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构建初探
◇ 胡逐云
(达州市通川区实验小学 达州 635000)
口语交际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具有极其的地位,口语交际能力也是孩子们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它在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语文素养方面来说,一个口语交际能力强的人,他的思维、倾听、表达、积累等语文综合素养都很全面;从人的发展来看,一个口语交际能力强的人,他能很快地适应社会,适应特殊的交际环境,知道怎样和别人沟通,融洽情感,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们的口语交际课堂呢?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到底怎样?现状令人堪忧。孩子们口语交际能力不强,普遍存在不会说、不敢说、说不好等现象。原因之一是考试的时候设计的内容少,基本不考,也没有具体的检测措施。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老师们对于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有些茫然,也不愿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实践研究,以致没有形成较科学的口语交际课模式和系统的指导理论,让整块的口语交际成为荒芜。
要上好一堂口语交际课真的有那么难吗?我认为,依据课程标准,切合孩子们的实际,找准话题与契机,通过“课堂生活化、形式多样化、参与全面化、评价多元化”的“四化”构建,可以让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课堂和谐快乐、异彩纷呈。
一、创设情景,让口语课堂生活化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课堂是一种生活,每个学生应该以完整的生命个体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生活决定教育,生活即教育。”是的,真正的语文课堂学习不应该是规范教条孩子们行为、禁锢束缚孩子们思维的牢笼,而应该是给孩子们呈现生活和生命的精彩,引领孩子们去体验生活乐趣的乐园。它应该是灵动而富有生气的,多彩而缤纷快乐的,舒适而和谐温暖的。口语交际课更不能例外。因此,在口语交际课上,我们应该基于生活教育的原则,根据教育目标,整合有利资源,为孩子们创设各种交际情景,以达到激发孩子们主动积极交际的目的。
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难忘童年》为例。为了让口语交际课堂生活化,我在开课设计了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小游戏:三三三,我们都是木头人,不会唱歌不会动,最先违反规则的孩子表演一个节目。这个小游戏也是孩子们在课堂外常常玩的,我把它引入课堂就是为了让孩子们体会到课堂也是生活,生活中的快乐课堂中也有。小游戏的设计,让孩子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也格外活跃。这样富有生活味儿的开课,为整堂课奠定了和谐快乐的基调。
二、构建平台,让交际形式多样化
枯燥单一的课堂学习形式无疑是扼杀孩子们学习兴趣与天赋的罪魁祸首。反之,多样化的学习形式是调动孩子们学习兴趣,激发孩子们求知欲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口语交际课堂中,我们也应该创新求变,为孩子们设计多形式的交际活动和方式,构建多样化的口语交际平台,为孩子们创设各种交际契机,让他们在丰富多样化的交际形式中感受口语交际的快乐,融洽情感,提高表达、应对、倾听等口语交际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难忘童年》这堂口语交际课的交际活动设计中,为了给孩子们搭建多形式的交际平台,我设计了师生课前谈话、同桌互赏童年卡、组内叙讲童年故事、班内互动交流、朋友互赠童年卡等交际活动,搭建了师生交际、生生交际、组内交际、组间交际、特殊场合交际等多形式的口语交际平台,变化着交际的形式和情景,让孩子们保持着交际热情和交流欲望,从而构建了生动和谐的口语交际课堂,实现了全面训练和提高孩子们口语交际的综合能力的愿景,达到有效交流、快乐交际的教学目的。
三、小组合作,让学生参与全面化
孔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诗经也有言:“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朴素的语言却道出了教育与学习的真理:在互助中学习,在切磋中成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李镇西还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学生学会学;最好的学,就是让学生给别人讲。”是的,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互帮互助,切磋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最应该去实践的。更何况,关注全体,让所有孩子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毋庸置疑,要实现孩子们合作学习,全面参与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好的途径。小组合作交流,互评互帮也是口语交际课中孩子们的主要交际形式。
我在《难忘童年》这堂口语交际课的关键环节“讲故事,走进童年”就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这一学习形式。以四人为一小组,拿出自制的童年卡,在组长的安排下,有序开展叙讲自己童年故事的活动。在小组活动中,每个人都要讲讲自己的童年故事,其他组员认真倾听,并做出合理中肯的评价。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既可以让孩子们在互帮互助、思维碰撞的过程中进行深度交流,又可以照顾所有孩子们,让他们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积极的口语交际中来。这样的学习形式无疑是快乐而高效的。
四、互动交流,让交际评价多元化
其实,孩子们“不会说、不敢说、说不好”的口语交际现象的存在,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还是孩子们缺乏交际自信。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有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可见,自信是成功的关键,是解除自我禁锢,积极接纳世界的第一步。由此看来,要让孩子们在口语交际课上大胆地说,改变孩子们的“不敢说”,给他们建立交际自信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建立交际自信,除了创设情景、改变学习形式、合作交流之外,关键的一步还是要建立多元的课堂评价。
基于这样的思考,在《难忘童年》这堂口语交际课中,我采用了多元的评价方式,试图建立立体的评价机制,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建立他们的交际自信。在这节课中,老师点评、生生互评、组间互评、小组捆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贯穿了整堂课的始终,做到了有交流就有评价,有表达就有补充,有活动就有考核。这样多元的评价不但能建立孩子们的交际自信,激发他们主动交流表达的愿望,更重要的是能创造和谐快乐的交际氛围,保证活动质量,还能用于课堂的调控和管理,让孩子们在兴趣浓、积极性高、自信良好的状态中持续学习交流。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不能忽视这块宝地。重视并积极地去探寻求索,去创新实践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科学构建,让孩子们的综合能力、语文素养在口语交际课中得到系统的训练与提升,为孩子们的精彩人生插上绚丽的翅膀。
论文作者:胡逐云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4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6/30
标签:孩子们论文; 口语交际论文; 课堂论文; 形式论文; 童年论文; 评价论文; 快乐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4期(上)论文;