易区输送价值含量高的产品,而泛珠三角内省际输送产品价值低且贸易量很大,向东北和西北贸易区输送比重少的低价值产品;西北贸易区向华东输送大比例的高价值产品,其他贸易区和西北贸易区内省际交流产品价值量低。
(四)贸易区空间流向特征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省际贸易合作格局有明显的分区域特征,下面按照划分好的五大贸易区,深入分析各个贸易区的省际空间贸易流向特征。
图1 五大贸易区流向示意图
1.华北贸易区。华北贸易区以区域内省际贸易为主,以京津冀都市圈为核心。其中京津冀贸易联系紧密,相互贸易比重均超过30%以上,山西和内蒙古对京津冀的贸易输出比重均在30%以上,但是京津冀地区对山西和内蒙古的贸易输出比重都较低。由此可见,华北贸易区以京津冀为核心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不仅相互贸易联系紧密,而且吸引山西和内蒙古的经济活动。
2.东北贸易区。东北贸易区区域内省际也存在非常紧密的贸易联系,其中吉林和黑龙江对辽宁贸易的输出分别占到各自省份贸易总输出量的33.25%和31.33%,而辽宁对吉林和黑龙江的贸易输出之和占本省贸易量的份额并不是最高,仅占25.78%,但是对华北贸易区的贸易输出超过30%。由此可见,东北贸易区以辽宁为核心吸引吉林和黑龙江的贸易活动,对吉林和黑龙江的辐射效应也较强;另外,东北贸易区受到华北贸易区的聚集向心力吸引,与华北贸易区的贸易交流频繁。
3.华东贸易区。华东贸易区包括华东地区六省一市和河南省,也是以区域内省际贸易为主,其中以长三角聚集效应产生的向心力吸引北部的山东和南部的福建等发达地区,相互贸易紧密,此外,对中部部分省区,安徽、江西、河南的贸易联系很紧密,对与自身相邻省份的辐射带动作用也正凸现出来。
4.泛珠三角贸易区。泛珠三角贸易区的区域内省际贸易占总贸易流量的64.06%,是贸易区内部贸易份额最高的贸易区,已经明确形成以广东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核心—外围结构。泛珠三角贸易区的所有外围省份都与广东有密切的贸易联系,广东是湖南、湖北、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和四川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重庆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贸易伙伴是四川)。外围省际贸易联系松散,一些地理上相临的省份之间贸易流量却很小,贸易形式主要表现为广东对周边省份的单向辐射,特例是湖南、广西与广东形成贸易对流。
5.西北贸易区。西北贸易区与前四个以区域内省际贸易为主的贸易区不同,是属于区域外省际贸易指向型,西北六省的区外最大贸易伙伴是华东贸易区,占西北贸易区贸易流量的59.97%,究其原因,长三角地区经济技术发达,现代制造业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原材料资源,这就与矿产、能源等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形成对接。估算结果还显示,甘肃省是地区内贸易中心,它与西北各省之间的贸易量都较大,结合实际交通情况分析,我们认为这是由于西北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的贸易通道较为单一,而甘肃作为联系西北诸省的重要货物通道,在陇海—兰新等铁路干线的疏通下,从东部到西北的货物大都在此中转。
区域的贸易联系在空间形成有规律的聚集。以省际贸易联系强度为主要特征划分的贸易区从客观上描述了我国现实的区域间货物贸易领域合作状况,产业和贸易的合作是我国现有区域经济合作的集中体现。依据我们所划分的五大贸易区,有序推进区域贸易合作,在贸易联系紧密的贸易区内部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在贸易区之间建立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分层次、分阶段地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才能保障不同层面贸易合作的顺利推进。
五、结论性述评
本文从地区间贸易联系出发,力图通过考察国内区际贸易发展态势、贸易模式和空间特征,为国内区际贸易合作提供支撑依据,并基于此划分区际贸易合作区,深化贸易区内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分工与贸易交流,构建经济利益共同体,有效规避各种贸易摩擦与冲突,促进区际间形成积极合作的贸易经济关系,从而消除地区之间的贸易障碍与各种贸易垄断因素,降低产品与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成本,节约产品与生产要素跨区域交易费用,增进地区社会福利,促进经济资源的跨区域配置和帕累托改进,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地区间协调发展。
推进贸易区合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相关政策措施的保障和配合,协调参与主体的利益分配,消除贸易交流的壁垒因素。我们认为,应该建立贸易合作补偿机制,这是推进区际贸易合作的可靠保障,同时也是推行地区间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可行方案。在贸易合作进程中各成员地区获得的利益是不同的,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带来生产和投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部分群体的相对福利,但整体福利水平是提高的,贸易合作也会因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不同而导致地区间收益不均。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市场容量大的地区收益要高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市场容量小的地区。即使在双赢的格局中,各自获得的利益也不一定能保证公平均匀。这就要求建立区域合作利益补偿机制,对获利较少、利益流失或呈负数的参与主体给予适当补偿,这样才能调动各方面参与贸易合作的积极性。
注释:
①注:由于版面原因此表本文未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